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演兵法(上)

第二日楊應麒又去見完顏虎,說知此事。完顏虎道:“讓劉錡帶兵?他會帶兵麼?”

楊應麒道:“不知道。到時候看看不就知道了。”

完顏虎道:“那好吧,反正也只是一次演習,就當是二弟成親前的一次慶典。”又派人制了一面“劉”字大旗去塘沽新軍給劉錡助威。

在完顏虎心中,劉錡武藝雖然精強,但是打仗無論如何不是徐文這樣久經戰場者的對手,又因爲劉錡是客,這般相助卻是怕劉錡輸得太難看了。但事情傳到徐文他們耳中,衆將領怪完顏虎偏心,無不暗中咬牙,發誓非要全殲劉字軍、生擒主帥不可。

劉錡卻不知道這麼多事情,從楊應麒那裡取得假節鉞之後他就直接搬到城外軍營,和塘沽新軍的兵將同吃同住,一邊向石康請教漢部軍伍之事。

他還在汴梁時便聽說漢部軍隊能打,這時細細聽石康講述漢部的軍規、訓練和調派的規矩,單是聽說便大起認同之感,心道:“這漢部的軍規軍紀,開宗明義便是要求軍隊保家衛國,又不許軍人干政,光是有這兩條,便知漢部並非蠻夷!”

他知道這雖是一場下棋般的軍事對練,但仍需要全軍上下同欲纔有取勝的可能,因此不但和兵將同吃同住,一起訓練,還輪流到各個營寨循視聊天。塘沽的新軍都是漢部半年前新招選的燕趙流民,有些甚至是大宋的逃兵,劉錡一開始只是抱着求勝的心態來了解這些士兵,但隨着瞭解的深入,慢慢地竟和這些士兵產生了共鳴,心道:“朝廷誤國誤民,我在汴梁時哪裡知道兩河百姓所受的荼毒慘苦至此!”劉錡和這些人既有話說,慢慢的不但兵將對他歸心,反過來劉錡也受到這些兵將的影響,對漢部認同感日益加深。

時日匆匆,眨眼便到軍演之日。這次的軍演地點在津門西北二十餘里外,左山右海,各有一寨,中間又有一道小河流過,將兩寨隔開,小河兩側是一片不小的平地。參加軍演的,黑方爲塘沽新軍,歸劉錡統領,抓鬮拿到山寨;白方爲上十二村新軍,歸徐文統領,抓鬮拿到海寨。雙方各有六千兵馬:兩千五百騎兵,兩千步兵,一千弓弩兵,五百工兵。刀裹布,箭去鏃,刀箭都染上石灰,以中頭腦胸腹者爲死,中四肢非要害處爲傷。演習時間共計七日。

這場演習由完顏虎親自主持開幕,楊開遠、楊應麒都出席觀看。此外還有有一萬漢部步騎和三千工兵守在旁邊以防意外。又有醫療隊伍準備救護傷員,又有僧侶唸經祈福,又有遼口軍校的學生在旁記錄各種數據。

雙方在平原擺開陣勢後便在河邊接鋒。這是漢部第一次搞軍事演習,一些情況沒有考慮到,比如戰場上那些“屍體”該怎麼處理等等。本來要真是在戰場,看見屍體直接縱馬踩過去也就是了,哪裡顧得了這麼多?但這畢竟是演習,躺在地上的都是活生生的戰友,哪裡踩得?所以這第一場平原正面接鋒便發生了混亂,一些“屍體”本來已經倒下裝死,忽然看見馬匹衝來又跳了起來逃開,看臺上完顏虎等人和四周的兵將看見了無不莞爾。

徐文畢竟久在漢部爲將,對軍隊控制力較強,在混亂中首先反應過來,組織步騎離開混亂的中心,從兩翼包抄過來。劉錡從小就跟父親在戰場上混,雖然年輕卻絕不是戰場上的“新丁”。不過他接觸漢部軍隊畢竟只有不到十天,他本人對戰場的反應雖然不慢,但對這支軍隊的控制力畢竟不如徐文,因此便落了先手,不得已轉爲全面防守,但黑方已經在這場混亂中“傷亡”了一千多人。由於徐文一開始就把攻擊目標集中在劉錡的騎兵上,所以這一千多人裡大部分是騎兵。

楊開遠見了,微微一笑道:“勝負已定。徐文贏了。”

完顏虎道:“這纔打了多久!劉錡手頭還有四千多兵馬,未必就輸。”

楊開遠道:“這兩支兵馬訓練、裝備、補給都差不多,再說這畢竟是演習,很難像戰場上那樣出現一方拼命、萬軍不敵的事,雙方的士氣也不至於大起大落,所以以少勝多是很難發生的。雙方兵力已經差了將近一千人,再打下去局勢也很難有什麼變化。”

說話間劉錡已經轉入全面防守,退入山區。楊開遠在臺上用千里鏡觀察,對楊應麒道:“這個劉錡很不錯啊!這兵退得很有水平。”

楊應麒笑道:“那是我們漢部訓練得好。”

楊開遠道:“訓練好是一會事,但主將傳令時對火候、分寸的把握還是能從兵馬進退中看出來的。嗯,他據山而守,這一仗就敗得不會太快了。”

不久劉錡手下的工兵動起手來,利用有限的物資在山地最主要的進出口築起了防禦工事。這片山區並非絕險,出口非止一路。徐文幾次派兵從別的道路夾擊,但幾次都被劉錡看破動向預先調軍防守,徐文直打到日落西山也奈何不了他,反而丟了一百多個士兵,只好班師回海邊寨子吃飯休息——雙方各有十天份的兵糧,都放在各自的寨子裡,打仗累了餓了也是兩軍各自安排食宿,軍事演習的總部沒有另外安排廚子。

完顏虎對楊應麒道:“這般安排,莫非還可以進行夜襲不成?”

楊應麒道:“可以啊。”

完顏虎道:“那我們還要通宵在這裡看?”

楊應麒笑道:“這等軍演也就看看士兵的精神面貌如何,進退法度如何,兵器馬匹如何,武藝體力如何,至於勝負可作不得準。大嫂我們先回去吧,七天後聽聽結果就是。”

回到津門,陳正匯問楊應麒劉錡打得如何,楊應麒道:“打得不錯,果然是將門子弟,指揮起來有板有眼,看來不比種彥崧差。”

第二日他便不去看了,只是讓人把“戰事”報告上來,但大部分的心思還是放在正事上。這時金軍再次南下的消息已經抵達漢部中樞,楊應麒仍命各路軍隊按兵不動,且看汴梁如何應付。

第191章 入汴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166章 使者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61章 民議第9章 塞外(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144章 兄弟間第9章 塞外(下)第151章 夕下論第18章 通商路(上)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150章 國之樑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20章 下聘禮(上)第147章 武之庫第11章 夜遁(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19章 議婚姻(下)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1章 配佳偶(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60章 利害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177章 勢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350章 迎敗(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170章 安撫第159章 針鋒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47章 嶽幕(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153章 空城計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341章 聚首(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172章 信任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197章 聯姻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198章 五論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6章 邊關(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170章 安撫第1章 瘟疫(下)第197章 聯姻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344章 北遊(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