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寇準的政治理想,人情難謝

看着潘仁美匆匆前去調兵的背影,寇準暗自哂笑。

一個“陷陣軍”就把潘仁美整急眼了,連私下教訓皇帝的話都說了出來。

這話若在朝堂上說,算是剛直不阿,私下說,就是不知高低了。

若非當今皇帝寬仁,自己高低給他上點眼藥。

只是寇準不知道,他雖然不屑如此,但潘仁美卻早已在皇帝面前,把他詆譭了無數次。

御駕親征說起來好聽,也是出於公心,但動不動就建議皇帝冒險,已經讓皇帝心裡產生了嫌隙。

再加上他被貶襄州之前的霸道行爲,皇帝對他的看法可想而知。

都說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

寇準志向遠大,也有文人的清高,自然秉持這種經典想法。

對於他們來說,國事最好全由賢臣處理,皇帝垂拱而治就好。

因此才行事激進,容易忽略了皇帝的想法。

然而於皇帝來說,“君爲輕”什麼的,完全都是屁話。

就算皇帝再寬仁,也很難容忍手中權力減少。

寇準卻不知道皇帝的想法,此次返回朝堂,他依舊雄心不減。

如今掌握了曹斌的經濟之法,他正等着重新掌握朝堂的那一刻,實現自己的抱負......

其實,這種人在朝堂上並不少,富弼、韓琦、章惇,甚至連曹斌也未嘗沒有這種想法。

他不參與變法,只是因爲那不是由他主持,不合心意,也沒有足以自保的地位和力量。

不過他的想法並不強烈,若沒有機會,他也樂於退求其次,“獨善其身”......

其實連他自己也不清楚,他這種慾望之所以不太強烈,並不是他不想改變大宋。

而是他對自己的能力不夠自信,畢竟是掌控一國國事。

他還是有些底線的,若是大宋因他變得更壞,就算能跑到海外富貴一生,他也會有那麼一小點愧疚之心。

......吹牛的時候,怕遭雷劈啊!

“好,遼軍退了!”

正當寇準在腦海裡勾勒以後的國策方略時,皇帝突然狠狠一拍城牆,十分愉悅地叫了起來。

曹斌一通操作,已經讓阿里奇提前把底牌用盡。

現在宋軍兩面夾擊,他頓時遭不住了,只得無奈撤退。

若再蹉跎下去,恐怕會全軍覆沒。

曹斌等人也沒有追擊,師老兵疲,能夠擊退遼軍,就已經算是竭盡全力了。

此一戰,宋軍共動用十三萬人馬,回來的只有六七萬,幾乎折損大半。

見衆將幾乎人人帶傷,皇帝也沒有怪罪,關心道:

“諸卿辛苦了,先回營療傷吧,朕會派去御醫良藥。”

“你等不用擔心,此戰乃是遼人過於奸猾所致,你們有功無過!”

衆將聞言,頓時感動地熱淚盈眶,一番謝恩之後,才拱手告退。

潘仁美見狀,也暗暗鬆了口氣,既然大家都沒有過錯,自己也算逃過一劫。

於是連忙拱手道:

“陛下,此戰皆是老臣判斷失誤,請官家責罰!”

皇帝點點頭道:

“潘卿家這次的確有些大意了,若非俊才......算了,你先讓出太師之位吧!”

潘仁美臉色一僵,無奈道:

“陛下賞罰分明,臣心悅誠服。”

皇帝擺了擺手,讓他退下。

滋水大營中。

遼帝差點沒被氣死了,也摔了不少東西,將手下將領嚇得瑟瑟發抖。

前軍統帥兀顏光更是連頭都不敢擡,被罵得滿頭大汗。

“朕親自配合你們設計謀劃,你們就交給朕這麼個結果?”

此戰從沙河段開始,遼軍共動用二十一萬人馬,本想將宋軍主力盡數殲滅。

沒想到被對方逃脫不說,自家還損失六七萬人,比宋軍的損失也不少。

瑪德,自己不來,你們對峙,自己親自率兵前來,還是這麼個結果。

那自己不是白來了?

阿里奇連忙道:

“陛......陛下,本來我等計劃十分順利,可突然冒出個曹斌。”

“他麾下士卒實在是厲害,末將等......”

沒等他說完,遼帝就將手裡玉斧扔了出去,怒道:

“廢物,蠢貨,就算曹斌所部難以匹敵,他手下才多少人,你們手下多少人?”

“難道就沒有提前預料?”

兀顏光苦笑不已,他們的確沒有預料到。

雖然西夏一戰,曹斌聲名鵲起,但他畢竟出道不久,還有個紈絝的名聲。

作爲沙場老將,誰會特意關注他?

更何況,情報也說了,曹斌在護衛宋皇御駕。

誰知道連潘仁美都不敢出城救援,他卻跑出來打仗?

這時,遼帝身邊的耶律仁先出聲勸慰道:

“陛下息怒,曹斌小兒不足爲慮。”

“明日我等可彙集大軍圍攻真定,定把他一舉擒拿。”

見耶律仁先說話,遼帝才平靜一些,憂愁道:

“可宋軍尚有十萬人馬......”

耶律仁先笑道:

“無論如何,還是我軍佔優,明日可先往城前挑戰,殺掉宋軍士氣。”

“他們本就是殘兵敗將,到時兵無戰心,必會出現有利戰機!”

遼帝點點頭道:

“既然如此,那就看諸將明日的表現吧。”

“最好能陣斬曹斌,如此,可雪朕心頭之恨。”

耶律仁先乃遼國名將,論軍略不輸於已故耶律休哥,比蕭天佐等人還要高上一籌,遼帝對他還是頗爲寵信的。

衆將皇帝息怒,鬆了口氣的同時,不免摩拳擦掌,各自想着曹斌八輩祖宗,計劃着怎樣把他罵出來......

真定府城,楊家住所。

佘太君剛剛進了一些吃食,舒了口氣道:

“剛剛程家小子的話,你們也聽到了。”

“這次要不是曹斌,咱們楊家就完了。”

“只是人情太大,不知要怎麼報答!”

楊家六娘點點頭,有點怨憤道:

“沒想到關鍵時刻,連寇相都不敢爲我們說話。”

“若非曹斌孤注一擲,就算只帶本部人馬,也要出城救援,恐怕我們會孤軍奮戰致死了。”

楊八姐點點頭道:

“就是,還有咱家那些世交,都是不靠譜的。”

“還是曹斌人品最好,武藝最強,軍略最佳.......”

三娘聞言,頓時笑了起來:

“行了,知道曹斌厲害。”

“......程普那小子也是個缺心眼的。”

“明明自己喜歡八姐,卻跑來替曹斌說好話。”

“現在,八姐誇都不知道怎麼誇了。”

她說的程普是唐朝大將程咬金的後人,在銅錘班任指揮使,與三國那老將倒沒什麼關係。

.

第一百九十章 顏查散的心思,襄陽王窮途末路第三百五十六章 陷陣之威 耶律觀音奴懵逼第二十八章鎖魂追命,白玉堂來襲第三章堪比竇娥的喊冤第三十七章五鼠投開封,月下夜宴第三十五章賺錢了,高俅想象的美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斌計謀公主 捏腳論英雄第二百七十四章 帳中歌舞,原來有刺客第七十九章威逼包黑子,曹斌歪論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危急,曹斌的過分要求第七十三章小叔子和賽西施的大義第二十三章大開眼界活出喪,您的典韋已到賬第一百八十四章曹斌施恩,瓊英的挫敗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宗保催行,兇狠殘暴的元昊第一百五十章 拔雕無情曹俊才,沒藏無淚第三百七十六章 紛紛擾擾第十六章再次被抓,枷號示衆第十五章案情了結,心懷大暢第三百四十一章 司馬光遭貶 去脫他衣第一百九十九章曹伯爺誤踩陷阱,襄陽交易所第一百一十章楊志的去處,曹斌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五章 談判,曹斌的瘋狂第二百五十八章 侯府一夜,曹丞相的特別贈予第二百三十七章 潘仁美的算計,曹斌練兵第一百八十七章令人生厭的沈先生,女婿上門第二百六十一章 昭陽公主,曹斌帶兵出京第二百四十九章 鬱悶的穆桂英,遼使囂張第一百五十三章沒移的野望,曹氏胭脂第一百八十四章曹斌施恩,瓊英的挫敗第一百一十九章 難以甩脫狗皮膏藥,襄陽王!第一百八十章 曹斌的表演,襄陽王不信?第二百九十章 蕭普達中計,名將之資第一百三十五章楊八姐赴邊關,曹斌窮途用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御前帶刀護衛曹斌,新生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包拯特煩惱 報應不爽第三百六十九章 楊家期望 曹斌要出手第七十四章 老闆娘的意圖,留不住的汗血寶馬第三百一十五章 無中生有之計 公主好勝第三百五十三章 包拯鐵面無私 雷霆之勢第一百二十七章李堂大局爲刀,狄青中招第三百五十九章 破方臘 觀音奴很鬱悶第一百八十七章令人生厭的沈先生,女婿上門第三百二十五章 穆桂英感激 潘仁美的好算盤第六十四章絕色義女,常封的下馬威第二百九十九章 破陣、中伏,潘仁美棄軍逃生第三百一十三章公主南下 曹老師的課堂很危險第二百零六章 塵埃落定,有刺客第一百六十二章賽西施難處,瑋哥很囂張第一百五十四章老奸巨猾龐太師,畫中知己第三百二十六章 吹牛潘仁美 宋皇危急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之威,碾壓!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物降一物 軍演駭敵第一百九十四章摩尼教方氏,包拯侄兒第二百一十五章 皇帝母子情深,惹火燒身第二百七十六章 軍權之爭,城下叫陣單挑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定州,常卿憐的怨念第一百九十二章 襄陽王身死,顏查散被坑第三百二十三章 曹斌欲決戰,以冰破敵第二百七十六章 軍權之爭,城下叫陣單挑第六十九章人頭滾滾,貪官論(修改)第一百一十七章山東之事了結,大軍返京第三百五十一章 各自謀劃 女官的怨氣第一百二十二章晉公得土,不正常的晉升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宗保催行,兇狠殘暴的元昊第三十九章沒收作案工具,曹賊的春天第九十六章 曹伯爺失敗的裝病第二百八十一章 沒移皆山的忠誠,張山甫助攻第二百八十章 西夏滅國之危,我張山甫要立功第二百章 蔡霄的倒黴和“奇遇” ,八極第三百七十一章 計劃和公務 綠林賊人第五十五章佘太君的勸誡,巧遇賽西施第四章原來是杜十娘第三百三十五章 曹斌囑託 皇帝微服遊京第三百二十章 大忽悠之術第二百四十一章 樂於助人的曹某人,稅收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城司,負荊請罪的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穆桂英感激 潘仁美的好算盤第三百一十七章 公主上鉤,燕青的怨念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斌計謀公主 捏腳論英雄第一百一十章楊志的去處,曹斌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三章 捷報入京,遼國驟然出兵第一百一十六章曹諸葛算無遺策,楊志很努力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之威,碾壓!第七十一章糧食遭劫,顏查散的失敗第一百六十五章 虎豹騎的碾壓,大遼鐵林騎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寇準執念,朝廷要散夥!第一百七十六章魯智深認慫,白玉堂的主意第一百五十二章 繁華如舊汴京,情深如昨第二百二十二章 楊八姐的態度,曹斌翻臉第十九章錦毛鼠現身刺殺第二十六章出乎意料的搜查,冤枉第三百五十一章 各自謀劃 女官的怨氣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廷的震驚,計劃第七十一章糧食遭劫,顏查散的失敗第二十五章黑鍋俠,小侯爺又被冤枉了第一百一十六章曹諸葛算無遺策,楊志很努力第九十五章西施姐姐的憂愁,曹伯爺的勸慰第一百二十九章曹斌撒手鐗,張延壽任憑驅使第十一章過堂,大刑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