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

折彥衝道:“眼下我們漢部局勢大好,但這樣一來卻得防範趙構豬油蒙了心,竟與金人南北呼應來夾擊我們!現在我們要全力對付金人,分不出太多的兵力來壓制他,上上之策,莫如伐交。”

歐陽適沉吟道:“宋政權在江南的情況我多有知聞,趙構膽子素來小,現在又正應付兵變民亂,未必有膽子和金人勾結!”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折彥衝道:“總之我們既要造成輿論上的道義高點,又要讓趙構有所顧忌不敢動手,這樣我們在北邊的事情才能順利推行!可是要想辦成這件事情,漢部上下除了你以外我想不出第二個人來!”

讓歐陽適去對付趙構,這件事情連歐陽適本人也覺得合適,而且他的本來力量就在東南,直接掌控着漢部三分之一的水師,折彥衝這樣安排實是名正言順,歐陽適連不去的理由都難找!可忽然之間要他退出經營了這麼久的塘沽,歐陽適心中還是大感不甘——他知道這一退出,從此便難以和中樞有緣,最多隻能成爲一方諸侯了。然而他看看折彥衝,看看楊應麒,看看陳顯,再想想其他幾個兄弟多半也不會支持自己,忽然涌起一股無奈之感。

陳顯心道:“經過這件事情,四將軍只怕會大受打擊,只是我此刻已無法去安慰他,他多半也不再信任我。只希望他莫要想差了走上邪路纔好。”陳顯知道折彥衝在這種情形下仍然安排歐陽適去做這樣的大事,內裡定然埋伏有極爲厲害的防範,若歐陽適順其旨意那還可以重新得到折彥衝的信任,若歐陽適圖謀不軌,下場只怕便難以預料。雖然陳顯從一開始就沒將歐陽適作爲自己的真主,但歐陽適畢竟對他很不錯,雙方賓主一場,他也不希望這位前座主將來竟以悲劇收場。

這天歐陽適出了大將軍府之後沒有在岸上尋住處,而是直接回到船上落腳——自從決意經略塘沽、進入中樞以來,他已經很久沒住在船上了,現在重新以船爲家,竟有一種被“打回原形”的感覺!

“這幾年我這麼忙活,究竟得到了什麼!”歐陽適發起怒來,將船艙砸得一塌糊塗,不久前他還躊躇滿志,覺得無論流求、塘沽、山東、遼口、日本、麻逸還是東北的率賓府全有自己的勢力,彷彿漢部已經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是現在折彥衝一句話下來他就完全動搖了:原來在大哥面前自己依然是這樣脆弱!如果他失勢,在遼口的勢力還會支持他麼?在率賓府的勢力可以提供幫助麼?在日本的勢力可以作爲退路麼?尤其是陳顯和那些浙東商人,在剎那間就變得那麼不可信任!

“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正惱怒間,他的岳父陳奉山來訪,歐陽適收拾情緒,來到另一個船艙與陳奉山相見,無可忍耐之下將折彥衝要調他去南邊的決定告訴了岳父。

陳奉山也是個人物,一聽這事馬上道:“賢婿,大將軍這是要削你啊權啊!”

歐陽適哼道:“我怎麼會不知道!”

陳奉山道:“可我們不能就這麼把塘沽讓出來!這事得爭他一爭!”

歐陽適黯然道:“爭?怎麼爭?現在老三和老七的人怕都已經到達塘沽了,這次他們是幾個人聯起手來算計我!哼!我孤掌難鳴,怎麼跟他們爭去!別人不說,就算要削我權的只有大哥,那我也拿他沒辦法!眼下大哥的人望如日中天,這一點你又不是不知道!別說津門、遼口、塘沽、清陽這些地方,就是中原、燕雲甚至會寧,對他歸心的人怕也不少!我們怎麼跟他鬥!”

陳奉山目光閃爍,忽然道:“賢婿,既然他不仁,那我們便不義!”

歐陽適吃了一驚,問道:“你想做什麼?”

陳奉山道:“賢婿你在前面打天下,他們在後面收好處,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津門是這樣,流求是這樣,塘沽又是這樣!他們這般做法,賢婿你難道還不寒心麼?”

歐陽適眼中閃過一絲險色,咬牙道:“不錯,我不甘心!”

陳奉山道:“既然這樣,我們還跟他們客氣什麼?哼,就把這東海翻過來,讓他們知道知道賢婿你的厲害!”

歐陽適原本極爲惱怒,但聽到陳奉山這番狠話反而猶豫起來。他的性子雖然狡詐,但機謀不深,所以常常算計不過楊應麒;野心倒也不小,但和折彥衝比起來器量便顯不夠。

這次折彥衝雖然是削他的權,但畢竟沒有把他逼到死路上去,而且還將對宋的外交大權交給他,則他歐陽適仍然是漢部的核心人物之一,重要性未必比不上老三、老五。只不過歐陽適曾希望自己可以成爲“漢部的第二把交椅”甚至“漢部的幕後老大”,所以現在忽然之間被折彥衝打回原形未免心有不甘。在這一點上,歐陽適又不如曹二、楊三了。當折彥衝失陷之時,曹廣弼本有機會獨篡漢部;當曹廣弼歸宋之時,楊開遠也有機會擴大自己在軍方的私人勢力。但這兩個人都沒有這麼做,他們對自己的位置拿捏得極準,曹廣弼有他的理想,楊開遠有他的恬然,但歐陽適卻缺乏一份豁達。

這時陳奉山道:“賢婿,如今這世道,要麼算計人,要麼被人算計!咱們可得先發制人!”

歐陽適問:“如何先發制人?”

陳奉山道:“上上之策,便是陽順那折彥衝之意,暗中則聯合宋室,待折大楊七他們跟女真人鬥到難解難分時,我們便聯合宋室抄他們的後路……嘿!賢婿你手掌水師兵權,只要關鍵時刻將海路一截斷,東海便成爲一個死海,遼南、塘沽、山東沒了流求、麻逸的補給,嘿嘿,看他們還敢對賢婿你無禮不!”

陳奉山還沒說完歐陽適便忍不住打了個寒戰道:“若是這樣,那漢部恐怕就完了!”

“完了便完了!”陳奉山道:“難道賢婿你還對他們心存不忍不成?”

歐陽適搖了搖頭道:“這事做不得。一來我不能做這等無義之人,二來老大老七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如今我手中只有漢部三分之一的水師,真鬥起來未必能成功。”他爲人雖然狡黠,但要他徹頭徹尾地背叛兄弟,卻還做不大出來。漢部這份事業做到現在這麼大他也是下了不少心血的,真要毀了他也不忍心。再則他也很忌憚折彥衝的武勇及楊應麒的智謀,覺得這件事情雖能鬧得漢部大亂,但以折、楊之能,自己未必能討到好去。在處斷大事之際,歐陽適卻是不如蕭鐵奴來得絕決了。

陳奉山嘆道:“若是這樣,那就只有用中策了。”

歐陽適問:“中策爲何?”

陳奉山道:“中策就是仍然順他們的意思,南下與大宋打交道。一來是再立一功,穩固賢婿在漢部的威望,二來則是重新把我們的經營重地放在流求、麻逸,擴大我們的勢力。等時機成熟,進則重入中樞,退則割據東南,這是中策。”

歐陽適點了點頭問:“有上策,有中策,這麼說還有下策?”

陳奉山哼了一聲道:“下策就是老老實實替姓折的辦事,輔助得他成就大業後,等他來給賢婿冊封爵位。以賢婿的功勞,將來位列王侯是沒問題的。”

歐陽適皺了皺眉,說道:“上策太急,下策又太被動,還是中策穩當。”

陳奉山道:“若是這樣,那暫時來說我們可得和姓折、姓楊的打好關係,可別讓他們疑心纔好。”

歐陽適點頭道:“這個自然。”

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15章 誓約(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9章 塞外(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6章 邊關(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190章 名妓第26章 兵滿萬(下)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356章 蝶夢(上)第173章 叛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188章 定第197章 聯姻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198章 五論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166章 使者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3章 論武(上)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7章 去向(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184章 戰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173章 叛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04章 思良將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183章 臨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161章 民議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196章 夜訪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171章 文詞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