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

金國起於蠻荒,文官極缺,所以對遼宋被俘官員常加以優待,以圖馴爲徵稅之犬。當初秦檜因爲上書勸阻張邦昌登位,希望金人能立趙氏爲帝,因此被視爲親宋大臣從汴梁抓到金國。過燕京後金人將趙宋君臣分開,或拘押,或起用,或流放,其中秦檜一家被帶到會寧,金主吳乞買聽說了他的氣節頗爲讚賞,便將他賜給撻懶任用。

秦檜雖然心懷忠義,但他畢竟年紀較輕,又不如張書夜等有寧折莫屈之烈性,到了北國後逐漸適應。北國生活艱苦,秦檜一個俘虜官員,所得生活費用不多,不但從汴梁一起跟來的蒼頭童子日漸離心,就連他的妻子王氏也每日抱怨秦檜當初不該強出頭,若是不上那見鬼的奏章,被金人當出頭鳥拘了,如今也許還能留在汴梁呢!

秦檜怒道:“我上書金人,乃是忠於君父,報效國家!你個婦人!知道什麼!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果不其……”

那個然字還沒出口,早被王氏拿洗衣的棒槌砸將過來,叫道:“忠於君父,報效國家!連老婆孩子都保不住,報效什麼君父國家!”

秦檜被洗衣槌砸了個鼻青臉腫,猶道:“此刻雖然受苦,但千載之下,丹青自有我的忠名!”

王氏嗤之以鼻,冷笑道:“便有你個忠名,有誰會記得?說不定時過境遷,天下都以富貴爲榮,以愚忠爲恥!那時你在陰曹地府哭去!再說,就算有個什麼忠名,那勞什子幾個銅錢一斤?咱生前享用得着麼?”

秦檜臉上青一陣,紅一陣,終於嘆道:“這身前身後,可當真難以抉擇得很啊!”

王氏道:“要我說,如今大金國勢大盛,撻懶王爺又是極親貴的人,不如咱們便效忠他,日後也許有個前程轉機。”

秦檜猶豫了一下,終於怒道:“胡鬧!胡鬧!”拂袖出門。不覺走到集市,一個漢部商人見他斯文,似是個讀書人,便問他要不要買筆墨紙硯。秦檜看那紙張甚好,就想買時,忽然想起囊中羞澀,搖了搖頭道:“不買,不買。”

他來北國後忘記筆墨詩書已久,這時被漢部商人提醒,心癢起來,忍了好久,最後忍不住便省下兩頓飯的飯錢買了一些草紙回家用。金人便便,本來只用樹皮,這草紙之俗卻是楊應麒那裡傳過來的,草紙紙質雖不如書寫用紙之佳,但非富貴人家也用不起。

這個月裡因秦檜買了草紙,便少了兩頓飯錢,王氏知道後大怒,拿着洗衣棒槌從家裡追打他出來,趕了兩條巷子方罷,鄰里聽見都大笑道:“看!大宋的忠臣,偷飯錢買草紙被老婆趕了兩條街。”連笑了他半個多月,甚至連家裡的下人也跟着笑。

秦檜聽說每每以袖掩面,深感羞愧。古代讀書人在女人面前最怕三件事,第一是兜裡沒錢,第二是手中無權,第三是**如綿。第三樣東西還只是晚上難受,這前面兩件事若都沒有那便是日夜難安,在老婆面前一點地位都沒有。在家被老婆罵,出門被鄰里笑,這種日子秦檜何嘗夢見過?史書中的蘇武牧羊何等慷慨悲壯!哪裡是他今日這般窩囊呢?

“難道史書裡的話都是騙人的?”秦檜迷惘了。

“我這樣做,對國家,對生民究竟有什麼用處?”秦檜反思了。

“不但對國家生民未必有用,就是對我自己……那個忠名,真的值得我如此守節麼?何況這節,後人也未必看重,便是看重……那時我早入土了!要這名節何用?”秦檜想通了。

文人終究是文人,心裡決定變節了也還要忸怩一番,過了三四天,他纔在被窩裡吞吞吐吐地與王氏說心裡話,王氏大喜道:“你啊!被那些書坑半輩子了!怎麼如今纔想通!”

秦檜囁嚅道:“如今恐怕太遲了。”

王氏道:“怎麼會遲!我聽一些人說,那撻懶王爺也不難伺候,只要你口稱奴才就好——這奴才兩字,不就是把‘臣’這一個字變成兩個字麼,有什麼難的?說幾句奴才又不會死,富貴卻就來了!”

秦檜道:“我讀聖賢書的人,讓我口稱奴才,這……這太作踐人了!”

“你懂個什麼!”王氏在被窩裡踹了他一腳,說道:“北國的規矩,是自己人才自稱奴才呢!”

秦檜道:“這麼說來,這奴才還得搶着叫?”

“那當然!這些你那聖賢書沒教吧?哼哼!這些纔是富貴之道啊!所以我說,你讀的那些聖賢書都是沒用的!”王氏道:“明天你便到撻懶王爺府上去行走行走。若行走得順了,我也到王妃那裡去行走行走,日久熟了,自然好辦事!那張邦昌得了金人信任便做了皇帝,我們也不盼做皇帝,但做個一方守臣,也勝過在這裡熬這清貧苦寒的歲月!”

秦檜點頭道:“也是,也是。”

第二日便去求見撻懶,撻懶也早聽說他的志行高潔、文才卓著,所以頗爲看重,便在家裡見他。秦檜見了撻懶的面,膝蓋軟一軟,伸直了,再軟一軟,又伸直了,終於一咬牙屈膝跪了下去,這一跪下,口中的氣也順了過來。文人的膝蓋一軟,嘴皮子跟着也會變薄,半輩子讀來的詩書都變成諛詞,那馬屁拍得便既有水平又極響亮。

撻懶大喜,當場便送了他黃金十兩,白銀五十兩,絹二十匹,又許以重用。秦檜捧着財物回家,鄰里聽說他去見了撻懶都生敬畏,誰人還敢笑話他?見了面都陪笑臉彎腰鞠躬。秦檜還沒進門,那蒼頭童子早跑來給他脫鞋了。

秦檜大悅,進得門來,王氏看見財物臉也不一樣了,馬上去張羅酒菜。不久又有鄰里過來串門賠罪,秦檜大人有大量,加上心情正好,便不計較他們先前的無禮,反而送了他們一些財物。待無人時,秦檜對他老婆道:“經過這一番曲折方知那忠孝仁義都是假的,只有這富貴二字才能得人心!”

王氏笑眯眯道:“你才知道麼?也不晚,不晚!從今往後,還說那些個忠孝仁義麼?”

秦檜笑道:“自然要說,不說它怎麼富貴下去?所謂‘學得一身才藝,賣與帝王之家’,要大富大貴,這忠孝仁義之論還得繼續賣!”

王氏喜道:“不錯,不錯。”

兩人說的正好,忽然屋頂一聲響雷,嚇得兩人抱在一起哆嗦,哆嗦了好一會,王氏先回過神來,放開她老公,喝道:“怕個什麼!那雷都是打窮人的!有富貴遮頭,便雷也打我們不到!”

秦檜定了定神,也點頭道:“不錯,不錯。”

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169章 飢亂第148章 地之失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7章 去向(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169章 飢亂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141章 陷燕京第142章 入太行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343章 罷相(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14章 烏古(下)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348章 秦府(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5章 出谷(上)第171章 文詞第182章 諾第349章 聞逝(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199章 老臣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12章 鷹兔(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13章 狼羣(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189章 國債第349章 聞逝(下)第350章 迎敗(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8章 伏擊(下)第198章 五論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346章 南行(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3章 論武(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