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燕京襲取

“納款……那就是給錢了。”楊應麒彈了彈諜報道:“可惜大宋這次要的不是一個願意接受羈靡的藩屬,而是整個燕京啊!”

果然沒過多久,諜報便陸續飛來:大宋果然不滿意蕭後只納款不納土,令劉延慶即刻進兵。宋軍漫山遍野,長蛇推進,耶律大石和蕭幹競也毫不示弱,兩軍對壘,大宋主力號稱五十萬,實爲十五萬,而遼軍兵馬尚不足兩萬人,但兩軍在料石岡接刃後互有勝敗,竟然轉入拉鋸戰。遼軍開溝立壁自守,一時間競扼得宋軍無計可施。

楊應麒正想着怎麼打破這個僵局,一個幕僚來報道:“忠武軍種將軍聽說遼宋會戰,致書四將軍要求前去支援,不知當如何回覆?”

種彥崧統領的忠武軍名義上是大宋邊軍,本不需受歐陽適節制。但這支軍隊畢竟是寄人籬下,要行動時至少得和主人打個招呼。

楊應麒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現在也正是他們立功的機會。”

種彥崧得了漢部的支持,歡天喜地領了軍馬去了。他走後楊應麒下令徐文率部出城,幫種彥崧守護塘沽城外的村寨。

種彥崧從滄州、雄州繞了個圈子來到前線,駐紮在渫水南岸。但對於這支人馬劉延慶卻並沒有起用的意思,種彥崧連連請戰,劉延慶卻置若罔聞,對左右冷笑道:“他以爲他是誰?他爺爺種帥麼?領着千來人便急着請戰,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幾兩重!”

不但不讓忠武軍上第一線,連前方戰況也沒跟他打招呼。種彥崧滿腔熱血跑過來卻被晾在一邊,心中鬱悶,但也知道軍人當以服從上級安排爲第一紀律,只好每日家巡視各營,暗中空嘆。

這日李成忽然道:“不對!不對!這兩天怕要發生什麼大事!”

種彥崧心中一凜問道:“大事?”

李成道:“劉帥的兵馬推過白溝後,攻勢一天狠似一天,但這兩天卻顯得有些平靜,只怕前方是在謀劃什麼大事。”

種彥崧道:“待我發函問問。”

但他派人去帥營打聽,碰到的仍是一堵冷冰冰的牆一種彥崧嘆道:“看來劉帥是不打算用我們了,真是可惜,好容易有收復燕雲的機會,我等競上不了戰場。”

李成道:“讓我們在這裡待命我沒意見,但至少得讓我們知道要發生什麼事情-要不種將軍,我們去找鄧大人打聽打聽?”

種彥崧也覺得鄧肅可能會知道得多一些,但李成這句話他聽了卻很是難受,心道:“我乃宋人,如今領的也是大宋的銜,鄧大哥是漢部的官員。現在在大宋軍中,我競要去找鄧大哥打聽消息,這算什麼,且慢,難道……難劉帥他們都把我當成漢部的附屬了不成?”

種彥崧的猜測沒錯,劉延慶等人對於忠武軍並無好感。雖然種彥崧是种師道的孫子,但這支部隊的來歷實在有些怪異,由不得劉延慶等人不懷疑。但種彥崧還沒找到鄧肅,鄧肅卻找上了他。

原來兩日前劉延慶爲打破宋遼僵持之局召開軍事會議,楊可世、楊惟忠等或認爲當急,或認爲當緩,爭執不下。劉延慶問郭藥師,郭藥師道:“燕京兵馬己經不多,平州張覺在耶律淳死後便不聽調遣,常勝軍己歸順大宋,除去居庸關守軍、塘沽圍牆外守軍以及各處邊州守軍外,耶律大石和蕭幹能調動的人馬不會超過三萬人。此時他們傾全力以拒王師,燕京必然空虛。若覓小道直抵城下,析津府反掌可下。’

這一招避實搗虛、奔襲敵後的策略雖然危險,但若用得恰當卻往往能收奇效。劉延慶考慮過後覺得可行,便命郭藥師率輕騎千人爲嚮導,趙鶴壽、楊可世等率六千人爲主力,從固安小道出發,準備連夜銜枚倍道偷襲燕京。

此事進行得極爲隱秘,但鄧肅當時就在軍中,他和趙良嗣被安排在同一軍帳中,一來是宋軍陪客之意,二來也是讓鄧肅接受趙良嗣的監視。只是鄧肅和趙良嗣合作己久,心中均有默契,彼此有什麼事大多會相互告知,這日趙良嗣忽然告知要出外公幹,也沒說什麼事情,鄧肅在他要離開之前扯住他道:“你這一去,可是要偷襲燕京?”

趙良嗣大驚,以爲謀瀉,問道:“鄧大人你從何處聽來?”

鄧肅道:“我並不是聽來,而是猜想一對於燕京的虛實,我知道的不比郭藥師少,如今燕京空虛,若是能找到一條道路連夜奔襲,成算極大。”他見趙良嗣沉吟不語便知道自己猜對了。說道:“如今我們兩家同進同退,趙大人何必瞞得我太過?”

趙良嗣道:“不是我有意隱瞞,只是此事畢竟是軍方大謀,豈能輕泄?如今既被鄧大人覷破,還請勿泄於旁人。”

鄧肅道:“這個自然,不過此事我既知曉,不知能否請求同行?”

趙良嗣驚道:“這如何使得?”

鄧肅道:“我漢部在燕京中伏得有人,若我同往,或能助一臂之力。”

趙良嗣道:“此事卻需與劉帥商議。”

當下跑去和劉延慶商量,劉延慶聽說機謀被鄧肅窺破,幾乎就想將此事擱淺,趙良嗣和郭藥師都苦勸,認爲事情被鄧肅知道不至於會壞事,趙良嗣道:“年來與漢部合作,漢部未曾誤我們一事。且常勝軍來歸,鄧參軍實有功勞,太師對他也甚信任,不如便讓他參與此事

劉延慶聽趙良嗣提起童貫,這才答應,邀了鄧肅來商議軍計,劉延慶要求鄧肅不得將此謀告知塘沽,鄧肅應承後也請以種彥崧所部千人隨行,劉延慶道:“常勝軍等籌謀有日,準備今晚便出發。現在才讓種彥崧隨行恐怕來不及了。若要爲了他一部人馬而讓此事遲延,似乎也不妥當。”

鄧肅道:“現在離日落還有兩個時辰,劉帥試傳命令:令種彥崧在日落之前輕騎便甲到中軍集合。若種彥崧能按時到達、部伍齊整便是可用之軍,若不能按時到達,或者到達後兵甲不齊部伍不整便是不可用之軍,仍令他們回後方去押糧防賊。”

劉延慶暗中盤算了一下,忠武軍的駐地快馬來回要半個時辰,若是部伍行軍沒有一個時辰到達不了,再加上整軍的時間,無論如何來不及,便笑着答應了。傳令官飛馬前去,命種彥崧“於日落前到中軍集結,輕騎便甲,有要事。”

種彥崧聽到這個消息驚喜交加,也來不及召李成等商量,當下傳下擂鼓集結。若是大宋兵馬,驀然得令拖拖拉拉的也得花上半個時辰,但忠武軍承漢部遼口軍伍傳統,行動甚快,只一刻不到便集結完畢,分批出發。一路兵馬不亂,到了中軍只傳下個列隊站好的命令便告完成,而夕陽尚餘半輪。

劉延慶沒想到種彥崧能來得這麼快一心中吃了一驚,隨即以爲是鄧肅預先通知過他了,轉復冷笑。只是話既出口,不好更改,便命種彥崧入帳聆聽密令,隨楊可世、郭藥師襲取燕京。

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348章 秦府(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173章 叛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七十二章 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2章 部勒(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178章 會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3章 論武(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3章 論武(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353章 屠營(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356章 蝶夢(下)第10章 絕地(下)第11章 夜遁(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1章 瘟疫(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15章 誓約(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188章 定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188章 定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342章 議戰(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6章 邊關(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