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青沒有再託夢,離開湖仙鎮之前,石青珊獨自一人又去了山洞,可是三才陣已經消失,只留下了鬼僕的屍體。
她想了想,終於把鬼僕的屍體拖了出來,找了一個隱秘的地方埋掉。石青珊認爲胡青青肯定也是認爲鬼門關不會就此罷休所以離開了自己的軀殼,雖然不知道她怎麼做到的。當然還有一個可能,就是胡青青真的壽終正寢,已經化爲一縷煙雲融入天地之間。
風清和霜遲傷好之後,五個人告別了戀戀不捨的蘇卿憐,繼續踏上歸途。
臨江依舊是老樣子,基本沒有什麼變化,要說變化最大的恐怕就是東市了,再一次恢復了十年前的熱鬧。
特別是‘臨江劇院’更是百姓們趨之若鶩的娛樂聖地,這個屬於石青珊的劇院已經成爲了臨江的一處景點,甚至連順天皇城的人都慕名而來,只爲看一場話劇。
雖然有些人認爲話劇難登大雅之堂,可是話劇故事新穎,表現形式直接了當,老百姓們喜聞樂見,容易接受。
就好像是看電影一樣,每天都有人準時買票進入劇場,坐在階梯座位上,津津有味地觀看話劇。雖然話劇的曲目不多,可是話劇通過道具和臺詞深深地吸引了大家。
當然話劇團現在才一個,所以只能晚上表演,白天的時候劇院還是表演傳統曲目,還有說書人上臺說書。
所以就算是白天,劇場也一樣不差人。
石青珊購買的年貨已經先一步到家了,公公婆婆還有親爹孃都是數着日子等石青珊回來,四個老人在臨江也是爲石青珊捏了一把汗,他們在信裡知道石青珊的遭遇,簡直不相信那是他們的女兒。
石青珊一回來,四位老人就拉住她的手問東問西,發現石青珊現在武功已經突破五輪,發出驚歎。
足以載入史冊的成績,這年頭五輪高手都已經是鳳毛麟角了,他們女兒能夠達到如此高度,簡直令人費解。
安撫好了老人,石青珊又找來臨江郡的幾個元老吃飯,吃完飯大家說了一下最近的情況,大家發展的都不錯。
喬雲喬雨兩個雙胞胎也已經是合格的秘書了,石青珊和何幼晴先後離開臨江後,大米又不懂這些,就是兩姐妹和大家一起討論生意處理問題。
喬雲喬雨作爲石青珊的私人助理知道石青珊的總資產,進行調和和運轉,小心翼翼沒有出大錯誤。她們很盡力,因爲這是她們被貶爲官妓之後第一次重獲尊敬,自食其力,不是因爲她們的身份,而是因爲她們的能力和表現。
王文芳作爲股東之一也出席了宴會,顯然她很想念石青珊,宴會開始之前石青珊牽着她的手在單獨的包間內耳鬢廝磨,互述思念之情,並且約定等會兒一起回去拜見紅凌女俠
現在王文芳也算是個小有名氣的小富婆了,這半年中還發生過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原來是有個員外知道王文芳是個寡婦,竟然上門提親。
其實寡婦改嫁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王文芳是書香門第看中禮教,直接就拒絕了對方。不過那員外還是糾纏,直到小叔子知道大怒,帶着幾個小弟把員外打了一頓,對方纔罷休。
張保之現在可威風了,比不少幫派幫主還威風,因爲他現在是記者了,手下有不少人。他也坐在了宴會中,現在他有錢有人,成了臨江一霸。當然石青珊告誡過他要低調行事,他也確實做到了,並沒有惹出過什麼大事情,都是盡忠職守安分守己。作爲記者的負責人,石青珊給他不少活動經費,現在他都開始朝順天城發展了,他牢記老闆的教導強調紀律。
“東家,你既然回來了,可一定要來參加犬兒的婚禮。”李賢開口邀請,其實之所以安排在新年期間,就是希望請石青珊來參加,今年的勞動換來的是五百兩銀子的年終獎,他們都能在臨江買一座小別院了,正好給兒子結婚用。
雖然李賢的親家不差錢,可是作爲男方總不能太寒酸了,不然兒子就成吃軟飯的了。
“一定去。”石青珊欣然答應,然後他對大家說道:“這半年來真的是多謝大家的鼎力相助,能有這麼好的成績,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仰仗大家,乾杯。”
大家心說給東家幹活心裡痛快,說給錢就給錢,辦事爽利收穫也多,有這樣的東家纔是他們的福氣。
石青珊還在路上的時候,就寫信給喬雲喬雨按勞分配,給大家分發年終獎,所以今年的年終宴會上,大家都喜笑顏開的。
而底層的員工也得到了一些雞鴨魚肉,對特別困難的員工還送了衣服棉被。大家都稱石青珊是大善人,整個臨江也沒幾個人會對屬下這麼好,能給全額工資不克扣已經算東家大度了,還想要年貨?真的是癡人說夢。
雖然是封建社會,可是商人的作風可是幾千年不變。
一時間臨江的幾個大商人對石青珊咬牙切齒,因爲石青珊用自己的大度踩了他們一腳。面對對石青珊提升的福利政策,大商人們是學不來的,他們可沒這麼多閒錢。大家紛紛表示看陵家的小寡婦能敗到什麼時候,他們還以爲石青珊是拿陵家的底子揮霍,卻不知道石青珊的錢都是自己賺的。
當然石青珊不再的時候,確實是陵正豪出面主事的,也是他把活字工廠周圍的幾個院落全部買下來,加強戒備,任何人進出都要接受嚴格的檢查。
只靠原來的幾個工匠顯然不能完成任務,所以陵正豪給他們找了幾個學徒,都是從清水村的孩子裡找的,身家清白。反正這年頭也沒有童工這個說法,孩子也是勞動力。
清水村對陵家是感恩戴德,因爲他們村子裡有了一個小小的私塾,請了兩個老秀才,這就讓整個村子的檔次都提高了,甚至還有周圍的村子送孩子來讀書,這些家長都是希望改變孩子命運的,雖然不希望孩子考狀元但至少希望孩子可以認字去城裡謀個生計。
老秀才的工資是陵家支付的,但村民們只要有什麼野味都會想到給老秀才送去,因爲他們來了之後就是村子裡最有學問的人了。村民們都希望老秀才賓至如歸,千萬不要嫌棄他們村子。
私塾就辦在陵家的別院裡,條件並不差,兩個老秀才也挺喜歡樸實的民風,而且工資不低,倒也安頓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