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五章 終極套娃

“我算是想明白了,你們這個皇帝呀,用人就是個饕餮,胃口大的緊。你看,你戰場是不能打了對吧,按理說武將到這份上,就該歸隱了,即便是在朝堂上也是修閉口禪就行了。沒什麼威脅纔對。可是現在呢?”

“我就奇怪爲什麼把你從來州調回了汴京,又是升官、又是賞賜,甚至連太皇太后都動不了你。這恩情可大了去,感情在這事上,等着你呀。”完顏宗幹用力的啐了口瓜子皮,把自己摞出來的瓜子皮小山都給吹散了。

“以後這種事,絕對少不了。嘖嘖,無所不用其極,是在下輸了。”完顏宗干連連搖頭,大宋這皇帝,絕對不想表面那麼良善。

王稟上下打量了一下完顏宗幹晃着腦袋說道:“爲官家盡忠那是本分,我樂意!”

完顏宗干連連點頭說道:“那是,有錢難買人樂意呀!要不說你們這大宋皇帝高明呀,這被人賣了,還給人數錢,哪怕是知道了,你也心甘情願,嘖嘖,這水平,我遠不及也。”

“待會小常朝你就杵在那,說官家所言,臣甚是認同。往那一坐,就沒人敢造次,嘖嘖。”

“就這麼簡單?”王稟皺着眉看着完顏宗幹。

“對,就這麼簡單。只要你還在京中,你們官家就是大優勢,想幹啥幹啥,爲所欲爲。”完顏宗乾點頭說道。

這就是現實,五萬大軍駐紮在陳橋驛,整個朝堂裡的人,誰都不敢造次,不敢用什麼陰毒伎倆,而官家所說的三大前提,就必然會推行下去。

“我知道了。”王稟點頭,站了起來,從西華門進了宮,走進了文德殿。

“刑律爲何要再次強調刑律面前人人平等?刑律面前的人人平等前提,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刑律面前的具體體現!正因爲在歷朝歷代裡,刑律面前不平等是極其常見的!屢見不鮮!”宋世卿漲紅了將這一段極爲拗口的話說的字正腔圓!

趙桓坐在月臺上,看着宋世卿的模樣,這語速語調,擱在後世做個RAP歌手,那是一等一的強,趙桓都被這一大段話繞得有些眩暈。

律法面前人人平等,是之前就已經廷議通過的一條律法基本原則,而現在討論的是刑律,而宋世卿堅持將刑律面前人人平等,寫進三大前提之內。

這就成了爭議點,看似有些重複。

宋世卿剛剛喘氣喘勻了些說道:“立法、司法、刑律和執行的四個層面上,儘可能的實現平等。我們的律法在制定的時候,一定要擺脫民衆們的偏見,我們的民衆是何等的模樣?他們認爲人和人是不平等的,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什麼是人上人?這就是尊貴卑賤之分!”

“刑不上大夫喊了一千多年了,我們到現在連立法層面都做不到,等我們都下了黃泉,有何臉面面對列祖列宗!”

趙桓示意宋世卿先歇一下,這朝堂畢竟不是誰嗓門大誰就有理的地方。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這兩句話最開始是出現在《禮記·曲禮》之中,原爲: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人下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側。

而孔子對周禮的解讀,一向在中原王朝有着極高的權威性,他在《孔子家語·五刑解》這樣解釋了:所謂禮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禮,故不責之以備禮也。

大約就是,庶人忙碌,對禮法不瞭解,不能苛責的要求他禮儀的規範。

上:寬恕,諒解。下:苛求,排斥。

所以,刑不上大夫,意思爲刑罰不寬容公卿大夫,禮法不排斥刻薄庶人。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刑不上大夫慢慢被曲解了。

直到東漢時期的儒學大家鄭玄註解周禮時,終於將刑不上大夫解釋爲了:刑不上大夫,不與賢者犯法,其犯法,則在【八議輕重,不在刑書】。

而這八議,在漢時,是刑律規定的對八種人犯罪,不施加殘害肢體的刑法,必須交由皇帝裁決。大漢的皇帝武德比較充沛,多數情況都是,盤水加劍以自裁,勒令自殺。

而這八議在漢時依舊是水面下的潛規則,直到在東漢末年,曹丕篡漢之後,他的兒子曹叡在制定新的刑律時,將八議正式從水面之下,擡到了法律條文之中,成爲了八辟。

八辟,從魏明帝起,共計一千六百年,從未斷絕。

明文規定,規定的以下八種人犯罪,一般司法機關無權審判,必須奏請皇帝裁決。

這八種人是:議親,指皇親國戚的勳貴;議故,指皇帝的故舊、同窗;議賢,指有德高望重的人,比如鄉賢;議能,指統治才能出衆的人譬如:軍將、知府以上官員;

議功,指對國家有大功勳者,開疆拓土、鐵卷丹書;議貴,指上層貴族官僚,身有王公侯伯子男爵位之人;議勤,指爲國家服務勤勞有大貢獻的人,例如胡元、王重陽這樣的技術人才;議賓,指前朝的貴族及其後代,例如柴家後人、蟎清遺老。

親故賢能,功貴勤賓。是爲八議。而這八種人,就是超然於律法條文之外的人,八議之人,往往都是剝削的源頭。

而在大宋,除了上述八議之人存在特權之外,又加了另外一種人,讀書人。

宋世卿喝了一口涼茶,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再次站起來,說道:“熙寧二年,時神宗皇帝,金州知州張仲宣貪贓枉法,作惡多端,審刑院覈查判處以死刑,而後大理寺以士大夫功名在身爲由,由死刑覈減爲脊杖刑和黥刑,然後發配瓊州。”

“審刑院知院事蘇頌聽聞此案後,向神宗皇帝說,古代刑不上大夫,張仲宣官居五品,如果對其處以黥刑,並令其與徒隸爲伍,即使他這個人不值得憐憫,但仍然處罰過重,因爲這士大夫的名譽受到了污辱。”

“神宗皇帝認爲有道理,於是免除了張仲宣的脊杖刑和黥刑,流放之地也從瓊州改爲了賀州!此後針對官吏不再適用杖黥法,成了我大宋的固有制度!這是什麼?”

“是誰讓士大夫的臉面受到了侮辱?是我刑部還是你大理寺卿?還是刑部的前身審刑院,侮辱了士大夫的名譽?”

“是他張仲宣貪贓枉法,作惡多端!他侮辱了士大夫的名譽纔對!不僅如此,他還侮辱了我大宋律法的嚴肅!”

“這一案,到底是誰侮辱了誰!”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是如何由士大夫也不會量刑上受到優待,老百姓不被排斥在禮儀之外。變成了今天,士大夫高高在上,凡文武官員犯罪應當處以笞杖刑的,均可以罰俸、降級、革職等方式替代刑罰並直接適用?你們告訴我!這還是律法嗎?這還是周禮嗎!”

“我要說的話說完了。”宋世卿是個周正的人,他從來都是嫉惡如仇,說完之後,他坐在了椅子上生着悶氣。

趙桓看着寂靜的朝堂問道:“誰有人要反對嗎?”

朝臣們面面相覷,在五萬大軍就在城外,軍權都在官家手中的時候,這種廷議,他們只能講道理,而不是耍無賴。

必須將道理講得明白纔可以說服大多數人。

但是顯然,宋世卿說的很有道理。

趙桓看着常朝上,將近百名官員被噴的一無是處的時候,也只是連連搖頭,文人天然的劣根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這是一羣慫貨。

明太祖朱元璋和太史令劉基在討論君臣以禮相待的問題的時候,劉基就是沿用了宋朝這個論調,侍讀學士詹同補刀說正因爲刑不上大夫,才讓士大夫有了禮義廉恥的道德約束,君臣相宜的佳話比比皆是。

明太祖朱元璋對此深表贊同,將【六卿貴重,不宜以細故辱】寫到了法律文書裡。然後設《大誥》大興剝皮揎草之刑,貪官污吏剝皮填草,放在衙門口和土地廟裡供人唾沫。

而之後的大明皇帝,更是將從朱元璋時的祖訓廷杖之刑,發揮的淋漓盡致,再加上後來逐漸增加的廠衛制度,可謂是對士大夫們,盡極戮辱之能事。

也沒見明朝怎麼樣,什麼國朝動盪,國將不國的危言聳聽絲毫沒有出現。

倒是後來崇禎皇帝把魏忠賢殺了也就算了,還把廠衛制度給廢了大半,以至於後來爲了七十萬兩現銀,無法調動關寧軍勤王,被李自成進了京。

崇禎吊死在煤山歪脖樹上之時,李自成入了北京城,簡單搜刮,得金銀七千餘萬兩,駝載而去!

而後蟎清入關之後,順治十一年,在只有漢省十一省的情況下,下詔一切按舊曆會計錄爲準,本色糧、漕糧等皆按舊曆,計省當年覈算營收預期八百萬兩,當年實收銀兩千一百萬兩,糧五百萬石,最終折色銀三千一百萬兩。

大明是沒錢嗎?是他崇禎收不出來罷了。

他爲什麼收不上來?他連自己的刀都給折了,跟士大夫們講道理,這怎麼可能收的出來?

“若是都沒有異議,這新刑律的原則這一條就這麼定了。”趙桓心滿意足的點頭,宋世卿這個嫉惡如仇的讀書人,這把刀很是鋒利。

至少論點論據將這羣巧舌如簧的文臣們,噴的體無完膚。

趙桓看着文臣們互相張望的眼神,笑着說道:“朕知道你們心裡想着什麼,從這個反剝削爲核心的律法開始制定的時候,八議八辟就違反了律法的核心,當然要廢黜,也必須要廢黜!”

“爲了說服你們,朕準備了個故事,你們且聽好了。”

第一百零四章 左右丞名單確認第五百六十九章 濟南府至道書院第八百六十七章 藩鎮割據,舊題新解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八十章 財大氣粗的皇帝第四百五十五章 工具人不稱手第八十八章 欺君可是死罪,你不要開玩笑!第一百九十三章 胡神醫啊,你是列文虎克嗎?!(3/5)第七百二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鉛從天上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鋼鐵直男的直男表現第九百零三章 蒸蒸日上的大宋朝第六百二十三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飛嫌棄的高麗軍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三百八十三章 身體髮膚不是不能剪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強、員外、鄉紳、流民、傭戶第六百二十四章 留辮不留頭第五十二章 一個沉重的決定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七百六十一章 別人家的孩子最聰明第九十四章 將門有將,相門無相,真正的大宋格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嚐嚐朕的意大利……超大型投石機!(1/5)第五十九章 一切敵人都是紙老虎第七百一十章 一個不該出現的名字第四百一十七章 去安濟坊分糕點第七百四十九章 猛虎落淚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構瘋了第一百一十章 狗腿子的正確打開方式第一章 真·噩夢開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趙構有天時地利人和第一百一十九章 爲了天子風範,不能罵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留五萬人給官家過過癮第六百八十二章 以性命作賭注第二百五十九章 平州來了一道奇怪的聖旨第八百三十七章 廣積糧第五百八十六章 小爺崀山楊再興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六十章 今日讓你病,明日要你命第三十二章 發現了發家致富的好方法!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動水溢第八百三十九章 趙·埃馬紐埃爾·桓第八十七章 這個王喆很有料!第四十九章 有仙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趙·埃馬紐埃爾·桓第七百一十九章 聞將軍威名,望風而逃第二百零九章 看他宴賓客(1/5)第七百六十七章 起來呀,地上涼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人間,原來如此苦楚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雷和天譴第七十八章 給員外打工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報!第五百章 德先生和賽先生第三百零九章 李三忽悠上線第三百四十四章 走!走!走!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六百六十九章 唯唯諾諾與重拳出擊第七百九十三章 開京亂象頻生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五百一十四章 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第七百九十章 站得高,見得多第三百二十三章 這一世的趙構太難了!第五十八章 老是被動挨打,是贏不了的!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要做吉祥物,誰都攔不住!第四百八十三章 陰影裡的毒蛇第二百七十八章 蔡京病死潭州第二百六十四章 面對趙構,絕不後退一步!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宋的女將軍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了金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鄰家有女極爲聰盈第七十八章 給員外打工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報!第六百一十章 主場作戰的優勢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議四處行在第六百四十三章 朕即爲大宋意志!第四百八十章 高麗提督第一章 真·噩夢開局第二十一章 金華火腿的改良者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爭的創傷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四百零九章 昭勳閣特製章第八百六十五章 逼宮第八百五十五章 完顏宗族大會的問責第四百六十三章 要習慣如此強勢的大宋第七百一十二章 你見過蘭亭集序嗎?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六十六章 這小土城還意思叫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人智短,三人計長第三百六十二章 陳規的火槍不太優秀第一百九十四章 錢?朕有的是啊!(4/5)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三百二十九章 痛並快樂着第五百五十三章 翻過那座山第七百一十三章 調王稟回京!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四百七十四章 末將楊再興!第四百九十章 殊死一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羣叛徒!第三百五十六章 死亡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