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人族戰爭結束

朝歌城內,殷郊慌了。

數千精銳,連個水花都沒冒出來就被唐臨收了。因爲姜子牙的計策,殷郊麾下的精銳全部放到了汜水關,就算其他地方還有些兵馬,但那裡來得及來朝歌擊退叛逆?

“姜尚誤國,姜尚誤國啊!”殷郊在皇宮之中大聲咆哮,但文武百官都不敢應聲。

當初是殷郊力排衆議讓姜尚這個毫無資歷的老頭掌控朝政,如今又開始怪人,真不是明君所爲。

但如今說這個已經沒用,兵臨城下,沒有一個主心骨根本無力抵抗。

因此,終於有人出列說:“陛下,爲今之計,請釋放聞太師,只有太師才能力挽狂瀾。”

“聞仲?他跟那反賊離火同出一門,分明就是幫兇,你們竟然讓我將他放出來?”

殷郊想也不想地拒絕,哪怕提議的是皇叔比干。

“陛下,聞太師忠心耿耿,絕無背叛之意。否則以他法力,如何能困於天牢之中,早就破牢而出了。聞太師之所以甘心爲階下囚,只因陛下你的命令啊。”比干繼續勸說殷郊。

文武百官看到有人出面進諫,也有不少人附和。

“陛下,比干天生七竅玲瓏心,能辨別忠奸,肯定不會看錯。”

“聞太師忠心耿耿,陛下明察啊!”

……

羣臣勸諫,殷郊卻越發憤怒。聞太師是他親自下令收入天牢的,如今卻說他是忠臣,要守朝歌城還非他不可?

這登基纔多久,一而再再而三地丟面子,殷郊實在接受不了,咆哮道:“你們都說比干七竅玲瓏心不會看錯,那看錯說的是誰?!”

“陛下,如今不是意氣用事之時,難道你要讓這數百年成湯江山拱手讓人?”比干繼續苦勸道。

“既然你爲聞仲說情,可敢爲他擔保。若是聞仲受不住這朝歌城,就用你的七竅玲瓏心來贖罪!”

殷郊這番話,令羣臣震驚,這朝歌城要破了,最危險的不是當皇帝的殷郊麼?要知道西岐那邊名義上還是以殷洪名義攻打朝歌,就算贏了以西伯侯的性子也不會爲難這些臣子。

可以說,現在還站在這裡出謀劃策的都是真正的忠臣,不然等着西岐打進來不就行了?

此時,又有快報傳來,朝歌城外,闡教衆仙出現,楊戩已經使出法天象地神通,正在猛砸城門。

朝歌城有皇朝氣運與陣法守護,除非城內有內應,打開缺口,否則輕易突破不了。但如今朝歌城內連個主持的人都沒有,任由楊戩這麼砸下去,估計很快就要破開城門了。

情勢已經容不得殷郊再考慮,若是再無應對,這江山都要丟了。

“罷了,傳令聞太師,命他領兵退敵。”

比干沉默,他原本沒準備答應殷郊那無理的要求,但如今殷郊已經下令放人,比干也不想再生枝節。

朝歌城外,楊戩化作十丈高巨人,抓着三尖兩刃刀,奮力斬向城門。

每一刀都能斬出深深的裂痕,用不了多久就能破門。

看似勇猛,實際上楊戩心裡有點不是滋味,不久前他還爲朝歌城裡的皇帝賣命,沒過幾天就轉投西岐,這讓他有點接受不了。

但師命難違,再加上離火道人給他治好了被旱魃抽乾血肉的手臂,楊戩也只能認命,將心中煩悶發泄在刀刃之上。

眼看城門要告破,楊戩只覺得腦門遭了重擊,頓時就眼前一黑。

此時,刺耳的轟鳴與玉鼎真人的提醒纔剛剛傳來:“徒兒當心!”

這一下,竟比聲音更快。

虧得楊戩玄功了得,近乎金剛不壞,否則早就腦漿迸裂而死。

急忙收了法天象地神通,楊戩連退數十步,這纔看清楚來人說誰。

一位威風凜凜的老人騎着墨麒麟,居高臨下地看着楊戩。

剛纔正是他用雌雄雙鞭打了楊戩面門,將他驚退。

“聞太師?!”

雖說早知朝歌不會輕易陷落,但這可就出乎意料了。

楊戩滿心想不通,說好了截教與闡教合作攻城呢?這聞太師不是金靈聖母的弟子麼,根正苗紅的截教親傳啊,怎麼反而出手偷襲?

聞太師卻沒給楊戩說話的機會,雌雄雙鞭化作風雷,接二連三地打在他的身上,只見金光四濺,像是打在燒紅鐵塊上一般。

楊戩怒了,也不管這是什麼情況,三尖兩刃刀盪開雌雄雙鞭,朝聞太師斬出一道刀光。

聞太師一拍墨麒麟避開,轉手一指,一面金牆從天而降,砸到楊戩的身上。

這法術用得妙到毫巔,正好在楊戩一刀斬出還沒來得及收回之時。金牆如同泰山壓頂,將楊戩鎮壓下去。

楊戩心裡那個苦,原以爲自己玄功練就,能夠在封神之戰上建功立業。結果第一戰出手就被唐臨鎮壓,第二戰跟着師父被生擒,第三戰還沒什麼表現又被鎮壓了。

楊戩還想抗爭,卻發現這金牆並非單純的重壓,落在身上之後竟然還迅速融化,將他身體包在其中,完全固定在裡面,竟然再也動彈不得。

楊戩不僅力氣使不上來,就連法天象地神通都被壓制,竟然用不出來。

楊戩知道對手法術玄奇,連忙使出自己壓箱底的本事。眉心天目一開,射出湛湛青光破開了這金牆封印。

然而剛破牆而出,楊戩就看到一道同樣的清光射來,與他的天目對視,楊戩頓時眉心冒血,大聲慘叫起來。

在封神世界裡,三隻眼的可不止楊戩一個。

楊戩天目剛剛破開法術,法力不濟,被聞太師以逸待勞重創天目。

原來是聞太師知道楊戩玄功了得,全身上下幾乎沒有破綻,這便用了計策,逼楊戩展開天目。天目雖強,也是楊戩唯一的弱點。

聞太師一擊得手,楊戩敗退,靠着玉鼎真人死命護住才得以逃命。

看似幾個回合的交鋒,實則是電光火石般的幾個剎那。

看到楊戩被擊敗,燃燈道人大聲說:“聞仲,闡截二教如今已經聯手,你無需與我等爲敵。”

被打到投降什麼的太丟人,燃燈只能說兩教是合作關係。

但聞太師卻說:“本太師在此,與兩教恩怨無關,爲的是朝廷法度。爾等攻打朝歌,莫非以爲朝廷無人?”

燃燈道人和其他闡教仙人都愣住了,他們都被打到投降了,甘心來搞投名狀,你們截教能不能商量個統一口徑?那邊離火道人要他們打朝歌,這邊你聞太師要保朝歌,還講不講理了?

當真是無名火起,燃燈道人大聲道:“是截教讓我們打的朝歌,聞仲要攔,可別怪我等不留情面。”

燃燈道人這番話是說給遠處觀戰的唐臨聽的,別到時候打殺了聞太師反而被截教的人怪罪。

然而,令燃燈道人震驚的是,闡教衆人齊齊出手,竟然沒能迅速幹掉聞太師。

那坐在墨麒麟之上的蒼老身影,一手五行法術精妙到令人震驚,已經到了生生不息,暗成循環的境界。

哪怕面對衆人圍攻,竟然也能在關鍵時候化險爲夷。

這也跟闡教衆人元氣大傷有關,一個個都是在誅仙陣中被劍氣切得遍體鱗傷,然後被唐臨生擒,如今能發揮三成功力算不錯了。

反觀聞太師,雖然是被關在天牢許久,但實際上毫髮無損,可以說是全盛之時,自然是差距甚大。結果半天時間,竟然沒能將聞太師拿下。

緊接着,朝歌城似乎看出希望,將皇城守衛都給派了出來,給聞太師助陣。

這是真的全部兵力都押上了,守護皇城的是商朝最精銳的部隊,在聞太師的指揮下馬上結成軍陣。當初打北海諸侯的時候,唐臨就見識過聞太師軍陣的厲害,如今輪到闡教衆人嘗一嚐了。

數千軍士捏成一股力量,再聞太師指揮下比得上兩位闡教金仙。

眼看戰局今日膠着,唐臨終於出現在戰場之上。

論修爲境界,唐臨區區一個五氣朝元的小修士不值一提,但此時唐臨卻是封神世界氣運所鍾之人。

一現身,所有人不約而同罷手,將目光投向唐臨。

“聞太師,許久不見,如今戰局已定,何必頑抗?”唐臨問道。

聞太師拱手刀:“離火師叔,弟子輔助三朝,又是先帝託孤之臣,職責在身,抱歉了。”

唐臨不提聞太師截教門徒的身份,以官位相稱,自然是明白聞太師的想法。在他出手之時,再用身份壓人就沒意義了。

聞太師卻稱唐臨爲師叔,內心其實也不願意與截教同門廝殺欺師滅祖,此舉實屬無奈。

“太師忠心耿耿,我也明白。但我代表的乃殷洪殿下,也是皇室正統,這兄弟之爭,不管輸贏商朝社稷依舊。太師你忠心的究竟是這朝廷,還是殷郊?”

唐臨實在想不明白聞太師的堅持,商朝皇位傳給兄弟兩人有什麼不同?又不是西伯侯要搶這皇位。

聞太師並無半點遲疑,反駁道:“陛下乃先帝指明繼位之人,代表皇朝正統,又無過失。若是隨便找個藉口就能造反,世人紛紛效仿,那天下將永無寧日。”

唐臨沉默了,還真是疏忽了這個問題。

沒有紂王的可勁作死,西岐的造反理由確實有點牽強。殷洪雖然被殷郊砍了一條手臂,但殷郊除此之外也只能說是剛愎自用,卻沒其他罪行。

真要說唐臨決定造反的理由,其實不過順水推舟。否則殷郊就算將唐臨當成反賊又能對他有什麼影響?

在聞太師看來,皇帝就算冤枉了一個臣子,臣子最多也就伸冤而已。就像是岳飛的後代也只是想着爲先祖正名,也沒舉起反旗推翻宋朝啊。

但唐臨卻不一樣,區區一個皇帝,反了又如何。

沉吟片刻,唐臨便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殷郊要將我當害死先帝的罪犯來問罪,我離火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區區皇帝,哪有自己的性命要緊。”

“道不同不相爲謀,既然如此,弟子只能得罪了。”聞太師將軍勢排開,再次

“聞仲,你不聽我號令可以,但難道連你師父的命令都違抗?”唐臨再次問道。

聞仲乃是金靈聖母的弟子,金靈聖母自然也是站在唐臨這邊的。

只是不等唐臨請出金靈聖母,聞仲就說:“所謂忠義兩難全,我聞仲得師尊指點,但終究不成正果。既然我選了輔助朝廷,享這人家權勢,便應該有始有終。今日聞仲違抗師命,自廢一目謝罪。”

說罷,聞仲將用拇指插入自己眉心天眼之中,大片鮮血噴射而去,聞仲一瞬間蒼老了幾十歲,騎在墨麒麟上也是一副搖搖欲墜的模樣。

見此情景,衆人都是心生敬佩,天目乃一身修爲精煉而成,聞太師自毀天目便是元氣大傷。

不過,就算聞太師實力無損也不可能擋住闡截兩教圍攻,最後結果並無不同。

“唉,早知道就不問這個了。”唐臨嘆息說。

“師叔你無需愧疚,弟子理應償還。”聞仲強撐着說。

“我不是這意思,罷了,今日總要有個了結。”

只見唐臨手掌一翻,蓮花發相一開一合,掌心處就多了個人。

黃袍加身,頭戴冠冕,正是皇帝殷郊。

“陛下!”聞太師發出一聲驚呼。

“你們不會覺得我剛纔就在這看戲吧?朝歌城可不止一個入口。”唐臨說。

聞太師無言以對。

唐臨確實是讓闡教的人攻打朝歌,卻沒說自己絕對不出手。趁着聞太師在南面跟闡教打得熱鬧,他帶着截教衆人走另一邊,直接破門,殺入皇宮之中。

就連守護皇宮的士兵都派出大半助戰,唐臨不費吹灰之力就活捉了殷郊。

而在這位少年皇帝被抓住的時候,他還瘋狂地叫喊着聞仲放反賊入城,要將比干的七竅玲瓏心挖出來。

唐臨都不知道這孩子怎麼會歇斯底里至此,殷郊雖然不殘殺平民,但已經偏激到成爲一個徹頭徹尾的暴君。

還是金靈聖母提了一句:“此人被妖術所擾,夜夜不能安寢,又服用大補之藥強撐精神,早已失了神智。”

唐臨琢磨了一下這話意思,大概是殷郊晚晚睡不好,說不定還噩夢連連,然後爲了白天能精神點死命嗑藥,所以弄得精神狀態不正常了。

這不就是典型的失眠導致情緒暴躁?

一聽妖術所致,唐臨大概明白是什麼意思了,皇宮裡面一羣妖孽這次不下毒,用更迂迴的方式來影響皇帝了,非要造一個暴君出來。

只可惜,唐臨沒抓到妲己,這妖狐怕是汜水關一破就已經收到消息跑路,看來是真的跟應龍有所勾結。

對於殷郊,唐臨的處置也簡單,時間回溯將他的身體恢復到登基前的狀態。受妖術影響的身體恢復過來,眼裡的血絲和心底的狂躁都平復了大半。

此時與聞太師相見,殷郊不由得悲從中來,頓時淚流兩行。

唐臨卻不準備給兩人深情對白的機會,沒這功夫,對聞太師說:“太師你說道不同不相爲謀,如今皇帝在我手中,你降是不降?”

聞太師看着殷郊,只要唐臨手掌一捏,這少年皇帝就會被捏成肉醬。最後,聞太師只能長嘆一聲:“老夫,投降。”

聞太師投降,這場戰爭就徹底結束了。

殷洪入住朝歌,殷郊下獄,但朝廷並沒有太多的動盪。說到底,只不過是兩位都有繼承資格的王子之間的爭鬥,誰輸誰贏最終也是以穩定爲主。

朝廷之事唐臨不需要考慮,他現在需要做的是找到應龍這羣復甦的妖神。這羣上古兇戾熟知各種秘聞奇術,連五色神光都有辦法可以剋制,放任下去也不知道會搞出什麼麻煩來。

如今妖族隱藏起來,需要儘快將他們挖出來。

“之前做的準備現在正好能夠用得上,果然系統的任務是早有提示啊。”

唐臨心中感慨,然後用土遁術回到陳塘關的天候控制中心。

“雲從龍,應龍所在必定有云層變動,旱魃能致赤地千里,所在之處也必有乾旱。衛星全功率監控,一旦有任何氣候劇烈變化馬上告訴我,數量不夠就給我再發射更多的衛星上去。”唐臨吩咐說。

影響天下水旱變化的幕後黑手,唐臨感覺自己已經找到了!

第215章 任務結算第353章 誰還沒有幾萬個小弟第385章 勁辣牛肉乾第197章 特殊的拯救方式第28章 血菩提加智力?第220章 話不可說絕第505章 又是你這個二五仔第208章 因果劍域第314章 爭奪靈魂第346章 破解鏡花水月第447章 辭行第139章 殭屍之禍第498章 一戰定乾坤第476章 收復四海龍王第298章 爲什麼非要逼我?第223章 被你猜對了第352章 卍解·殘火太刀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390章 追蹤者團滅第336章 靈魂壓縮第398章 我就不是你女兒嗎第16章 踩死拍死第504章 就這?第351章 解放吧毀鷇王!第425章 爲什麼打你不打別人第491章 頭給打爆第148章 只能殺人滅口了第56章 魂器下落第58章 助你一指之力第182章 終於無敵了第412章 煉寶第23章 這根本不是英語第325章 又一個不死之身第57章 被截胡的斯內普第442章 遠古之神第247章 可怕的自制力第115章 神眷者第280章 死城第501章 什麼是神仙日子第143章 戌土之靈第398章 我就不是你女兒嗎第103章 忙着創造世界第238章 寫輪眼拍賣會第102章 綠谷出久的坦白第42章 十分一致命機率第81章 最終之戰來臨第55章 想不想學功夫第178章 神器塑形第119章 破局的關鍵第57章 被截胡的斯內普第223章 被你猜對了第321章 好久不見第168章 寫小說真的太難了第447章 辭行第248章 機械副本第264章 盤古號啓航第102章 綠谷出久的坦白第171章 決定去打小鬼子第73章 副本難度再次升級第343章 虛圈入侵第83章 應該穩了第463章 大氣的三太子第112章 不是表妹嗎?第423章 碧遊宮內第445章 射手打不過突臉坦克第493章 孔宣被打吐了第504章 就這?第353章 誰還沒有幾萬個小弟第285章 井底之蛙第135章 來點猛藥第74章 可以拼一把試試第41章 難道要翹班?第286章 特殊的煉屍法陣第440章 放生第324章 此地獄非彼地獄第68章 巨人的價值第57章 被截胡的斯內普第282章 不能投機取巧第337章 誰是朋友誰是敵人第370章 終見靈王第470章 前往龍宮第7章 爲下次穿越做準備第356章 被預知的規則第497章 牆倒衆人推第463章 大氣的三太子第13章 接連出現的大佬第358章 百倍強化第321章 好久不見第47章 被嫌棄的奧羅羅第130章 比準聖還牛逼一點第346章 破解鏡花水月第231章 運籌帷幄的宇智波斑第379章 壞脾氣與壞運氣第126章 藝術就是爆炸第16章 踩死拍死第128章 系統再次晉級第479章 妖狐在行動第378章 人命關天第315章 將我感動還回來第307章 尋找離家的弟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