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

宗弼出現的時機和趙構北進的時機,配合如有默契!宗弼的一部衝入燕京城南的楊開遠前軍軍中,左右奔突,四處放火。楊開遠前軍抵擋不住,在後軍的接應下退入塘沽,宗輔盡起燕京兵馬,將塘沽出城道路盡數堵死,開始圍城!

而宗弼的主力則向王宣衝去,王宣所率的兵馬本是舊宋體系內分化出來的軍力,這時聽說宋軍北進,所受到的影響比楊開遠所部更爲嚴重,還沒和金兵接刃便已慌作一團,遇到金兵時更是全無鬥志,許多兵將竟顧不得軍紀,只知道逃跑而已,敗兵與敗兵之間互相影響,軍勢便潰散得更快!

宗弼帶領一萬五千精騎一路砍過來,從燕京直至白溝,數十里間處處都是屍體,王宣渡白溝時身邊只剩下三千人,他領兵過界河進入塘南,這纔有機會收拾敗兵,當晚塘南滿城的哭聲,全是山東、河南的口音。

宗弼卻不追進塘南,而是趕着潰兵向西南而去,衝進了齊魯軍團的大本營。敗兵來得好快,宗潁聽說王宣在北邊戰敗剛要派兵去接應,敗兵的前鋒便已進入視野。

“金人來了……”

靖康以來積累下的對金人的恐懼重新擡頭,幾個月來不斷惡化的疲倦、被親人背叛而產生的絕望和戰敗的氣氛攪在一起,就像毒藥一樣瀰漫在整個齊魯軍團的上空,讓已經喪失鬥志的漢軍士兵竟無法作出理性的反應。

在一些情況下,軍隊的數量並非越大越好,真定城外十幾萬的部隊,在這種時候還能保持住正常水準的不足一成,大部分的人的行動不但無助局勢的改善,反而是在加速局勢的惡化!

宗弼抵達城外的騎兵以小隊分路進擊,就像一把把刀一樣插入漢軍大而糜亂的軀體之中,遇到堅實一點的抵抗則集結並衝,用鐵蹄去摧垮所有攔路之物!銀術可趁機出城,和宗弼內外夾擊,漢軍大亂。

“帥旗!帥旗!”

在混亂中銀術可的軍隊首先找到了宗潁的所在,但宗弼的前鋒後發先至,竟搶在銀術可軍之前——兩軍都是士氣高漲、老於戰陣的金軍部隊,但宗弼軍養精蓄銳已久,所以才能產生出這樣可怕的爆發力。

“吼吼吼吼——”

以生女真爲主幹的金軍像野獸一般奔來,彷彿騎在馬上的都不是人,而是虎,是豹,是狼!他們手裡揮舞着的彷彿不是刀劍,而是獠牙!

佈列在宗潁本部四周的義軍營帳早已或亂或空,環繞在主營外圍的兵馬大多也已經嚇跑。宗潁對軍隊控制力最強的時候可以同時調動十數萬人,但這時兵敗如山倒,在混亂中竟連保住主營的兵馬也湊不足!就是宗潁的親衛,有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也開始發抖,金軍離他們還有一段距離,但那種壓迫感已經像錘子一樣敲打他們的神經!

“活捉漢軍主帥!”

金軍咆哮着,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正危急時,忽然一彪軍隊橫了過來,攔在中間。是劉錡的部隊!

“拒馬!”

“箭!”

金軍的陣型是似散漫實集約,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集聚了大量的騎兵,但每一個騎兵之間卻保持了一定的距離,這種陣型大大降低了敵人弓箭的精準度。

漢軍在這電光火石之間根本無法發出足以遏制馬足的箭雨,在付出數十人落馬的代價後,金兵便已逼到了拒馬前面,最前沿的兵馬爲拒馬長矛所阻擊,但在萬騎奮進的情況下這小小的阻遏根本沒法完全嚇住後來者的狂熱,金軍部分人衝入了劉錡的部隊中肉搏起來,另外一部分則繞到背後襲擊,兩支軍隊糾纏在一起,金軍料不到這支漢軍竟然未被沖垮,而漢軍也料不到會被金軍瞬間突入,狹路相逢勇者勝!雙方進入肉搏戰以後便只剩下拼命一途,再也無關戰術!

從兩側迂迴包抄的金兵有一隊衝入了宗潁的大營,出來時只剩下一半的人馬,但宗潁的營帳也已處處起火。

此時的戰場上,除了糾纏在一起的那兩支混戰的部隊外,所有的人和所有的馬都在奔跑,金軍忙着截殺,而大部分失去了組織的漢軍則忙着逃命。這時如果有人能從空中俯瞰,就會發現百里之內大部分人都是從北往南跑——燕雲的金人大軍一撥又一撥地從北壓下,而漢軍則一堆一堆地往南潰退,在這樣情形下,真定城外的漢軍數量便越來越少,而金兵的數量則越來越多。

當劉錡帶着親衛趕到宗潁的大本營時,這裡已被金兵進犯過四次,外面的殺聲雖在黃昏半點不減,彷彿金人要將他們半年來忍受的窩囊氣一併發泄出來一般。

劉錡在一個正燃燒着的營帳中找到了主帥,當時宗潁已經滿臉灰土,但仍然站得甚直。劉錡跳了進去,叫道:“宗帥,快走!”

“走?”宗潁慘然道:“走去哪裡?我誤了國家,誤了華夏,應該留在這裡殿後纔是!你不要管我了,快走!快走!”

劉錡叫道:“塘沽未陷,河東尚存,我們重整旗鼓,再來與金人一戰!”

宗潁朝廷痛叫一聲道:“重整旗鼓再戰……信叔,那就交給你了!”

劉錡還要再說,帳外宗潁的副將道:“宗帥,三千死士已集結!”

“好!”宗潁取出一個包裹對劉錡道:“我縱戰死,印信旗令不能落在金人手中!如今我交託給你,緩急之時請你代我行令。”又道:“包裹之中另有我請罪之信一封,請你代我轉交給執政!”說完便拔刀上馬,怒聲對着衆死士道:“趙構賊子!偏安江南一隅,竊居九五之位,竟與金人南北呼應,斷我軍生機!只恨我不能及早看破這賊子的禍心,以致十數萬大軍毀於一旦!今日之事,我已無面目渡河見中原父老,願與此刀一起折於真定城下!願歸者從劉將軍以圖將來,願留者隨我殿後!”

衆死士爲其激情感染,齊聲叫道:“願隨宗帥死戰!”

煙火當中,徐文縱馬入內叫道:“宗帥,劉將軍,我們快擋不住了!”

宗潁上馬喝道:“走!”

劉錡叫道:“宗帥!”

宗潁回過頭看了他一眼,卻不再說什麼,刀一揮,領着三千死士向北衝去。

徐文問劉錡:“將軍,我們……”

“走!”劉錡用力地抓緊宗潁交給他的包裹,說道:“往西,去和曹帥會合——我們至少要把河東軍的元氣保住!”

華元一六八一年,春,漢軍齊魯軍團副元帥宗潁戰死,金人梟其首傳示河北、塘沽,諸郡震駭,宗弼鐵蹄過處,河北平原無人能當其鋒,不一月間,太行山以東、大名府以北、滄州以西復爲金軍所有。

中原的棋盤,再次亂成一鍋臘八粥。

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6章 邊關(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356章 蝶夢(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187章 匕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163章 表決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153章 空城計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183章 臨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44章 兄弟間第351章 囚君(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98章 五論第7章 去向(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下)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199章 老臣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12章 鷹兔(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146章 故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