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八章 大漢軍心

楊應麒帶了劉豫出來,到了外邊,又和他議論這小延福園尚未完工的花石草木,讓他提供一點意見。嚇得劉豫道:“道君聖人手筆,劉豫哪敢妄議。”

楊應麒一笑,繼續跟他談這花石的妙處,劉豫唯唯諾諾,心不在焉,到後來終於忍不住了,眼見四下無人,鼓起勇氣打斷了楊應麒,問道:“丞相,恕劉豫唐突,不過,丞相真要擁二聖去山東麼?這……這似乎不太妥當。”

楊應麒反問:“有什麼不妥?”

劉豫道:“道君聖人年歲不輕了,千里跋涉,萬一有個好歹,這可如何是好!”

楊應麒道:“可塘沽這邊畢竟太北,天氣不如山東暖和。岳父在汴梁住慣了,眼下汴梁在宗弼手裡,倒是山東,天氣水土,或者和汴梁近些。”

劉豫道:“河北山東,天氣水土也差不了多少。別的地方不說,就是這小汴梁,比之當年的大相國寺也差不遠了。”

楊應麒道:“小汴梁確實有些人氣,但小延福園卻嫌太簡陋了。”

劉豫忙道:“小延福園格局雖非極大,但有道君聖人親自指點興建,將來建成之日,必是人間一勝景!”

楊應麒深深嘆了一口氣說:“將來若有建成之日,那自然好說,可我怕建成無日。”

劉豫忙問爲什麼這樣說。楊應麒道:“錢啊,沒錢!這小延福園本是我大哥臨走前預留下一筆錢興建的,但云中、河南的戰事一起,不得已,我只好偷偷將錢挪了去先填西北戰爭的窟窿。不過這事我可不敢讓岳父知道,如今小延福園得以繼續興建,還是我和橘兒把歷年的家底都當買了,又東挪西借弄到的錢,但工程斷斷續續,不知能撐到幾時。”

劉豫看了他一眼,對他說沒錢打死也不信,卻沒敢揭破,只是道:“這小延福園乃是供二聖安養之所,我主爲二聖子弟,自當承擔此園費用。”

楊應麒大喜道:“真的麼?若有九舅承擔一些,那我可就能鬆一口氣了。”

劉豫便問還缺多少,楊應麒報了一個數,嚇得劉豫道:“要這麼多?”

“不多,不多。”楊應麒道:“這園子是岳父大人安養晚年之所,用料不敢馬虎,選的都是最上乘的花石,有些甚至是從南洋、西域萬里迢迢運來,費用着實不小。嗯,若是隻將這小延福園作爲岳父暫住之地,那倒也可以馬虎些。反正住個一年半載的,再搬到山東去,也是可以的。若九舅肯接他老人家到江南去,那更是一家團聚的好事。”

劉豫一聽他這樣說,忙道:“丞相說的是,二聖安養晚年的所在,確實馬虎不得。”

楊應麒道:“這建園之費,我也不要九舅都頂了,他只要頂個一半就好,其它的我自己想辦法。”又道:“對了,劉大人,最近九舅在邊境上接連調兵,不知到底爲的是什麼?”

“這個……”劉豫道:“爲的是怕金寇兇狠,犯了漢疆,特此派兵援鄰,只要丞相點一點頭,我大宋的大軍馬上便能進入山東,幫漢家夾擊宗弼,進入關中,抵禦夏人。”

楊應麒微笑道:“那可多謝了。不過我大漢兵將,頗有富餘。倒是聽說升龍(河內)那邊最近又不老實,不知大宋水軍是否充足,我正想派水師入嶺南福建,幫九舅捍衛西南呢。又聽說洞庭、太湖、鄱陽都有水賊盤踞,我們大漢的水師閒着也是閒着,不如我做個主張,請四哥南下幫九舅剿了吧。反正大家是親戚,也不用客氣。”

劉豫忙道:“我朝西南邊疆,兵將亦頗有富餘。長江諸湖更不曾鬧什麼水賊,怕是誤傳,誤傳。不過丞相美意,我們心領了。”

楊應麒哈哈一笑說:“那麼說來,倒是我過分熱心了。”攜了他手,又去遊小汴梁,似乎半點部將金軍入寇、西夏犯邊之事放在心上。遊了半日,又嘆道:“我本南人,但多年未回江南,都不知道故鄉景物有何變化了。”

劉豫也聽說楊應麒是江南人,接口道:“待北邊戰事略定,丞相也可如劉豫般出使大宋,那時便可藉機一遊故地了。”

楊應麒哈哈一笑道:“出使大宋?那也不算衣錦還鄉。”

劉豫臉色微變,問道:“丞相想如何衣錦還鄉?”

楊應麒道:“如今我大漢朝廷中南人甚多,建康朝廷上北人也不少。南人思鄉,北人便不思鄉麼?所以我最近是在想,什麼時候漢宋大臣能自由來往,那纔是美事呢。”

劉豫猜不透他的意思,只是道:“如今畢竟國界分明,此事不易。”

“不然。”楊應麒道:“若兩國能達成通臣之制,便不難。”

劉豫便問何謂“通臣”?楊應麒道:“使大漢之人能到南朝爲官,江南士子能到大漢爲宦,那便是通臣之制。”

劉豫駭然道:“這如何能夠?”

楊應麒含笑道:“爲何不能?我若到了建康,劉大人說,有沒有資格做宰相?”

“這……”劉豫結巴了好一會才道:“丞相自然有這資格。”

楊應麒道:“是啊,劉大人若肯留在塘沽,那也是帝佐之才!”

劉豫驚道:“不敢,不敢!”

楊應麒微笑道:“南朝諸公的才具,大哥與我心裡有數。天下姓折也罷,姓趙也罷,都不妨賢能者居宰輔之位。君不見我大漢朝堂之上,州縣之中,半數是舊宋士子麼?”

劉豫心有所悟,只是不敢接口。他回去後仔細琢磨,覺得漢廷根基一時難以動搖,又猜不透楊應麒手中到底還有多少底牌沒打,便不敢再小覷漢廷。再則楊應麒言語中已露出招攬之意,暗示無論宋廷前途如何都不會影響自己的富貴,那相當於是給他預留了一條後路,心裡便如吃了一顆定心丸,對趙宋的前途便不如何憂心了。

不久出使事畢,劉豫告辭南歸。入了宋境後快馬加鞭,趕往建康。這時宋軍尚在邊境上徘徊,建康羣臣望了他多時了,就要等他帶來北面情報,好決斷接下來的大事。

劉豫到了建康,先在朝上說明路上見聞,大宋羣臣聽說塘沽如此民氣,都感北侵之事不可妄爲,否則必有後患。

朝見畢,劉豫又入偏殿,單獨向趙構面陳在小延福園的見聞。趙構聽了不禁又憂又疑,說道:“若照卿家所言,北朝在折彥衝離開後家底還是不可小覷。要不然如何敢對夏人如此強橫?又前線回報,漢軍在黃河的佈置均未曾動,看來折彥衝北上,並未調走南路兵馬。加上兩河民心向彼,恐怕我們就算北上,也難有所成。”

劉豫聽趙構這樣說,就知道他在打退堂鼓了,便順着他的意道:“陛下所言極是。萬一漢軍真能抵擋四家聯手,那我們便是惹火上身。便是我進軍順利,亦有一慮。”

趙構便問何慮,劉豫道:“從那楊應麒的暗示看來,如果我們進逼山東,他抵擋不住時,恐怕會在山東扶立……”說到這裡壓低了聲音道:“道君太上即位……”

趙構駭然道:“他不至敢如此吧!”

劉豫不便接口,但那邊趙構越想越覺得有可能,楊應麒若覺得守不住山東,便舍着割裂齊魯之地,扶立趙佶或者趙桓爲宋帝,那時他趙構如何自處?就算宋軍進入齊魯的兵將能接管山東全境,但這些兵將到時候會不會反過去向他的父兄效忠呢?

趙構沒把握。雖然現在不給漢廷雪上加霜,也許往後就再沒有機會了,但他琢磨到最後,還是決定不冒這個險。

楊應麒要錢,就給他吧。眼下最重要的是穩住內部,收拾收拾那些跋扈的邊疆軍閥,收拾收拾那些緬懷他父兄的舊勢力,只要自己在東南的統治基礎夠牢靠,那就算折彥衝成功凱旋,自己也還有機會和他劃江而治。

楊應麒在宮中對李永奇所說的一番話已經讓西北兵將對中樞歸心。要知道,麒麟相公可不是一個弱勢的宰相,相反,他的威權是很重的,但他卻給了劉錡、種彥崧等以極高的信任和自由。

“夏邊戰事,由你全權節制!陝西秦鳳守不住,我許你們撤過黃河;河東再守不住,我許你們撤過太行山!”

中樞的信任到了這份上,劉錡還有什麼說的?難道他還真能帶着軍隊撤到河東、撤到河北不成?所以他接到命令後便召集諸將,先公佈了中樞的命令,然後道:“從今天開始到陛下凱旋,我不再領一分軍餉!每日到軍營和底層士兵同吃同睡!我不要求你們也這樣做,不過我卻不想看到你們打敗仗!更不打算真的撤到河東、河北去!別說河東!就算是長安,嵬名察哥要過去,也得踩着我的屍體過去!”

嵬名察哥猶豫了,他忽然發現自己當初的決定也許錯了!因爲這天他聽到了一個消息:漢軍西北兵將,從上將軍以至於底層兵卒都自請削減一半的軍餉。嵬名察哥聽到這個消息後忍不住顫了兩顫對監軍嵬名仁禮說:“從古到今,沒聽說兵將有這樣的決心還會打敗仗的。這樣的軍隊如果只有幾百人也就罷了,如果有幾千人就很可怕了。可漢軍西北還有十幾萬大軍,這怎麼得了!這樣的軍隊如果是由一個庸將來率領也就罷了,可偏偏帶領這支軍隊的是劉錡!”

嵬名仁禮聽出了嵬名察哥言語中的悔意,反問:“那我們難道就這樣算了?”

“當然不能這麼算了!”嵬名察哥說:“現在折彥衝還在漠北,漢軍就這樣強硬,如果等他回來,西夏還能有遺種麼?”

嵬名乾順也被漢廷如此強硬的態度嚇了一跳,他原來也沒指望漢廷會爽快地答應他開出的苛刻條件,但西夏漫天要價,漢廷就地還錢,他認爲在眼前的局勢下漢廷總要給自己一點甜頭的,那樣他乾順就能處於進退自如的有利地位。可他沒想到自己等來的卻是這樣一個結果!楊應麒的強硬讓他懷疑這位麒麟相公手裡是不是還有厲害的底牌,不然的話,漢軍的士氣怎麼會忽然旺盛了起來?劉錡的殺氣,似乎讓遠在中興府的乾順也感受到了!

“陛下,”嵬名仁忠奏道:“看來就算折彥衝不在,漢人也不可欺侮。”

嵬名乾順道:“這我也知道!可楊應麒現在要我將太子送到塘沽去,難道我真的照做不成?”

嵬名仁忠道:“這個當然也不行。不過我們應該撤換李壽,派一個穩重一點的使臣去塘沽,以圖婉轉。那楊應麒並非魯莽武夫,這次他雖然說的決絕,但應該也只是對我們要求割地的反擊,如果我們真心與漢廷和好,他也不會一意孤行的。”

嵬名仁忠的話正合嵬名乾順之意,他當即派遣另外一個使臣前往塘沽,同時飛馬告知嵬名察哥,要他謹慎行事。但他的這個決定卻嫌遲了,使者到達邊境時,嵬名察哥已經發動攻擊,六萬鐵騎呼嘯而東,直指長安。漢軍也未示弱,由於從一開始就對夏人不抱幻想,所以西北漢軍的防禦功課做得很足。

劉錡將軍馬布列成三道半圓形防禦圈,依託數十座城寨抵消夏人的衝擊力。劉錡對諸將的話說的狠,但這仗卻打得穩,這種用兵的精神顯然是一個“拖”字,而不是求勝。他知道漢夏雙方的優劣所在,所以寧可損失邊境上的一些陣地,也要用空間來換取時間。除了“拖”字以外,劉錡還講究一個“省”字。在整個用兵的過程中他特別注意軍資的配給,大消耗的仗儘量避免,因爲他知道此刻關東甚至渭南都沒法給他提供足夠他浪費的補給。前線已經決定了要放棄了的陣地,所有物資一律後撤,撤不走的就一把火燒了,半點也不留給夏人。

嵬名察哥進軍不到一月便越境二百餘里,在他和劉錡較量的歲月裡,這是空前的戰績。但他卻不感到高興。因爲他在這二百餘里的廣袤地面上沒得到一點好處!劉錡依然在前方的堡壘中等候着他去攻打,有可能他趕到時劉錡已經撤走,也有可能劉錡會在某處利用地形之便對他迎頭痛擊。劉錡利用地形上的縱深抵消了他攻擊力上的優勢,中興府到長安之間的路並不好走,再要往前,每走一里路都要多費幾成糧食。

嵬名察哥如果貪功冒進,糧道隨時都有被截斷的危險,但如果步步爲營,等他到了長安怕要兩三年!他當然不能等這麼久!夏人在進軍一個月後,行動開始顯得有些浮躁,夏人越浮躁,漢軍就越顯得從容。

這時,十幾支來自渭南的山地兵開始在夏人的糧道附近出沒,這十幾支山地兵每一支的規模都不大,但疏忽來去,十分難防,讓夏人維護糧道通順的成本大大提高。

對於這十幾支兵馬嵬名察哥十分熟悉:那是種彥崧麾下的忠武軍!以前他和劉錡較量時,渭南曾不止一次派出兵馬來援,但這時種彥崧還能派出兵馬來,“難道南宋那邊根本沒動?”

想到這裡,嵬名察哥動搖了。南宋的軍隊有沒有動,對夏軍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可是由於消息隔絕,嵬名察哥卻很難和南宋的將領取得確切的聯繫,更不知道大宋朝廷對漢夏的衝突究竟採取什麼樣的立場。如果南宋根本就沒有動,而只有西夏和雲中在動手,那他們兩家就算傾盡全力,到最後也可能會變成一場鬧劇。

可這場戰爭既已爆發,便不是說收手就能收手的了。嵬名察哥知道夏主乾順會容忍他提前進兵,卻不知道乾順會否容忍他無功而返。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停戰,夏人該如何面對漢廷的責問?難道真的把太子送到塘沽去做人質不成?可是如果繼續進攻的話,夏軍真能攻到長安嗎?就算攻到了長安,能動搖漢廷的根基麼?

本來很有把握的事情,忽然變得不可測來。而隨着信心的動搖,夏軍的動作也變得有些遲緩、猶疑起來,而這又大大影響到他們的戰鬥力。

“保護家園!抗擊夷狄!”

漢軍的陣營裡時時傳來這樣的呼聲,他們作戰的目的十分明確,但夏人卻反而彷徨了起來。尤其是中低層將領,他們都不知道這次打仗爲的是什麼!嵬名仁忠雖然不贊成急躁用兵,但嵬名察哥關於“今日不進取,明日西夏無遺種”的論調他還是能接受的。但中低層的兵將卻不可能領會這種以攻爲守的道理。在他們看來,這次侵略漢地,爲的不過是滿足王爺將軍們建功立業的罷了。

不但前方的戰士產生了猶疑,就是後方嵬名仁忠等也動搖起來。乾順對察哥的支持力度,顯然也不及他出發之前了。雖然夏主和晉王有兄弟之親,但在這個戰爭前景不明朗的時刻,乾順的支持會延續到什麼時候,嵬名察哥心裡也沒底。

開戰一個月後,嵬名察哥所處的政治形勢也明顯比劉錡惡劣了。因爲在漢軍那邊,越打越順手的劉錡十分清楚楊應麒的底線。楊應麒說允許他丟了長安,甚至允許他丟了河東,現在看來情況遠不會惡劣到那個地步,只要能守住秦川,西北兵將就算立了大功!所以他劉錡顯得很從容,他準備拿半個陝西和半個秦鳳,來換取夏人兩到三年的時間!

夏軍和漢軍在西北磨合了幾個月後,漢軍的後勤官員已能適應這種戰時的軍資配給,漢廷在秦隴的財政物質慢慢進入一種不豐富的平衡當中。民間有人餓肚子,但也沒餓死。軍中有糧無錢,但一種可貴的心理卻普遍存在於西北將士心中:我們現在是在保衛家園,我們現在是在等待北征軍的歸來,等待陛下的凱旋!

這種信念,支持着他們在艱苦的境況裡支持了下來。因爲他們都相信會有那一刻!

第十四章 烏古第三零三章 財神的口袋第一三二章 陰山戰事第二五五章 威脅下的團結第二五六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二三六章 連環計中計第八十六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第一九零章 名妓第一三零章 兵敗山倒第九十五章 難扶廣廈將傾第二九七章 太子的良心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一三一章 兵謀再定第一七三章 叛第一一七章 楚州傳噩耗第三零七章 理想與現實第一三八章 燕京襲取第一三九章 成敗之間第二七五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二八零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第二九四章 大漢如日方中第二七三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第三五五章 姻幻第三三五章 議封王第一一一章 塘沽展方略第二二二章 抗金大旗第二一五章 演兵法第十九章 議婚姻第八十三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第一九七章 聯姻第三章 論武第一一二章 十萬口頭糧第二七八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第一四二章 入太行第四十七章 後院的狼客第三章 論武第八十五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第二九一章 漠北漢地孰先第二五四章 究竟誰控制誰第五章 出谷第三二零章 北征大軍第二三零章 中原戰局第三二三章 修羅之戰第二五零章 大勝利的背後第一一三章 羊圖狐口食第二四八章 佳期喜藏兇第二九九章 穀物與泥沙第四十章 兵下遼東第五十七章 狡政與黠商第三十三章 虛實反覆第六章 邊關第三十五章 襲遼帝鑾第二三九章 王者歸故園第二九八章 蕭帥的大意第一五八章 故國第二二二章 抗金大旗第一九六章 夜訪第一二六章 童貫巡邊第三二五章 破西夏第一二三章 王侯無家事第一三八章 燕京襲取第三零五章 西夏的將相第二一六章 小買賣第四十八章 寄籬的麻煩第一零九章 新官陳少宰第二二四章 建炎之立第三二八章 胡虜會第七十二章 大宋第一婊子第二六八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第二八五章 牆倒衆人齊推第二一二章 飼野狼第二零六章 學生潮第一六三章 表決第二九四章 大漢如日方中第二一六章 小買賣第一一六章 契丹有隙牆第六十二章 聯金扶漢之策第一九七章 聯姻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二二五章 暗香浮動第四章 過冬第二三七章 遠遁循故途第一零五章 大禍常在牆內第九十九章 棋局誰是先手第一六零章 利害第二一八章 悼忠臣第一五七章 新城第二一九章 突圍北上第三三五章 議封王第一四七章 武之庫第一六一章 民議第二十二章 立法規第一六一章 民議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一四三章 塘沽問第一零三章 臨潢風沙迷眼第二八八章 乃合燕京之圍第八十七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第八十五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第二二二章 抗金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