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幕府慫了

這一晚上,享受和平與繁華二十多年的江戶之民,註定做不了個好夢了。

上萬東江軍自東南切入,繞通向甲斐的四谷門直趨海邊,堵住了通往東海道的山下門,幸橋門,緊挨着江戶灣停了軍。

是夜,毛珏安安穩穩的搭着帳篷,連續跑了好幾天的,還經歷了一場惡戰的東江兵士們是睡了個安穩覺,可江戶城內則是連續爆發了幾次爆亂,大敵來襲所帶來的壓力,沒等毛珏攻城,江戶下町自己就亂了起來,一些破落武士趁機去洗劫町人家,在城內放起火來,還有大隊的御武士拿着火把在街道上跑來跑去,竭力維持着治安,半個晚上江戶城都處於混亂中。

不過這混亂僅僅發生在包圍全城的下町十幾區內,位於城中心的本丸,二之丸,三之丸還有德川大天守始終是不動如山,黑漆漆的就像是一座巨獸那樣。

一夜緊張終於隨着大海中一捆紅日緩緩升起而漸漸消散,可在江戶城民心頭的那股子壓力卻是愈發的沉重,隨着太陽升起,東江軍吹響了號角,城外的野獸結束了酣睡,開始要飲血吃人了。

就算是德川家的核心江戶城,也是屬於典型的平山城。

城這個字在華夏與在倭國就是兩個概念,大明的城市,基本上是外面修一大圈城牆,將城與市場全都包裹在其中,老百姓,大地主,商人手工業作坊大半都可以容納其中,可修建城牆實在是費工費力的大型工程,只有華夏地大物博才這麼奢侈的起,倭人窮鬼一樣的幕府是拿不出如此多資金人力物力,地方上大名更是土財主一個,更起不起中式城牆了。

於是乎學了那麼多年大唐,倭人也就學了一座平安京,作爲倭國主流的鑄城方法則是學了百濟高句麗,把城修在山上,也不用起城牆,直接藉助高度優勢來防禦。

可防禦優勢有了,經濟優勢卻沒了,毛珏這才從信濃高原走出來,那羣山環繞的地方,軍隊都難走,更別說商隊了,又於是乎,平山城這玩意又出現了,在沒有山的平原地區,就比如這關東平原,就地用土石堆起個人造假山,然後再在上面修城,修天守閣。

說實話,其實論防禦力,這種山城比大明的城牆堅固的多,在征服世界的蒙古大軍面前屹立了整整四十七年,還在城下擊殺蒙古大汗的釣魚城就是屬於典型的山城,還是萬曆朝鮮戰爭,倭人在半島上也起了不少倭城,比李朝仿照中原建立的城市難打多了。

可這樣的城池也付出了同樣的代價,就宛若一個大桃子,心兒是硬的,主要防禦力都集中在那裡,桃肉卻是軟嫩多汁的,環繞在周圍,居住着大量級武士,手工業者,商鋪老闆的城下町,就是這桃肉。

又是安穩的用過一頓早飯之後,大約上午八點,似乎都慵懶了幾分的東江軍好整以暇的列隊出行進向了江戶幸橋門。

這兒防禦算是毛珏所見的倭人城市中最好的了,三米多的郭牆外延用石頭結結實實的壘起了一層來,上面是亭子也是土石結構的石塀,只不過這些在明軍大炮面前,還是屬於被轟的,真正令毛珏矚目的是,城外還格外挖掘了護城河,長長的崛壕把整個江戶城包裹在其中,壕水引自北面流淌過來的偶田川水,壕水足足有五米六米寬,而且水流還頗爲湍急,這打起來就比較麻煩了。

現在手頭沒有船,想從這兒走似乎唯一條道就是眼前着幸橋,幕府爲了進出壕溝而修建,寬好幾米的大木頭橋。

不過就在毛珏思索着如何才能破開外城這層軟殼時候,眼前的幸橋門忽然咯吱一聲洞開了,旋即凌亂的腳步聲中,大批的倭人兵衛衝出了門,列陣在橋上,在雲目曾經讓東江軍吃過苦頭的織田家超長槍陣密密麻麻的在倭人軍陣前布了三層,一些鐵炮手也是自縫隙中鑽到前面,德川家黑底兒金葵紋在他們背後嶄新的頸旗上燁燁生輝着。

雖然說幕府主力不是被甩在身後,就是中計去九州島平島原之亂去了,總體戰略來講,幕府的確是兵力空虛,可再空虛,一國首都也不帶空到沒人首的,就像崇禎二年的京師之戰,後金氣勢洶洶而來,兵馬只有五六萬,而京營卻有十來萬,甭管戰鬥力多爛,數量好歹在那兒了。

大量武士旗本居住在江戶城同樣如此,只要幕府將軍一聲令下,二十幾萬人口的江戶城拿出三萬武士也是輕鬆。

不過看着這架勢,幕府軍似乎想要出城和自己野戰,這就有點活膩歪了吧?除了擁有大量重騎兵的後金,這個時代,野戰毛珏還不虛誰呢!

毛珏的眼色下,幾聲輕笑中,剛剛經歷一場攻堅戰,又成長了不少的龐大海,沈戎,劉衝,趙鐵漢幾個東江將領也是四散下去,軍鼓聲下,東江軍同樣也擺起了軍勢,大炮被炮兵呼哧呼哧往前退,步兵緊密的走着陣型,大隊伍列成了今年新訓練的一個陣型,空心三角陣。

這是毛珏參考拿破崙埃及金字塔之戰時候空心方陣的一個變種,畢竟倭人沒有騎兵,不太需要擔心被高機動部隊四面八方的圍攻,隊伍排列成三角形,大炮位於軍陣後兩角,傾斜的陣型射擊面不比空心方陣窄,唯一的弱點射擊角度收到侷限,卻也是問題不大。

最重要的是尖銳的陣頭,一但冷兵器接戰,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攻擊一點,迅速切開陣型,而傾斜的兩翼則能向寶劍的劍鋒那樣迅速鋸開撕破的陣型,將傷口擴大到難以應付。

五個團就是五個大三角,銳氣逼人的指着橋上幕府軍。

可虎頭蛇尾是讓這些鬼子演了個徹底,東江軍這麼殺氣騰騰的等着,這些幕府武士卻像便秘了那樣,剛擠出橋一點,就不動彈了,從八點等到八點半,也沒見他們多擠出一點來,曬了半天太陽曬得眼冒金光,毛珏又是氣急敗壞的喝令下去。

“全軍保持陣型,就地休息,一炷香的時間後開始給老子炮擊,丫丫個呸的耍老子!”

也是等的直冒火的東江軍士隨着命令低聲罵罵咧咧的坐下,有的還拿出了煙仇,不過就算坐着,也是五個巨大的三角形,軍陣的縫隙中,有後備兵擡着水桶抓緊去給隊伍發水,雖然人人都有水壺,可仗不知道打多久,水壺裡的水能省着還是省着,還有三角形後兩角的炮兵亦是開始擦拭着大炮。

都說當兵的脾氣急,還真是不假,剛入伍時候,炮兵指揮孫春,多麼文弱的個小子,這會也跟炮仗似得,來來回回跳着腳叫罵着整炮位,確定前進方向。

眼看着東江軍也要如同個大炮仗那樣開始爆發時候,守橋的幕府軍又是忽然變陣了,曬得眼冒金光的德川武士忽然嘩啦的一聲裂開了一道縫,緊接着,又是幾個轎伕擡着個比箱子大不了多少的轎子急促的出來,身後還有家臣還打着一張張白旗在那兒晃悠。

毛珏倒是沒自愛到覺得這些小鬼子要投降了,看着小轎子還有穿着青衣長袍的家僕晃悠到了兩軍中間,在那兒停了下來,他也是對身邊一歪腦袋,猛地抽着戰馬,毛利櫻帶着十幾騎握着刀也是衝了出去。

用倭語呱啦呱啦交流了一番,這海賊妞又是再一次急促的回了來,翻身下馬,很有武士範的利落單膝跪地,一手按膝蓋稟告道。

“主公,來的是幕府老中青山幸成,代表了幕府將軍,要與主公談判!”

“談判?”

…………

又沒打成,擺成幾個大三角的東江軍是接着舒服的坐着抽着煙,而兩軍對壘的中間,則是被擺了個大帳篷,這倭人窮的可以,肉都吃不起,擺譜卻是一個來一個來的,小轎子始終沒下人,直到後面家僕又擡出個頗爲碩大的榻榻米木頭炕,在上面擺上了茶桌,一個黑不溜丟的老頭子這才裝逼的下來,被幾個下人攙扶上炕,和尚那樣的坐着。

不過旁邊負責煮茶的侍女倒是長得還不錯,也不知道是不是時間太急來不及把臉塗得慘白,倒是難的露出了少女肌膚本色來,看的前面負責警衛的劉興治還很流氓的色眯眯盯了過去。

別說,還真不愧是大家戶的婢女,煮茶婢女非但沒有害怕低頭,居然還擡頭對着他微微一笑,可就這一笑,讓紀年的老流氓劉興治都是一身冷汗,立馬把腦袋撇到了一邊去,再也不看一眼。

他孃的,這小娘皮,滿嘴污黑的?看着就噁心。

跪坐方式的確是日本自大唐時候傳過去的,不過隨着椅子的發展,到了宋代中原已經開始逐漸淘汰跪坐了,只不過在這窮的叮噹響的倭國,還堅持着跪坐這一方式,作爲德川幕府的丞相之一,青山幸成這老頭就是端端正正的跪坐在榻榻米上,全身重量都壓在膝蓋兩腿上,滿是威嚴等着毛珏,可眼看着在重甲護衛中的毛珏緩緩走來,下一秒,他的老臉卻是急促的抽搐了起來。

幾個侍衛是乾淨利落的把個椅子擺放在榻榻米上,也不脫鞋,毛珏直接就踩了上來,坐在他對面,本來倆人身高就差不少,毛珏再這麼一坐,從側面看去,就像是大人訓小孩兒似得。

嘴角抽搐了好一會才憋了回來,老傢伙端起茶向毛珏就敬了過去,誰知道再一次吃了個憋,毛珏壓根沒有接的意思,依舊是目光直勾勾的死死盯着他一張老臉,那眼神,令人極其不舒服。

看起來挺無禮的,實際上,毛珏這也是情理之中,他又不習慣跪坐,如果腿坐麻了,一但倭人埋伏下殺手,他如何迅速的拔刀應戰?而且天知道茶水有沒有毒,現在他是優勢,所以更需要謹慎,不能冒險。

這奉茶禮被毛珏給撅了,姓青山的老傢伙也沒那個心思接着裝斯文了,直接又是黑着老臉嘰裡呱啦一陣倭語,聽的毛珏一個腦袋兩個大。

還好旁邊有個當翻譯的海賊妞。

“主公,他說,毛將軍乃是大明封疆大將,遼東鎮帥之一,堂堂大明官家之一,爲何屢行盜賊苟且之事,侵擾他德川幕府,劫掠沿海,殺戮良民,不怕有有失身份嗎?”

這老傢伙心還真夠大的,都打到他都城底下了,居然還有心思掰扯誰對誰錯。

不過既然他問了,毛珏也不能不答,理直氣壯一轉身,讓人把豐臣秀吉的五七桐紋給搬了上來,毛珏也是理直氣壯的叫嚷着。

“行盜賊之事?本將是行的堂堂王師,討伐不臣!萬曆年間,豐臣家乃是大明親封的倭國國主!大明屬國之一,汝等德川家不忠不孝,不仁不義,謀逆篡位,大逆不道,以至於豐臣家晉升餘一孤兒,到遼鎮高求,作爲宗主,大明當然要出師討伐!”

這話不僅僅聽的青山幸成老臉陰沉,甚至就連翻譯的毛利櫻都是嘴角微微抽搐。

雖然處於華夏文化圈,一面吸取着華夏的養分,一面倭國卻向小媳婦那樣還自己矜持着,倭國可從來都沒有如同朝鮮那樣向大明稱臣稱藩過。

剛剛毛珏說的,更是個美麗的誤會。

那還是萬曆朝鮮戰爭時候,纔剛剛結束壬辰之役,大明和日本第一次接觸議和,大明派遣沈惟敬出使,以天朝的身份冊封豐臣秀吉爲倭國國王。

可豐臣秀吉那時候眼光可是放在大明天下的,他提出的要求,娶明國公主,割讓李氏朝鮮的半壁江山,兩方利益述求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正理來說無論如何也談不下來。

可偏偏,沈惟敬是個商人,負責接待他的小西行長也是個商人出身,倆人都怕談崩了受責罰,倆奸商一商量,一個回去對豐臣秀吉謊稱明朝答應要求,一個對萬曆皇帝謊稱豐臣秀吉接受了冊封,差點,這個東亞最大的外交詐騙就被兩人糊弄下來了。

可假的畢竟是假的,半年以後,等不到要求的賞金與大明公主,豐臣秀吉發怒,又發動了慶長之役,第二次大明日本的朝鮮戰爭。

第七百一十九章.東林復社第八百八十四章.接力棒第七百二十一章.北伐?第四百九十八章.鯤?第八百五十八章.被騙第二百零三章.會師第八百八十章.窮人靠變異,富人靠科技第二百一十七章.白衣妖童第一百六十九章.富庶下的黑暗第八百九十一章.柔弱公主第一百四十五章.先禮後兵?欺軟怕硬!第四百零六章.世間百態第九十七章.被秀第八百五十章.大愚第六百九十四章.時代過去了第一百三十五章.黑珍珠號第八十八章.我大高麗第五百八十九章.以怒遮智第六百六十章.堅持就是勝利第四百五十一章.連鎖反應第六百六十九章.新樣式交鋒第三百四十六章.雞生蛋,蛋生雞第一百四十三章.破殼第七百八十章.太子篇之未知到來第三百八十四章.妥協之道第六百二十七章.背道而馳第五百四十五章.王朝的餘暉第七百一十章.裂痕第一百零五章.寶藏第四百七十七章.買賬第三百四十七章.老成的東江遊第二百八十三章.進兵第八百七十五章.明之鋼鐵第二百五十章.明正言順第二百八十三章.進兵第三百五十二章.屈辱第六百五十九章.機遇第四百五十六章.觸手可及的勝利第四百零三章.賊爲官第二百九十八章.如何治理?第二百八十三章.進兵第八百八十四章.接力棒第九百零七章.紳士們的入城禮第二百五十四章.順我者昌第五百八十章.衝冠一怒爲紅顏?呵!第二百八十八章.肥水大戰?第五百六十六章.奧林匹斯陷落第二百零六章.兵貴神速,一日下城第四百三十九章.收之東隅失之桑榆第四百零七章.連鎖反應第八百四十章.公主下嫁百姓家第三百四十七章.老成的東江遊第一百六十一章.太慢了第四百三十章.會盟第五百二十九章.梟雄落幕第八十六章.建州女真來幫忙第五百零二章.活火熔城第七百四十一章.大殖民頭子第三百一十章.桃園染血第三百九十九章.詔安第三百四十六章.雞生蛋,蛋生雞第五百二十七章.大清皇帝?第七百九十五章.太子篇之神威第四百四十三章.好運第十三章.老司機,穩!第六十七章.理想中的部隊第一百八十九章.第一汪血第二百一十五章.紅包第一百七十二章.又是個閉門羹第四百零八章.陰雲第五百四十六章.礁石與滔天怒浪第三百八十五章.遼東督師的代價第二十二章.靠海吃海第一百七十二章.又是個閉門羹第二百八十九章.武士道與刺刀殺第五十一章.吹牛逼起家第一百七十六章.寒心第三百一十七章.一波未平第四十章.圖窮匕見第三十八章.節外生枝第六百二十三章.揚州城破第一百一十章.吸菸有害健康第八百六十章.楚家小姐一百八十四章.桃花惡第三百二十六章.誰人決定第七百六十九章.太子篇之有錢任性動起來第八百四十一章.劇變的棋局第六十九章.狼煙起,山河顫第六百六十七章.輿論大爆炸第五百九十七章.攝政王第一百三十一章.乞丐錢,乞丐命第二百零六章.兵貴神速,一日下城第六百九十九章.無天命之人第四十二章.爲仇第六十八章.工欲善其事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勝不喜第一百三十九章.耍賴?第一百一十四章.錦州風煙第五百五十二章.活路?等死!第七十九章.致富最快莫過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