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穿越後遺症

張俊平回到家,弟弟妹妹早已經睡下。張俊平來到書房,閉目沉思了一會,提筆寫了一個靜字。

力透紙背,筆畫如刀似戈,轉折間筆鋒透紙而出,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礴,又如戰場對峙,鋒芒畢露,殺氣四溢。

這不像是一個靜字,倒像是一個殺字。

吾日三省吾身!

張俊平靜坐反省自己近來的所作所爲。

殺氣有些過盛,這不是好現象!

那些賊道固然該死,該殺!

但是,自問,解決這些賊道的辦法有很多,讓他們生不如死的辦法也有很多。

可是,張俊平選擇的是最簡單,最直接,也最殘暴的辦法,殺!

張俊平知道,這算是穿越後遺症。

就好像一個人到了陌生環境,正常人一般都會有兩種反應,要麼把自己變成刺蝟,稍一受到外界的刺激,就會把刺張開。要麼把尾巴夾起來,小心翼翼的觀察四周,去試探,摸索周圍的環境,稍有風吹草動,就蜷縮成一團。

張俊平此時就是第一種情況,穿越到陌生的大宋,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這讓他不自覺的張開身上的刺。

沉思許久,再次提筆寫下一個靜字。

這一次性不似剛纔,鋒芒畢露,筆鋒開始內斂,殺氣也不似方纔那般四溢。

觀察片刻,張俊平再次提筆,一連寫了十多個靜字。

氣勢依然磅礴,但是殺氣逐漸內斂,最終隱藏在筆畫轉折中,不再外顯。

“呼!”張俊平長出一口氣。

“郎君!”

“祿伯,你還沒休息啊?”

“老了,覺少!聽到郎君回來,我過來看看,郎君可需要宵夜?”

“不用,我晚上不吃東西!

時間不早了,祿伯早點去休息吧!”張俊平親自把張祿送出書房,看着離開,才轉身返回書房休息。

早點休息,明天好迎接狂風暴雨。

第二天一早,彈劾高遵甫四人的奏章像雪片一樣飛進大內。

打殺幾個惡道不是問題,在所有人看來,都不是大事。

關鍵是武將殺人,這個不是好現象,這樣的苗頭不能出現,必須要狠狠的打擊,鎮壓下去。

這是大宋文官共同的心聲。

就算是李迪,向敏中這樣的忠臣良相,在這件事上,也保持了沉默。

保持沉默,已經是他們對高遵甫等人最大的支持了。

王欽若,丁謂等爲首的奸相,求和派,最看不得的就是武將冒頭。

因此他們並沒有壓制彈劾奏章,衆多彈劾奏章很順利的通過,放到了真宗皇帝趙恆的御案之上,爲開封府尹馬元方上朝奏事,準備了足夠多的彈藥。

垂拱殿。

“啓奏陛下,昨日晚間,高遵甫,楊文廣,曹僖,張俊平四人在樊樓飲酒時,意外發現有賊人將兒童手腳打斷,驅使兒童乞討謀利……

高遵甫四人尾隨至碧霞觀,發現賊人巢穴……高遵甫怒而殺人……”馬元方爲人方直,也沒有添油加醋,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昨天張俊平他們走後,馬元方並沒有閒着,而是把張俊平四人當天的行蹤調查了出來。

“陛下,高遵甫,曹僖等人,年紀輕輕就如此暴虐,如果任由發展,以後還了得?必須要嚴懲!”王若欽上前啓奏道。

“陛下,必須要嚴懲,那些惡道固然該死,可卻不該死於高遵甫四人之手!”丁謂也上前一步大聲啓奏道。

“宣高遵甫,楊文廣,曹僖,還有那張俊平……”真宗皇帝趙恆揉了揉額頭,有氣無力的說了一句。

近來,真宗皇帝趙恆感覺自己的身體越發差了,這上朝都有些吃力,時間稍長,精神就有些跟不上。

原本純良的少年,怎麼就這麼衝動呢?

那些賊人縱然該死,也該有開封府來處理。

真宗皇帝趙恆心裡想着,頭更疼了。

雖然打壓武將是朝堂一貫的政策,可是作爲皇帝,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文官又是不一樣,一些激進的文臣恨不得武將死絕,可是,他心裡清楚,這個國家,大宋離不開武將。

這朝堂之上,又是一陣狗撕貓咬。

可憐的幾個青年,都是我大宋的好兒郎,不知道會不會被那些文官撕成碎片。

這一刻,真宗皇帝趙恆有些可憐起張俊平四人。

不得不說,皇帝的心思是最難揣摩的。

“陛下,青雲道長求見!”

“宣!”真宗皇帝趙恆有氣無力的吐了一個字。

都不用問,這青雲道長肯定是爲昨晚的事來的。

“陛下!”青雲老道臉色陰沉,那模樣,好像死了爹一樣,哭喪着臉。

“青雲道長,你不在玉清應召宮煉丹,來着垂拱殿所謂何事?”真宗皇帝趙恆明知故問道。

“陛下!請陛下替小道做主,小道的師侄死的慘啊!”青雲道長拜倒哭訴道。

真宗皇帝趙恆心裡一陣膩歪,你那師侄是個什麼東西,你還好意思哭訴,就算是高遵甫他們不殺,朕也要殺他們!

只是,真宗皇帝趙恆還指望青雲道長替他煉丹,這些話是不能說出來。

於是轉頭對馬元方吩咐道:“馬愛卿,你把事情經過向青雲道長說一下!”

馬元方又把昨天發生的事情經過,以及開封府的調查結果說了一遍。

“陛下,小道那師侄天性純良,忠厚老實,定是收納奸人所騙,小道的師侄死的冤枉啊!

可恨那高遵甫居然不問青紅皁白,把小道的師侄一塊殺了,小道的師侄至死還揹着罵名!”青雲道長早就知道事情經過,也早就想好了說辭。

“陛下,那高遵甫仗着世受皇恩,如此不問青紅皁白,實在是跋扈,如此暴虐行徑,必須嚴懲,以儆效尤!”王若欽出列上奏。

王若欽北宋五鬼之一,慣會搬弄是非,造謠誣陷,搶工奪權。

這次,王若欽以宰輔之位,去打壓高遵甫等四個小年輕,倒不單純是爲了搬弄是非,而是真心爲道家討個公道。

第一百零二章充實的生活第七十七章四修五德六藝第四十一章聖人心思難猜第十五章二叔對家族的貢獻第六十二章喝酒擼串第一百三十四章轟動全城第一百四十二章臨行前的安排第四十一章聖人心思難猜第一百六十六章世家的謀劃第五十三章真·隔山打牛第一百九十章一條肥美的魚餌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把不好燒(1)第二百零九章張俊平造神第一百二十四章不着急改變第四十一章聖人心思難猜第一百九十五章夏帥使來了第六十三章比武助興第一百二十九章張俊平的主意第一百二十六章軍人很簡單第二十四章穿越後遺症第五章垂拱殿哭訴第一百七十九章十大家族再聚首(1)第一百九十五章夏帥使來了第六章劉府門前討債第一百五十六章淡然無視第四十九章鬥牛是利國利民之舉第五十章轟動開封的兩件事第二百一十一章藏寶庫vs武庫第三十九章秒殺之後的謙虛第八十七章酒坊建成第十九章兒時的小夥伴們第十章齊家之道第一百五十三章後續安置第一百四十四章二嬸的感激第一百五十二章善後第七十五章官傢俬巡書院第一百五十四章張俊平的處置方案第五十五章教育宣言第七十三章勤奮好學的尹魯第一百三十章又見忽悠第一百四十八章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九十四章賺錢了!賺錢了!第六十九章薅羊毛第九十八章春種秋收的謬論第八十四章訓話,分隊第八十二章福星福伯第七十二章牛事,是大事第一百零二章充實的生活第八十五章傳授樁功,收心第一百九十五章夏帥使來了第四十四章獻酒,進言第四十章教太子童謠第四十一章聖人心思難猜第一百五十五章兩位先生的小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羣臣默契,一唱一和第八章劉府堂前講故事第一百二十一章張俊平的人情第九十八章春種秋收的謬論第四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八十七章酒坊建成第一百零一章播撒火種第一百四十四章二嬸的感激第一百四十一章邀請名士同行第一百四十八章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一百八十三章可願六百萬買我閉眼(1)第八章劉府堂前講故事第一百五十章不一樣的山寨第二十章熱血青年第一百零八章鉛合金活字第七十四章萬象書院第七章劉府討債第一百八十一章徵召鐵匠(3)第五十二章小型流水線釀酒廠第一百八十二章找專家(4)第四章馬行街大戰楊文廣第一百九十九章獵殺狼羣第二十章熱血青年第一百五十八章沂山一日遊第一百五十三章後續安置第四十三章兇名在外第一百一十三章真·三把火第一百四十一章邀請名士同行第八十四章訓話,分隊第四章馬行街大戰楊文廣第三十一章喜獲隱藏職業第三章馬行街上踏歌行第一百二十章霸拳vs形意虎型第一百一十三章真·三把火第一百五十章不一樣的山寨第十八章加工粉筆(盟主加更3)第一百三十九章五品知縣第六十六章調教太監第一百二十一章張俊平的人情第一百四十二章臨行前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一章當官沒有善惡第十四章何須選擇,全都要第四十三章兇名在外第七十章暴怒的劉美第一百四十九章意外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