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年少正當磨練

秦檜、虞允文、李世輔所坐之海舟,果然是前往塘沽。三人進入港口之後,便有專人護送着到一處大軍營中去,一路都未與閒雜人等接觸,所以秦、虞、李三人對周遭環境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只能靠猜而已。

進了軍營,秦檜又與虞、李二人隔離開來,虞、李二人和陳大方一起,住在這個軍區東北角落一處簡單的磚房中。屬吏安排好三人下榻的地方後便離開,臨走叮囑道:“三位的身份下官有所耳聞,不過這裡是軍區,作息出入都依軍法行事,三位不須如軍人般接受訓練,但作息出入還是不能如外面一般放縱。”又出示軍中紀律一張,遞給李世輔供他們三人傳閱。

李世輔是個軍人,對住在這種地方也沒什麼不習慣的,但仍然在秦檜不在的情況下問陳大方是怎麼回事。

陳大方道:“家父是如此安排,還請兩位不要問了。總之家父並無惡意便是,要不也不會派我來陪二位了。”

虞允文扯着李世輔道:“既來之,則安之。東海這邊的規矩,想必和秦晉不同,我們習慣了就是。”

陳大方道:“也不是兩地太過不同,只是最近爲特殊之時期罷了。”

虞允文和李世輔對望一眼,心中都想:“果然有秘事!”

虞允文對李世輔笑道:“你不是一直都要來中樞這邊的軍隊建功立業麼?現在到了塘沽的軍區,卻不順了你的心。”

陳大方奇道:“你……你們怎麼知道這裡是塘沽?”

虞允文一聽,微微一笑,也不回答,李世輔說道:“剛纔那位軍官說我們不需接受訓練,其實我一身骨頭懶得快病了,恨不得和這邊的兵將一起受訓呢。”

陳大方忙道:“李賢弟,不要着急,一切等七將軍安排下來再說。”

虞允文和李世輔一聽都大喜,虞允文暗道:“看來我們果然料對了!這裡真是塘沽,而且七將軍在這裡的消息外界並不知道!所以陳大人送我們三人來,纔會弄出這樣一番曲折!”因此憂慮之心盡去,代之以興奮期待之情。

當晚便有屬吏來召陳、虞、李三人,一路上虞允文目不斜視,李世輔卻暗中觀察,心道:“這防衛好生森嚴。”走了不久,便見一扇大堡,進得兩重門戶,屬吏便請他們在一個偏廳休息,陳大方先入,半柱香時間後,陳大方出來對李世輔道:“李賢弟,七將軍召見。”

李世輔大喜,歡躍着進去了,陳大方卻留下來陪伴虞允文,只是坐,也不開口,虞允文便不多問什麼。

又過了不久,李世輔跟着一個屬吏出來,滿臉的歡顏,對虞允文道:“七將軍答應讓我到三將軍旗下聽命,我這便去了,非常時期,也不講究那些繁文縟節,我們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虞允文微笑着行禮道:“恭喜世輔心想事成!後會有期!”

李世輔走後,門官便請虞允文入見。虞允文跟隨着他穿過一道走廊,到一處屏風前面,那門官便指道:“進去吧。”

虞允文繞過屏風,進了內室,這卻是一個好大的房子,不但室內十分開闊,而且屋頂也甚高,周圍燃着八支大蜡燭,又有琉璃鏡子輝映,將整個房間照得如同白晝。屋內無桌無椅,更無金碧輝煌之裝飾,整個房間簡單得有些嚇人,雖無刀劍,卻頗見殺氣。

入門方向的對面,又有一簾帷幕,幕後不知有何機關;左手壁上,掛着一副大地圖,虞允文只看了一眼,便知道是北中國的地圖,旁邊放着沙盤,一時卻看不出是哪裡的地形;右手壁上,又是一幅大圖,似是一座大都城之結構,但虞允文卻沒功夫細看,便被立在這幅大圖下面一個書生打扮的男子吸引住了,從側面看去,這個男子約三十上下,雖着儒服,但卻披散着頭髮,頭上、頸項、身上不飾它物,給人一種不願爲無用之物所累的感覺。

虞允文心道:“他便是楊應麒?”見屋內更無旁人,忙上前施禮:“虞允文見過七將軍。”

楊應麒聽到腳步聲,回過頭來,看了虞允文一眼,問道:“這便是虞琪大人的公子麼?”微微一笑,說:“我與令尊緣淺,未曾會得一面,不過神交已久,見其子,知其父,想來虞大人也必是極爲清峻之人。”

這句話貌似贊其父,其實卻是譽其子,虞允文一聽忙道:“虞氏父子何幸,能得七將軍如此謬誇。”

楊應麒指了指這間大屋道:“我可沒法招呼你坐了。這是他們軍人議事的地方,進到這裡,除了上面那張虎皮大椅之外沒坐的地方,他們軍人議事的時候,人人都挺立如筆。我來這裡也頗不習慣,不過卻不好意思將桌椅什麼的搬進來。就是那張虎皮大椅,我也不敢去坐,總覺得它嚇人。”

虞允文道:“正該如此,方見尚武之精神!”

楊應麒笑道:“你不討厭尚武之風麼?”

虞允文道:“平定亂世,本當如此。”

楊應麒點了點頭,說道:“是啊,這是個亂世,太過文縐縐的人解決不了事情。便是我們這些書生,也只能儘量讓自己堅強些,才能應付這個世道。我自己是如此,想必你父親也是如此。”又道:“我曾聽二哥來信說你父親身體不是很好,不知最近如何?可莫是公家的事情累垮了他,那我可要知會二哥,讓他關照關照了。”

虞允文眼中的神色閃過一絲擔憂,說道:“自家母去世以後,家父一直悶悶不樂,現在是不怕忙,只怕不忙。二將軍對家父一向很照顧,尤其是曹夫人,一些我們想不到的事情,曹夫人都替我們想到了。現在國家大事紛繁,七將軍不必爲我父子這點私情掛懷了。”

楊應麒嘆道:“你父親的身體,和國家大事牽連極大,怎麼是私情呢!”又道:“我聽說你因要照料父親,本是極不願離開的,這次東來,卻是爲難你了。”

虞允文道:“就父子之情而言,允文實不願離父親一步,但家父淳淳叮嚀允文道:國家制度乃千載大計,不可因私忘公。故允文此來,亦是尊父命而來,七將軍無論有何差遣,允文都不敢戀親,不敢惜身。”

楊應麒眼中露出讚歎的光彩來,說道:“現在國家最需要人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東北,一個是南洋,那裡也正是最鍛鍊人的地方。我常有心安排一些青年雋秀前往歷練,一來是加強國家對那個地方的管理,二來也是爲國家造就人才。陳正匯大人來信向我推薦了幾個人,其中就有你。只不過這兩個地方都太偏遠,大多數人都不樂意去,我也不知你意下如何。若是不願,那也不能勉強,我會安排你到山東去,那裡也需要人。”

虞允文沉吟片刻,說道:“但有利於國家,不敢辭辛苦,願去遠的。”

楊應麒大喜,說道:“你是四川人,那邊地方溼熱,若去東北,或不耐寒。不如先去流求,待習慣下來後,再到麻逸去。那裡是很麻煩的地方,但你若干得好了,將來的功勞令名,不在班超之下!”

虞允文聽到班超的名字,不禁熱血上涌,說道:“七將軍期望殷切,允文不敢辜負!”

楊應麒和虞允文聊了大概有半個多時辰,甚是相得,直到夜深,一個下人敲響了鈴鐺,進來勸道:“姑爺,晚了,莫耽誤了休息。”卻是趙橘兒交代了要盯緊楊應麒作息的一個丫鬟。

楊應麒微微一笑,對虞允文道:“今天便說到這裡,你先下去休息吧,明日到碼頭來,我帶你去看看新船!”

第二日,在塘沽的軍用碼頭上,虞允文到達時,楊應麒正在晨風中檢視一艘三桅戰船,望見虞允文來,招呼他上船,拍拍船舷道:“你看這船如何?”

虞允文左右打量兩番,說道:“我對船不是很在行,不過看這些帆的樣式,似乎和別的船不大相同。”

楊應麒道:“這是新式戰船來着,我聽參謀部的人說,這種船比現在我們在用的戰船要靈活得多,也快得多,而且操作也簡單了不少。”

虞允文略一沉吟,問道:“將來水師可是要換這種戰船?”

楊應麒眼中露出讚賞之色:“不全換。且先讓新水師試試,若是真的合用再說。”又道:“南洋的事情,和船大有關係,你既決定南下,這些事情可得留心!聖賢之教誨乃是立心處世之本,但空有道德文章,是做不來事情的。”

虞允文肅然應道:“是!”

正說着,屬吏來報:“陳公子來了。”楊應麒便命有請,跟着對虞允文道:“走,我給你介紹個人去,他年紀比你大幾歲,可已經幹了好幾件大事了!或許你也聽過他的名字。”

虞允文便問是誰,楊應麒道:“陳顯老的兒子,陳楚。”

虞允文訝道:“可是在靖康之後爲各路義軍提供軍資武器的那個大商人?”

楊應麒含笑道:“就是他。”

虞允文嘆道:“是他的話,我哪裡會沒聽說過!現在兩河不知多少義軍感激着他呢。”

楊應麒笑道:“感激他什麼!他也是我們漢部的官商,那些東西都是公家的物資來着。不過他能有本事將這些物資轉運到兩河各地,倒是一件大本事!這次我打算讓他做件大生意,你跟着來聽聽吧,不過不要多口。”

虞允文忙道:“是。”

楊應麒便領着虞允文進了碼頭裡最大的一所房子,那是塘沽港港口指揮中心所在,一些人正搬運一些東西進進出出,到了最裡面那個房間,陳楚早等在那裡了,楊應麒道:“來得可早。”

陳楚微笑道:“七將軍見召,敢不早來!”

楊應麒哈哈一笑,先給陳楚和虞允文介紹,陳楚驚道:“允文兄莫不是蜀中的神童?河東名臣虞仁壽的公子?”

原來虞允文六歲誦《九經》,七歲能屬文,故有神童之名。但陳楚這樣當面誇讚,虞允文自要謙遜一番,兩人都是漢廷重臣之後,又都是聰明雋秀的人物,當下便在楊應麒面前訂交。

楊應麒機要忙碌,卻不吝於在這些年輕人身上花時間,但虞、陳二人都知趣,雖有意和對方深談,卻都適可而止,並未沒完沒了地聊下去。楊應麒見他們如此,也暗誇他們聰明,便命人搬來一口大箱子,旁邊有一個幕僚一路監視着,似乎這口箱子大不尋常。

楊應麒對陳楚道:“我給你看件寶貝。”說着便將所有侍從都遣走了,只留下那幕僚和陳楚、虞允文三人。那幕僚關上門,然後才取出一串鑰匙,打開了箱子上的第一個鎖——那箱子卻有兩個鎖,打開了一個,還餘下一個。楊應麒從身上取出一把鑰匙給陳楚道:“你去打開。”

陳楚見了這等陣勢,便知這口箱子非同小可,小心翼翼將箱子打開,才發現裡面收藏的是一份極大的圖冊。

楊應麒道:“攤開來。”

陳楚和楊應麒那幕僚便幫手將那份圖冊搬出,虞允文侍立在楊應麒身後,並不插手。那圖冊攤將開來,足足有六丈長,四丈五尺寬,幸而這房間夠大,若是尋常房間,怕還放不下這張圖紙。

圖紙鋪好之後,虞允文想:“這幅好像在哪裡看過……啊!昨晚掛在牆壁上的,不就是它?”

陳楚掃了兩眼,驚道:“這……這是一座新城!而且還是一座大城,一座大都城!”

楊應麒呵呵笑道:“不錯!”看了陳楚一眼道:“你父親可曾和你說過新都的事情?”

虞允文聽得心中一凜:“新都?”

那邊陳楚沉吟道:“家父曾說七將軍似有意定新都於燕京,不知……”

“不是有意,而是決定!”楊應麒道:“大哥他也是這個意思。”

陳楚驚道:“那麼這張圖……”

“這就是新都的規劃圖!”楊應麒道:“這是由我下令,管寧學舍、蓬萊學舍、遼口軍學十幾位學者、數十個高材生,在各地軍方、官員的配合下製作而成,甚至許多密子也動用起來研究燕京一帶的地形,花了五年功夫,才製成這張草圖。不過製作的人大多也都沒看過這張圖的全貌,除了此圖之總監、全圖之執筆等製作者之外,就我和正匯、楊樸、張浩以及負責看管此圖正本、副本的兩個幕僚看過,說起來,你們倆是第七個、第八個看過此圖全貌的人。嘿!連大哥也因爲機緣未曾看過呢!”

虞允文和陳楚大感惶恐,陳楚道:“這個……可折煞陳楚了。”

楊應麒呵呵一笑道:“無妨。”又道:“等打下燕京,咱們就按這張圖來建設一座偉大的都城!不過,這次我不想像歷朝歷代那樣強行驅役民夫,而是要將其中一大部分工作交給商家來幹。”

此言一出,兩個年輕人又都吃了一驚。陳楚驚道:“交給商家,這麼大的生意……不知要交給誰?”

“交給誰?”楊應麒反問道:“這座都城,前後怕要費時三十年!你認爲有哪家商人啃得下這塊肉?”

陳楚嘆道:“啃不下,誰也啃不下。”

楊應麒道:“所以除了官方要委派一個總監之外,商家還要有一個很大的聯盟才行。”目視陳楚道:“我這次找你來,爲的就是這件事情。”卻不說是什麼事情。

陳楚忍不住顯出驚喜交加之色:“這總監之職,陳楚是不敢盼的,七將軍找我,莫非和……和這個即將成立的商家聯盟有關?”

“不錯。”楊應麒臉色甚和,說道:“這幾年我交給你的事情事情,你都辦得非常妥當。不過你也應該還記得我說過:那些只是小生意,你辦好了小生意,遲早我會交一件大生意給你。”

陳楚訝異道:“可是這麼大的生意,我……我恐怕也接不下來。”

“不是要你接。”楊應麒道:“我是要你幫我尋找合適的商人來接!”說着袖出一張單子來:“這張單子,一共列出了三十九項名目,其中幾項,我已經定了讓趙履民、劉介、李相隆他們接手,但仍然有二十五個項目空缺,此外還有總承辦、副總承辦,需分別由兩個大家族來接手,尤其是總承辦,必須全面負責整件事情。”

陳楚悚然道:“難道七將軍打算將這挑選商人的權責……交給陳楚?”

“不錯!”楊應麒看着陳楚,彷彿在考量他:“你不敢接手麼?”

陳楚沉吟道:“這等大事,本該由七將軍親自來辦纔是。”

楊應麒嘆道:“我雖然也想親自操刀,但如今我們國家正值興邦建國之際,比這還大的事情也有好幾件,我哪裡還分得出心思來?”

“既然如此……”陳楚挺起胸膛道:“那陳楚便義不容辭了!”

楊應麒喜道:“好!有擔當!”

陳楚又問:“商人那邊陳楚去考察,至於總監一職……”

“總監一職,我還沒想好。”楊應麒道:“而且想好了也得經大哥同意才行。暫時來講,我傾向於三哥。”

陳楚一聽,便知道這總監一職掛名的成分遠大於實際操作,因爲以楊開遠的身份處境,未必能全力投入到這件事情上,則監造大權還是會落到總承辦手中,想到這裡忍不住微微顫抖,因爲他知道他到手的是一項多大的權力!他又看了那張全圖一眼,嘆道:“這座都城,怕比未殘破之汴京也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這可是傾國之費!”

楊應麒笑道:“那當然,因此以新漢開國之氣象,集合東海南洋之物資,我也要預下三十年之期!”又嘆了一口氣道:“我從很久之前就開始存錢了,不過也只籌得了六成。”

陳楚道:“既然是三十年的大工程,將來開國之後,可以陸續追加。”

“這些我都算過的。”楊應麒道:“但就是這首期的動工之費,也還欠許多啊。所以這筆錢得由你去籌。”

陳楚一愕,隨即瞭然,心道:“之前那是個大權力,這番卻是一個大難題了。”想了想道:“這件生意,只要接下來,利益極大,所以總承辦那邊,總得出一些的。再由幾十個部分承辦的家族各出一些,興許也就夠了。”

楊應麒喜道:“不錯不錯!你能道破這一點,可見我沒看錯人!”命人將大圖冊收起,另外拿出一個小匣子道:“這匣子裡頭,便是一幅縮略圖紙,以及應該各項工錢預算,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務必用心體會。只要你能全心爲公家辦好這件事情,將來必有重獲!”說着將那小匣子珍而重之地交給陳楚。

陳楚摩挲這匣子,問道:“有件事情,還得冒昧請教一下七將軍。”

楊應麒道:“你說。”

陳楚道:“人家都說:天下之財,莫過於林家。七將軍爲何不直接找林當家做這件事情?”

楊應麒笑罵道:“胡鬧!這件事我能交給她麼?什麼叫避嫌!你就不懂?”

陳楚怔了怔,隨即笑道:“是陳楚糊塗了。”

楊應麒又道:“其實不管誰來做這總承辦也好,在錢這一點上,將來總得勞煩到她,所以我就算不將生意交給她,她也能從中分利的。”

陳楚連聲稱是,楊應麒見他仍然猶疑,又問他還有什麼問題。陳楚道:“不知還有什麼人不當承此重任的?”這卻是問楊應麒有沒有預製的“黑名單”了。

楊應麒慨然道:“沒有。只要是能辦好這件事情的,誰都可以!”

第一六零章 利害第五十七章 狡政與黠商楔子 終極遊戲第一三二章 陰山戰事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二十四章 反契丹第一二六章 童貫巡邊第八十一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第三一二章 連環衝擊第二六二章 長江上的戰爭第一零七章 何去何從悵惘第二四零章 一檄天下安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爲先第三零三章 財神的口袋第一四三章 塘沽問第六十章 報怨軍的去向第二十三章 整軍備第一一一章 塘沽展方略第三十九章 渤海之叛第一六六章 使者第二三零章 中原戰局第三十五章 襲遼帝鑾第一一五章 唐刀無敵陣第十六章 入女真第四十章 兵下遼東第十六章 入女真第三五零章 迎敗第一六六章 使者第二二九章 公主車駕第一九一章 入汴第五十一章 南遷吧南遷第五十三章 梟雄之異志第三二一章 當世活佛第二八八章 乃合燕京之圍第四章 過冬第三十四章 海賊水兵第二章 部勒第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第四章 過冬第七十三章 仙童林翼現身第二五五章 威脅下的團結第七十五章 海上盟約新議第一一五章 唐刀無敵陣第三二七章 金夏合第一八八章 定第一八七章 匕第三三六章 醉獻妃第八十二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第二三八章 棋盤大變幻第一七零章 安撫第二八二章 君臣各自算盤第一四四章 兄弟間第三十三章 虛實反覆第一二五章 鄧肅押糧第一八四章 戰第三十六章 大捷之威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一五六章 帶月歸第二二零章 汴梁一空第七十六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第二三二章 秦檜南行第二六五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第三五六章 蝶夢第二五零章 大勝利的背後第三五二章 勤王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三十七章 一村之治第三一七章 小延福園第九十九章 棋局誰是先手第七十五章 海上盟約新議第三零二章 漢廷大難題第四十章 兵下遼東第一八三章 臨第二七五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二六四章 尚未出鞘的刀第二六四章 尚未出鞘的刀第二三五章 輕裝向太原第二九七章 太子的良心第六十二章 聯金扶漢之策第二五四章 究竟誰控制誰第三十三章 虛實反覆第三五四章 審判第二零六章 學生潮第二一九章 突圍北上第二八四章 老成偶爾張狂第二四零章 一檄天下安第一五二章 舟中議第七十一章 麒麟樓大東家第二三一章 山東進退第二四四章 閨中兒女事第九章 塞外第二一六章 小買賣第一七二章 信任第二二七章 帝子身份第一三零章 兵敗山倒第三一三章 夏使之會第三三三章 靈壽墳第一百一章 雖知君乃豪傑第三十八章 南朝北意第十五章 誓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