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孫安春的聲音在殿外響起:“稟陛下,崇王殿下在宮外帶傷求見,還帶了一位安定侯家的孟九娘子前來,有要事請求面聖!”

聽到崇王求見,官家伏在案上,依然開了口:“宣。”

高太后緩緩走到案前,看着伏在案上,肩頭抖動的官家,拿起案上的飛鳳玉璜,摩挲了兩下,忽地擡起手,用力砸向書案。

“砰——!”

官家嚇了一跳,見到太后平靜的臉色和案上碎成幾塊的玉璜:“娘娘——?”

“大郎,你是不是還覺得郭氏可憐?是不是覺得你父子二人都對她不起?甚至覺得她的兒子趙珏的仇也情有可原?你只記得你是個男人,可曾想過你還有娘你還有皇后你還是皇帝!”高太后看着那廢后制書:“這塊玉璜,你爹爹爲了討好郭氏,從曹皇后宮中偷了出來,送給了她。皇后信物,落於賤人之手,留下來也已經污了。”

高太后搖頭道:“郭氏心機深沉,步步謀算。她最擅長以退爲進,扮作出世之人,算計的是太子位皇后位皇帝的位子!她對你父子二人無半點真心,你們卻自以爲是,沉迷於所謂的情愛之中,真是可悲可笑!皇叔,你告訴官家,先帝究竟是如何死的!”

定王老臉上一陣尷尬,乾咳了幾聲:“自從郭氏小產後,先帝一心要再給她一個孩子,偶有力不從心,便不顧御醫官勸誡,令御藥秘密進獻五石散,因怕中毒,又令醫官按照前唐古方配了解散方。服用了幾個月後,性情大變,暴躁多疑,同老臣說娘娘懷恨在心,定會下毒害他,還殺了一位尚膳內侍。宮內徹查了幾遍,證實了不過是先帝多疑罷了。先帝的身子,實傷於五石散。”

高太后忽地悲聲道:“何止他這麼想?我自己生的大郎不也這麼想?”

官家揪住太后的衣袖,大哭起來:“兒子錯了!娘娘原諒兒子則個!”

定王長嘆一聲:“先帝有一日又召老臣和楊相公入宮,說他時日無多,恐郭氏母子會被娘娘的妒心害了性命,要臣等發誓護她母子二人周全。先帝又寫了一份手書,連同以往那份廢后制書,當着我等的面,交給郭氏。說如有一日娘娘欲對她母子行不利,就讓她將這些公佈於世。”

官家止住了淚:“那這手書,只是用來拿捏娘娘的麼?”

定王嘆息道:“隔着屏風,臣等聽見郭氏柔聲勸慰,卻不肯收下這兩件禍害,語氣平靜,毫無怯意和怨恨。楊相公當時在老臣身側,對老臣豎起拇指,點點頭,又搖搖頭,敬其氣度,嘆其命運。郭氏還笑說不如她爲先帝殉葬,好讓先帝放心,就不用再猜疑娘娘了,也可保崇王一生平安。先帝大哭,罵她癡兒——”

定王看向高太后和官家,聲音苦澀:“先帝哭着說,自十四歲和她初見,就無一日不念着她,雖然和她有約在先,最後卻不得不娶了娘娘,負了她。好不容易兩人吃盡苦頭後纔在一起,卻又不能再照顧她母子。此恨綿綿無絕期……”

高太后和官家霍然看向定王,兩人內心都是驚濤駭浪。

“娘娘恐怕也不知道這一段往事,”定王拱手道:“後來先帝駕崩時,元禧□□人,以娘娘毒害先帝爲名,先造聲勢要廢太子,又驟然宮變。但時候也並無證據顯示此事和郭氏有關。郭氏也始終保持緘默。請恕老臣那些年不敢辜負先帝所託,總要保她母子一個性命平安。”

定王言畢苦笑起來,當年誰曾疑心過這位天人一般的苦命女子?

高太后不自覺地高高揚起了下巴,抿緊了雙脣。

官家無力地搖着頭,不會的,當年的宮變,和玉真毫無干系,她命運如此多舛,還揹負着這些罪名,實在可憐。

***

東華門外,九娘站在崇王身邊,靜靜擡頭看着星空,不知道宮內現在如何了。婆婆、大伯是否平安,還有趙栩,陳太初,一個個,現在做些什麼。還有阿昕,會不會變成天上一顆星,還是會和她這樣,機緣巧合,重生到另一個認識或不認識的人身上。阿昉,你回來後,若知道了阿昕的事,誰能安慰你?

趙瑜轉過頭,看到身邊少女仰着頭,眼角晶瑩,側臉從額頭到脖頸的線條極秀美。延頸秀項,皓質呈露。如果說孃親是海,這個少女卻像山,一樣看不透,卻一樣引人不由自主地接近。她究竟要做什麼?趙瑜心中好奇得很。

此時,垂拱殿後殿的院子裡,陳青也一樣站得筆挺,正負着手仰首看天,離天亮還早着呢。剛剛回來的蘇瞻只對他和孟在說了個大概,想到蘇昕,陳青心裡一陣難受。蘇瞻沒說出來的那些事,又是什麼事。但六郎既然沒有發信號,應該平安無事。以他們的人手安排,最壞的結果就是動手。他倒不在意名聲,只在意能不能護住他們母子三人,還有太初不知道怎麼樣了。想着家裡的魏氏和她腹中的女兒,無論如何都應該是女兒了,陳青微微嘆了口氣,看向背面福寧殿的華麗屋脊,再後頭,就是蘇瞻剛剛去的柔儀殿。

陳青默默再次估算了一番,憑他的身手,沒有孟在和殿前司那些人幫忙,十息內可到柔儀殿。要在當班的四位帶御器械手下搶下趙栩,只能用長-槍。從柔儀殿進坤寧殿,五息可至,若是挾持了聖人,可以換回妹妹和阿予。再從坤寧殿後殿,直入北面的後苑。那一片都是殿前司的人可用。屆時是攻還是退,看六郎怎麼想。

***

內侍們將崇王的輪椅擡入柔儀殿。殿內的人視線都落在他包紮過的腿上。

官家嘆了口氣:“你的傷,也是那人弄的?包紮得可好?不如讓醫官再檢查一番。”按理趙珏和三弟是同母的親兄弟,卻連他也不放過!

崇王笑道:“無妨,多謝官家關心微臣。這位孟小娘子有要事稟報。”

官家轉向九娘,想起這應該就是六郎心心念的小娘子,又想起先帝和自己的身不由己,不由得放柔了聲音:“你有何要事稟報?”

九娘跪在地上,從懷中取出趙栩所給的文書和一份聯名請罪書,雙手高舉:“今日靜華寺昭華縣君遇害,孟家上下惶恐不安,後查出,民女家中竟有人裡應外合謀逆重犯阮玉郎,爲奪取昭化縣君身上的玉墜行兇殺人。在此人身上,還搜到文書一封,事關重大。現孟杜氏、孟呂氏、孟程氏聯名上呈請罪書,特派民女前來請罪!”

孫安春接過九娘手中之物,輕輕放到官家面前的長案上,看了眼那玉璜碎片,眼皮跳了一下,立刻垂首退了開來。

官家先打開請罪書,見上面寫着孟氏一族,有女四娘,因其生母乃開國伯侍妾小阮氏,竟認謀逆重犯阮玉郎爲母舅,大逆不道,不孝不義,爲阮玉郎通風報信,害死昭華縣君。孟家難辭其咎,請罪云云……

小阮氏?安定侯的侍妾阮氏,也姓阮,到底是她的什麼人?和易名阮玉郎的趙珏又是什麼關係?官家皺了皺眉頭,看了一眼面前跪着的九娘,打開了另一張信箋。

漸漸,官家臉色變得極其難看,手也越捏越緊,發起抖來。

竟然是爹爹毒死了元禧太子?是曹皇后害死了武宗皇帝?爲的是奪嫡?!官家眼前有些發黑,他看向太后,卻問不出口,娘娘知道這個嗎?甚至當年有無參與過?定王皇叔翁又知道不知道?

就連所謂的阮氏虐待僕從案也是爹爹一手操縱?他不是被美色所惑才保住她性命的,而是始作俑者?!想起定王先前所說的那些話,官家渾身顫抖起來。那麼阮玉郎和爹爹是殺父奪母不共戴天之仇了。玉真她知道不知道?看此文書,她都知道!

竟然是曹皇后一直在加害壽春郡王趙珏!他幸未摔死後,兩腿卻有了長短,又在重病時被曹皇后交給了一個老內侍,帶出宮後受盡□□?娘娘又知道不知道這些?爹爹又知道不知道?還是他們都知道卻放任不管?!

他的婆婆!他的爹爹!還有他!害了她的夫君她的兒子還有她……

官家一陣暈眩,玉真!玉真她真的一直在虛與委蛇,爲的是替元禧太子和趙珏報仇?!官家胸口只覺得熱血一陣陣上涌,血腥氣衝進了喉嚨。她不是早就和爹爹相識於少年時?她不是已經生下了趙毓和三弟?!她那樣的人,那樣的言語,那樣的眼神,哪裡有一絲一毫是在作戲!爲何?爲何她沒有放下往事重新開始!

她臨終前喟嘆的阿玉,究竟是趙珏的小名玉郎的阿玉,還是趙毓的阿毓,還是趙瑜的阿瑜?他聽不清分不明。她笑說自己太過心軟又是什麼意思!她說她負盡天下人!

還有趙毓,趙毓?!

官家又看了一遍,突然擡起了頭,看向高太后,神情極其古怪,不顧還有這許多人:“娘娘!蘇瞻的亡妻,榮國夫人王氏,就是被青神王氏收養的先帝遺珠趙毓,您是如何知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