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

當遼陽城破之時,高永昌棄妻子兒女逃走,幾千渤海兵怕被女真俘虜殘殺,也都一起跟着逃命。

這是蕭鐵奴第一次不爭着進城——因爲遼陽已經被內應控制,自己進去也不算功勞。他的眼睛盯着一個更有價值的目標——向東南逃去的高永昌!

蕭鐵奴所部只有五百人,但高永昌風聲鶴唳,哪裡敢停下和追來的蕭鐵奴決戰?何況部伍雜亂,人心渙散,他就算想戰只怕也沒人跟他。

此時盧克忠也在蕭鐵奴軍中,對蕭鐵奴道:“六將軍,得一高永昌不足爲全功。”

蕭鐵奴道:“依你說當如何?”

盧克忠道:“若能既得高永昌又盡下遼南,可算全功!”

蕭鐵奴問道:“怎麼個全功法?”

盧克忠道:“高永昌這幾個月間已收得東京道各州依附,但他所部軍無鬥志,無能再戰!我如餓虎,彼如病狼,病狼受傷,遇到個能休息的地方定要躺下舔傷口,因此我料他逢有城寨必然避入,但遼南無堅城,聽我們一來,他必棄城逃走!城內百姓見他們如此必然害怕,我們趁他出城一半時突入,佔據城寨,當此人心惶惶之時,一榜貼出足以安民,遼南反掌可定。我們一路追趕,莫要追得太貼身,也不要離得太遠!他棄一城,我們就收一城;他棄一寨,我們就收一寨。借他的懼怕,來顯我軍的威風!”

蕭鐵奴笑道:“妙極!只是怕追得太慢,讓他逃走了可怎麼辦?”

盧克忠道:“東是契丹,南是大海,高永昌能逃到哪裡去?”

蕭鐵奴道:“好!就這麼辦!”傳令下去,要五百鐵騎咬住高永昌的尾巴不放,卻不要逼得他太急。

一路上高永昌果然逢城便入,遇寨休息,但一聽蕭鐵奴鐵蹄響近,便立即棄城逃走。蕭鐵奴輕而易舉得連得海州、辰州、寧州、復州,都是小城小縣。

諸城諸寨見高永昌都怕成這樣,果然不敢抵擋,蕭鐵奴入城之後,盧克忠召來當地士紳,好言寬慰,讓他們互相轉告,安定人心。又選正直有威望的人暫理其土,而後便又出發,連一兵一卒也不留下。

他們離開後不半日,曹廣弼便也到了。曹廣弼走得比蕭鐵奴還慢,高永昌一路南下逃兵不斷,蕭鐵奴都來不及接收,便都便宜了曹廣弼。

他軍中又帶着張浩等渤海士人,個個都十分熟悉遼南地理民情。因此曹廣弼過一縣便命留下一人知縣,過一寨便留下一人知寨。同時讓域內各士紳每家擇子弟一二人從軍“作參謀、資補給”,又留下少量軍士幫地方長官守城安寨,然後便又南下。

蕭鐵奴到辰州時聽說曹廣弼在後頭跟着,心中更安——他們兄弟間合作得慣了,不通消息也猜得出對方會怎麼做。

高永昌在前丟一城,蕭鐵奴便在後得一城,蕭鐵奴在前得一城,曹廣弼便在後安一城。如此這般,到辰州時曹廣弼便駐紮下來不再前進。

張浩問原因,曹廣弼道:“再走下去,我們便成爲疲師了。應麒作有東京道州縣全圖,因此我也頗知遼南地理。辰州在遼陽與蘇州中點,我駐紮在此可以和東京、鐵奴他們兩相呼應。只要東京無事,我們這裡便無事。只要我們能在這裡站住腳,鐵奴就不算孤軍深入。”

張浩嘆服,又道:“蕭將軍馬不停蹄,軍中除了盧奉集外也沒有其他士人,只怕政事理會得不仔細。我們雖然駐紮在此,卻仍得派士人前去安撫聯絡。”

曹廣弼便讓他暫時總領辰州、寧州、復州三州政事,又發文書到東京告知折彥衝前線之事。又以遼廷末年在遼東半島上州縣設置頗爲雜亂,建議撤除寧州,併入辰州,裁撤蘇州,併入復州——這建議也正與楊開遠所謀暗合。

不久東京方面傳來委任,表張浩權爲辰州刺史,該管原辰、寧二州地面;表盧克忠權爲復州刺史,該管復、蘇二州地面。辰州在遼東半島頸項上,寧州復州在遼東半島額頭上,蘇州則在遼東半島尾端。張浩盧克忠所攝這片土地,囊括了大半個遼東半島。

曹廣弼停下腳步的時候,蕭鐵奴仍然在往南追。此時高永昌早成驚弓之鳥,士兵脫逃現象十分嚴重,但他還在拼命南逃。

這日追過寧州,盧克忠道:“前面就是大海了。高永昌慌不擇路!竟然往死路上跑!咦!不對!蘇州有海船若干!蕭將軍,他要渡海逃跑!”盧克忠所說的蘇州在遼東半島尾端,(以轄地而言約等於今日之大連市),並非江南之蘇州。

蕭鐵奴問道:“在蘇州渡海能去哪裡?”

盧克忠道:“東、南往大宋,西往高麗,海路都不算長!”

蕭鐵奴哼了一聲道:“你現在才說!”倍道追來,至蘇州海岸邊時,高永昌已經上船揚帆。此時高永昌左右只剩下不到一千人,但他要保有馬匹財物,因此仍然有幾百人被遺棄在海岸上。這些被拋棄的將士望着離開的帆船,個個怨恨,一見到蕭鐵奴軍到,紛紛棄械投降,但投降後見到蕭鐵奴眼中閃爍着的寒光又無不戰慄。

蕭鐵奴眼見功虧一簣,到最後竟還是讓高永昌給逃了,心中無名火起,眼看着跪滿一地的降卒,越看越討厭,越看越心煩,就要下令屠殺!

忽然盧克忠叫道:“蕭將軍,你看!”

只見西邊海岸一塊巨石後面轉出許多船帆來,大船三艘,小船若干。蕭鐵奴心中一動,說道:“迎上去!”

船隻走近,爲首一艘海船的甲板上站着一個春風滿面的年輕人,個子雖略嫌矮小,卻也十分剽悍,望見蕭鐵奴笑道:“六奴兒,你們怎麼纔來!”竟然是南下多時的歐陽適。

蕭鐵奴一見是他心中大喜,叫道:“少廢話,快靠岸讓我的人上去!”

歐陽適道:“上來幹什麼!”

蕭鐵奴指着高永昌漸走漸遠的座船道:“高永昌就在裡頭,再不快些,可就追不上了!”

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4章 過冬(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179章 亂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9章 塞外(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26章 兵滿萬(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194章 正名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342章 議戰(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尾聲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177章 勢第342章 議戰(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3章 論武(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179章 亂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4章 過冬(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179章 亂第184章 戰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168章 偶遇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196章 夜訪第173章 叛第10章 絕地(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355章 姻幻(上)第28章 稱帝號(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7章 去向(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