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整軍備(下)

那五名良醫來了之後,漢部村落又多了一道風景。楊應麒請劉從幫忙從大遼各地僱傭了二十五個識字的藥童,既給這五位名醫作下手使喚,又要求這五位名醫教他們醫術——尤爲當務之急的是外科醫療手段。又讓他們舉薦各自知道的良醫,一一記下,以備將來。

阿骨打襲節度使的詔命直到六月份纔下來,這時候阿骨打對這個任命早已沒有半點興趣。他召折彥衝問是否清楚遼軍情況,折彥衝道:“我們和遼國的宮帳軍打過,當時我們的人還沒現在這麼精銳,但一個已經可以打他們三個!”

阿骨打道:“現在呢?”

折彥衝道:“現在我們一個可以打他們五個,十個可以打他們一百個!我這一百六十人,可以沖垮他們兩千人的隊伍!”

阿骨打大喜道:“漢部精銳與女真勇士不相上下,我振臂一呼,可以有數千女真勇士!”

折彥衝道:“但我接觸到的只是一小部分的契丹士兵,其他宮帳軍、部族軍是否如此尚難言。知己知彼,然後才能百戰不殆。”

阿骨打點頭道:“不錯!”當下派心腹習古乃等到遼國索要阿疏。

阿疏是女真星顯水紇石烈部人,其父從多年前就歸順了阿骨打的祖父,兩個家族交情深厚,但阿疏的勢力逐漸強大以後卻有自立山頭之志,成爲完顏部統一女真各部的最大障礙。阿疏被當時完顏部的當家、阿骨打的叔叔盈歌設計打敗後,流亡於遼國,族人財物盡歸完顏。完顏部一直要求遼國歸還阿疏,但遼國卻一直拒絕。從此完顏部一遇到需要藉口的事情,就派人去遼國索要阿疏這個“叛徒”。

習古乃等人極爲靈活,他們沒能見到遼主,因爲遼主當時正在散水原避暑呢。在遼國官僚公式化地回覆他們之前,習古乃等人已經把遼國各方面的情況看了個夠。而契丹人竟然沒發現有什麼不妥。

習古乃等人回來後道:“契丹人武備廢弛,和駙馬說得沒有兩樣。”女真其時本沒有駙馬的稱呼,但漢部的人喜歡叫完顏虎公主,女真人打聽了之後便都叫折彥衝駙馬。

折彥衝又道:“應麒常與契丹各地的商人有聯繫,得知渤海人、漢人等都深受遼政壓榨。西邊的蒙古、阻卜等部更是時叛時降。遼國雖大,其實已是外強中乾。”

女真國相撒改道:“遼主驕惰於上,萬里河山無不有怨,若要舉大事,就在今日了。”

阿骨打當即道:“好!那就幹吧!各自回去,部勒下屬,修兵器,建城寨,守好各個要衝路口,等我號令!”

折彥衝回到漢部村落,楊應麒聽說後嘆道:“終於來了。”

最近漢村越來越繁榮了,常居人口已經超過六百,而流動人口也日有一二百人,隱隱成爲一個市集了。

新附的人裡面有許多是來自遼國境內的逃奴——這些人只要懂得漢語,楊應麒便一一收留,並安排工作,其中數十人已經被訓練成了工兵。至於來自女真各部的逃奴,楊應麒則勸他們回去,以免和女真人發生矛盾。一些體格健壯、頭腦靈活的,則花錢把他們贖了回來。

在民部人口大增的情況下,兵部卻依然維持在一百六十人。蕭鐵奴一直要求擴充兵部的隊伍,折彥衝卻沒同意,只是把兵部的訓練進一步加強,不但要他們學會打仗,還要他們學會帶兵。這半年中有十幾個相對蠢鈍的人都被撤了下去給楊應麒使喚,換上一些新到的好兵員。這種更換給了其他人很大的震撼,人人賣力,不敢懈怠。

楊應麒獻出了一張草圖,裡面畫的是如何改造會寧城的城寨。阿骨打看了之後大喜,立即吩咐動工。

楊應麒同時也發動部民,在漢村四周一共立起了八個村寨的坯子。宗雄見他的草圖中共有十六個村子,漢村與會寧之間也有一個,問道:“你把地方選在這裡,不是把會寧的大門給擋住了麼?”

楊應麒道:“這個村子是最後才建的。我計劃裡的第一步是讓漢村成爲會寧的一個子城,在戰時可以成犄角之勢,互爲奧援。將來漸擴漸遠,漢村可以和會寧連成一片,成爲一座全新的大城!漢部與女真容爲一體,不正是國主當初的意願麼?”

女真國相撒改聽說此事後道:“此誠善策。會寧現在的規模,頗不足稱一國之都。”

曹廣弼聽說之後卻問楊應麒道:“你真想和女真人住一起麼?我們才幾百個人,周圍都是女真,住上個一二十年,就沒人記得自己是漢人了。”

楊應麒道:“一二十年,我們哪裡會在這裡住那麼久!”

曹廣弼心中一奇道:“若無長居的打算,你弄這麼大的排場做什麼?”

楊應麒道:“女真人築城之術遠不及我們。我們建起這片基業,乃是可居之奇貨!弄得越有價值,將來換到的東西價值就越大。”

曹廣弼道:“你要換什麼東西?”

楊應麒道:“現在說這個,似乎還太早了。事情變數那麼多,我也只是有個模糊的方向而已。”

遼人再怎麼遲鈍,對這麼大規模的武備行動終究還是有所察覺。遼國軍統司派人來問女真人修城備兵到底是想防備誰,阿骨打聽了之後淡淡道:“我們設險自守罷了,這些事情又何必來問?”

遼國又派阿息保來問,阿骨打一見是他憤然道:“女真是小國,契丹是大國,我們願遵守小國對大國應有的態度。但你們包庇我們的叛國賊,實在讓我國人憤恨不已。若契丹能將叛國賊阿疏還給我們,那我們願意和契丹修朝貢之好。如若不然,嘿!”

阿息保聽他話裡已經不再以節度使自居,說道:“背叛大遼,你可知道後果?”

阿骨打冷笑道:“大遼若以兵壓境,那我們也只有力戰到底,決不束手待斃!”

楊應麒派出去的細作打聽回了遼人的反應,得知在阿息保回去以後,遼軍纔開始準備,而遼主則似乎完全不把這件“小事”放在心上。

楊應麒心道:“我在夢裡歷史讀得不熟,不像其他天才穿越者一般,能把每個傑出人物的履歷、還有每一年甚至每個月發生的事情都記得清清楚楚,而只能記得個大概。不過從眼下的形勢看來,歷史的車輪還是沿着原來的主幹道繼續前進啊。女真人滅遼好像也沒花多少時間,看來我們南下的時候快到了。”

——————

最近老是上不來,不過阿菩不會拖稿的,就算當天沒發第二天也會補上。

另外:據說要推薦了。如果大家有票的話,希望能給阿菩。謝謝。

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356章 蝶夢(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161章 民議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163章 表決第151章 夕下論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190章 名妓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176章 詔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4章 過冬(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194章 正名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354章 審判(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0章 絕地(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177章 勢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141章 陷燕京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54章 審判(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176章 詔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9章 塞外(上)第8章 伏擊(下)第22章 立法規(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170章 安撫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七十二章 下第4章 過冬(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13章 狼羣(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12章 鷹兔(下)第157章 新城(下)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