序章

序章

國恆以弱滅,漢唐以強亡。

隋末大亂,羣雄並起,生民塗炭。等到李唐重新一統之時,天下戶口數已經不足隋朝極盛時的四分之一。

經過百餘年的休養生息,天下逐漸恢復元氣。到大唐天寶年間,全國在籍戶口數將近九百萬,人口超過五千萬,已經接近隋朝極盛時的水平。

至於地域,更是遠超隋朝。“是時中國強盛,自安遠門西盡唐境萬二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無出隴右。”這萬二千里大好河山,大半都在安西境內。

安西,也稱磧西,是大唐盛世最璀璨的一顆明珠。貞觀十三年至十四年的交河道行軍,大唐吏部尚書侯君集率薛萬均、契苾何力、牛進達、阿史那社爾諸將滅高昌國,以其地爲西州,並置安西都護府。從那時起到天寶年間,百餘年間大唐名將不斷開拓,纔有了這安西萬里疆域,自隴右直至河中,皆是中國之土。鎮守這萬里疆域的漢家兒郎,被稱爲安西軍。

大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正值大食易代之際,唐安西副大都護高仙芝率數萬胡漢健兒西出蔥嶺,與黑衣大食戰於怛羅斯城下,大敗而歸。兩萬餘漢軍精銳,返回安西的只有數千,其餘戰死被俘各半。

高仙芝雄心勃勃,未嘗沒有在蔥嶺以西建立一個立足點,趁着大食易代之際火中取栗,爲大唐開拓更廣大的國土的意思。可惜天意不遂人願,怛羅斯川一戰天時地利人心皆不在我,安西鐵軍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慘敗。

怛羅斯川現在叫塔拉斯河,西漢時叫都賴水,前36年,西漢名將陳湯率領蕃漢兵馬4萬挺進到塔拉斯河畔,消滅北匈奴郅支單于,留下一句名言:犯強漢天威者,雖遠必誅。800年後,漢家兒郎再次挺近到塔拉斯河,這次趕上葛邏祿僕從軍中道叛變,安西鐵軍幾乎全軍覆沒。

如果說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是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那麼天寶十年的怛羅斯之戰便是大唐由盛轉衰的前奏。天寶年間,安西都護府的安西軍纔是天下兵鋒之最,戰力遠非安祿山的河朔之兵可比。若安西軍沒有此敗,數萬雄師虎踞安西,安祿山未必敢發動叛亂,縱然叛亂也未必會到不可收拾的局面。

怛羅斯之戰後,萬餘漢家兒郎流落蔥嶺以西,能平安返家者屈指可數。作爲百戰精銳的他們,遽然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再也不曾被史家提起。

這是真實的歷史。

一個熟悉歷史的現代人,陰差陽錯出現在了怛羅斯之戰後的河中,成爲了唐軍戰俘的一員。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第23章 英雄末路(中)第379章 新君第13章 戰後第20章 粟特王第330章 七月鷹飛第307章 北庭事變(中)第251章 逆賊第109章 今是昨非第262章 條件第53章 田園(下)第502章 傳檄而定(上)第14章 火攻第27章 不眠之夜第50章 大婦第418章 會蘭州第378章 狗急跳牆(下)第247章 東北戰記幾句心裡話第332章 入轂第407章 心亂如麻第41章 擊賊笏第366章 追擊第213章 馬辰第178章 河中集團(中)第28章 滅胡令第105章 便宜行事第428章 高芊芊的煩惱第30章 越蔥嶺第27章 不眠之夜第22章 英雄末路(上)第487章 天佑第336章 倒卷珠簾第232章 黑袍騎兵第523章 封賞第116章 牛刀殺雞第296章 乖張跋扈第48章 切磋第229章 哈瓦利吉派第282章 聯手第243章 崑崙奴第193章 共生關係第68章 波斯王子第5章 狹路相逢第437章 西風緊第486章 黑雲壓城第348章 紅崖驛第368章 算計第431章 洞房花燭第403章 狼子野心第109章 今是昨非第227章 兵發火尋第405章 行行復行行第78章 哥舒部的禮物第309章 功過第529章 入骨三分第135章 獵鹿人第284章 路線第74章 借刀第210章 破城第71章 願降!第400章 入城第278章 惱怒第277章 準備第1章 過磧覺天低第255章 康小雨第2章 馬璘的計劃第257章 船隊第2章 馬璘的計劃第232章 黑袍騎兵第47章 陌刀大將第20章 粟特王第306章 北庭事變(上)第413章 庭州一夜第192章 木鹿屠城第197章 牛詡歸來第448章 苦口婆心第153章 故人第419章 步步緊逼第308章 北庭事變(下)第410章 有民,而無君!第188章 毫無壓力第408章 來龍去脈(上)第336章 倒卷珠簾第300章 米雪的情報第220章 馬不停蹄第332章 入轂第468章 雙雄歸來第292章 情難自已第48章 切磋第296章 乖張跋扈第444章 重逢第193章 共生關係第408章 來龍去脈(上)第274章 面縛第325章 後院起火第261章 受降第167章 作壁上觀第173章 權傾天下第225章 口供第193章 共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