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蔡氏的捶丸場地,和孟氏的差不多大小,早已經彩旗飄揚。

孟氏女學的衆人只覺得眼前一亮。蔡氏女學小會的五個小娘子身穿同色胡服,緋色對襟翻領窄袖上衣,錦繡綠緩渾襠褲,腰繫革帶,腳蹬赤皮靴。上衣的領子袖口和衣襟都緣以一道寬闊的錦邊。在這捶丸場地中,真是景不如人,鮮豔奪目之至。

那五個小娘子身量均相差無幾,見到孟氏衆人都笑靨如花,齊齊抱拳在胸前,學那男子唱了個偌。

幾位小娘子和女使們忍不住驚歎起來,滿是豔羨。孟館長由衷欽佩:“你們蔡氏女學真是年年別出心裁,非同凡響。”蔡館長笑着說:“本來也就是圖個高興,五娘怕當今不允許穿胡服,還特地去問了蔡相。也算得了恩准,才讓她們得逞這一回。”

張蕊珠和秦小娘子當先走下去,攜了那中間兩位的手嗔道:“五娘!輪到來你們這裡,你們偏穿得這麼好看,真是可惡!誰還想和你們一道比賽!”幾個人便親密地低聲說起話來,有幾個蔡氏的小娘子不時擡頭看向陳太初,又看看九娘。

七娘和四娘對視一眼,低頭看着自己身上的窄袖褙子,雙雙嘆了口氣。

趙淺予扯扯趙栩的袖子:“六哥,我也想要那一身胡服。真好看。”

趙栩皺了皺眉:“醜。”他最看不上這紅綠搭配,若是胡人高鼻深目捲髮高挑妖嬈,還算另有一番風情。中原女子五官平平,身量不高,掛着這紅紅綠綠的,哪裡是人穿衣,倒是衣穿人。醜衣裳配醜人。要是胖冬瓜也喜歡,他倒可以重新畫一套讓裁造院做做看,肯定比這個強多了。他側眼瞄一瞄,胖冬瓜正抻着短脖頸往場上的彩旗那兒看呢,絲毫沒注意前頭紅紅綠綠的。

七娘聽到趙栩口中這個醜字,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心道你才醜呢,嘴上那麼大個疤還好意思跟着主人家出門,失禮之極,還不分美醜,真是討人厭。

四娘卻猜測趙栩說的這個字,是不是因爲陳太初不喜歡胡服。她側目望過去,陳太初站在李先生身旁,正在仔細看着場中的地勢,果然沒有在意那些蔡氏的小娘子們。她不由得心生歡喜,看來陳家表哥,還是喜歡中原女子的打扮。

九娘自然也聽見了趙栩的那個嫌棄萬分的“醜”字,她努力忍住笑看向場中,細細觀察地勢,彩旗所插的地勢都很有難度。蔡氏女學想來已經練習過無數次,志在必得。對方五人都是十二三歲,身高同張蕊珠秦小娘子差不多,優勢十分明顯。九娘暗暗在心底推算,萬一己方輸了,她需要拿到多少籌牌才能確保壓住張蕊珠。

兩邊的小會各自列隊,互相正式見禮,先去旁邊的關牌手中每人領取籌牌。負責監督和記籌牌的一位娘子大聲宣佈:“蔡氏女學和孟氏女學,今日以球會友,一局定勝負!各位手中都持有十根籌牌,一棒進洞的,可贏三根籌牌。兩棒進洞的,可贏兩根籌牌。三棒進洞的,則贏一根籌牌。一人進洞,餘人無需再爭。若有人贏到二十根籌牌,這局比賽直接結束,此人所在的小會勝出該局。撲棒和攛棒使用次數必須滿十次,有犯規者,按規則罰減你們手裡的籌牌,各位小娘子都清楚了嗎?

衆人都應聲答是。

到了發球臺處,十人依次朝球洞將自己的球拋出去。九娘並不想第一個發球,使足了力氣,掄起小胳膊奮力一扔。最後一看,還是她的球離球洞最遠,按規則第一個擊球。其餘的人按照各自拋球的遠近依次從左到右站好順序。張蕊珠拋球離球洞最近,排在最後一位擊球。

陳太初趙栩都繞到靠近發球點的廊下,想看看九娘這第一球怎麼打。趙淺予嘻嘻笑:“聽說她只會用攛棒,兩天能學會用撲棒嗎?”趙栩瞄她一眼:“你倒是會用各種球棒,有三棒內進洞過嗎?”趙淺予扁扁嘴,六哥這嘴太損了。

九娘將球放入發球臺中,從玉簪拎着的提籃中取出一根專打遠距離球的單手杓棒來。七娘手裡捏了一把汗,才學了兩天,這傢伙就要用單手杓棒開球?萬一打不到球怎麼辦?

球放入發球臺,不可再移動。球棒瞄準了球,也不可以再調整。

九娘吸了口氣,側身而立,雙手交握棒身對準了球的中心偏下一點,揮起了棒。砰的一聲輕響,衆人看着那木丸輕快飛起,直朝球洞而去,最終落在離球洞不遠的地方。球洞邊的球僮上前,在九娘球的右側劃了一條橫線,這就是九娘第二棒發球的位置。

七娘阿彌陀佛了一聲,要是九娘這棒落空,或者球沒打出發球臺,可就得罰一根籌棒出去。

趙栩鬆了一口氣,他看出來九孃的擊球點和揮棒角度速度都非常好,可惜她用的那根單手杓棒,接觸球的那一面寬了一些,木面薄了一些,顯然不是名家所制的好球棒,否則以她這一棒的角度和力度,完全可以落地離球洞更近一些。

小娘子們依次上前將球開出,球僮替她們一一劃好線。十個小球散落在球洞四周,第一棒打完,蔡氏女學有兩位的球都故意落在九孃的球前頭,擋住了球洞。張蕊珠是最後一個上場的,她的球落在離球洞最近處。

這一輪,無人一棒入洞。場中小娘子們朝場外行了禮,帶着女使們朝第二棒發球點走去。陳太初三人也沿着廊下慢慢走近過去。

趙淺予撇了撇嘴:“六哥,她們好像都不行嘛,你經常第一棒就入洞的。”一想到要輸給那個從小就在人後欺負自己的三姐,趙淺予心裡十二萬分地不樂意。

陳太初禁不住笑了,轉身對趙淺予說:“你六哥的蹴鞠馬球捶丸,他要是說自己是皇城禁中排第二,恐怕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吧。六郎,聽說齊雲社去年就下了邀你入社的帖子,你怎麼沒去?”

趙淺予瞪大眼睛:“齊雲社?就是總贏爹爹的那個球社嗎?邀請我六哥入社了?!”

趙栩悶哼了一聲:“不去,他家蹴鞠的人太醜太老。”

趙淺予的下巴快掉在地上,扭頭看看陳太初正握拳抵脣悶笑,立刻忘記調侃哥哥,兩眼放光地說:“太初哥哥,你再笑一個吧。那天你請我們吃凌娘子的餛飩,總在對着餛飩笑,笑起來可好看了。你看看,我比餛飩好看!你對我笑笑吧。”立刻被趙栩一巴掌拍在頭上。

趙栩罵她:“你口水都要流下來了,醜!記得你是公主不是真的書僮好不好!”真的書僮就更不對了。趙栩氣得不行,他最不願意趙淺予和陳太初在一起,好歹自己長得可比陳太初好看一點點吧,這親妹子怎麼這麼喜歡陳太初!貌似那個胖冬瓜也特別喜歡陳太初,肚子疼了還給他抱。他全忘記當時自己一口一聲怒斥九娘裝病的事了,連帶着看陳太初有點不順眼起來。

九娘走到第二棒的發球處,取出攛棒。蔡氏的幾個小娘子悠閒地看着這個矮矮胖胖的小人兒,剛纔賽前聊天中,聽張蕊珠說這個妹妹入學試直接進了乙班,靠一根攛棒打過一棒入洞。不由得對她十分好奇,想看看她到底有什麼能耐。所以剛纔兩個蔡氏小娘子就故意把球擊打到九孃的球前面,擋住她的球。蔡五娘雖然早就部署好了要給張蕊珠製造麻煩,奈何張蕊珠第一棒是最後一個擊球,也只好任由隊友試探九孃的底。

九娘剛開始還不知道隊友們和對手們的本事到底如何,但這棒如果她打不進去,後面九個人誰都有可能兩棒入洞,贏去兩根籌牌。前面有兩個陶球擋住了她地滾球的線路,但改成低飛球應該有七成把握可以入洞。

九娘站好姿勢,低低側揚起攛棒,一記漂亮的打燕尾,擊中球心偏下一分。木丸倏地飛起,貼着地面奔向球洞,落在離球洞還有三寸的地上,朝前滾了一下,可惜並沒有入洞。九娘暗呼一聲可惜,十一郎的這套棒子到底差了一些,棒頭的配重不在中間。她也練習得太少。

場外的陳太初和趙栩齊聲嘆了一聲:“可惜了。”他們站得不遠,看到九娘這招打燕尾極其漂亮,奈何球棒不行,明顯棒頭的配重不對,力度半途減弱,纔沒能入洞。

蔡五娘詫異地看了看九娘,這一手打燕尾就算是她自己來,恐怕也不能再完美了。不由得將這個矮胖小人兒列爲僅次於張蕊珠的勁敵,對緊跟着九娘擊球的兩個小娘子使了個眼色。

那兩位小娘子收到蔡五孃的示意,直接用地滾球把球打到九孃的球旁邊,一左一右,夾住了九孃的木丸,也正好擋住了張蕊珠的進洞路線。

所有的球都已經離球洞不遠,如果擊球時將對方的球碰入洞,對方直接贏兩籌,如果把自己隊友的球入洞,則要罰兩籌。餘下的人自然越來越難打,連着九人都沒能第二棒進洞。

最後擊打第二棒的張蕊珠微微皺眉。現在離球洞最近的有五個球:九娘和蔡氏的三個球一條線,貼成一道屏障擋在了她的陶丸前面。七娘的在球洞東側,蔡五孃的在球洞前方距離最近。如果她這第二棒能直接入洞,就可以贏得兩籌。如果這一棒進不了洞,九娘第三棒進洞的可能性極大。

這一洞,她非進不可,她絕對不可能輸給七歲的孟九。再好的運氣,遇到有真本事的,也沒有用。

作者有話要說:  注:

1、捶丸雖然是高爾夫的前身,但是團體賽帶有斯諾克的特質,也就是可以給對手製造障礙。由於捶丸的罰籌規矩特別嚴格,比如不可以碰到擊球的人、擊球人的球棒,不能撞擊別人的球等等。所以團隊比賽的配合是很重要的。本章裡,蔡氏原來的戰術就是盯死張蕊珠。(六娘不參賽的前提下)本次捶丸賽是金明池劇情的重要鋪墊部分,還請不喜歡體育的天使們看看傲嬌六郎和萌萌噠四公主,當然我家九娘下章肯定酷炫碾壓全場。必須的。

2、宋徽宗是北宋最大的玩家。趙六對於審美的要求對於體育運動的愛好和擅長,這部分的人設靈感來自於徽宗。徽宗肯定不是好皇帝,但他將整個華夏的審美提升了N個臺階。相對於唐代的富麗色彩鮮豔,整個宋代的審美是多樣化的,也不同於明代士大夫的剋制隱忍和極簡極素。無論服裝、飾品還是書法繪畫。宋代的百花齊放是極其爆炸性的。他爲了畫鳥,可以一整天一整個月甚至一整年固定出時間觀察和記錄。甚至在其他人的畫作上,他能夠一眼看出人家畫的鳥在什麼季節,理由是毛色的變化。哈哈哈哈。他創辦的翰林畫院,也是前無古人的。瘦金體就更不必說了,筆筆出鋒,自創字體有多難,學書法的天使們可能都懂的。他還很熱愛市井藝術,經常跑出去看瓦子裡的演出。蔡京這位宰相,是他的藝術知音。雖然米黃蘇蔡裡的蔡是蔡京的族兄蔡襄,但是蔡京的字也是不輸蔡襄的,而且從《聽琴圖》可以看到,徽宗和蔡京一個彈琴一個聽琴,完全是好基友的默契感啊。另外,他對美女的愛好也是很廣泛的,哈哈哈。這個趙六可絕對不會。

3、說明一下劇情走向,非劇透。謝謝不少書友留言讓我不着急,慢慢寫,她們願意陪九娘長大。不勝感謝!當然不可能七歲八歲九歲一年年寫下去,那我可能要寫成晉江歷史上最長篇的日常記錄文了。哈哈哈。金明池劇情是九娘幼童時期最後一個大劇情,表哥們到位了,該鋪墊的都完成了,就該長大了。在這之前,老年新人作者,還是會將主角配角們的性格再寫寫深。不然其實邁入幾年後,人物會飄,會顯得空洞。寫文的角度和看文的角度的確完全不同。只能懇請大家給一些耐心。沒有八歲沒有九歲沒有十歲沒有....還請期待我家胸大有腦的孟妧少女.....傲嬌六郎、溫柔太初、如玉阿昉、賣萌四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