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

漢部對於草原民族,究竟有什麼要求呢?

對楊應麒來說,他只要一樣東西,那就是“老實”——只要漠北諸族肯老實一點,楊應麒寧可每年倒貼十幾萬擔的糧食。

但蕭鐵奴卻不這麼想,在聽了託普嘉的話以後他反問:“你們的族人現在雖然有牛有馬,但有的也只是牛馬。你們想要精良的兵器不要?想要美麗的女子不要?想要享用不盡的金銀財寶不要?”

託普嘉呆了呆,說道:“當然要。不過精良的兵器,無論漢人還是契丹人都不肯賣給我們。至於美麗的女子和金銀財寶,我們雖然也有一些,但也只有你們漢人的地方纔有那麼多。”

蕭鐵奴說:“兵器是不能賣的,這是我們祖先訂立下來的規矩。不過如果你們肯成爲我們的戰士,遵守我們的規矩,那就可以使用我們的兵器,吃我們的糧食,並享用你們應得的錢財。”

託普嘉猶豫了一下說:“這麼說來,漢部還是要吞併我們麼?”

“吞併?”蕭鐵奴說:“別說的這麼難聽!我們並不是要徵收你們的牛羊,奴役你們的勇士,只是讓你們發揮你們最擅長的本領,以此獲得你們應得的報酬——如此而已。再說,如果有一個英雄既可以保證你們繼續過這種快樂自由的生活,又能保證你們在最寒冷的冬天裡也不至於餓死,那你們爲什麼還要猶豫、還要害怕呢?”

託普嘉說:“蕭大帥,真的是這樣嗎?真的有這麼好的事情?”

“當然?”蕭鐵奴說:“我願意用我的性命發誓,用我兒子的性命發誓,用我兄弟的性命發誓!”

託普嘉心想:“如果不聽從他,馬上就要發生戰爭,我們都得被殺。”又想到與漢部商人貿易的好處,便說道:“好,蕭大帥,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願意追隨你。但你不能剝奪我父親——還有各個族長的地位。”

蕭鐵奴點了點頭說:“我何止不剝奪你父親的地位,我還會鞏固他的地位呢。穆沁最早來投靠我,現在我已經將拖赭的土地、人口都給他了。如果你們烏蘭部也肯歸附,那我會將窩多的土地、人口都給你們。凡是像拖赭、窩多那樣對不住我的人,我一定會讓他像窩多那樣沒有立足之地,像拖赭那樣連性命也休想保住。但如果是像穆沁那樣來歸順我們的人,他就一定能得到像穆沁得到的好處。”

託普嘉聽了蕭鐵奴這幾句話後大喜,心想:“若能得到窩多的人口和土地,那我們的勢力就能強大一倍!”當下與蕭鐵奴歃血盟誓,指天地爲信,然後纔回去報信。

種去病在託普嘉走後說道:“六將軍,現在我們能橫行漠北,是因爲這裡的部族還是一團散沙,穆沁、託普嘉他們雖然可能暫時聽奉我們的號令,但我們這樣做會讓草原的部族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最後反而可能因此促使他們統一起來。我聽七將軍說過一些他對漠北事務的想法,似乎他是反對這樣做的。您是爲了東北的戰局而作此權宜之計麼?”

蕭鐵奴一聽哈哈笑道:“老七這麼認爲麼?嗯,他對漠北居然也如此瞭解,真是奇了。我現在做的,不是爲了權宜而權宜。老七的想法其實和我的想法沒矛盾,倒是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種去病問:“請六將軍指點。”

蕭鐵奴道:“我扶持穆沁、達密他們,是因爲他們還不夠強。若是比他們更加強大的部族,我便不會給出這樣的條件了。鋤強扶弱,乃是對付草原諸族的不二法門。現在總要豎立幾個榜樣,讓他們嚐嚐甜頭的,要不然誰會跟隨我們。”

種去病恍然大悟說道:“七將軍曾說如有可能,要在漠北實行推恩令……”

“現在說那個還太早。”蕭鐵奴說:“我們在漠北的影響力還不夠,他們不會這麼輕易服我們的。一步步來吧。”

種去病又道:“至於徵用這些人作軍士,嗯,這些人是打仗的好手,不過可別因此養成後患纔好。畢竟胡人不知禮義,驅之戰鬥容易,使之安分甚難。”

“禮義?”蕭鐵奴冷笑道:“就是因爲他們沒有禮義,所以才這麼能打!嘿!這件事情我有分寸,你不必多言!”

託普嘉果然能幹,第二日便將他的父親以及幾個族長都帶到蕭鐵奴帳中。達密和幾個族長來時都是忐忑不安,雖然託普嘉言之鑿鑿,他們眼下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但入營後仍很擔心蕭鐵奴不守信。

不過,事情的發展比他們預料中要順利得多,先來接待他們的不是蕭鐵奴,而是穆沁以及那兩個已經歸順了的族長,眼見穆沁得到善待,達密等人才算安心不少。蕭鐵奴擺下宴席,拿出美酒款待衆族長,灌得這幾個老牧民醺醺然幾乎不辨東西。蕭鐵奴作主讓穆沁的女兒嫁給種去病,自己娶了託普嘉的妹妹作爲妻子之一,又許諾給他們介紹婚姻,讓漠北各部酋長與漢部貴戚大臣世代通婚。託普嘉等聽了都更爲安心,這才問蕭鐵奴此來漠北,究竟是爲什麼。

蕭鐵奴說道:“我大哥在混同江那邊打女真人,我繞道漠北,就是想去東北幫他打仗。”

幾個族長一聽都叫了起來,紛紛自請爲先鋒。

託普嘉說道:“去哪裡打仗都沒問題,但怕只怕我們的大隊去到混同江,這邊的老家卻被別人佔領了。”

“不怕!”蕭鐵奴說:“你們把族人都帶上,我們一路遷徙過去。至於地盤,嘿!人跑得了,馬跑得了,草原可跑不了。等打完了混同江的勝仗,我回頭送你們回來——到時候就是誰佔了你們的草原,也不敢不還!還有,混同江那一帶現在可有錢了,我許你們去到那裡金銀任取,女人任搶!”

衆族長聽了無不大喜,穆沁沉吟道:“從這裡到混同江,可得經過烏古敵烈統軍司,烏古部和敵烈八部,可都和女真人不對付。蕭大帥要不要藉助他們的力量?”

蕭鐵奴道:“烏古部和我們有仇,沒大哥答應我可不敢就收他們。至於敵烈部,我跟他們沒什麼關係。我們現在這些人馬去幫大哥已經夠了,只要他們肯借路就好。”

正喝着酒,忽然營外一個將官快步走來稟告,原來窩多逃不出多遠,他的手下忽然背叛,竟將他拿來蕭字旗請賞。蕭鐵奴大喜,讓穆沁去驗明正身,便割了頭顱祭旗。

十日後蕭鐵奴大會諸族,共得控弦之士四萬四千六百多人,蕭鐵奴從中再選三千人編入前鋒營,給與好馬好刀,連同原來的五千人,由種去病統領。

又命穆沁、託普嘉各引一萬五千人人爲左右兩翼,達密節制其餘人馬在後,蕭鐵奴自統五萬人爲中軍。

大軍徐徐向東,一邊放牧,一邊行軍。

這樣一個二十幾萬人的大部隊不斷東移,對沿途所造成的影響和震動可想而知。路上的小部族望見,要麼遠遠躲開,要麼就接受蕭鐵奴的整編或者冊封,一直走到舊遼烏古敵烈統軍司的屬地,纔有敵烈八部聯合起來阻截,結果自然是被蕭鐵奴擊潰。敵烈部向北部遁去,蕭鐵奴也不窮追,只是派出使者,告知敵烈部自己只是借路,讓敵烈部不用擔心。

其實蕭鐵奴“只是借路”的話早在他到達這片土地之前就已經傳達,但那時敵烈部不肯輕信,二來也放不下地主的自尊,這時被蕭鐵奴擊敗之後才知道害怕。蕭鐵奴戰勝之後示之以寬,他們便不敢不信,不敢不服,不過仍然不敢輕易靠近這支大軍,只是派人前來謝罪,等到蕭字旗東移之後纔回到他們的領地來。

到達大鮮卑山西麓時,烏古部聞訊以爲漢部是要來報仇早已望風遁走,蕭鐵奴也不去理會他。

蕭鐵奴在雲內時候本有兵將兩萬餘人,種去病從東邊帶來了一萬人,進入漠北後又收編大概一萬人,此時直系的戰鬥隊伍已達四萬,穆沁等受他節制的附屬軍力也有四萬,蕭鐵奴有這八萬兵力在手,對於扭轉整個金漢戰局便大有把握。

這時擺在蕭鐵奴面前有兩條路:第一條是翻過大鮮卑山,直接突入會寧的後方,這是當初他們“長征遠遁”時的路線,第二條則是轉而南下進入舊遼上京臨潢府。

當初蕭鐵奴剛從敕勒川出發時候就打算走前一條道路,想要在金人反應過來之前給會寧一個突擊。但這時他兵力已廣,且不說二十多萬人的大隊伍翻過大鮮卑山極爲麻煩,便是翻過去以後若沒法順利解決補給問題也會很危險。因此蕭鐵奴便改變了主意,引了大軍轉而南下進入臨潢府,這是當年蕭鐵奴大打游擊戰的地方,進入這個地方後當真是如魚得水!金人留守在這裡的兵力防備漠北的小部落還可以,如何能擋得住蕭字旗?所以蕭鐵奴輕而易舉地便奪了舊遼上京城,這已不知是他第幾回奪取這座上京城了。盧彥倫對這一帶的環境也熟悉得不得了,傳出檄文,安撫民心。

這時臨潢府一帶的漢民莊園已經頗爲發達,見蕭鐵奴忽然出現幾乎懷疑他們是從天而降!這裡的商人、莊主、牧主大多和蕭鐵奴多多少少有點交情,聽說他來不禁驚喜交加,對盧彥倫的政令十分配合,所以沒幾日時間不但臨潢府安定下來,而且蕭字旗還徵集到了數量龐大的糧草。

“六將軍,您這次來,不走了吧?”有個莊園的主人問,他的莊園蕭鐵奴也是有份的。

“哈哈,怎麼說呢。應該會走,而且很快。”

“啊!”那個莊園的主人既有些驚訝,又有些失望。

“你爲什麼不問我去哪裡呢?”蕭鐵奴說。

“這……六將軍要去哪裡?”

“哈哈!”蕭鐵奴說:“我要去的地方,當然是會寧啊!”

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1章 瘟疫(上)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342章 議戰(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172章 信任第354章 審判(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9章 塞外(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356章 蝶夢(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154章 蒙古謠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9章 塞外(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182章 諾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161章 民議第196章 夜訪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167章 裂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174章 逆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192章 密見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23章 整軍備(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147章 武之庫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196章 夜訪第12章 鷹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