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能做大宋的狗,真是最大的榮幸啊!

趙桓罵的劉敕狗血淋頭,劉敕反覆喊冤,卻說不冤屈在哪裡,最後被親從官拉倒了午門外砍了腦袋。

劉敕親手將自己的前途,折在了一件不算大的案子上,因爲是和金人作戰的時間點,一切不統一的聲音,都必須讓他們禁聲。

華夷之辨的大宋,沒有給劉敕任何申述的機會。

趙桓伸了伸懶腰,今天最主要的事就是審查劉敕的事,三查五審的過程,其實很耗費精力。

除了書信以外,還有至道書院的很多人站出來作證,劉敕將至道書院的學生的信息收集到一起,交給了金國黑水司的探子。

打掉劉敕之後,還打掉了一大堆的金國的察子,這一點上,濟南府的黑水司的探子們,真的找了一個豬隊友。

趙桓一扭頭,看到趙英欲言又止的模樣。

“有話就說。”

趙英聲音很小:“朱貴妃請官家過去一趟。”

趙桓用力的將懶腰伸完,朱璉平日裡不會打擾自己處理朝政,錯非緊急的事,否則不會打擾自己。

趙桓走到新建成的坤寧宮的時候,就感受到了一陣名叫冰冷的氣息,朱貴妃,張婕妤和劉才人,居然齊聚一堂,都在福寧宮這裡。

朱璉起身行禮:“參見陛下,陛下安泰。”

趙桓看着朱璉笑道:“今天這是怎麼了,連稱呼都變了樣啊。平日裡不都是叫官人的嗎?怎麼這麼生分呢?”

趙桓只是感覺到了氣壓有點低,並沒有感覺到危險的信號。

“你坐呀,乾站着幹什麼。”趙桓看着依舊站着的朱璉,這是怎麼了?

“陛下,陛下往宮裡進人,臣妾本來不該多說什麼,可是這番邦人入宮,臣妾以爲不妥。”朱璉朱脣輕啓,開門見山的說道。

趙桓端着茶盞的手猛地一頓,番邦人?

修女團!

他搖頭笑道:“朱貴妃多慮了,朕沒說這些人要做廢品啊。她們都會被歸到大樂所。趙鼎趙相公,也是看中了她們的唱詩班有些特色,就尋思着增加下我大宋音律。”

“興於詩,立於理,成於樂。”

朱璉看着官家的眼神中帶着懷疑,而且臉上的神情,依舊帶着不信。

趙桓看着嚴陣以待的三人,笑道:“你們三個,不會是爲了這個,才一起在這坤寧宮等着朕吧。”

朱璉點了點頭,這番邦人怎麼可以入宮?!

趙鼎也是,給官家帶禮物就是了,帶什麼番邦人!

趙桓依舊疑惑的看着朱璉三人,自己都解釋了他們會進入大樂所,補充音律,怎麼還是一副氣未平的模樣?

他忽然想到了自己對李師師的誤會。

他一直以爲李師師住在樊樓,後來才知道李師師是被趙佶養在宮外的妃子,而其對外的身份,就是大樂所的歌姬!

問題的癥結就出在這裡!

大樂所歌姬,在朝臣和後宮嬪妃的眼中,因爲趙佶的關係,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宮外養人的地方!

凡是皇帝喜歡,卻入不了宮的伶人,都會養在宮外大樂所中。

趙鼎接觸權力核心的時間太短了,他在札子裡,也是言明,就是補充音律,保持與克烈部的友好關係。

趙桓想明白了癥結所在,搖了搖頭,他對大洋馬【真的】沒什麼興趣。

他跟朱璉三人解釋了半天,在朱璉反覆嘮叨下,趙桓才被三人放過。

趙桓回到文德殿,處理了半天的政務,終於忙完了今年荊湖北路免稅的事,他這個懶腰,伸了個半截,眉頭一皺,他的身形,有些詭異,維持着懶腰沒伸完的姿勢,停在半空中。

他眉頭緊蹙的想了很久,說道:“到底是誰,走漏了風聲。”

趙英沒說話,走漏風聲的正是官家自己本身。

他把趙鼎的札子送到了汴京歸檔,被李清照這個宮正知道了消息,這宮裡的貴人們,也就知道了修女團進宮之事。

“岳飛那邊有札子過來嗎?”趙桓把懶腰伸完,晃盪着身子問道。

“來了。”趙英在軍事的分類框裡找到了岳飛的札子說道:“這一本。”

趙桓打開一看,韓世忠圍困烏沙堡,而岳飛和李彥仙圍困坤儀州。戰事並沒有新的進展。

趙桓敲着桌子陷入了沉思,烏沙堡被圍困的時間也不短了。

爲什麼黃龍府的完顏宗磐,和遼陽府的完顏宗望,都沒有支援烏沙堡的舉動?

趙桓寫了一封札子,叮囑岳飛等人小心陰謀。

趙桓眉頭緊蹙的看着另外一份札子,西路攻伐非常成功,克復臨潢府和上京城。圍困了烏沙堡和坤儀州。

中路的王稟按兵不動,隨時準備給完顏宗望完成封喉。

讓他眉頭緊蹙的是高麗王的札子。

“這個王楷又來了札子,請求冊封高麗王之事。”趙桓敲着桌子思考着。

趙桓不打算冊封王楷爲高麗王,因爲冊封之後,按照藩王的規則,王楷必須賜姓“趙”,才能成爲合法的王。

這一改名字,就成了趙楷,原名構……

魏承恩現在是高麗提督,在金富軾和金福轍的幫助下,控制着整個高麗國的軍、政兩權。

一旦賜姓冊封,那就代表着放棄了將高麗納入疆域圖的機會!

他一直在等待着克復遼東郡之後,一鼓作氣將整個高麗國,納入自古以來的範圍。

趙桓看着手裡的札子,說道:“傳令魏承恩,那個妙清的大爲國,該滅了。”

之所以這樣決定,就是王楷反覆的申請要大宋冊封的理由,就是妙清的大爲國,乃是叛亂,他需要拿回權力去平叛。

趙桓怎麼可能把高麗國的權力轉手送給他?在魏承恩手裡,也比在王凱手裡強?

金人大兵雲集保州的時候,他棄城逃跑的時候,就沒想過今天這檔子事嗎?

趙桓才懶得搭理這個高麗王的反覆要求冊封的札子,倒是那個大爲國,違反了遊戲規則,需要進行封號處理。

他建立這個大爲國,既沒有來自金國的冊封,也沒有來自大宋的冊封,更沒有打敗高麗國的軍隊在舊的王朝上建立新朝,完全是一個違法的政權。

趙桓的札子送到高麗開城的速度很快,從燕京到津口走的馳道,只有兩個時辰就送到了津口。

而現在高麗國的整個上層,全都是金富軾和金福轍這樣的親宋的官員,商貿來往頻繁,沒兩天,就被魏承恩拿到了手裡。

魏承恩,打開札子看到是讓他平叛,就是一陣的嘆氣。他是來出使,而不是來這裡當提督的。

結果自己遲遲迴不去。

高麗國的攝政王,不是那麼好當的。

得虧金富軾和金福轍,需要魏承恩大宋的背景,來打壓異己,肅清朝政,否則他這個提督,再開始的時候,也是和王楷一樣的命運,被架空。

可是現在的情況,正在脫離金富軾和金福轍的控制。

因爲魏承恩作爲大宋天使,親臨開城大門的安州,鼓舞軍卒士氣,帶來了無數的大宋軍卒,在保州六城抵抗金人的這些舉動,讓高麗國的百姓都知道了這個大宋的宦官。

這個知道可不僅僅是知道那麼簡單,他們能夠免遭金人的屠掠,全靠了此人臨危不懼的表現,現在魏承恩這個提督的名字,越做,名氣越大。

魏承恩的確做了很多實事,比如說興修水利、剷除奸佞、勸農革新農具、鼓勵懇荒、修建書院、鼓勵商貿等等。

他在高麗國做的事,深得民心,權勢和威嚴儼然超過了金富軾。

已經成爲了名副其實的高麗提督。

對此魏承恩是無比焦慮的。

他是大宋的宦官,因爲唐朝末年宦官干政,肆意弒殺皇帝另立,幹出了天怒人怨之事。

大宋建立之初,就有明令宦官不得干政。

趙英平時也是小心謹慎的不過這條線,可是現在魏承恩的擔憂,就擔憂在這裡,他的確是在干政,而且是明目張膽的干政!

這怎麼讓他不惶恐?

可是大宋的皇帝,壓根不搭理他請求回宋廷的札子,甚至連高麗王請求冊封的札子,都被駁回了。

“金侍郎,這可如何是好?”魏承恩對着金富軾一臉惆悵。

金富軾摸了摸自己的山羊鬍,搖頭晃腦的說道:“其實這樣也好。”

“高麗王行徑輕佻有失民心,若非魏提督臨危受命,今日高麗,將滿目瘡痍。即使金人退了,高麗王也恐有不測。”

“既然是大宋皇帝的意思,那就按着大宋皇帝的意思去做。臣這就帶兵去平叛去。”

金富軾樂呵呵的站了起來,魏承恩這個人很好說話,但是卻很有底線,在金富軾看來他的德行,要比王楷好不少。

至少魏承恩一心給高麗百姓辦事,讓高麗國,有了一個國家應該有的樣子。

而且魏承恩還十分謙遜,有不懂的地方,也會和朝臣們商議一起去做。

據魏承恩所說,這都是大宋官家的行爲,他只是拾人牙慧。

金富軾走了兩步,一拍腦門,說道:“魏提督,你看臣這個記性,上次和魏提督說過,想讓大宋派遣官員管理高麗國,這是我寫的札子,不知道魏提督能不能轉呈?”

魏承恩皺着眉看着金富軾說道:“上次我就跟你說過這個事,若是讓大宋皇帝派遣官員來高麗國,那可是要郡縣制,而且官家的那個性子,金家那些土地,怕是保不住的。”

金富軾和金福轍,是新羅王室後裔,世襲的高麗慶州州長,可是這高麗國最大的地主。

若是請了大宋的官員前來管理,金家那些土地,絕對保不住。

金富軾樂呵呵的說道:“家大業大,總有敗光了的那一天。沒了就沒了,算是我金富軾,對不起列祖列宗了。我也不怕到九泉之下見到列祖列宗。”

“能做大宋的狗,真是最大的榮幸啊。”

第五百零六章 自然之怒,衆生平等第三百零九章 李三忽悠上線第六百四十八章 岳飛負傷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汴京城人心猶在第七百六十二章 奪命追魂鉤第二百一十章 看他刨地基 (2/5)第二百七十一章 皇帝和太宰狼狽爲奸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災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七百四十六章 能動手就動手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一妙字第二百五十章 朕這個字,是你們蠻夷能用的嗎!第七百二十三章 你行你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常平倉失火了(3/5)第三百零九章 李三忽悠上線第八百零二章 我爲蠻夷第二百四十四章 捷勝軍到達平州!(爲均訂加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西夏人要遷都?第五十五章 戰爭還未結束!第六百六十三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六百七十七章 活着浪費空氣第三百零六章 趙構的求援信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宋很缺錢,李綱真的剛!第一百二十六章 種大忽悠上線第七百三十二章 岳飛在城頭上做早飯第六百二十三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二百三十章 軍功爵制度出現了些許的瑕疵第二百三十五章 韓世忠你是不是想造反啊!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第五百三十二章 宋之壽亭侯第三百一十五章 官府給發媳婦嗎?第五百四十五章 馬可波羅,你被偷梗了第一百零八章 讓你剽竊!出事了吧!第七十四章 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頓燒烤無法解決的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廚子第七百三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三百四十六章 垃圾分類第三百九十五章 趙英的分析第七百四十三章 紙纏香和傳統第六百一十四章 朕是皇帝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宋的根本矛盾第二百九十四章 趙構還是個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需要一支解決問題的隊伍第三百五十七章 鍘刀落,人頭滾滾!第四百七十二章 梨形和葫蘆形第三百一十章 趙構再議登基第六百一十四章 朕是皇帝第一百零九章 皇帝斷家務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水運儀象臺第五百二十七章 宋太宗出來捱打!第五百二十七章 宋太宗出來捱打!第九十九章 機靈的程褚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虎傷人第六百零七章 需要度種的深田恭子第一百二十章 禁軍孱弱的病根第四百零一章 虛張聲勢和金國公主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管這玩意兒要尺?第二百一十九章 朕決議班師回朝(4/5)第八百六十二章 包治百病,大力丸?第五章 東掖門外下了好大的雪第六百五十四章 奇裝異服個子矮第七百零七章 有人想讓自己挪挪地方?第六十四章 皇帝還是一品大員?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夜魚龍舞第四百五十二章 兩個全真子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宋從不缺乏能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紙纏香和傳統第二百五十章 朕這個字,是你們蠻夷能用的嗎!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三百一十章 趙構再議登基第八百三十五章 無恥之尤第八百七十四章 麒麟郎哪是膽慫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七百三十一章 興慶府的早晨,靜悄悄第一百九十章 新成就!攻克乃還!(均訂過千且超兩百,加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去第六百五十七章 岳飛的選擇第九章 穿着長衫站着喝酒的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朕這個大宋說沒就沒了第七百三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七百三十一章 興慶府的早晨,靜悄悄第七百七十八章 盛怒之後的冷靜第八百九十一章 中原王朝商貿的潛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三百三十一章 喜提大禮包第三百一十五章 官府給發媳婦嗎?第六百八十八章 做間的難餘易第三百八十八章 修仙有成王重陽第四百九十七章 武皇開邊意未已,邊亭流血成海水!第一百零九章 皇帝斷家務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六足四翼王正臣第七百九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一百零八章 讓你剽竊!出事了吧!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爭的創傷第八百一十八章 官家去哪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七十四章 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頓燒烤無法解決的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都是大宋皇帝的陰謀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