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沂山一日遊

“山長,這……”顧方看着帳篷裡堆了一地的強弓,寶劍,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

“先生想說什麼?”張俊平爽朗的笑道。

他現在心情不錯,從賈肅那裡敲了一筆竹槓,又基本確定了幕後黑手,所以笑的格外燦爛。

“這些弓箭都是真正的戰弓,一石強弓,只怕學子們拉不開啊!

還有這些可都是寶劍,比之前我們書院學子用的寶劍還要好上幾分!

即便是當年我師尊送我的寶劍,與之相比,也多有不如!”顧方搖頭晃腦的嘆息道。

一石弓,已經屬於強弓,是禁軍精銳弓箭手使用的弓,能開一石五斗弓的就是禁軍一流高手。

基本上就是張家三百家丁中小隊長的水平。

“無妨,無論是練劍,還是學習騎射,主要目的還是希望通過騎射,劍術來磨礪他們的意志!

一石弓可以更好的錘鍊他們的體魄,磨礪他們的意志!”張俊平笑道。

“山長說的也有道理!”顧方不再糾結這個問題。

或者說,他原本糾結的就不是學子能不能用的了一石弓這個問題。

他奇怪的是那夥軍漢,居然這麼輕易的服軟,並且還送上大禮。

顧方沒有問出口,張俊平自然不會多解釋什麼。

只是笑笑,繼續指揮着自己的兩名跟班烤羊肉。

此時羊肉已經變得金黃,上面刷了幾遍羊油,奇異的香氣在帳篷裡瀰漫。

“好了,撒上鹽就能吃了!”聞着羊肉的香味,張俊平忍不住嚥了咽口水。

這全羊上面,還沒有撒鹽,已經是異香撲鼻,撒上鹽肯定更香。

後世的烤羊肉,裡面都會放一些孜然或者其他什麼秘方配料。

其實真正的燒烤,還是吃原滋原味的,只要羊肉夠好,只需要撒上一點鹽即可。

放其他的佐料,會遮住羊肉原本的味道。

張俊平拿出一把小刀,開始片羊肉,別看羊肉外面已經是金黃,裡面還不熟。

把外面的片下來,然後裡面可以繼續烤。

“顧先生,許先生你們嘗一嘗,這羊肉的味道怎麼樣?”張俊平把片下來的羊肉放在盤子裡,遞給顧方和許榮。

顧方和許榮也餓了,稍微謙讓了一下,就接過盤子。

“嗯,這羊肉烤的確實不錯,外焦裡嫩。

大家同吃!”顧方拿起一片羊肉品嚐了一下,大聲稱讚着招呼其他教書先生和學子品嚐。

在爲人師表這方面,顧方做的還是不錯的。

“先生先吃吧!我等再等一會……”雖然饞的只咽口水,但是沒有誰過來和顧方他們搶吃的。

這個時代還是非常講究尊師重道的。

張俊平那邊烤的很快,其他教書先生和學子們也都品嚐到了烤羊肉的味道。

“去給那邊送點過去!”張俊平讓張貴和張寶給住在另外一個帳篷的女人送去烤羊肉。

……

簡短解說,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賀喜小隊,何奎小隊趕着馬車,牛車離開帳篷。

他們兄弟兩個率領各種的小隊要護送十六名落難的女人回家或者去開封府。

賀喜他們上路之後,張俊平一行人也收拾行囊開始上路。

張俊平一行四十人,多出來五十匹戰馬,一人雙騎還有空餘。

出了兗州地界(在宋朝泰山還屬於兗州府地界),再往東行就是沂州,基本上一路都是山路。

沂州境內的沂山,又稱“東泰山”,爲中國“五大鎮山”之首。

是山東省境內的第二大山。

沂山山脈是山東境內的第二大山脈,和泰山山脈合成泰沂山脈。

第一大山脈自然是泰山山脈,沂山山脈延綿數百里,層疊環翠,集雄,險,奇,幽四大盛景於一身。

好在,張俊平一行人也不着急,一邊趕路一邊尋幽訪勝。

沿途欣賞着沂蒙山脈的盛景。

走到九龍口,顧方指着前方說道:“前面有座廟,叫做東鎮廟,裡面有太祖皇帝所立的御碑,我等前去瞻仰一下太祖皇帝的御筆!”

“早就聽說太祖皇帝在九龍口大戰韓通的事蹟,我去瞻仰一下太祖皇帝的雄韜武略!”許榮也跟着建議道。

“好!大家都去,好好感受一下,太祖皇帝創立基業的艱苦!

沒有太祖皇帝的雄韜武略,就沒有爾等今天平靜的生活!

戰亂紛飛下,莫說讀書,能夠活命都不容易!

大家需謹記,爾等今天的生活,是太祖皇帝一刀一槍打下來的!”張俊平趁機給學子做思想教育。

這不是張俊平唱高調,這一行人裡面,誰知道里面有幾個皇城司的密探。

除了那三百家丁,其他的人,張俊平真不敢保證,他只知道,裡面肯定有皇城司的密探。

張俊平不想查,也懶得查。

有雙眼睛在身邊更好,皇帝放心,他也安心。

走進東鎮廟,這裡香火還比較旺盛。

有不少香客前來上香。

在廟門口還有一位廟祝正在講解東鎮廟的來歷。

“想當年,太祖皇帝在此處和後周大將韓通激戰,眼看即將落敗,幸得沂山山神及時相助,太祖皇帝這才反敗爲勝,大敗韓通於沂山之下!

後來太祖皇帝得了天下,親封沂山爲東鎮,並建立這座東鎮廟……”

張俊平駐足聆聽着廟祝的宣講。

這廟祝的真實身份應該是官方宣傳員。

因爲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得位不正,所以自趙匡胤開始,歷代皇帝都致力於宣傳自己的皇位是上天授予的。

趙匡胤建東鎮廟,率文武百官親臨沂山東鎮廟祭奠,並大肆宣傳自己在沂山得到了山神的幫助,纔打贏韓通,就有這麼個用意。

在東鎮廟上了柱香,接受了一番愛國主義教育,一行人才離開東鎮廟。

安排家丁看守馬屁行囊,張俊平帶着一衆先生,學子來到百丈崖瀑布。

路過一趟沂山,不到百丈崖瀑布來看一看,總會有些遺憾。

這裡也是沂山幾大盛景名勝之一。

李白曾經到場遊歷,並留下一首古詩“題百丈崖瀑布”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開。

龍潭中噴射,晝夜生風雷。

但見瀑泉落,如潀雲漢來。

這首詩雖然流傳不廣,但是比廬山瀑布更早。

第二十八章拒絕封賞第五十五章教育宣言開書三十天的感謝信第七十七章四修五德六藝第十章齊家之道第一百零八章鉛合金活字第九十八章春種秋收的謬論第一百三十五章寇相的意見第七十六章趙恆的憂慮第一百一十二章紅糖薑湯第一百三十九章五品知縣第一百四十五章四大糧商的心裡陰影第七十一章痛並快樂的張祿第八十二章福星福伯第一百八十七章跑題的飯局(1)第七十八章可憐的孩子第一百二十六章軍人很簡單第三十八章一個打十個開書三十天的感謝信第七十六章趙恆的憂慮第一百一十四章糧食漲價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把火第六十三章比武助興第三十八章一個打十個第二十五章圍魏救趙第七十二章牛事,是大事第五十一章皇帝也不好當第四十三章兇名在外第一百三十四章轟動全城第一百零八章鉛合金活字第一百九十五章夏帥使來了第二零八章傳承和信仰第一百二十三章賑災第一百四十八章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五十章轟動開封的兩件事第一百一十九章羣臣默契,一唱一和第一百四十一章邀請名士同行第八十章福伯歸來第四十五章請陛下吃牛肉第一百七十三章張俊平斷案(5)第二十二章血洗道觀(盟主加更5)第二百章誰纔是主角第四十一章聖人心思難猜第一百九十章一條肥美的魚餌第八十八章不一樣的二叔第一百一十四章糧食漲價第一百八十一章徵召鐵匠(3)第二百零四章查封無染寺第五十二章小型流水線釀酒廠第四十三章兇名在外第六章劉府門前討債第一章突如其來的穿越第四十一章聖人心思難猜第一百六十章碑林之皇朝更迭(2)第十七章哥是傳奇(盟主加更2)第三十七章萬拳之祖第五十九章臣,有本奏第一百四十七章送君儀刀第一百五十九章張俊平的命題作文(1)第二十八章拒絕封賞第六十六章調教太監第十五章二叔對家族的貢獻第八章劉府堂前講故事第一百四十二章臨行前的安排第五十七章被噴一臉口水第三十三章祿伯的騷主意第一百零八章鉛合金活字第三十五章皇帝的沖天怒火第四十二章蒸餾酒出世第二十六章攻敵之必救第一百一十九章羣臣默契,一唱一和第四十章教太子童謠第一百九十一章當官沒有善惡第三十二章吃不起茄子的權貴第十章齊家之道第一百八十三章可願六百萬買我閉眼(1)第九十二章虎威退敵第一百五十四章張俊平的處置方案第一百八十一章徵召鐵匠(3)第一百五十七章百鍊青鋒劍第二百零四章民夫杯相撲比賽第一百零三章訓話第三十二章吃不起茄子的權貴第一百六十章碑林之皇朝更迭(2)第一百七十九章十大家族再聚首(1)第一百六十七章準備燒第二把火(4)第一百三十五章寇相的意見第一百七十五章萬萬沒想到(2)第一百五十六章淡然無視第一百六十章碑林之皇朝更迭(2)第一百一十三章真·三把火第一百二十八章不做悲情英雄第一百五十三章後續安置第二十六章攻敵之必救第一百六十章碑林之皇朝更迭(2)第一百四十八章路見不平一聲吼第六十一章沒錢了第一百八十一章徵召鐵匠(3)第七十九章夾帶私貨第一百九十四章收服十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