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〇九章 塵封的秘密(中)

那個調查報告的內容是一個名叫955所的研究機構,在92年6月份發生的一系列事故,這系列事故造成了四十七位研究人員及相關工作人員死亡,而且除了一部分死於後來的火災,絕大部分都是不明原因的猝死,體內器官在死前就已大面積壞死,但屍檢後都查不出根本原因。

這個調查報告裡提到的一些細節可以看出來,這個955所,就是官方針對“變異生物”的研究機構。

而且在這一系列嚴重事件發生之前,955所剛剛捕獲了一個活體“食血生物”,進行了兩個多月的研究,已經向上級部門彙報了有重大發現。

事故之後,不僅那活體研究樣本消失不見,而且所有參與研究、知道內情的人,也全都死亡,絕大多數相關資料都被火災毀去。

最開始的時候,事故調查的方向,都是在“敵特破壞”上。

但隨着調查的進行,他們卻發現了越來越多詭異的、無法解釋的情況。

向坤看得滿臉凝重,原來官方以前是有對“變異生物”,也就是他們定義的“食血生物”進行調查研究的專門機構的。

只不過“955所”這個名字,他之前從未聽過,甚至連各種傳說、野史、八卦閒談中都從未出現。

一般來說,官方相關保密研究機構,大都不是以5和7爲開頭命名的麼,就像CSIC艦船研究院的“704所”船舶設備研究所,航天科技集團的“503所”衛星信息工程研究所之類。

各種討論特異功能、神秘領域、科幻相關的作品中,經常提到的也是507所、749局。

如果不是在這看到,換個其他場景,他一定以爲是YY小說作者無根據瞎編的玩意。

但幾十名研究員的意外逝世,這麼大的事件,爲什麼之前從來沒有聽過?

向坤繼續看更多的相關文檔,特別是和那調查文檔屬於同一分類的。

很快,他就看到了後續的情況,針對“955”所一系列事故的調查,通過各種怪異現象,和更早期、60年代部分科研機構發生的事故聯繫到了一起。

而就在調查組的人準備進行進一步深入調查的時候,上級領導帶着調查組聯繫了一名前蘇的專家,後者告訴他們,早在幾年前,前蘇包括“生物信息實驗室”在內的數個部門,在進行“食血生物”的研究時,就已經遭遇過類似事故了——所有相關的研究人員不明原因猝死,大部分相關的研究資料都因各種原因被毀去,因“食血生物”的特性,沒有留下任何活體樣本的同時,也沒有任何樣本組織留存。

不僅前蘇,美國在同一時期由DARPA牽頭的數個針對“食血生物”研究的計劃,沒有任何成果或只有很少發現的也就罷了,只要獲得了活體“食血生物”樣本,並且有比較深入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那麼很快就會發生不明原因的“團滅”。

對“食血生物”研究和觀察的成果並沒有被完全毀掉,但順着那些零星的信息,對事故和“食血生物”研究做調查的人員,每次在查到一些內容的時候,也都會出事。

而後一段時間,任何被相關機構發現的“食血生物”,幾乎在被發現的同時,都會立刻崩潰分解爲灰色粉末,發現它的調查人員和目擊者也會有一部分立刻猝死。

加上前蘇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美國的各種調查和研究開始暫停,相關檔案被封存,並且沒有解密期。

那個調查報告顯然並沒有完結,但不知道是後續的調查也被叫停,還是相關的信息丟失,向坤沒有在後面的文檔中發現後續內容。

不過隨後他就發現了更多可以解答他疑惑的文檔,詳細說明了國外和國內在“食血生物”相關研究上的不同態度和發展歷程。

在那個署名瀋海崇的研究人員所做的文檔中,闡明瞭各國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一系列“食血生物”相關的詭異事故,損失了大量研究人員後,做出的一致性的決定,都是暫停研究,封存資料——也沒法再繼續了,不論是研究人員還是調查人員,任何相關人員,幾乎都會不明原因猝死,或是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一旦影響範圍擴大,必然引起大範圍的動盪和恐慌。

但對於“食血生物”所展現出的特性,各個國家都不願意完全放棄,還是在進行“試探性地研究”。

當然,在此期間,民間也有各種基於陰謀論、神秘學、宗教傳說的認知開始興起。

瀋海崇認爲,似乎有一種力量,在“監控”着人類世界對“食血生物”產生變異的根本性原因的研究,一旦人類有可能窺探到什麼,便會觸發它的“防備機制”,將一切可能扼殺。

“食血生物”出現的時間可能很早,但它們存在的痕跡,或許在歷史上同樣被類似的方式“抹殺”了,又或者以一種已經偏離了事實真相的模樣流傳下來。

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一波對“食血生物”的研究潮,也不是完全沒有成果留下,至少“食血生物”死亡後的粉末,便被分析出了具體成分。

不同類型的“食血生物”死亡後的灰色粉末成分略有不同,以人類“食血生物”爲例,死亡後的灰色粉末主要爲特殊的氮化碳化合物。

通過對這種氮化碳化合物的成分、晶體結構的研究,人類在材料學方面有很大的進展,比如β-C3N4、g-C3N4等材料的合成和應用。

因着可以預見的巨大誘惑,即便知道可能觸發恐怖的災禍,人類對於“食血生物”潛藏的力量,依然在進行着小心翼翼的試探。

瀋海崇綜合很多其他國家機構、相關人員的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判斷總結:

人類在進行“食血生物”研究的時候,參與的人越多,知情的人越多,對“食血生物”的研究越深入,越容易觸發那神秘力量的“防備機制”;

有國家力量參與的時候,更容易觸發“防備機制”;

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一波大範圍的“滅殺”,就是“防備機制”的高度觸發狀態,如果只是一個國家、一個機構、一小部分人在進行“食血生物”的研究,或許那股力量不會這麼“敏感”;

如果研究者本身是“食血生物”,“防備機制”會更加寬容。

這個判斷不僅是瀋海崇做出的,也基本是世界上大多數知道“食血生物”存在、仍然有志進行研究的人的共識,這是用生命進行“實驗”得出的經驗。

所以在二十一世紀之後,各國對“食血生物”的研究,都不約而同地秉持着幾個原則:

1,官方儘量不直接參與,以私人研究機構爲主體;

2,儘量讓人類“食血生物”作爲研究團隊;

3,封鎖“食血生物”的消息,不讓大衆知曉;

這個名叫瀋海崇的研究者的文檔,用系統化的、深入淺出的文字,在介紹“食血生物”在我國以及國際上的研究歷程和各種決策的原因,很顯然是一種寫給“後來者”的說明性文檔。

在那個文檔的最後,他留了一句話:

“食血生物的研究,是一個潘多拉魔盒,雖然明知打開後充滿危險,但它的誘惑,是人類無法拒絕的。”

向坤又繼續查看接收到的文檔,裡面還有大量署名“瀋海崇”的文檔。

這其中有對野外發現的、具體“食血生物”特性的簡單記錄和描述,也有活體“食血生物”的觀測和實驗記錄,而其中有一份“人類食血生物”的記錄卻是非常的詳細,配着大量的圖片和具體數據,並且觀測、實驗的時間跨度極長。

然後向坤注意到了那“食血生物”的標籤:瀋海崇。

原來這位研究員自己就是“變異生物”,難怪在發生了955所的事情後,他依然可以負責相關的研究。

向坤很快就找到了瀋海崇建立的一個研究機構的資料,這個部門以瀋海崇爲首,只培養人類“食血生物”作爲研究人員,他們本身既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者。

這個研究機構同樣是由國家提供資金,但所有的研究進度、研究方法、研究成果,都交由瀋海崇自己掌控。

不過沖瀋海崇的其他文檔裡的時間線來看,到他建立那機構的第三年,他也依然還是一個人在進行各種實驗。

在各種文檔中,向坤看到了幾個以“沈院士手稿整理”命名的文件,於是讓愛麗絲搜索了一下,發現確實有一位院士叫瀋海崇,只是從公開資料來看,他在90年代末已經病逝,享年68歲。

而在之前看過的、對自身的研究記錄的照片上,瀋海崇的樣貌和身體看起來就像20多歲的精壯小夥,只是頭髮花白。

原來他在變異之前就已經是院士了,難怪官方相信他,願意讓他來全權負責相關研究。

向坤接下來又看到了一個瀋海崇署名的研究論述文檔,研究的方向是“食血生物”背後神秘力量對人類或其他生物的“監控機制”。

向坤還沒開始看,就想到一件事,於是趕緊拿起手機,打給了老夏。

“你在看那些文檔嗎?”一接通,向坤馬上問道。

“在。”夏離冰回道。

“你先別看。”向坤說道。

“好。”夏離冰的回答依然果斷,沒有提出任何疑問,也沒有任何猶豫。

掛掉電話後,向坤繼續神情嚴肅地看着那文檔。

沈院士在開頭就介紹了他寫這個文檔的背景,是他花費不菲代價打探到了一個消息:

美國某個私人研究機構採用了一個方式,一個人類“食血生物”研究員,對一個植物“食血生物”活體樣本進行相關實驗數據的觀測和記錄,然後離開實驗室,前往幾十公里外的一棟建築,通過網絡,與歐美各地不同領域的專家對提煉後的數據和觀測結果進行研究,專家們並不知道實際這個“食血生物”的情況,甚至不知道“食血生物”的概念。

但最終的結果是,參與的專家全部遭遇了意外,不明原因猝死,其中一名專家的兩個助手也死了。那株被實驗的植物“食血生物”和記錄實驗的人類“食血生物”則一起崩解消散,隨後實驗室甚至發生了火災。

而那個研究機構的擁有者,卻沒有出事。

他做出了這個提議,給人類“食血生物”研究員做出了指示,並且出錢出力牽線專家連線,卻沒有實際參與整個過程、對實驗過程和數據都完全不知曉。

從這個案例,沈院士判斷,“神秘力量”的“監控方式”,不是簡單的物理機制的反饋,比如某個“食血生物”被多少人類的視線關注,或者某個“食血生物”周圍有多少人類存在等等。

那“神秘力量”應該有認知人類語言、知識體系、表達內容的能力,並且它的“監控”點並不只侷限於“食血生物”。

沈院士又列舉了大量生物感官方面的研究,來驗證他的幾種猜測,包括那背後“神秘力量”究竟是一種“無意識的、純能量的反應機制”,還是一種“有意識的、有目的的行爲體”,總的來說,沈院士的是傾向於後者。

因爲從它的的防備機制,對進行“食血生物”深度研究的人類的“處決”,對被人類發現的“食血生物”的“抹殺”規律來看,它並沒有一個非常統一的標準和觸發機制。

在90年代初各國都秘密投入大量資源和人手對“食血生物”進行研究的時候,它明顯更加“敏感”,在某一時期,只要一被人類羣體發現,即便還未被捕捉,“食血生物”也立刻會崩解消散。

它也很可能對絕大多數“食血生物”有生殺予奪的能力。

至於它不允許人類對“食血生物”進行研究、接觸其背後原理,沈院士認爲,這或許是它認爲這會對它產生致命威脅。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人類有極大可能成爲它的“剋星”,它又有強大的力量,卻沒有對人類進行屠殺或滅絕,說明要麼證明它的力量使用有極大限制,無法隨心所欲,要麼它也要依存於人類羣體,甚至本身就是其中一員?

向坤不斷地看着沈院士的研究文檔,或許是因爲孤獨的研究者,又不用睡覺,沒有家人,沒有其他娛樂,有充裕的思考和研究時間,他寫的文檔非常多。

從具體“食血生物”個體的研究、調查,到那“神秘力量”的存在形式猜想,從“神秘力量”代表的是一個個體還是一個族羣,到觀測到的變異數據帶來的某些理論上的突破可能、研究方向等等。

其實很多文檔更像是一種自言自語的日記,有大量的猜測和推理的過程,隨着更多的信息的獲得,後面的文檔經常會將前面文檔得出的結論推翻,但基本上可以看出來沈院士一以貫之的研究方法和他建立理論框架的過程。

向坤也有些明白沈院士爲什麼會寫得這麼事無鉅細、這麼繁雜,他可能是在做好沒有人接班,只有這些文檔和數據留存的準備。

向坤一邊看,也一邊與自身的情況對照,去思考沈院士相同的問題,去解答沈院士未能解答的疑惑。

看的文檔越多,他越確定:

他的變異即便在“變異生物”中,也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或者說,他從變異後的某一階段開始,就已經跳出了魚羣所在的滾滾河流躍到了岸上,並長出了兩條腿,開始走一條和絕大多數“變異生物”完全不同的進化路線。

第六百四十五章 夏醫生的手術刀第八章 常彬第七十八章 話題第五百一十一章 塵封的秘密(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棋手第一百九十四章 喂,陳哥嗎?第二十七章 監控第二十九章 就往這裡打第三百三十五章 策馬揚鞭第二百六十八章 向坤的影響力第四百六十四章 不是我嚇的第六百〇八章 小蘿蔔平臺第三百一十五章 請你吃蛋糕第四百九十五章 怒火雷霆(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雕第五章 調查第二百〇六章 各種推測第五百四十九章 約翰的機會第一百九十章 心累第二百九十六章 我們來玩個遊戲吧第一百五十五章 TIMING第九十四章 他會算命第九十一章 “糖豆公主”第四百五十三章 老何第三百八十八章 越來越能吃第四百四十五章 暗中觀察第四百七十九章 神氣什麼?第七十六章 很有口福吧第六百五十四章 任務完成第五百八十三章 牛皮糖(感謝盟主“杜絕種馬文”)第二百六十章 超距影響第二百八十八章 驚嚇第八十六章 跟蹤觀測第二百六十九章 寶哥很無奈第四百九十九章 教導第一百二十一章 被迫害妄想症第五十三章 模型第二百六十一章 向坤的“觸手”第五百四十六章 頭皮發麻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老三的“降龍十八掌”第四百二十五章 乍現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十一歲生日第一百五十章 爲什麼他可以?(2章合1)第四百五十七章 神秘的組織和背後的團隊第十一章 安排第四百〇三章 傻笑第二百一十一章 林中追蹤(下)第五十三章 模型第二百七十一章 會是同一只鳥嗎?第一百九十一章 怎麼是你?第二十章 聽覺和嗅覺第二百三十六章 上鉤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夢裡不知身是客(爲盟主幽萌之羽加更1)第三百四十四章 從未有過的遊戲(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單獨聊聊第二百二十九章 追逐閃電的力量第二百三十六章 上鉤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警告?第一百〇三章 生日禮物(爲盟主懶音加更)第九十章 反噬第一百九十三章 就是這麼巧第三百三十章 難道真是他第六百一十五章 夢開始第九十三章 光頭大漢第五百一十九章 聯合施法第十八章 沒有什麼不同第四百七十八章 火爆(下)第二百〇一章 誕生(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漁夫(爲盟主微笑加更1)第六百二十章 世界已經大有不同(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得離譜的牀聖誕特別章(免費)第二百八十九章 在哪見過?第一百五十八章 馮老先生的眼力第九十九章 金絲雀的情緒第二百五十章 非常非常非常地狡猾第三百八十七章 玫瑰炒雞蛋第五十章 三個實驗(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編程”第二百四十九章 窺探跟蹤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場大秀(中下)第八十三章 打屁股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對勁第二十章 聽覺和嗅覺第二百七十九章 螞蟻愛好者第六十五章 一張破紙巾第一百九十七章 筷子第六百一十三章 “我們都在”第四百七十三章 守旺大廈第三百〇七章 新年快樂!!!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裡有點毛毛的第六百〇六章 快跑!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詩鈴小朋友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輛帕薩特第二百六十章 超距影響第四十章 獵物第三百七十九章 辛苦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尖叫航班”第二百二十六章 向坤肯定有問題第六百三十七章 臭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