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

秦檜、虞允文、李世輔所坐之海舟,果然是前往塘沽。三人進入港口之後,便有專人護送着到一處大軍營中去,一路都未與閒雜人等接觸,所以秦、虞、李三人對周遭環境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只能靠猜而已。

進了軍營,秦檜又與虞、李二人隔離開來,虞、李二人和陳大方一起,住在這個軍區東北角落一處簡單的磚房中。屬吏安排好三人下榻的地方後便離開,臨走叮囑道:“三位的身份下官有所耳聞,不過這裡是軍區,作息出入都依軍法行事,三位不須如軍人般接受訓練,但作息出入還是不能如外面一般放縱。”又出示軍中紀律一張,遞給李世輔供他們三人傳閱。

李世輔是個軍人,對住在這種地方也沒什麼不習慣的,但仍然在秦檜不在的情況下問陳大方是怎麼回事。

陳大方道:“家父是如此安排,還請兩位不要問了。總之家父並無惡意便是,要不也不會派我來陪二位了。”

虞允文扯着李世輔道:“既來之,則安之。東海這邊的規矩,想必和秦晉不同,我們習慣了就是。”

陳大方道:“也不是兩地太過不同,只是最近爲特殊之時期罷了。”

虞允文和李世輔對望一眼,心中都想:“果然有秘事!”

虞允文對李世輔笑道:“你不是一直都要來中樞這邊的軍隊建功立業麼?現在到了塘沽的軍區,卻不順了你的心。”

陳大方奇道:“你……你們怎麼知道這裡是塘沽?”

虞允文一聽,微微一笑,也不回答,李世輔說道:“剛纔那位軍官說我們不需接受訓練,其實我一身骨頭懶得快病了,恨不得和這邊的兵將一起受訓呢。”

陳大方忙道:“李賢弟,不要着急,一切等七將軍安排下來再說。”

虞允文和李世輔一聽都大喜,虞允文暗道:“看來我們果然料對了!這裡真是塘沽,而且七將軍在這裡的消息外界並不知道!所以陳大人送我們三人來,纔會弄出這樣一番曲折!”因此憂慮之心盡去,代之以興奮期待之情。

當晚便有屬吏來召陳、虞、李三人,一路上虞允文目不斜視,李世輔卻暗中觀察,心道:“這防衛好生森嚴。”走了不久,便見一扇大堡,進得兩重門戶,屬吏便請他們在一個偏廳休息,陳大方先入,半柱香時間後,陳大方出來對李世輔道:“李賢弟,七將軍召見。”

李世輔大喜,歡躍着進去了,陳大方卻留下來陪伴虞允文,只是坐,也不開口,虞允文便不多問什麼。

又過了不久,李世輔跟着一個屬吏出來,滿臉的歡顏,對虞允文道:“七將軍答應讓我到三將軍旗下聽命,我這便去了,非常時期,也不講究那些繁文縟節,我們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虞允文微笑着行禮道:“恭喜世輔心想事成!後會有期!”

李世輔走後,門官便請虞允文入見。虞允文跟隨着他穿過一道走廊,到一處屏風前面,那門官便指道:“進去吧。”

虞允文繞過屏風,進了內室,這卻是一個好大的房子,不但室內十分開闊,而且屋頂也甚高,周圍燃着八支大蜡燭,又有琉璃鏡子輝映,將整個房間照得如同白晝。屋內無桌無椅,更無金碧輝煌之裝飾,整個房間簡單得有些嚇人,雖無刀劍,卻頗見殺氣。

入門方向的對面,又有一簾帷幕,幕後不知有何機關;左手壁上,掛着一副大地圖,虞允文只看了一眼,便知道是北中國的地圖,旁邊放着沙盤,一時卻看不出是哪裡的地形;右手壁上,又是一幅大圖,似是一座大都城之結構,但虞允文卻沒功夫細看,便被立在這幅大圖下面一個書生打扮的男子吸引住了,從側面看去,這個男子約三十上下,雖着儒服,但卻披散着頭髮,頭上、頸項、身上不飾它物,給人一種不願爲無用之物所累的感覺。

虞允文心道:“他便是楊應麒?”見屋內更無旁人,忙上前施禮:“虞允文見過七將軍。”

楊應麒聽到腳步聲,回過頭來,看了虞允文一眼,問道:“這便是虞琪大人的公子麼?”微微一笑,說:“我與令尊緣淺,未曾會得一面,不過神交已久,見其子,知其父,想來虞大人也必是極爲清峻之人。”

這句話貌似贊其父,其實卻是譽其子,虞允文一聽忙道:“虞氏父子何幸,能得七將軍如此謬誇。”

楊應麒指了指這間大屋道:“我可沒法招呼你坐了。這是他們軍人議事的地方,進到這裡,除了上面那張虎皮大椅之外沒坐的地方,他們軍人議事的時候,人人都挺立如筆。我來這裡也頗不習慣,不過卻不好意思將桌椅什麼的搬進來。就是那張虎皮大椅,我也不敢去坐,總覺得它嚇人。”

虞允文道:“正該如此,方見尚武之精神!”

楊應麒笑道:“你不討厭尚武之風麼?”

虞允文道:“平定亂世,本當如此。”

楊應麒點了點頭,說道:“是啊,這是個亂世,太過文縐縐的人解決不了事情。便是我們這些書生,也只能儘量讓自己堅強些,才能應付這個世道。我自己是如此,想必你父親也是如此。”又道:“我曾聽二哥來信說你父親身體不是很好,不知最近如何?可莫是公家的事情累垮了他,那我可要知會二哥,讓他關照關照了。”

虞允文眼中的神色閃過一絲擔憂,說道:“自家母去世以後,家父一直悶悶不樂,現在是不怕忙,只怕不忙。二將軍對家父一向很照顧,尤其是曹夫人,一些我們想不到的事情,曹夫人都替我們想到了。現在國家大事紛繁,七將軍不必爲我父子這點私情掛懷了。”

楊應麒嘆道:“你父親的身體,和國家大事牽連極大,怎麼是私情呢!”又道:“我聽說你因要照料父親,本是極不願離開的,這次東來,卻是爲難你了。”

虞允文道:“就父子之情而言,允文實不願離父親一步,但家父淳淳叮嚀允文道:國家制度乃千載大計,不可因私忘公。故允文此來,亦是尊父命而來,七將軍無論有何差遣,允文都不敢戀親,不敢惜身。”

楊應麒眼中露出讚歎的光彩來,說道:“現在國家最需要人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東北,一個是南洋,那裡也正是最鍛鍊人的地方。我常有心安排一些青年雋秀前往歷練,一來是加強國家對那個地方的管理,二來也是爲國家造就人才。陳正匯大人來信向我推薦了幾個人,其中就有你。只不過這兩個地方都太偏遠,大多數人都不樂意去,我也不知你意下如何。若是不願,那也不能勉強,我會安排你到山東去,那裡也需要人。”

虞允文沉吟片刻,說道:“但有利於國家,不敢辭辛苦,願去遠的。”

楊應麒大喜,說道:“你是四川人,那邊地方溼熱,若去東北,或不耐寒。不如先去流求,待習慣下來後,再到麻逸去。那裡是很麻煩的地方,但你若干得好了,將來的功勞令名,不在班超之下!”

虞允文聽到班超的名字,不禁熱血上涌,說道:“七將軍期望殷切,允文不敢辜負!”

第15章 誓約(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342章 議戰(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344章 北遊(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162章 講演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2章 鷹兔(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153章 空城計第347章 嶽幕(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67章 裂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185章 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4章 過冬(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2章 部勒(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342章 議戰(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12章 鷹兔(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26章 兵滿萬(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343章 罷相(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149章 民之棄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七十二章 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8章 伏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