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

“這裡不是女人該來的地方!”

蕭鐵奴這句話很無禮,但完顏虎已經計較不了這些了。她畢竟是戰爭中成熟了的女人,驟然見到會寧摻狀";不免心生生悲悽,這時被蕭鐵奴用一席又真又殘醋的話將事情挑明,便心中的悲苦收起,不再以一個女人,而是以一個領袖妻子的立場去想這件事情,這樣一想,會寧的殺戮就變得設那麼難以接受了。

不過經過這一輪反覆以後,完顏虎也不免大感疲累,蕭鐵姬請她回軍中大帳內休息,也不拒絕,在趙擂兒的安慰下慢慢入睡。

完顏虎入睡後,趙橘兒才步出帳外,外面已是憐月偏斜,蕭鐵奴問:“大嫂睡下了?

趙橘兒點了點頭,蕭鐵奴又道:“弟妹,我們借一步說話。

兩人走開幾步,趙橘兒才問:“六伯有什麼踢教?,

蕭鐵奴微微一笑道:“其實弟妹來做什麼,我早知道了。人,我已經替七弟妹找到了趙橘兒大喜道:“真的?這…”現在在哪裡?

“就在寧江州啊。”蕭鐵奴微微一笑道:“我本來是想給弟妹一個諒喜,誰知道弟妹不入城來,卻讓伯父他們好等了。

趙橘兒鬆了一口氣道:“那就太謝謝六伯了……嘿,不知我爹爹、孃親、哥哥他們怎樣了?”

蕭鐵奴道:“伯父、伯母他們都還好,你哥哥趙恆也沒什麼事情。只是你的姐妹,還你的嫂子大多數已被金人凌辱至死,所以”說着嘆了一口氣。

趙橘兒臉色錯然半用,隨即翹強展顏道:“劫後之家,能夠保佳性命就好。其他的,不說也罷。

蕭鐵奴微笑道:“設想到弟妹這麼豁達,老七娶了你,真是福氣。

趙擂兒也微微一笑道:“不管怎麼樣,這件事情我都要謝謝六伯的。

蕭鐵奴笑道:“別說這麼多謝謝了。應旗和我的交情,與別的兄弟不同。他的事情就我的事情,謝什麼謝趙橘兒微笑道:“六伯說的甚是。不過,六伯,咱們漢部眼下是似安實危,你雖然才下大功,卻不當就此鬆懈下來。

蕭鐵奴呆了一呆,說道:“弟妹這句話可有些鎂饒了,不知指的是什麼事情。

趙橘兒道:“我和大嫂在拉林河被襲擊的事情,六伯知道了麼?

蕭鐵奴臉色一變道:“這件事情,絕對與我無關這一點弟妹想必清楚。,趙橘兒微笑道:“自然和六伯無關,這我也知道。可是正因其無關,所以事情可能比有關還要嚴重。

“弟妹的意思是…”,趙橘兒道:“軍人不聽號令,不守軍紀這是亡國之兆一兩個人胡作非爲,兵將之作鳳,要剷除很容易。但要是軍紀遭到破壞,那可就麻煩了。兵將之作風,畢竟不能以殺掠爲尚。”

蕭鐵奴沉吟道:“我一定將那個冒犯大嫂、弟妹車駕的案夥找出來幹刀萬剮趙橘兒道:“六伯,我的意思不是這樣,六伯是真不理解,還是不願意理解?

蕭鐵奴接眉沉思道:“這事…”如果大嫂和弟妹不生氣,還是不要株連過廣吧。

“我卻不這麼想。”趙橘兒道:“我覺得,嘿,…”如果七郎在這裡,他一定會勸六趁機將軍隊整頓整頓。

蕭鐵奴皺眉道:“他們畢竟纔打了勝仗…”

“打了勝仗便能劫掠麼?”趙橘兒道:“只要是秉公行事,那麼處罰再重,軍心也必服鷹。若是依私情行事,那麼獎賞再厚,也不過是讓軍心因之而腐化罷了。無論是大哥也好,七郎也罷,他門可不見得願意見到一支軍紀贖壞的部隊留在境內。對這批漠北人,我們可牽着他們走,而不能被他們牽着走。其實現在那些漠北人這樣橫行無忌,早該敲打敲打了,只是芳用他們在對付女真人時並只的過錯來懲處,恐怕會讓一些外族寒,門。但過次他們膽敢苛大嫂車駕,那卻是一個I很好的機會。六伯不正好借這個事情,讓這幫人知道害伯,知道守矩。我們得讓這些人來遵循我們的規矩,而不是我們去遷就他們的性情”

蕭鐵奴聽到這裡忽然笑了起來趙橘兒道:“六伯你笑什麼?,蕭鐵奴道:“我笑老七。

“七郎?“趙橘兒奇道:“七郎怎麼了”

蕭鐵奴笑道:“我笑他以後沒自由了!大嫂雖然樣子兇,其實心眼不夠細,大哥的事情她未必都能管到,但是老七”…哈哈,我不相信他能逃出你的五指山。”

趙橘兒聞言臉紅了紅說:“六伯你盡說瘋話七郎…。他……唉,我不和你談這些啦蕭鐵奴嘿嘿兩聲,忽然道:“不過我有一句忠告,不知你樂不樂意聽。

趙橘兒便問什麼事情蕭鐵奴望西悠然半用,這才道:“女人還是不要想太多事情的好。特別是我們幾個的情,件件都不幹掙,想得多了,會折壽的

趙橘兒聽得呆了,心道:“折壽…””她忽然想起婚後的一段先活裡她確實做到了“不想太多事情兒但當她發現楊匝腆出現麻項後便開始幫丈夫用心,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再也設法回到婚後那什麼也不管的心境了。而且她從登州回來後,楊應棋遇到什麼事情也多找她商量,趙橘兒對此也不覺得有何不妥,畢竟夫婦一體,有什麼事情都該共同承擔。一菠此,便道:“謝謝六伯關心,不過我折了的壽數若能添到

當初衝撞了兩個公主車駕的可裡、阿蘭多雖然逃掉,但事後一打聽卻忍不住後怕。

“不過蕭大帥就算知道了這件事情,應該也不會動我們吧。”可裡想:“畢竟我們爲漢部立了大功。”

阿蘭多也覺得應該沒什麼事情,這段時間裡他們在東北幹下的傷天害理之事多了去,蕭鐵奴從來就沒過問,也正因爲蕭鐵奴的縱容,他們纔會越來越跋扈,以至於幹出衝撞自家行伍這種見利忘命的事情來。

蕭鐵奴在決定從嚴處理這件事情以後,並沒有立即發作,而是一邊收集證據,一邊派人前往黃龍府探折彥衝的口風。正好楊應麒這時也已經來到了黃龍府,聽到這個消息臉色沉了下來,對摺彥衝道:“大哥!現在處置他們,就算是依法辦理,這些漠北人也未必會有理性來理解這件事情。但若不依法辦理,只怕今天讓他們毀了會寧,明天便會毀了遼陽、津門!”

折彥衝問:“你待如何?”

楊應麒說道:“戰爭之中,或有從權之事,但戰事既定,便不能沒有規矩。”

折彥衝道:“你要動他們?只怕將來會在漠北留下後患。”

楊應麒道:“在漠北留下後患,勝過在心腹留下後患。按法理辦事,縱然會暫時失去部分人的支持,但只要法理還在,便仍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同。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我們不能爲了照顧一小部分人的情緒,就把法理也廢了!能守規矩的,留下,不能守規矩的就逐走。那些犯過錯誤的就該嚴懲——若不嚴懲,將來主力軍事系統的將官也都有樣學樣,那我們漢部就徹底完了!”

折彥衝沉吟道:“但這樣一來,將來漠北的事情恐怕會變得棘手。”

楊應麒道:“大哥你是擔心會起戰事?”

折彥衝沉默了片刻,點了點頭。

楊應麒說道:“雖然我這段時間來一直都在想辦法向漠北諸部示好,但我並不認爲那裡是可以兵不血刃就平定的。難道大哥你會這樣認爲?”

折彥衝笑了笑。

楊應麒又道:“既然我們都知道遲早要打一仗,那就不必顧慮太多了。”

折彥衝對蕭鐵奴的使者道:“七將軍的話聽見沒有,就這麼辦吧。”

那使者領了命便要出去,楊應麒又對那使者道:“你且慢出發,我待會還有一封書信讓你帶給六哥。”

蕭鐵奴的使者出去後,楊應麒對摺彥衝道:“大哥,東北這番殺得太慘了。”

折彥沖淡淡道:“我知道。我也很想像平定遼陽府那樣平定這裡,可惜他們不願意投降,我又沒有感化他們的大道德、大神通,所以不得已只好大開殺戒了。你是因爲這個才急忙忙趕來的?”

楊應麒道:“是。”

折彥衝道:“你來了,南邊的事情怎麼辦?”

楊應麒道:“現在我們是大勝,全軍士氣正旺,等宗輔、宗翰收到消息,無論是想反攻還是增援都來不及了。這邊能對我們造成後患的族羣又已經被六哥殺得一乾二淨,只要這邊沒事,遼南那邊就算出了什麼岔子我們也可以千鈞壓下,所以我不必枯守遼陽了。”

折彥衝道:“我不是說遼南——遼南我早有準備,宗磐首級一送來,我便已經分兵前往顯州、遂州鞏固那一帶的防線。”

楊應麒道:“那大哥說的,是中原了?”

“不錯。”折彥衝道:“這邊的事情還得持續一段時間,我已命去病南下襲擊大定府,燕雲、河北那邊的事情,你也應該準備準備了吧?”

“我有着手在做。”楊應麒將耶律餘睹之事說了,又道:“不過我以爲,這邊的事情或許更加重要,所以過來看看戰後的重建該如何着手。”

折彥衝道:“已經想好怎麼着手了麼?”

楊應麒嘆道:“東北人口本來就不多,經此一役,更是變得千里人煙稀之又稀,不過道路還在,我已經在南邊放出消息,劃出農用村落一千個,牧用一百二十個,林場八十個,交給遼口那批溫州商人經營,三年之內稅收全免,第四第五年稅收減半,第六到第十年只收七成稅收。至於如何開墾經營、如何募集人手,就由他們自己去辦。東北雖然苦寒,但物產頗豐,道路既開,又有河流溝通,我料這些商人還是願意來的。他們要募集人手,一是從中原招募流民,二是從山地勸誘室韋、女真諸族下山爲農爲牧。此舉有三利:第一是酬謝了浙東商人這些年對我們的支持,讓東海衆商家知道爲國家出力是會有回報的;第二是以漢民實東北;第三是讓‘兄弟之族’漸漸漢化。現在東北已無強有力之部族聯盟,只要我們留下一支可以信任的軍隊屯守各地,防止有變,再留下一個通曉政務、民情的大臣在這裡調節就可以了。”說到這裡嘆了一口氣道:“六哥好狠!不過……不過這的確省了我很多事情。”

折彥衝嘿了一聲說道:“你這計劃不錯,就按你說的做吧。不過你想留誰鎮守?”

楊應麒道:“武方面,我希望是五哥,文是楊樸。”

折彥衝頷首道:“可以。”

楊應麒又說了一些治理東北的細節,告一段落以後,忽然欲言又止起來,折彥衝奇道:“怎麼了?”

楊應麒有些擔心地說:“大哥,四哥那邊,你打算怎麼處理?”

折彥衝哼了一聲,說道:“這件事情,等我們解決女真之後再說吧。”

楊應麒道:“不如……交給我來處理吧。”

折彥衝微微一笑道:“你怕我殺了他?”

“不是,不過……”楊應麒道:“我總希望我們兄弟能善始善終。”

“善始善終?”折彥衝冷笑道:“現在是他不想善始善終!”

楊應麒道:“無論如何,結義之情不可忘。”

折彥衝反問他:“你打算如何處理?”

楊應麒道:“四封之內,例不封王。如果他不肯老實,就讓他到四封之外去吧。反正這個世界大得很,我們沒法全部囊括的。”

折彥衝道:“養成邊患怎麼辦?”

“邊患是亡不了國的。”楊應麒道:“很多時候,沒有外患纔會亡國。”

兄弟倆又說了許多話,楊應麒在遼陽時本來準備了許多勸諫折彥衝遠殺戮親仁德的話,但不知爲什麼,見到折彥衝後反而一句也沒出口。

從折彥沖帳中出來後,楊應麒又召來蕭鐵奴的使者,寫了一封信交給他。蕭鐵奴的使者將信帶到了寧江州,蕭鐵奴聽說楊應麒也來了,便先問他們兩人的態度,然後纔打開信來看,上面卻全是恭喜他建立不世奇功的話,蕭鐵奴心想:“老七這信是什麼意思?”

這時阿魯蠻的先鋒部隊、楊樸的文官集團都已先後到達,蕭鐵奴思忖半晌,便派人去請來楊樸,將信交給他,笑問道:“我認得的字本來就不多,在外頭幾年,越發生疏了,老七這封信用的生僻字又多,你幫我讀讀。”

幫人讀信是十分低下的事情,楊樸如今已是副總理大臣,位望極高,並不比蕭鐵奴這個副元帥差多少,但他見周圍沒有其他人,蕭鐵奴要他讀的又是楊應麒的信,心知有異,便不多言,將信讀了一遍,心中便已有底。

蕭鐵奴聽他讀完了信,問道:“老七這是什麼意思?”

楊樸道:“七將軍的意思,大概是說六將軍您的功勳甚高。”

蕭鐵奴皺眉道:“那又如何?”

楊樸道:“或許七將軍是擔心六將軍的功勞太高了。”

蕭鐵奴心中一驚,醒悟過來,問道:“依你看卻該如何?”

楊樸沉吟半晌,問道:“七將軍信中提到兩位公主車駕受衝撞一事,又請六將軍慎重處理。此事七將軍在最後才提到,雖然只是一句話,其實甚重要。卻不知楊樸能否知道六將軍將如何處理?”

蕭鐵奴笑道:“你又不是外人,要不然我也不會請你來了,如何不能知道?嗯,我看老大和老七的意思,是想重辦了。”

楊樸道:“重辦、輕辦的區別,對國家來說,對大將軍來說也許很重要,但對六將軍來說,卻不重要。”楊應麒和楊樸等一干人,如今說話時都已開始棄用漢部而用國家了。

蕭鐵奴呆了呆道:“那對我來說什麼重要?”

楊樸道:“由誰來辦,這才重要。”頓了頓道:“六將軍,您叫得楊樸來,便可見是對楊樸的信任,楊樸便不怕直言——這平定東北的功勞……”

蕭鐵奴截口道:“本來就是大哥的,是吧?”

楊樸笑道:“不錯!”

蕭鐵奴又道:“不過這件事情,卻該由誰來辦好?”

楊樸道:“自然是軍法部。若是由六將軍來嚴辦這件事情,無論結果是好是壞,增強或損害的都是六將軍的威望。但若是交給軍法部來辦,那便是秉公處理,這樣一來既可以使軍士心服,二來增強的也將是公家的威嚴——而不是私人的威嚴。”

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178章 會第10章 絕地(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189章 國債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185章 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341章 聚首(下)第343章 罷相(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349章 聞逝(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344章 北遊(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181章 責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15章 誓約(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350章 迎敗(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38章 洗衣槌(上)尾聲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349章 聞逝(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