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

大宋宣和二年,完顏阿骨打怒大遼無心冊封,下令各部,準備進兵,遼金和議從此而絕!

阿骨打大興諸路兵馬,命闇母、蕭鐵奴各引鹹州、鞍坡兵馬會師於渾河,以宗雄爲先鋒,進逼大遼上京!

折彥沖和曹廣弼則被安排在南線,軍出惠州,作爲疑兵牽制大遼南路兵馬,讓他們不敢全力援救上京。宗翰、宗望隨中軍進發,斜也爲後方接應統帥,斡魯督促遼南糧餉轉運。

軍糧從遼口源源不斷地運出去,曹廣弼也引軍而西,鄧肅請求隨行,曹廣弼考慮了一下便答應了。而林翼聽說這事以後也嚷嚷着要上前線!

曹廣弼心道:“這次兵逼中京,多半沒硬仗打,帶着他們也無妨。林翼這小子多歷練歷練也是個可用之才!”於是也答允了。

金兵西進的消息傳到大遼以後,契丹舉國震動,大遼金吾衛大將軍、東路都統耶律餘睹駐防東、北一線,聞訊後連派七趟使者求援,卻如泥牛入海,不見迴音。最後他不得已,親自到中京求見北樞密蕭奉先,希望他趕緊派兵支援北線。

蕭奉先聞言冷笑道:“兵?什麼兵?折彥衝就在前面隨時要衝過來呢!”

耶律餘睹道:“折彥衝雖然勇猛,但據探子望塵計口,他此次所部兵馬只怕連三千都不到,而且又沒有後援,可見他此番進逼中京必是疑兵!”

蕭奉先哼了一聲道:“探子望塵計口?要是望錯了怎麼辦?”

耶律餘睹道:“阿骨打這豪酋深通用兵之術,看他以往用兵的習慣,他一定會集中兵力攻打一處,不會將兵力平均分散。這次他既分南北兩路進兵,就不可能兩處都是勁旅!折彥衝雖然是駙馬,但不姓完顏,阿骨打不可能把金國主力交到他手上!由此看來,阿骨打既在北邊,那女真的主力也一定在北邊!望塵也許會錯,但依情理推斷,絕不會錯!”

蕭奉先哈哈一笑:“說起來頭頭是道,怎麼不見你在前線打個勝仗回來?”

耶律餘睹臉上一紅,他是大遼皇族宗室,女真起兵反叛時他是主動請纓出戰,但小戰或勝,大戰必敗!以這幾年的戰績而論並不出採。不過這幾年大遼兵將遇到女真望風披靡,因此他這個“常敗將軍”倒也不怎麼顯眼,但作爲一個軍人畢竟深以爲恥,這時被蕭奉先一提,不禁羞惱滿面,大聲道:“蕭相!現在大難臨頭,你可不能因爲私人恩怨而不肯出兵!”

蕭奉先怒道:“什麼私人恩怨!誰和你有私人恩怨?本相忠心爲國,我看有私心的是你!”

耶律餘睹的妻子是遼主耶律延禧文妃的妹妹,他是當今皇帝的連襟,文妃給遼主生了個兒子,封爲晉王,在繼承人中呼聲最高;而蕭奉先也有個妹妹嫁給了耶律延禧,也生了個兒子,封秦王,是耶律延禧最疼的兒子。

這兩人一個是晉王的姨父,一個是秦王的母舅,利益衝突十分明顯。耶律餘睹不道破這層“私怨”還好,這一道破,將相之間便再也沒法談下去。他拂袖而去,但走出門外幾步便後悔起來!女真大軍壓境,現在可不是逞意氣的時候!但他深悉蕭奉先的脾氣,知道此刻就算自己肯低聲下氣回去求他,蕭奉先也絕不會同意出兵!他左思右想之後,決定親自去見遼主!

遼主耶律延禧行蹤飄忽,雖然天下人都知道大遼有亡國之禍,他卻還在四處田獵,半點也不將祖宗的江山放在心上,常年不住在皇宮裡。但耶律餘睹畢竟是宗親大臣,通過後宮打聽到遼主的去向後顧不得休息,連夜出發,第二日清晨趕到遼主圍獵的獵場,蕭奉先卻已經在那裡了!兩人見面互相怒視,耶律延禧正趕十幾頭獵狗追殺一頭走投無路的麋鹿,見到耶律餘睹問他來幹什麼。

耶律餘睹跪奏道:“女真撕毀和議,兵逼上京,還請皇上趕緊派兵前去援救!”

耶律延禧吃了一驚道:“女真人……女真人又來了?打到哪裡了?”

耶律餘睹還沒說話,蕭奉先搶着道:“北線東線的守軍打探不力,樞密院也是剛剛接到的消息,說女真人快到惠州了。”明明是他壓着戰報不上奏,但這樣一說卻把責任都推給了前線兵將。

“惠州!”耶律延禧丟了趕獵狗的棒子,問道:“阿骨打親自來麼?”

蕭奉先道:“不是阿骨打,是他的女婿折彥衝。”

“就是那夥膽敢來冒犯朕鑾輿的漢部?”

“是!”

“哎呀,”耶律延禧說:“這幾個人可惡!出兵!出兵!把他們打回去。要是能拿住折彥沖和那個……什麼蠻,大大有賞!”

蕭奉先應是,耶律餘睹連忙上前一步大聲道:“皇上!折彥衝南邊這一路是疑兵!阿骨打真正的目的是上京啊!”

蕭奉先斥道:“是不是疑兵,還不都是你自己在哪裡猜測,有證據沒有?”

耶律餘睹將之前那番話又分析了一遍,說道:“上京是開皇、安德、五鑾三大殿所在,內供我大遼景宗、宣獻皇后諸石像!上京臨潢府更是我大遼列祖列宗墳墓、廟宇所在,那是我們大遼的根本啊!萬萬不能有失啊!”契丹人遊牧習性尚重,所以“首都”的概念頗爲淡薄,通常是皇帝的行在在哪裡,哪裡就是中樞。上京雖然是大遼五京之首,但斜也攻陷泰州以後上京受到的威脅太大,耶律延禧覺得不安全便臨幸中京,但他本人也常常不在城裡住。

耶律延禧聽了耶律餘睹的分析,問道:“那你說怎麼辦?”

耶律餘睹道:“女真安排在南路的折彥衝一定是疑兵,只要留下必要兵力固守中京便可!大宋國政不修,且正與西夏齷齪,無力來犯,亦可抽燕京之兵北上!請皇上速發契丹、奚、漢各部,起回離保、錫默、耶律大石諸將,發漠北部族兵馬,會同郭藥師所部怨軍救援上京!女真遠來,糧草接濟必然困難。上京城堅糧足,若外有大援,城內軍心必然大振!再以堅壁清野之策消耗東虜士氣,時機一到,內外夾攻,可以破女真於城下!女真根基淺薄,此戰若敗,勢必退回混同江一帶,不敢再貿然來犯了!”

蕭奉先見耶律延禧意動,大聲喝道:“胡說八道!”對遼主奏道:“皇上!萬萬不可聽他胡言亂語!燕京兵馬、奚族各部都不可妄動,否則不但中京,連南京都有危險,那時便保不得陛下鑾輿萬安啊!陛下,你還記得上次漢部來衝鑾輿嗎?”他擔心得最多的其實倒也不是中京安危,而是怕耶律餘睹立功。

果然耶律延禧一聽這話打了個哆嗦道:“確實危險。”

耶律餘睹還要再說,蕭奉先喝道:“住口!你以爲我不知道你的私心麼?你是想調集諸路大軍,然後趁機掌控兵權,圖謀不軌,是不是!”

耶律延禧一凜,這幾年大遼謀反叛逆此起彼伏,平了一宗又來一宗,因此他對掌控兵權、圖謀不軌最是上心!耶律餘睹連連磕頭,指天發誓!說道:“臣何敢統帥諸路大軍?這等大軍,只有由都元帥(耶律淳)總領全軍方纔令人心服。”

耶律延禧聞言臉色一變,當初耶律章奴謀反,打的旗號就是擁護秦晉國王耶律淳!雖然耶律淳沒有響應,而且他在國中威望甚高,耶律延禧一時沒借口殺他,但畢竟是留下了一塊心病!

耶律餘睹望見耶律延禧的臉色便知道自己說錯話了,連忙改口勸遼主親征,但耶律延禧卻已對大發諸路兵將提不起半點興致,耶律餘睹無奈,只好連連懇求,請遼主發兵以濟上京。

耶律餘睹在耶律延禧身邊磨了三天,這個主子才勉強答應增兵三千人,讓他會同本部前去救援。

他走了之後,遼主又與蕭奉先討論起怎麼樣捕鹿才更有意思。

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3章 論武(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196章 夜訪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164章 請辭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190章 名妓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3章 論武(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342章 議戰(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12章 鷹兔(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53章 空城計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202章 自辱第184章 戰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7章 去向(下)第15章 誓約(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177章 勢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七十二章 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