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朕決議班師回朝(4/5)

“常平倉、廣惠倉自春秋的時候就有了,這少說千年的不斷實踐,防火是重中之重,怎麼是天氣乾燥,還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失火嗎?”趙桓問道。

常平倉失火而已,看着孫博的模樣,難道是以爲老天爺在示警?

以孫博迷信的性子,應該是以爲老天爺在警告他不要做均田這種事。

“河東路共四十五座常平倉、廣惠倉更是有上百之多。全着火了。官家。”孫博小心翼翼的說道。

趙桓拿着札子都滑落在了地上,全部失火?!

“種少保噩耗傳出那天,當天失的火。河東路的察子們,馬不停蹄的徹查此事了。是很多地主逃難的時候,放的火。”孫博小聲的說道。

“反了天了!”趙桓將札子扔在了桌子上,有些生氣。

不過他的軍功爵均田制度實施,動的就是河東路地主們的利益,這些地主有這種操作,雖然超出了趙桓的預料,但是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百姓種田主要是缺錢,還是缺糧?”趙桓問道。

孫博立刻回答道:“錢。種子還好說點,大不了可以從關中那邊抽掉一點,就是這錢上捉襟見肘了。”

“趙都知,咱們內帑還有多少錢?”

趙桓最喜歡大臣們問他要錢了。

自己抄家這些錢,除了撫卹軍卒,封賞軍卒購買糧食用掉一些,應該還剩很多才是。

“官家,內帑撫卹封賞支出約一千五百萬貫,不過三七分賬,軍卒們交了三分大同府和燕雲七州的繳獲,約有三千多萬貫,打下燕雲,官家反而大賺了一筆。”

“還有工賑監這三個月多結算了三百多萬貫,官家現在手裡可用的大錢,有一萬萬三千萬貫,官家。”趙英小聲的說着,生怕給外人聽見了。

他這個入內內侍省的都知天天管着一萬萬多貫錢,說不擔驚受怕,那是假的。

這內帑的錢,怎麼又漲了……

“孫少宰,你需要多少錢?”趙桓瞬間底氣十足的說道。

“一千萬貫。”孫博抹了一把腦門子上的汗,每年問戶部和計省要錢,都是老大難的事,這一千萬貫,實在是太多了些。

“半年後,一貫兩分利,約有一千兩百萬貫回款。”孫博試着說道。

這筆錢河東路急需,要是他問官家要不到,就真的無處去湊了。

一貫兩分利,回款一千兩百萬,這掙百姓的錢,哪有砍大戶掙錢快啊!

砍了燕雲十六州的大戶,淨得三千萬貫……

“孫少宰,你說能不能免了百姓的利息?本來土裡刨食吃,就已經很爲難了。朕再收利,於心不忍。”趙桓問道。

政策,不能拍腦子決定,多問問人,總歸沒有壞處。

孫博諫言道:“臣以爲免了利息,自然讓天下百姓高呼萬歲,但是官家,免了利息,那些死賬就沒得填補。這是官家的錢,地方官肯定拼了命的把錢湊出來,去哪裡湊,就值得商榷了。”

“還請官家三思,本是利國利民之策,要是弄成蔡太傅那種模樣……”

毀家滅戶的青苗法,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就看怎麼用,在誰手裡用了。

“按照王文公當初的方式辦吧。凡是能按時回款的農戶和百姓,都還利一分,朕不與民爭利,只是不願酷吏把農戶的家毀了。”趙桓忽然想到了法子。

即時還款免利。

“官家仁義無雙啊!”孫博歎服。

老趙家這是祖墳冒青煙嗎?出了這麼個愛民如子的皇帝。

沒聽說宋太祖的永昌陵着火啊!也沒聽說宋太宗的永熙陵着火呀!

這個官家的行事風格,怎麼跟太上皇的行爲方式差距這麼多?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大宋出了個太上皇這樣的皇帝,已經是天大的禍事了,幸好現在否極泰來,迎來了新天子。

“行了,別誇了。去辦事吧。”趙桓搖頭。這孫博也是有趣的很。

“該回京了。”趙桓忽然說道,他悵然的看着勾注山的方向,那裡不僅僅葬着种師道,還有勇義冢中,數萬大宋兒郎。

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啊。

他之所以回汴京,不是爲了回去收拾爛攤子。之所以不再御駕親征,因爲他知道自己到了也是白去。

平州那邊自己就算是到了,也是無從下手,天時地利人和,大宋這邊一樣不佔,自己去了除了士氣+1000以外,沒有任何作用。

攻城戰不是靠着士氣就能硬來的。

攻城能夠拿下來的方法不多。

出其不意,就是完顏宗望那種打法,突然攻擊,有可能拿下。

或者長期圍城,就是完顏宗翰那種打法,圍殺,圍到彈盡糧絕的那一天,破城。

或者趙桓這種有內鬼的打法,這種打法只有內鬼還不行,還得有契丹奴的配合,要不然哪裡那麼容易?

再有就是石樂志那種,皇帝出城投降……

皇帝可以石樂志,可是汴京城的守禦使張叔夜可沒石樂志,原來的宋欽宗,出城議和了兩次。

一次金人禮遇有加,還把欽宗送回去了。

第二次,欽宗出城,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才合計着,好像能把皇帝俘虜了,威逼利誘開封府投降啊。

結果呢,汴京城還是沒打下來。

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也難受啊,皇帝都抓了,我手裡多大一條魚啊!

你汴京城憑什麼不投降?

事實上就是如此,到最後,金人都沒能破掉汴京城。

也就是說靖康之難,金人十幾萬大軍,就抓了趙氏宗親數千人走了。

太學一些的學子和軍器監的工匠們,是被師資禮遇甚厚給請走的。

不幾日,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一合計,這汴京實在是打不下來,也打不下去了。

勤王兵在逼近而且越來越多,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只好索要了一堆財務和宗親,撤退了。【注1】

真正把汴京丟了的不是張叔夜,也不是宗澤,而是杜充。

掘開黃河口,以勤王之名,溜之大吉,汴京才徹底陷落。

正因爲如此,趙桓知道自己就是去平州,也沒有用,想拿下榆關太難了。

還不如班師回朝,要是能造出十六磅青銅炮之類的東西來,那再談破榆關才行。

“官家準備班師回朝了嗎!哎呀,這真是再好不過了!”趙英興高采烈的說道。

“老臣設計了一輛餐車,可以在車上生火做飯,這次軍器監入河東路,把餐車帶過來了,這次官家回京,不會吃涼食了。”趙英非常高興的說道。

“朕倒是想在這雲中路大同府待着,騎馬兜風,只是還能呆的下去嗎?再不回去,指不定出其他幺蛾子呢。”趙桓是真的想在草原上玩幾個月再回去。

他這個皇帝一輩子出京,能有幾趟?

當皇帝有什麼好的,連出去旅遊都不能。

“把楊沂中叫過來。”

第三百五十六章 死亡軍團第一百四十九章 極品金鐘罩防禦體系第六百七十七章 活着浪費空氣第六百一十八章 先邁左腳進來州城的金國使者第八十三章 你們要朕御駕親征?!第二百五十五章 朕這個大宋說沒就沒了第二十六章 還記得一招從天而降的……箭法嗎?第九百一十章 關於生存第四百零九章 昭勳閣特製章第六百零九章 朕要遷怒!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宋從不缺乏能人第八章 第一次早朝,怎麼表現能表現的很熟練?第三十五章 我有奧斯卡小金人,你要不?第一百四十五章 種二忽悠上線第五百二十二章 強扭的瓜,它不甜第二百一十六章 諡號忠憲(1/5)第七百六十一章 別人家的孩子最聰明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招好難接!第六百四十九章 這事,不能這麼算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七百零二章 完顏宗乾的憤怒第八百七十三章 兩節度使遼河垂魚第四百零四章 火速趕回黃龍府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閱圖》第五百四十章 嫣然一笑,可傾國傾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朕決議班師回朝(4/5)第六十五章 小黑屋,關禁閉第八百二十一章 他們是納稅的合法商賈!第三十四章 大宋的皇帝很暴力!第七百八十一章 克烈部求援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三百七十章 女子也能當官第三百二十二章 河間兵事第五百零二章 膽怯的好姑娘第七百六十二章 奪命追魂鉤第八百二十三章 安娜的疑惑第八百零二章 我爲蠻夷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五百二十章 域外戰事第二百四十章 朕送你們八個字!(六月份打賞結算加更!)第三百八十一章 盛唐遺民第一百零二章 高級生產力,砍了捨不得第五百零五章 氨水第四百一十三章 不似人君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告訴朕,這怎麼輸?第四百二十八章 匠爵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五品歸京第八百七十七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六百九十一章 簡單意思和中等意思第五百四十五章 岳飛送給官家的禮物第四百七十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第八百五十一章 夕陽下的海晏河清第八百七十九章 國帑和內帑並列第三百三十一章 喜提大禮包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八百八十八章 開花彈第五百四十九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漢土第四百九十章 殊死一戰第二百零六章 封岳飛爲歐皇(4/5)第六百六十九章 唯唯諾諾與重拳出擊第四百九十九章 翻新大宋就差最後一步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大結局第五百零九章 大地之廣,安能量算第一百零三章 爲官無爲的蛀蟲們統統流放!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黴菌?胡神醫你這是要稱聖嗎?!(2/5)第五百四十五章 岳飛送給官家的禮物第三十九章 大家都很弱第六百九十八章 破陣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破官家的釜,沉官家的舟(2/5)第七章 大宋軍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樑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構爲何把皇位傳給太祖一系?第六百一十四章 朕是皇帝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宋的官家越來越像個皇帝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兵雲集榆關城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二百八十二章 三條訴求,危害到底在哪?第一百四十四章 套馬的漢子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去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宋從不缺乏能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耶律餘睹獻圖第三十九章 大家都很弱第六十六章 這小土城還意思叫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良政變成害政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四百零四章 火速趕回黃龍府第四百二十四章 青玉案·元夕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飛嫌棄的高麗軍第五百零四章 這天下到底是誰的天下?重要通知!重要通知!第十九章 汴京的耶耶們準備了猛火油!第三百五十章 帝王技——聖心難測第九十四章 將門有將,相門無相,真正的大宋格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趙英的分析第七百七十八章 盛怒之後的冷靜第七百五十八章 喊老師來了的班長第二百零四章 王重陽你這是要成聖嗎?(2/5)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位真的那麼重要嗎?第五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昏睡的趙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