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演習

譚延闓在京師會晤了李鴻章之後,便帶着李鴻章的心腹周馥回到天津,在塘沽碼頭接到了前來參閱的辜鴻銘等人。參閱直隸督標新軍的人雖然少了些,但來的都是精華——當今各省疆臣之中,除了淮系就是湘系,還有張之洞、譚鍾麟這樣單幹的,這兩撥人中周馥明顯是淮系的,而張之洞派來的辜鴻銘、陳衍等人由於張之洞和劉坤一的密切關係,也可以看作是湘系的代表。

這一次譚延闓乾脆擬定了一個演習,這樣最能直觀的讓來訪者看到新軍的戰鬥力,而且他也相信一直都是在使用實彈射擊訓練的新軍也不會讓他失望。演習地點就放在大沽炮臺附近,距離小站駐軍地點說不上很遠,當辜鴻銘等人在參觀了小站新軍駐地,校閱了新軍六營之後,新軍士兵就開始打包整理準備在規定時間內徒步行進到達大沽炮臺。

僅僅在小站兵營觀看閱兵式就已經給周馥和辜鴻銘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大沽炮臺持續了兩天的軍事演習更是讓他們心中感到震驚,他們甚至很難相信這支直隸督標新軍是譚延闓在短短不到五個月的時間裡訓練出來的。

第一次校閱直隸督標新軍得到了周馥等人的齊聲讚賞,這大大激發了譚延闓想要將直隸督標徹底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決心。十月五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譚鍾麟向朝廷上奏了《選募新兵創練洋操折》,將直隸督標新軍開辦情形專案具奏。這一奏摺讓整個帝國在甲午新敗後想要嘗試重建國防力量的官員將目光一起轉向了小站,而在此之前他們所關注的胡燏棻編練的定武軍被直接忽略了——直到現在定武軍人員不過兩千來人,訓練了快一年還拿不出什麼成績來,這不免讓人有些失望。

十月十五日正當朝廷內部還在爲譚鍾麟的摺子而討論的時候,恭王奕訢、步軍統領榮祿、駐天津各國領事、中外報業記者、水陸團練各將官兩百餘人來到大沽炮臺,在這裡直隸督標新軍在譚延闓的安排下進行了規模更大的軍事演習,時間爲期三天,完全按照西洋列強各國軍事演習的標準進行。

這次演習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在華所有的外文報紙都做了詳細的報道並且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恭王奕訢雖然知道譚延闓在小站訓練直隸督標,可是直隸督標按照定製是屬於直隸總督的直屬軍隊,這並不在軍務督辦處的管轄範圍之內,這一次演習恐怕是奕訢看到的最強大的軍事演習,直隸督標新軍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這場演習之後,恭王奕訢和榮祿的聯合上折在朝廷中引起了更大的波瀾。

“此軍人人體氣強壯,槍械整潔先進,步營聽其扳機作勢之聲如千人一律,裝彈放響整齊劃一……炮營鋼炮皆採用克虜伯八生後膛架退鋼炮,皆精利之器,光潔絕倫……炮手之技洵稱敏捷……馬營操藝甚精,進退徐疾,皆如人意……”所有的洋文報紙都不惜讚美之詞,這種統一口徑的爲新軍叫好,已經有數十年都未曾出現過了。

最令參閱者感到興奮的是直隸督標新軍進行了花樣百出的實彈射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譚延闓邀請三名外國記者和恭王奕訢與榮祿在新軍步營中任選十名士兵進行實彈射擊表演,而靶子便是由士兵驅趕了一羣羊。十名士兵臥倒後在榮祿的命令下開始自由射擊,羊羣雖然被槍聲所驚擾,但有士兵驅使倒是散而不亂,羊羣從八百米外開始向射擊士兵所在地前進,在六百米處開始射擊,在行進到三百米的時候就全部被十名士兵全部射殺。

這本來並不稀奇,不過百來只羊羔平攤到每人身上只有十隻而已,但是最令參觀者感興趣的便是當他們有些疑惑的受到邀請去清點羊屍的時候,在士兵的提醒下他們才發現很大比例的羊都是被射擊士兵直接擊中頭部而死,這讓所有人對新軍士兵的射擊精確度感到非常讚歎了。

譚延闓練兵除了注重士兵的負重奔襲能力之外,就是士兵的射擊和個人搏鬥能力了,無論是先前的總督侍衛隊還是現在的直隸督標新軍,他們的射擊從開始都是使用實彈,而且都是子彈敞開供應。當然因爲時間的限制,直隸督標新軍的射擊水平完全不能和侍衛隊出身的軍官們相比,如果讓他們進行射擊表演的話,那絕對不會讓羊羣接近到三百米的程度,而且爆頭率也遠比這些士兵要高得多。

“估計以後再也不會有侍衛隊射擊水平那樣的軍隊了!”譚延闓在心中有些失望的想到。他明白隨着這次直隸督標“亮相”成功,他將會獲得更多的練兵機會,而隨着規模擴大,這訓練經費自然不能夠和現在相比,像這樣敞開供應實彈射擊以後的可能性會很小。

譚延闓前生雖然是學習醫藥的,對於解剖不是很在行,但是也算是馬馬虎虎,很早以前通過解剖那些死去的“靶羊”他就已經知道現在這個時代的子彈更加註重的是射程和穿透能力,對於子彈擊中人身體後對人體組織的破壞並不是很強。他對於命中率固然非常重視,但出於有效擊殺的目的,他纔會如此要求士兵們苦練槍法——除非你直接擊中對手的腦袋和胸腹人體重要臟器官的位置,那麼敵人不是不會立刻死亡的,還有很大的生存機會。

在校閱直隸督標新軍的貴賓當中並不都是像那些記者一般對軍事一無所知的人,駐天津各國領事在得知要校閱直隸督標新軍的時候,就有意帶上使館的武將出身外交人員。在這些專業人士的眼中,直隸督標新軍的軍事水平已經讓他們刮目相看,因爲新軍的各項軍事素質水平已經非常接近歐洲陸軍的水平,尤其是那堪稱恐怖的射擊能力,更是讓其中的一些軍官有些色變——這個時候的歐洲陸軍在訓練過程中也進行實彈射擊訓練,但是即便是服役一兩年的士兵他們的實彈射擊平均水平也就是不到一百發的樣子,這已經是訓練堪稱非常嚴格的士兵了。

而譚延闓爲了追求射擊的命中率,讓士兵更加有參與戰場的感覺,在訓練直隸督標新軍的時候,也採用了侍衛隊訓練方法,一組士兵實彈射擊,另外一組士兵則臥倒在靶標下面的小淺坑中。每一名士兵在最後一個月裡面打掉的子彈可以達到千發以上,他們已經由五個月前的各種身份在譚延闓的訓練下成功的邁入了士兵的行列,槍聲對於他們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了。

在這次演習之後,譚延闓立刻上書朝廷,以直隸督標新軍爲藍本《上督辦軍務處稟》,詳細的敘說了直隸督標新軍的訓練過程,並且還附上了練兵辦法和營制響章。這道奏摺受到了督辦軍務處恭王奕訢、步軍統領榮祿和長麟的大力推薦,由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親閱。

隨後恭王奕訢和榮祿聯名上了一道專折:“竊查歐洲各國專以兵事爲重,逐年整治,精益求精,水師固其所長,陸軍亦稱驍勇。中國自粵捻削平以後,相沿舊法,習氣漸深,百弊叢生,多難得力,現欲講求自強之道,固必首重練兵,而欲迅期兵力之強,尤必更革舊制。臣等於去歲冬月,軍事方殷之際,曾請速洋隊,仰蒙簡派廣西臬司胡燏棻會同洋員漢納根,在津招募開辦,嗣以該洋員擬辦各節,事多窒礙,旋即中止。另由胡燏棻練定武軍十營,參用西法,步伐、號令均極整齊,雖未盡西國之長,實足爲前路之導。今胡燏棻奉命督造津蘆鐵路,而定武一軍接統乏人,臣等公同商酌,查有直隸督標中軍副將譚延闓樸實勇敢,曉暢戒機,前連中三元狀元及第……相應請旨飭派譚延闓督練新建陸軍,假以事權,俾專責任,現先就定武十營,步隊五千人,炮隊一千人,馬隊兩千人,工程隊一千人以爲根本,加募步軍一千人,共足一萬之數,即照譚延闓所擬營制餉章編伍辦理,每月約支正餉銀九萬數千兩,至應用教習洋員最失緊要,應由臣等諮會出使德國大臣與德國外部選商聘訂……果能著有成效,尚擬逐漸擴充……”

恭王奕訢和步軍統領榮祿的這道專折很快便得到了回覆,而譚延闓終於在十月末的時候接到了任命新建陸軍軍務處的聖旨。此時譚延闓終於如願以償的獲得了督練新建陸軍的權柄,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最爲美妙的便是直隸督標新軍得以保留,每月軍餉等一應開支皆從直隸賦稅中領取。

шωш tt kan ¢Ο

直隸督標新軍雖然成軍時間比較短,但是卻受到了最爲嚴格的訓練,譚延闓也希望能夠保留這支軍隊,至於訓練新軍則必然從直隸督標中抽選軍官,不過這將會是一兩個月之後的事情了——胡燏棻奉旨督練新軍,雖然折騰了一年什麼成果沒用弄出來,但是他的兵員選拔還是非常不錯的,既然朝廷已經定下需要訓練一萬新軍的計劃,那中間的缺口是極大的,短時間內只需要調用十來個軍官“空降”到新軍充任教官即可。

譚延闓將他選拔直隸督標新兵的標準搬到了新建陸軍中來,要求所錄取的兵勇身高一定要在四尺以上,並且還有諸如負重、長跑等選項考量,除此之外如果是識字者或有童生、稟生、秀才功名的人蔘與新軍者,種種身體素質方面的考量標準可以下調。這樣的選拔方式不是一兩天便可以完成的,從直隸督標借調過來的軍官立刻奔赴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地招募兵員。而選拔兵員的這一兩個月中,直隸督標新軍是不會做太大的變動,該訓練的依舊訓練,鞏固已往的成果,繼續完善各項軍規。

當然在等待招募兵員的時候,譚延闓也上書要求將新建陸軍的軍營從馬廠轉移到小站,這樣一來可以繼續督練直隸督標,而且在訓練新建陸軍的同時,也好就近借調直隸督標的軍官幫助訓練。他的這一項請求得到了恭王奕訢的支持,並且由軍務處下撥了修建營房的費用。

這一次譚延闓將會全面負責新建陸軍的籌備工作,除了爲新軍士兵衣裝、帳篷等日常採購之外,還要進行武器採購,並且這一次和自己訓練六千人的直隸督標不同,一萬人的軍隊的組織結構就不能夠再像直隸督標那樣不合理了。

恭王奕訢和榮祿的那道摺子中關於一萬人的兵種配置完全是照抄譚延闓的建議,這樣的配置大體上也算是合理,但是在具體到營一下的細節方面還需要完善。這兵種配置方面,北洋武備學堂出身的軍官們更加有發言權,他們都是受過完整軍事教育的優秀軍事人才,原侍衛隊出身的軍官在個人軍事素質上要明顯強於他們,但是這種活侍衛隊出身的軍官是絕對幹不來的。

新建陸軍步隊營,設統帶官兼一員管轄全營,幫統帶官一員,管帶領官四員,哨官12員,哨長24員,督排哨長四員。

新建陸軍炮隊營,設統帶官一員,管轄全營。幫統兼左翼領官一員,管轄三哨。副領官兼哨官三員,哨長九員,全營克虜伯八生三十倍口徑火炮二十四門。管查炮馬哨長一員,幫統兼右翼領官一員,管轄三哨。副領官兼哨官三員,哨長12員,管查炮馬哨長一員,幫統兼接應馬炮隊領官一員,管轄三哨。副領官兼哨官三員。哨長九員。管查炮馬哨長一員。

新建陸軍馬隊營,設統帶官一員,管轄全營。幫統官一員,領官兼一哨官四員,哨官八員,哨長12員。

新建陸軍工程營,管帶官一員,幫帶官一員,委員一員,管理橋樑司隊官一員,木工四隊,鐵工一隊,水工二隊。管理地壘司隊官一員,築工四隊,石工一隊,筐工二隊,土工二隊。管理電雷司隊官一員,雷兵三隊,管理修械司隊官一員,修炮鐵工一隊,修槍鐵匠二隊,修械木工一隊。管理測繪司隊官一員,測繪一隊,印化兵一隊。管理電報司隊官一員,工匠一隊。

通過這一次軍制制訂,譚延闓愈發感覺到自己手頭上缺乏人才——出身侍衛隊的四十名最出色的人才已經去德國留學學習軍事已經快一年了,這些人才是他的嫡系,而北洋武備學堂出身的軍官相處的時日尚短,還不足以拿住這幫人的人心。

“歷史上袁大頭是怎麼做到的呢?!”感到自己不足的譚延闓有些想念袁大頭同學了,被他暗算了一把之後,袁大頭果然斷了糧源,再也沒有資本來爲自己鋪墊升官路徑了,而他以前交往的諸如王修植等人在袁大頭無力支持他們逛八大胡同之後,也都忙不迭的離他而去,可見這官場上什麼八拜之交全都是假的。

就這樣四面楚歌的情況下,袁世凱依舊沒有離開京師,依然在尋找機會,在得到沈靜的情報後,連譚延闓都不得不佩服大頭同學了。對於抓人心這一塊,譚延闓也不得不承認如果讓袁大頭得了這個訓練新軍的機會,自己很難是他的敵手——人家不過用了不到五年的功夫就將北洋陸軍折騰的跟個鐵桶一般,這種凝聚力功夫他還真做不來。

不過袁大頭賴在北京依然不肯去溫處道赴任,這讓譚延闓感到深深的威脅,連沈靜都不止一次的露出對袁世凱的殺心了——這麼一個人沒錢並不算什麼,但是就憑這幅百折不撓的心勁也是一個大敵,倒不如趁着他什麼還都不是的時候,乾脆做掉他免留後患纔是正經。

譚延闓比誰都想幹掉袁大頭,但是身邊沒有可靠的人選來承擔這項人物,他也害怕暴露此事,那可就成爲一大丑聞了,這暗殺的名聲實在是太臭,即便他袁世凱是個五品的小官依然如此。不過令譚延闓非常欣慰的是,手頭缺乏參謀人才的情況將會很快得到解決——第一批留德士官生中間的十三名將會在一個月後回國,他們是讀得並不是德國正牌軍事院校,而是通過毛瑟兵工廠鋪路經過德國軍事院校的安排進行一年期的短期軍官速成學習。

第164章 擴散第343章 市場第46章 出兵朝鮮第127章 鋪墊第33章 拆補第47章 孤獨第317章 勢如破竹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286章 命運第283章 契機第48章 遇敵第71章 貪吃第49章 開炮第326章 資本第160章 割肉者第357章 洋務干將第101章 意外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318章 南下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30章 告密第212章 對峙第54章 常熟第154章 奧運會第329章 清洗第300章 外圍第19章 老丈人第294章 東風第187章 武力第7章 賠罪第203章 潛艇第142章 演習會議第390章 日蘭德第241章 權力第381章 磨刀第140章 陰影第112章 重組第304章 博弈第51章 絕望第364章 心理暗示第139章 資源交換第209章 先兆第246章 弓弦第252章 猙獰第338章 矛盾第323章 讓步第338章 矛盾第343章 市場第213章 皇權第159章 銀元第156章 留學生第190章 投降第276章 承諾第35章 肥羊第362章 矛盾第151章 鬧劇第290章 攻城利器第230章 麻煩第46章 出兵朝鮮第191章 綁架第95章 一致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375章 爭奪第298章 盛宴第281章 移民第17章 排場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221章 猙獰第315章 推進第135章 心中的辮子第340章 貪污第252章 猙獰第86章 高下第297章 得手第263章 易幟第330章 崩潰第210章 真假第291章 水落石出第335章 發難第156章 留學生第282章 北洋第374章 地獄來客第195章 策略第282章 北洋第184章 扶植第242章 罷免第79章 新居第97章 枯棋第67章 詫異第364章 心理暗示第141章 殺威棒第70章 危機第102章 重臨第86章 高下第225章 線路第208章 遙遠第44章 水霧第110章 狀元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