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八章:三路齊出平江南(二)

掌控福建路也不是一帆風順。

福建路的轉運使張揚則非常不相信這道聖旨上的內容。

“假的,絕對是假的,朝廷又怎可會下這種聖旨,朝廷更是沒有此種先例,你麒麟軍狼子野心,企圖私自侵佔福建路,還僞造聖旨,你們這是在造反!”

閩縣的州府衙門中,張揚正義凜然的拒絕了李宣手裡提的這封聖旨,想讓他把整個福建路的公文上表等不直接上奏朝廷,而是先上到江寧府去,張揚是一萬個不答應。

“轉運使大人,您是個聰明人,你既然話都說的這麼明白了,那麼你認爲是什麼那就是咯。”

“你,朝廷待你等不薄,你等爲何要造反?”

“造反?誰造反了?”李宣一副聽不得的樣子,很是納悶的問:“轉運使大人,您說哪裡造反了,我這就帶兵過去平定反賊叛亂。”

張揚:“……”

李宣一笑,也不跟這傢伙廢話了,直接警告道:“此事你心中既已知曉,那便知曉了,如今我麒麟軍已盡數接管了福建一路,你願意還是不願意,這都無關緊要了,你若是不願意,下面還有大把人的願意做你這個位置。

另外,我要慎重的申明一點,麒麟軍從來沒有造反,我等都是奉官家的聖旨形式,乃爲江南百姓着相。

轉運使大人好自爲之,明日這個時候我還會再過來,到時候希望大人您考慮好了。”

……

張揚作爲福建路的轉運使,這官做到這個位置上來了,也並非是那麼好糊弄的,再加上此人對朝廷近期的一些動向也是時刻在關注的,所以之前拿來對付那些知州、知縣們的那一套對張揚是沒用的。

李初也不指望可以糊弄他,所以也授意了李宣可以直接把話說開,讓張揚自己主動做出選擇。

如今朝廷跟金人的盟約越談越攏,這就是一個巨大的變數,到時候宋金聯合攻遼的日子恐怕會提前。

而事實上,根據施天逸在河北個州府的探子得到消息情報來判斷,如今朝廷已經在暗中準備着大量的物資了,西軍那邊最近也是動作頻繁,更是主動出擊西夏,打的西夏那邊是連戰連退,這也是一個信號。

可以說,如今朝廷主要的精力都已經放在燕雲十六州上了。

宋徽宗是個極爲愛好名聲的皇帝。

能收入燕雲十六州打成比太祖高祖所不能打成的偉業,這就是一道巨大的功績。

這個功績足夠讓他忽視江南這邊的情況了。

而且前面又有麒麟軍在遼陽蘇州縣一戰,朝廷對麒麟軍目前也是達到了一個假象實力認知,恐怕就連朝廷內部也不願意主動跟麒麟軍挑起事端,沒好處啊。

比之跟麒麟軍各種鬧,不但一點好處都沒,還會各種傷面子,遠遠不如收復燕雲十六州來的更讓宋徽宗來的開心。

一旦宋金提前確定盟約,到時候提前出兵,恐怕日後整個歷史走向都會出現偏差,到時候宋金之戰也會提前展開。

江南這邊,李初也得快速準備了。

控制江南,這已經是必須要達成的局面了,誰也沒法阻止。

一天後,當李宣再來見這位福建路轉運使張揚時,這位最終也還是老老實實的做出了一個選擇。

看似是有選擇,這其實就是一個單選題。

張揚也只能這樣選。

比之這樣,福建路的安撫使則要果斷的多了,反正到時候也不需要他們打仗,依舊過他的逍遙日子,反正這天下是誰的都跟他沒關係,甚至於他還巴不得張揚不投靠麒麟軍呢,說不定到時候這福建路轉運使的位置就是他的呢,因爲他是繼張揚之後的最佳人選。

隨着張揚的投靠,福建路這邊也算是平穩沒有再起波瀾。

而原先在福建路內鬧騰的賊寇也在麒麟軍大軍兵陳這邊後直接一鍋端了。

穩定了福建路的局勢後,李宣這邊留了七萬人在福建路這邊,自己帶着八萬人往廣南東路去了。

比之福建路,廣南東路這邊則要亂的多。

廣南東路,也就是後世的廣東省位置。

摩尼教,也就是明教在江南有兩處地方發展昌盛,一處在兩浙路地區,趁着朱勔花石綱役在兩浙路爆發了大起義,方臘自號聖公,率領明教的教衆在兩浙路造反,攻佔州府,鬧的非常的大。

而廣南東路這邊,雖然花石綱役的波及跟危害沒有兩浙路那麼嚴重,但是這邊天高皇帝遠的,屬南方邊陲,宋朝對這邊的掌控力不怎麼強盛,所以這個地方也成了摩尼教主要發展的位置。

雖然教衆不及兩浙路那邊壯大,但是也有不少了。

在這一帶的百姓當中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教派了。

方臘在清溪縣起義造反,僅僅數天就攻佔了大半的兩浙路,此後更是一路連戰連勝,攻克了杭州、蘇州、無錫等地,更是打到江寧去了,方臘在兩浙路的事蹟傳到了廣南西路這邊,這邊的摩尼教教衆就做不住了,也學着方臘打起了起義造反的旗號。

只是,他們這邊沒有一個方臘!

沒有一個能夠讓所有教衆都服氣的領頭人物,或者說沒有一個有魄力將廣南東路摩尼教造反勢力擰成一股繩的領袖。

弄的是各自爲戰,各勢力相互不服誰。

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沒有雖然鬧騰起來了,但是名氣沒有方臘大,直接就被廣南東路的轉運使將消息封鎖了,再加上兩浙路那邊有方臘不斷的在吸引仇恨,所以朝廷並未將目光注意力放到這邊來,也就沒有第一時間派遣大軍南下剿滅,而是先去剿滅方臘了。

壞處嘛。

這邊再怎麼鬧騰也鬧騰不出方臘那種大規模。

僅僅一個廣南西路,摩尼教就分成了八個派系,八個造反的頭領。

原先還是攻打州府,後來打着打着甚至還自己內鬥,八個反賊頭領相互攻伐。

這廣南西路的轉運使一看這節奏這苗頭,瞬間那就樂了!

原本還擔憂着這邊造反會影響自己的烏紗帽,所以才第一時間封鎖這邊的消息。可是這之後方臘那邊越做越大,他又後悔了,生怕這些人結成一股勢力攻打他的州府,到時候如何能敵?早點被朝廷知曉早點派遣大軍來,可卻有擔憂被問責。

可如今,這邊摩尼教造反卻造成了內鬥,他就開心了。

局勢沒有再惡化,那就一切都好!

第三四八章:心心相惜第二八零章:夢裡尋她千百度第三七八章:封賞和推廣第一九一章:是鵬舉,鵬舉回來了第四零四章:東華門唱名第九十九章:誰爲黃雀?第一二六章:禁軍來了第一八三章:給坦克加滿油,再擼五十炮第一三一章:瑞雪兆豐年第五十七章:魯王第一章:宣和元年冬第五六一章:想要長久不衰的高氏第五十六章:老花鏡第二零六章:血色延河第二五二章:此事,我絕不同意第******章:士兵守則第三九九章: 暴亂第三六二章:打襄陽(中)第三九四章:方臘起義第四五零章:殺朱勔(三)第六三五章:炸死金兀朮第三七四章:送錢的來了第五零五章:廣南三路第八十三章:抄襲第三四六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第四三六章:撤退第二二四章:魚兒上鉤了第六一七章:暗潮涌動第一九二章:盡忠報國第二二六章:暫時撤軍第二五一章:裂縫第五十四章:老司機開車第五一七章:強渡白溝河第五八零章:同燕京共存亡第三四二章:車與馬的比試第三九二章:江南有變第一三二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七十八章:跟不上節奏了第二零二章:延安府北部屏障全部失守第二六八章:罵死宋江第六十八章:血債血償第一八七章:被凍僵的老人第四一九章:再轟常州第一七七章:授旗:滍水軍第三七六章: 魯門第一八七章:被凍僵的老人第一二一章:查抄第三三二章:易容傷疤第三一六章:軍功兌換系統第一九五章:熱氣球空軍第四十四章:抄家第一零九章:螳螂捕蟬第六六三章:曰了狗的西夏第四三七章:銳氣已失第三五六章:我要一個狀元的名額第五九零章:滅吐蕃(二)第三九八章:姓李的,你安敢如此第四零七章:加強版抽獎第二章:清貧小家第六三八章:坦克碾壓第五十章:滍水客棧的歸屬第三一零章:炮轟襄陽城(完)第五三八章:江南電網任務第六三三章:3D戰場全息圖第四零一章:營嘯?第四二四章:打一個時間差第一六三章:炮火轟炸第二零三章:營中盜竊第一五五章:魯班飛天艇第五零九章:飛一般的速度第三五三章:雙贏第四八九章:十輛蘿莉豹第四章:楚王第一五五章:魯班飛天艇第二二零章:清風徐來大酒店開業第五五八章:崩亂的吐蕃第五六七章:全族斬盡!第三零六章:炮轟襄陽城(一)第二七三章:亂象第五七零章:等待好消息?第四零三章:江南亂了第二六六章:師兄弟重逢第一九二章:盡忠報國第五八零章:同燕京共存亡第三二三章:皇儲之爭第四二二章:希望第二六六章:師兄弟重逢第四五八章:北宋好姐夫第一七二章:畫風突變的朝會第六零五章:吐蕃歸降(上)第四零八章:北宋有戰艦第三八六章:平地一聲雷第五二四章:赤膽忠心郭藥師第五六一章:想要長久不衰的高氏第六十章:今晚別走第十五章:陶瓷罐第一二四章:等待黎明第十八章:被電燈點亮的黑夜第一零四章:炸窩第五七四章:攻約吐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