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賞從天上來

“你今天的話有點多。”趙桓撇了一眼趙英疑惑的問道:“你手底下那幫宦官識字朕知道,他們寫個情報還行,管理書坊,他們不合適。”

趙英站直了身子說道:“臣這次不是貪財,書坊既然都切割出了內帑,臣也沒有惦記的意思,就是覺得他這次做的事不對。”

趙桓忽然岔開了話題,說道:“前幾日皇城司審黑水司的探子,是不是用刑過甚,人已經死了?”

“是。”趙英疑惑的點頭說道。

趙桓點頭說道:“大宋越來越強盛,皇城司的察子和提刑都是軍伍中挑出來的好苗子,對大宋忠貞之情,朕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越忠貞越用刑過甚,實在不行黑棺材擡出來,誰能扛得住?”

“你也就是受了他們影響,這做事,越來越激進。李邦彥這次就是釣魚,把魚餌放錯了,他也是爲了朕辦事,朕把他殺了、流放了,誰還幫朕辦事?”

“戰時、平時,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思維方式,李邦彥久居京師,也未曾見到太原慘狀,拿錯了魚餌,朕就動不動要殺人,那朕豈不是暴君?還是你當初告訴朕,這世上,哪有一是一,二是二的事?”

趙英俯首說道:“謹遵聖誨。”

“官家,李太宰在殿外行大禮覲見。”孫歷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趙桓看了趙英一眼,說道:“宣。”

李綱進了文德殿依舊是長跪不起,也不言語,就這麼跪着,趙桓也沒理會他,而是在不停的批閱着札子,宮宦將札子送往了尚書省和中書省。

這些札子的處理意見,若是朝臣們有意見,都會留到第二日的常朝再拿出來羣策羣力,定出最後的決定方案。

月上柳梢頭,趙桓才用力的伸了個懶腰,看着依舊跪着的李綱,說道:“行了,別跪了,起來吧。”

李綱試着站起來,但是嘗試了幾次,終歸是沒站起來,說道:“臣起不來了,腿麻。”

“拿個凳子,看茶。”趙桓示意趙英去拿凳子。

李綱沒接過茶,把身體挺直說道:“李邦彥滿臉是血的跑到了臣的府上,告訴了臣,龍顏大怒,臣就進了宮,官家,這事是臣的錯,臣讓李邦彥做的。”

趙桓滿眼都是笑意說道:“李邦彥收了錢,纔會拿太原說事。”

“啊?!”李綱滿目驚駭的說道:“臣不知他收了錢。只是覺得那文稍有不妥,只是未曾想到觸怒了官家。”

趙桓一時間也分不清李綱到底是佯裝不知,還是真的不知李邦彥收了錢,這是個影帝,趙桓並不能從他的表情去判斷。

“張巡之事,早在唐大曆年間就有了定論,【至德已來將相,功效明着】,乃安史之亂第一等功臣,而後又被請入了凌煙閣,這樣吧,尊張巡、許遠二人爲保儀郡王,你看如何?”趙桓笑着問道。

“善。”李綱俯首說道。

趙桓想了想說道:“國帑弄六百斤黃金,內帑出四百斤,教坊那邊找十個宮宦之後,姿美女子,再送五個樂師,兩名班劍,明日送到王將軍府上。你看這事就這樣,行不行?”

“成。”李綱稍微想了想,點頭說道。

趙桓站了起來說道:“李太宰匆匆進宮,想必是飯還沒吃,就在宮裡陪朕用膳吧。”

“是。”

次日清晨的時候,王稟莫名其妙的收到了一大筆的封賞,將封賞歸了府庫的時候,王稟依舊一臉奇怪,這好端端的爲何突然被賞賜了?

人在家中坐,賞從天上來。

“官家要殺你?”完顏宗幹看着一千斤黃金被擡入府庫的時候,目露駭然的說道。

可是他很快的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搖頭說道:“不會,官家沒理由要殺你呀。要殺你,把孟太后放出,不就成了,還用送錢來?”

林幼玉無奈的搖頭,她也不清楚這頓賞賜到底如何,不過她緊走了兩步,掏出了一張面額千兩的錢引,遞給了來頒旨的孫歷,問道:“爲何有這等賞賜?”

孫歷也是滿臉疑惑的說道:“昨日李太宰急匆匆進宮,文德殿就沒了聲音,咱家也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哦,對了,這有份小報,昨日咱家打掃文德殿的時候,在地上扔着,趙都知說沒用了,讓我扔掉,咱家可沒膽子看。”

林幼玉打開了那張小報,看了半天,給了王稟,王稟看完又一臉疑惑的遞給了完顏宗幹。

完顏宗幹看完之後,才憤然的將手中小報。擲在王稟手裡,氣呼呼的走了,臨近出院門的時候,又踹了道上的小樹一腳。

他知道了爲何會突然有賞賜到王稟家中,他很嫉妒。

“這小樹得罪他了?”王稟一臉迷茫的看着完顏宗幹離去的身影。

小樹是個死物,當然沒辦法得罪完顏宗幹,那張小報上的內容,說的是睢陽之戰。

唐天寶十四載冬,安史之亂起兵謀反,不到數月,安祿山攻陷洛陽,稱帝國號大燕。

在唐玄宗一頓操作之下,大唐丟了潼關,唐玄宗迫不得已的逃出了長安,顛沛流離。

眼看着就要鯨吞天下的安祿山,在雍丘栽了個跟頭,隨後在睢陽碰到了銅牆鐵壁,再無法南下進攻江淮。而當時大唐的稅賦十之八九皆來自江淮。

而守住睢陽的正是這個張巡和許遠。

守將張巡指揮由鄉兵和百姓成丁,精壯組成的兵馬兩萬餘人,守着睢陽這兩年時間裡,大小戰四百餘次,累計殲敵十二萬,爲唐朝保住東南半壁江山,同時也保證了唐朝的稅賦。

但是此戰極爲慘烈,守軍糧盡,以人爲食,戰前約四萬人的睢陽,戰後只有不到五十餘人被尋到。

安史之亂稍微有些平定,論功行賞,張巡他們的名字卻沒有出現在功冊上,理由是【與其食人,曷若全人。】

李邦彥拿這件事釣魚,自然是從戰爭的殘忍角度出發,釣一些與聖意相悖之人,奈何他有些影射到了太原和王稟,讓官家回憶起了一些不好的回憶,招致了天子至怒。

無妄血光之災。

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們的笑話第三百零三章 宇文虛中歸京重要通知!重要通知!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師師再進京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蒙兀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大雨,李綱如嘍囉(四五月打賞結算加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僞·喪屍圍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岳飛蒙冤的真相第二百零八章 晴天一聲霹靂 (爲月票滿400加更!)第十四章 朕要議和,驚不驚喜?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一百五十八章 汴京城人心猶在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九十七章 男人什麼時候最靠譜?第十八章 要在汴京城吃晚飯第八百一十九章 趕星追月的郭京第六百零二章 戰爭的殘忍第六百七十三章 金國的體面第七十九章 工賑監出現了大問題!第五百二十三章 鉤直餌鹹,離水三尺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人智短,三人計長第四十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七百三十一章 興慶府的早晨,靜悄悄第五百七十一章 還請魏提督,囚禁高麗王吧!第七百七十三章 以身飼蟲胡不歸第一百二十六章 種大忽悠上線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二百八十章 留宿延福宮之滁州西澗第七百四十八章 真龍怒第九百零三章 蒸蒸日上的大宋朝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八百一十二章 直言上諫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宋究竟病在哪裡?第三百六十一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第七百三十九章 鷹嘴兜鍪第二百零八章 晴天一聲霹靂 (爲月票滿400加更!)第八百一十五章 過秤第二百八十一章 鄉紳們的三個小小訴求第四百五十九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第一章 真·噩夢開局第五章 東掖門外下了好大的雪第七百零七章 有人想讓自己挪挪地方?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們在搞什麼?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邦彥的三問第二百五十章 朕這個字,是你們蠻夷能用的嗎!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二百九十章 史上第一奸臣上線第一百三十七章 向死而生第五百七十九章 渣男之名,從東到西,無人不曉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克遼陽第五百八十六章 小爺崀山楊再興第三百四十一章 窮奢極侈第五百六十五章 兀格啊,時代變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承佑換王稟,成不?第七十六章 千金買馬骨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師師再進京城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五十一章 流民南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手應該更狠點第七十九章 工賑監出現了大問題!第四十九章 有仙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四百五十四章 耶律餘睹獻圖第五百四十章 嫣然一笑,可傾國傾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工具人不稱手第二百八十一章 鄉紳們的三個小小訴求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爲什麼不投降!第二百零二章 勇義冢的忠魂銘(均訂滿200,加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功爵均田鄉吏兵制第二章 三個皇帝同臺競技第七百五十五章 官家的物資被扣了!第九十八章 我在學胡語!我在學胡語!第八百五十五章 完顏宗族大會的問責第六十六章 這小土城還意思叫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利劍出鞘!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道所有人都說簡單的數學題第三百零三章 宇文虛中歸京第六百八十二章 以性命作賭注第四百九十五章 遇事不決問岳飛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骨錚錚秦教授第二十九章 兩位歷史名人接踵而至,有點遭不住!第四百零九章 昭勳閣特製章第六百三十九章 神威鎮遠大炮!第六百零九章 朕要遷怒!第一百零五章 千秋歲月後,誰知榮與辱?第八百一十三章 大宋官家哄人的手段,十分枯燥第七百四十三章 紙纏香和傳統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五百三十九章 權臣!這兩個字怎麼寫?第二十四章 沒有火藥的戰爭是安靜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童貫自縊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慶殿冷氣開放第四百七十七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五百四十五章 馬可波羅,你被偷梗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調王稟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