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

漢軍進入燕京的消息向四方傳播的速度比鴿書還快!塘沽包圍圈破除以後,塘沽南北兩城城門大開,四方人流來來往往,這其中固然有陳正匯、韓昉這樣的官吏,也有李世輔等迴流的軍人,但論到最活躍的卻莫過於商人。

兩河、燕京的商人留在本土的大多因遭受戰火而破落,但在金漢開打以前,大批有遠見的商人早已逃入塘沽或山東避難,保存了元氣。這時漢廷勢力大盛,燕京、兩河逐漸寧定,這些商人便尾隨着漢軍重新迴流,要趁着大亂之後地價便宜重新在河北、燕京置基業。

兩河、燕京的商人是從塘沽流出,而東北、山東、南洋、高麗的商人則是從海陸兩道流入。燕京城此時還沒打下,但天下的商人都已看好這個地區的潛力。尤其是那個定都傳聞,更成爲吸引無數商家爭先恐後進入塘沽的重要原因。

“聽說了麼?京城會定在燕京!”

“哼!你到現在才聽說啊!”

一艘艘的商船趁着由南向北的季風未結束之前進入塘沽港口,人口驟增讓塘沽的各類物價都貴了起來,一些有先見之明的米商已經發了一把,而目光更遠的商人則瞄準了塘沽周圍幾個州縣的土地,開始招募流民墾屯,以備將來爲塘沽以及綢繆中的京城提供菜蔬之類的物產。至於東北的雜糧、流求的大米更是通過海運源源流入。塘沽周圍的土地本來大多位於戰場附近,荒蕪已然經年,但在戰事結束後的短短几個月內,由於大量商人的投資經營卻已顯現出相當的活力,地價亦因此而有所擡頭。

這日黃昏之時,塘沽著名的酒樓昌平館迎來了兩個客人,這兩人都來自東海鼎鼎大名的商業大族,一個姓陳,正是歐陽適的妻族陳家的首腦人物之一陳廣湖,另一個姓黃,是東海商業大族黃家的二當家黃旌。陳黃兩家在漢部崛起之初並駕齊驅,但十幾年下來,兩個家族的際遇已大大不同,黃家與漢部接觸較早,眼下身家已十倍於當年,然而這十幾年來依靠漢部而增殖十倍的家族何止數十個?在許多人眼中,黃家的發展實在是有些滯後,眼下在東海商圈最多隻能算是個二流家族,論到顯赫,無論如何不能與東海數一數二的陳家相比。所以這兩個當初在津門平起平坐的商人,此時進門之時氣勢上也大不一樣,陳廣湖臉上是一股傲氣,而黃旌則是陪着笑臉,猶如一個跟班。

昌平館的掌櫃望見二人,慌忙迎上道:“兩位,可久等了!”

陳廣湖低聲問:“人到了麼?”

那掌櫃的道:“到了,到了!小說整理髮佈於à.① .”

便引了兩人上樓,來到一間雅閣,門內坐着一個青年,看樣子是三十上下年紀,臉上有幾分書卷氣,但眼角卻帶着些讓人不敢小瞧的褶皺,卻是漢廷副宰相陳顯的兒子陳楚。

陳廣湖和黃旌一進門,那掌櫃的便帶上門出去,黃旌忙替兩人介紹,陳廣湖一見面就深深一揖道:“陳公子果然英姿非凡,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

陳楚卻只是一笑,道:“好說,好說。”

黃旌在旁邊看見,心道:“這公子哥兒好大的架子!對陳家的人也敢如此!”

南洋陳家此時在商圈的氣焰已經到達不可一世的地步,趙履民、劉介這樣的漢部元老遇上他們也退避三舍,在許多人眼裡,便是林家比起他們來也要遜色一二分。陳楚雖然是陳顯的兒子,但陳廣湖背後的靠山更硬,雖然陳楚與陳顯親而陳廣湖與歐陽適疏,但陳廣湖這次是代表陳家來的,見陳楚如此淡待自己,不免心裡有氣,心道:“你老子雖然眼下深受重用,但終究只是一介臣工,如何能與四將軍相比?”

他這幾年作威作福慣了,若不是正有求於陳楚,恐怕當場就要發作。但他畢竟是老於商場的人了,想着陳奉山交代了一定要將那件事情辦成,便壓下火氣,上來賠笑寒暄,又是攀同爲陳姓之淵源,又是攀同爲南人之籍貫,但陳楚對陳廣湖的態度卻始終冷淡,好像對他絲毫不感興趣。

兜了老大一個圈子,陳廣湖終於按耐不住,說道:“陳公子,這次家兄派我北上,不爲別的,就是爲了與陳公子商議一件大事!”

陳楚滿臉訝異,對黃旌道:“黃當家,怎麼今天來,不是爲了喝酒聽書麼?”

陳廣湖一愕,心想:“你給我裝什麼蒜!”

黃旌忙道:“喝酒聽書也是,不過陳當家既有要事要與陳公子說,也不妨……”

他還沒說完,陳楚已搖手起身道:“那對不住了,我今天來,就是爲了喝酒聽書,交情客套、閒情雅緻說說無妨,卻不想在這浮生半日閒中費心勞力。告辭。”

黃旌大驚,慌忙勸住,陳廣湖也急了,心道:“想不到這臭小子如此擺譜!”他本來不是急躁的人,但這兩年只有人去求他,甚少他來求人,遇事便少了幾分婉轉,這次爲形勢所逼,不得已嚥下這口氣來,連道:“陳公子,是我唐突了,唐突了。我們今天只談風月,不論事務!”

陳楚這才含笑道:“若是這樣纔好。”點頭坐下,推開了窗,這時樓下已經圍滿了人,陳楚笑道:“這個公孫叫天,架子倒也挺大的!”

陳廣湖低聲問:“公孫叫天是誰?”

黃旌還沒回答,陳楚已訝異道:“陳當家不知道?那還來聽?這公孫叫天在塘沽那可是鼎鼎大名啊!說時事,講戰況,那是一等一的賣座!就連七將軍也曾聽過他的書,陳當家居然不知道?”

陳廣湖甚是尷尬,賠笑道:“陳某孤陋寡聞了,孤陋寡聞了。”

說話間樓下已爆發出一陣采聲掌聲,一個駝子在幾個幫閒的擁簇下微笑着登臺,開演講說新聞,這回說的卻是燕京的戰事。其實他一個說書人,能得到多少最新戰況?但妙就妙在他善於鋪陳,於細節處用心,使人猶如身臨其境,倒像他才從前線回來,一切都親見親聞一般。

陳楚聽得津津有味,一邊喝酒,一邊品評:“這公孫叫天一定有人在前線幫忙打探消息,否則說不出這麼細緻真切的事情來。”

黃旌在一旁幫襯着對答兩句,陳廣湖也跟着賠笑,心裡其實卻極爲窩火,心道:“若不是爲了做成建都這單大生意,我們陳家需要向你這黃毛小子低聲下氣?”

陳楚對陳廣湖的反應卻視若無睹,彷彿看不出來似的,又似乎是完全沉浸在公孫叫天所描繪的燕京戰事中。

此刻昌平館裡外不知擠了幾百人,個個聽得入神,眼見就要進入*,忽然門外馬蹄聲響,公孫叫天聽出馬蹄聲有異,停了下來,連在旁敲打樂器助興的人也不敢亂動,館內登時鴉雀無聲,便聽有人沿街大聲喊道:“攻下了!攻下了!燕京城攻下了!大捷!大捷!”

“啊——”

館內忽然爆發出一陣空前的歡呼聲,一些年輕人馬上就跑了出去狂叫,一些人甚至當場起舞,連公孫叫天也含淚叫道:“大捷啊,大捷啊!”

這時已沒人聽見他說什麼了,但公孫叫天也不在乎,甚至連昌平館的老闆也不在乎,吩咐下去,幾個大漢扯着喉嚨一起叫道:“爲慶賀大捷,三日之內,本館酒食半價!”他們的聲音傳出以後,觀衆酒客更是歡聲如雷。

陳楚對陳、黃二人道:“燕京大捷,說不定外面有什麼慶賀,我想下去看看熱鬧。”便起身告辭,並答謝二人今日之邀請。陳楚走出門後,便聽門內砰的一聲,似乎有人一拳打在桌子上,嘴角不禁冷笑:“陳家的人是越活越回去了!就這品性,還想獨攬建都這項大買賣!”

第351章 囚君(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9章 塞外(上)第161章 民議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163章 表決第25章 收俘虜(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173章 叛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165章 陰陽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342章 議戰(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169章 飢亂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11章 夜遁(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194章 正名第183章 臨第146章 故人矣第167章 裂變第158章 故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151章 夕下論第192章 密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193章 秦檜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66章 使者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19章 議婚姻(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68章 偶遇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