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表決

可是今年的這次會議卻實在“古怪”,領導層居然出現了分歧!作爲風向標的折彥衝與楊應麒都沒有作出表態,爭議的代表竟是另外的兩個重量緩人物:二將軍曹廣弼和六將軍蕭鐵奴!兩位將軍的話當然各有道理,雖然聽到最後許多人心裡其實己經有了打算,不過還是頻頻關注折彥衝與楊應麒的神色,希望他們能透露出一些言語或者意見來好讓自己跟風。//但令他們失望的是折彥沖和楊應麒一個端坐不動,一個低頭沉思,竟然半點傾向也不表露,這讓那些想跟風的代表們好生爲難。

曹廣弼和蕭鐵奴的對話結束以後,主持者讓代表們排隊言聲明排隊是怕要說話的人太多,誰知道到頭來整個會場一隻出頭鳥都沒有。眼見情景尷尬,主持會議的張玄徵動了急智,讓各個代表區的代表都推舉一個出來言。一時間各個區都鬨鬧了一會,這才匆匆各自推出一個人說話,除了管寧學舍的李鬱較爲激昂、明顯支持曹廣弼以外,其他的人個個說得四平八穩,而其中又以趙履民那兩句結束詞最具代表性:“這件大事,我們認爲,從金伐宋也難,扶宋弭兵也難,既兩難,又兩可。但無論如何,只要是大將軍和幾位將軍最後決定了的,我們都支持1?說得許多人轟然鼓掌。

看到這場景楊應麒心裡忍不住有些失望,心想場面怎麼會搞得這樣形式化?但想想,元部民會議本來就是一個很形式化的東西,現在忽然要大夥兒來表“真知灼見”,自然很難扭過彎來。來自遼、金的部民都沒有經歷過類似的場面,反倒是宋籍知識分子在有類似的傳統中國自古有廷推、廷議之類的制度,至元、清兩代方廢,所以耳濡目染之下,宋籍知識分子倒也都有當廷抗辯的勇氣與習慣。可惜一個b掌拍不響,沒有人站出來和他們對抗議論,這一箭便如落到了空處,難以持續下去。再說李鬱的話也有些虛高了,落不到實處。其實在場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但大多數人都爛在肚子裡不肯開口!

“或許把事情拿到這裡來討論,根本就是一個錯誤”楊應麒想:“還是說我們的這個議事程序有問題?”

楊應麒深知會議討論中風氣與程序都是相當重要的。風氣是與會者積極參與議論的前提,而程序則是在方法上保證會議結果能達到預期目。楊應麒經歷過少數幾個人或十幾個人進行的論議表決,卻還沒經歷過這樣幾百個人一起議論一件大事的場面,因此對這種情況下什麼樣的程序纔是最有效的心裡沒底。

終於,會議到了最後的表決階段。表決的內容是:如果女真果然要求漢部作爲伐宋先鋒,在用盡其它方法都無法讓會寧回心轉意的情況下,是不顧一切抵制,還是退讓屈從、從金伐宋。

本來楊應麒還希望會有聰明才智之士在會上提出第三個、第四個辦法以供選擇,誰知到頭來一個也沒有!

“請支持不顧一切抵制伐宋的代表舉手”

聊聊十數人,其中一半舉起來以後趕緊放下。

曹廣弼看得呆了,蕭鐵奴則暗暗得意。

“那請支持退讓屈從、從金伐宋的舉手”

一個也沒有!

正用喝水來掩飾自己不安的楊應麒一口嗆了出來一十幾個人支持曹,一個支持蕭的也沒有,那其他人又是什麼意思?

楊應麒的腦袋一時還沒轉過彎來,但那邊蕭鐵奴卻己經明白過來了:十幾個對零這個表決的對比並不是說曹廣弼得到的支持比自己高,而是說大多數人看到第一次舉手的那十幾個人的尷尬場景都心虛不願舉手了!楊應麒腦筋一轉也明白了過來,略一沉吟,便命人去找津門商會借他們的投票機來。津門商會議事的場所就在附近,所以投票機很快就找來了,但票籌卻不夠,楊應麒又命人火去找來幾盒圍棋,用棋子來做票籌。

那投票機其實就是一個用黑布蓋住的架子,架子上有左中右三個盒子,將手伸進黑布中可以很清楚地摸到三個盒子的投口,既保證投票者不會弄錯,又保證其他人看不見他如何投票這種不記名投票的方法,乃是登州清陽港商會的明,後來又逐步傳到津門、流求的商會,用以對付一些商議不出結果的事情。

投票規則說明白以後,三百漢部元部民代表便列隊投票,支持伐宋的投左,不支持伐宋的投右,棄權的投中間,半個多時辰過去票才投完,曹廣弼和蕭鐵奴這時都己經不抱什麼希望了,心想棋子多半都會集中在中間那個箱子。

然而他們錯了。檢票員當衆掀下黑幕,打開盒子之後,大家現,中間那個箱子裡的棋子是最少的,只有寥寥十幾顆。右邊那個箱子棋子也不多,只有幾十顆大部分的棋子,都集中在左邊那個箱子裡!棋子的數量是如此懸殊,以至於不用數就知道勝負了。

不過,出於程序上的需要,檢票員還是老老實實地在那裡數,但曹廣弼的一顆心卻己沉了下去。

在蕭鐵奴方纔的那幾句質問之後,他其實己經預感到結局可能不妙,但仍然沒想到會輸得這麼慘。

“二哥輸了,不僅僅因爲他的立場。”楊應麒因眼前的事情若有所悟:面對一大羣人的時候,說理性的長篇大論效果其實不明顯,他們需要的其實是一聽就明白的話。那話要簡單、簡單、簡單一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折彥衝終於站了起來,說道:“大家的意思我明白了,這件事情該怎麼辦我心裡己經有底,大家不用擔心。漢部不會有事的。”

數百人聽見這句話忍不住齊聲歡呼。折彥衝沒說他有什麼計劃,但那不重要。大家需要的,就是這位不敗領袖的保證他們願意相信他的保證!

第一六三章表決(下)

懂戰術的人,未必懂戰略,懂戰略的人,未必精通戰術。既有全局戰略眼光又有具體戰術思維的人,可稱爲奇才,這種人任何時代都少之又少。不過,奇才有辦好事情的能力,卻未必有將這種才華付諸實踐的理想與野心。

楊應麒夢醒以後,對於將來要在這個世界做什麼根本就毫無頭緒。和楊應麒相比,那些一到古代就決定稱霸天下、拯救萬民、振興中華的穿越者真是既飄悍又幸福一至少他們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幹什麼。

而我們的小麒麟卻是如此的慵懶,如果命運真像他自己希望的那樣把他扔到嶺南的一個偏僻小鎮,做個土財主的兒子,那他估計根本就不會有走出家門的想法,而是守着一點家產,搞點明賺點錢,然後娶個老婆,生堆孩予,且看門前花開花落,管它天下打打殺殺——人生數十年,何必活得那麼累啊!反正穿越者那麼多,拯救世界、振興民族的事情我不做也有別的人去做。庸庸碌碌乃是生活真諦,浪費才華更是世間常情。

不過很不幸,萬惡的造化竟然把他丟到那個不拼命就得完蛋的死谷當中,逼得他不得不收攝精神、動心忍性,加上折彥衝給了他一個努力的目標,終於讓他在北國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可是這事業越幹越大,大得到最後連他自己也收不住手腳了。而更麻煩的是:時局的展竟把他逼入眼前的兩難境地!

天啊!這算什麼事情啊!

楊應麒知道從金侵宋是很麻煩的,那很可能會害死萬千同胞。他可做不到像蕭鐵奴般冷酷如鐵,也不像曹廣弼那樣有堅定的價值觀,當然,同情之心、側隱之念他是有的,但他更多的是不想負起來與他的能力、地位相當的責任。加上伐宋不伐宋都有好處也都有壞處,純粹從利益角度來講也是進退兩難。如果折彥衝在這件事情上立場堅定那也好辦,楊應麒大可遵命而行就好一以前他們倆就是這樣分工的:折彥衝定下大目標大方向,然後楊應麒策劃着怎麼來做一但眼前這件事情,折彥衝也猶豫了,連折彥衝也拿不定主意,小麒麟自然就更不知該如何是好了。雖然在內部爭議中他有些偏向於支持曹廣弼,但在具體事務上,他早就做好了從金伐宋的種種準備。

漢部元部民會議的這次表決,讓楊應麒鬆了口氣:“既然這是大家的決定,那就這麼幹吧。”他終於爲自己找到了一個理由(或者藉口),接下來的,就是怎麼把這件事情辦好了。雖然事情依舊很難,但方向既己定下,至少便不必再仿徨了。

“目標之一:利用大宋來轉移女真的注意力,讓漢部得到三到五年的展時間。”現在漢部的經濟實力和人口都己經過完顏部,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用錢和人砸出一支勝過完顏部的軍隊來!那樣漢部才能反守爲攻!

“目標之二:讓女真在伐宋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中原再怎麼軟弱的王朝,只要還是一個統一的政府便具有各種亂七八糟的韌力——韌得足以把任何強大的國放拖得進退兩難。

“目標之三:讓女真在伐宋戰爭中消耗本族人口,讓金隊的民族成分變得越來越駁雜。”伐宋戰爭一打響,金國的軍隊規模便非擴大不可,但由於戰爭女真本族的人口又勢必會降低,要解決這個矛盾唯一的辦法就是擴大非女真人的軍隊中的比例。女真的軍隊變得越駁雜,對漢部就越有利!

“目標之四:儘量減少大宋士人對漢部的惡感,至少要給他們一個歸附漢部的道義上的理由(哪怕藉口也行)。”寫了這一條以後楊應麒嘆了一口氣,這一條是他最沒法控制的事情,在眼前的情況下他甚至覺得根本不可能做到。但這一條又相當重要一漢部沒有大志便罷,如有大志,一定得想辦法在中原取得輿論上的支持!

這是四個外部的目標。內部呢?

“一,扭轉六哥功勳壓過二哥的現狀。”楊應麒一直很不信賴蕭鐵奴的軍隊,蕭字旗越強大他就越擔心,但是由於局勢的緣故,這幾年來蕭鐵奴的功績明顯壓過了曹廣弼,這是楊應麒不願意看到的一可按眼下的局勢展下去,這種蕭強曹弱的態勢只怕會越來越明顯。

“二,提高漢部主力軍事系統在漢部軍備中的比例。”

“三,繼續維繫部內各方勢力的平衡,確保大哥的領導地位。”

楊應麒提筆在紙上隨手塗鴉,隨即把這些話都塗抹掉!這七件事情是機要中的機要,除了折彥衝,決不能讓第三個人看見。

“可是,這外部目標和內部目標很矛盾啊!甚至幾個外部目標本身也很矛盾……”楊應麒喃喃自語,他知道,除了這些矛盾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變數,那就是:“如果大宋不堪一擊怎麼辦?”

這一點讓楊應麒很爲難。根據夢中那模模糊糊的印象,大宋是打不過大金的,現在再加上漢部,這場仗的勝負只怕會更加向北軍傾斜。

“如果漢部不全力以赴,就沒法和女真搶奪戰爭成果,可是如果漢部全力以赴,萬一真把大宋給完全征服了,那時候……”

那時候如果漢部搶到的戰果與女真相當或者更多,當然也好,但萬一像二哥說的那樣,“攻堅在漢部,成果歸女真”——那可就麻煩了!

“就算漢部能搶到夠多的果實,但如果這些果實落在六哥手裡,那對漢部來說也不見得會是一件好事!”而這個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甚至是必然的一因爲蕭鐵奴是主伐宋的,如果事情成行,他一定就是伐宋的急先鋒一甚至是主力軍!而漢部內部能與蕭鐵奴相抗衡的曹廣弼,在這件事情上卻不可能太過積極。

楊應麒腦中晃過這樣的局面:宗翰出兵太原河東,宗望出兵燕京河北,蕭鐵奴出兵山東,歐陽適出兵江南一如果大宋被這四路軍馬瓜分,那天下的格局會怎麼樣呢?很可能是漢部、女真對峙的局面。這一點倒也沒什麼。但漢部內部的格局又會如何呢?顯然,蕭鐵奴和歐陽適將會成爲這場大戰爭最大的得益者,他們的勢力會空前膨脹。而相應的,曹廣弼在軍中的勢力卻會急劇萎縮,漢部內部的平衡必然失衡,漢部的走勢也將變得不受楊應麒控制——甚至不受折彥衝控制!

“這一點,必須得和大哥說清楚!”楊應麒想:“這場戰爭的規模,還是得儘量控制!可是該怎麼控制呢?”

楊應麒感到頭皮都麻了起來)楊應麒一開始的想法,是儘量把蛋糕做大,把兄弟們餵飽了,以避免內部的自相殘殺!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讓大家努力的方向儘量是朝着一個目標走,而不是背道而馳。但現在,實際的情況根本就是事與願違!

麻煩啊麻煩啊!既要讓哥哥們有揮的空間,又要儘量限制個別人過份坐大的隱患——沒有好劍鞘套住的劍,太鋒利了反而傷手!這纔是漢部真正兩難的地方!相形之下,女真的逼迫反而只是一個外因。

“怎麼限制戰爭規模呢?怎麼讓二哥立功呢?”

要限制戰爭的規模,就得不讓大宋太弱,要讓曹廣弼立功,就得讓他有努力的積極性。

忽然,楊應麒腦中閃過蕭鐵奴無意中說過的那句話:讓二哥去幫大宋打?讓六哥去幫女真打?

荒謬!荒唐!荒誕!這完全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可楊應麒卻忍不住這樣想:要真能這樣,那多好啊!由六哥代表漢部去敷衍女真,再由二哥代表漢部去大宋收取人心……“天啊!我在想什麼!瘋了!我一定是瘋了!這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別說楊應麒無法控制曹廣弼和蕭鐵奴的思想和行動,就算他能控制這兩個人,也沒法控制金、宋兩國英雄好漢的決定!

天下的英雄好漢又不是死人,哪裡會這樣任他楊應麒擺佈?

再說,如果真的要把禍水南引,漢部就必須傾盡全力,否則重兵留在遼南,會寧是不會放心的。可是如果漢部全力幫助女真侵宋,那大宋士民便絕不可能再相信漢部!

“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就在這個時候,僕人來報:“七將軍,二將軍有請。”

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10章 絕地(下)第169章 飢亂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356章 蝶夢(上)第179章 亂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13章 狼羣(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19章 議婚姻(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195章 李綱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170章 安撫第193章 秦檜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159章 針鋒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1章 瘟疫(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202章 自辱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03章 鉅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25章 收俘虜(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175章 間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144章 兄弟間第10章 絕地(上)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166章 使者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2章 部勒(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164章 請辭第347章 嶽幕(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7章 去向(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