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山東之事了結,大軍返京

剩下來的反正頭領不多。

只有大刀關勝和醜郡馬宣贊等幾個不出名的地煞星。

他們原先投靠梁山,也只是爲了活命罷了,他們在朝廷或許不如意,可也不是落草爲寇的理由。

不見宋江爲了一個編制,把兄弟們都賣了嗎?

可見大宋的編制還是很吃香的。

曹斌也沒有打算失約,和顏悅色地安撫了衆人一通道:

“你們既然爲朝廷剿滅梁山立下大功,前罪自然一筆勾銷。”

“本爵會親自爲你們表功,儘管放心便是。”

那幾人聽了,不由面色一緩。

到此時,他們懸着的心也才放到了肚子裡,連忙躬身道謝。

關勝道:

“曹伯爺賜予我等迷途知返之機,此等大恩,我等沒齒難忘。”

“若是伯爺以後有不便之處,儘管吩咐關勝,我等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恩?”

曹斌詫異地看着眼前這個酷似關二爺的大將。

這是打算向自己投誠?

沒想到這人竟然如此懂得人情世故,倒也是個人才。

如此一來,自己肯定要花點力氣,在奏章上吹噓一下他們的功勞了。

雖然曹斌還沒有資格自成派系。

但也並不介意多一兩個可靠的外援,何況這人自稱是關二爺的後代。

既然立了這個人設,想必也不會太過反覆無常,自崩人設,倒是可以稍稍信任。

於是,他站起身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關將軍客氣了,你們這樣的人才,我自會向龐太師推薦一二。”

“以後若有麻煩,也可以來忠靖候府找我,以後就是朋友,哈哈。”

關勝等人聞言,頓時大喜,連忙翻身下拜。

武人要在大宋的官場廝混,上頭沒人是不行的,不說文官天生壓過武將一頭。

文人們師生一體,拉幫結派,說整你就整你,武將絲毫辦法也沒有。

如今有了曹斌爲後援,梁山投賊這一遭,反而是因禍得福了。

他的背後可是龐太師,對關勝這些人來說,那是通了天的人物。

這一夜,曹斌等人就在梁山駐紮,有朝廷的一萬禁軍在,他們也不用擔心兵變。

正在他琢磨該怎樣書寫奏章時,童貫突然來訪。

見他老臉笑得跟菊花相似,曹斌不由有些警惕問道:

“童大人深夜來此,不知有何見教?”

童貫笑眯眯地拿出一本剛剛寫成的奏章,遞給曹斌道:

“這時童某剛剛寫完的奏章,曹大人看看可有什麼不妥之處?”

曹斌疑惑地看了他一眼,道:“這樣不太好吧?”

童貫連忙搖頭道:

“曹伯爺不用擔心,咱們幾個總要將奏章寫得大差不差,纔好上奏。”

“不然豈不是讓朝廷猜疑有人說謊?”

曹斌暗自搖頭:

“的確是這個道理,可是朝廷派出監軍的目的不就是爲了這個嗎?”

“如果大家都商量着寫,那監軍和欽差還有什麼用處?”

此時他最疑惑的是童貫的態度,他本來是蔡京一黨的人,靠着蔡京的推舉提拔,他才能以一個太監身份,平步青雲。

如今向自己示好是什麼意思?

不過曹斌也沒有繼續推辭,打開奏章低頭看了起來。

只是他看完奏章後,更糊塗了。

若不是曹斌親身經歷,還以爲童貫寫的是諸葛孔明呢?

其中關於兵力配置、造船進度、人員傷亡只是一筆帶過。

他浪費了大量筆墨來描繪曹斌的從容態度和指揮若定,甚至連他的神情都描繪得細微無比。

曹斌沉默了好半晌,才無奈地說道:

“童大人是認真的?”

童貫點點頭,眉飛色舞道:

“這是童某經歷過最爲精彩的一戰,所以才如此下筆。”

“如果曹伯爺認爲不妥,我可以再修飾修飾......”

曹斌無語道:“隨你吧,如果童大人被朝廷怪罪,可不要後悔。”

到現在,他還是不明白童貫的目的。

若說他要背棄蔡京,那根本不可能,利益相關,身家性命,他不可能做如此選擇。

可他如此吹捧自己,又是爲了什麼?

莫非他是想要把自己捧高後,架在火上烤?

想到這裡,曹斌不由有些擔心,打算回去後問一問龐太師的意見。

第二天,朝廷大軍再次放了把火。

將梁山剩餘的建築全部清除乾淨,才從島上撤軍,回返濟州城。

梁山的地理位置太過險要,若是留下宋江等人經營的山寨,很快會有新的賊寇佔據。

一把火燒乾淨,就是防止這種事情發生。

回到濟州城後,大軍修整了數日,才接到了朝廷命令,令他們擇日返京。

“叔父,龐煜和曹斌就在大軍前面......”

返京途中,被包成木乃伊模樣的李志超緊緊跟在童貫身邊,有些憤恨地說道。

童貫咳嗽了一聲,看了李志超一眼道:

“賢侄,我覺得曹伯爺打你或許有他自己的道理。”

“你是不是有什麼地方得罪了他?”

“曹伯爺這種謀定而後動的人,怕是不會隨意動手吧。”

李志超被他這話說愣了,瞪着眼道:

“叔父,先前你不是說,要讓他們道歉認錯嗎?”

童貫突然擺了擺手,低頭沉思道:“等一下,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啥問題......”

還沒等他說完,就見童貫他催馬趕到曹斌身邊:

“曹伯爺,我還有個問題沒想明白,可不可以請教一下?”

李志超在後邊見到這種情景,頓時無語了,你他麼是個什麼意思?

“等着,你這死太監,這事沒完......”

去年山東大旱,誕生了許多土匪,眼看要到秋收季節,爲了震懾零散匪寇。

大軍這次是從陸路回京,一邊行軍,一邊四下出擊。

凡是有些規模的土匪,全部被大軍剿滅。

大約半個月後,他們纔出了山東地界。

“安樂子,有個案子需要你配合調查......”

剛剛踏入京畿,還沒等李志超高興,就被開封府的人帶走了。

曹斌見狀,不由暗暗得意,開封府能有這麼快的出勤效率,絕對有自己的功勞......

第三百二十六章 吹牛潘仁美 宋皇危急第三百三十六章 曹斌那複雜的口碑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我曹斌從不中計第三百零三章曹斌奇謀,潘仁美很無奈第二百五十四章 陳世美攀高枝,端王妃的請求第三百六十八章 難民的怨氣 誘敵第一百二十章人生無常,外事院裡的老仇人第三百一十三章公主南下 曹老師的課堂很危險第三百五十五章 方臘急稱帝 曹斌張網以待第五十八章曹斌的無奈,督糧欽使第六十二章接風宴第三百四十七章 多番謀劃 曹斌的目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亞夫軍細柳,大聖駕到第三十二章高衙內報復,曹斌要登臺?第二百八十二章 厚道人曹斌,張元帥被動英勇第五十四章朝堂爭鬥,反制高俅第二百八十八章曹家兒女雙全,朝廷的擔憂第二百三十一章 潘仁美很嫉妒,寇準出京第二百二十二章 楊八姐的態度,曹斌翻臉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勝!耶律仁先之謀 釜底抽薪第九十八章拆牆辦公,誘惑式加班第一百九十四章摩尼教方氏,包拯侄兒第二百九十九章 破陣、中伏,潘仁美棄軍逃生第三百六十章 無恥曹俊才 刺殺計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難以甩脫狗皮膏藥,襄陽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穆桂英感激 潘仁美的好算盤第三百四十二章 曹斌自保 潘貴妃的算計第一百四十八章氣死元昊,無可挽救的名聲第三百六十九章 楊家期望 曹斌要出手第七十一章糧食遭劫,顏查散的失敗第十四章 紅傘傘,白杆杆,吃完躺闆闆第四十三章爵位危機,爵考開始第一百四十九章良馬誘惑,楊八姐的賭注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中暗流 林沖的春天第十八章曹杜瓦肆,掙錢項目第六章杜十娘要跳河第三百七十七章 包勉那失敗的計策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我曹斌從不中計第三百零二章 不講武德該死,疑兵奏效第二百五十三章 這個系統有點賤,章惇之請第三百一十二章 祝彪的怨憤 曹斌名聲大振第一百九十三章家將瓊英,倒黴的顏查散第七十三章小叔子和賽西施的大義第三百一十章 破遼之計,祝彪的願景第十五章案情了結,心懷大暢第二百七十六章 軍權之爭,城下叫陣單挑第三百七十四章 餘姚見聞 驚詫第一百五十三章沒移的野望,曹氏胭脂第二百九十五章 曹斌的氣功,封候,朝堂之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潘仁美很嫉妒,寇準出京第一百零五章 梁山的對策,林娘子第一百四十八章氣死元昊,無可挽救的名聲第一百一十八百章巨坑襄陽王 曹斌一心毀cp第二十七章時遷來投,李師師的感嘆第一百七十三章 這是皇差公務,曹斌的反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化敵爲友的提議 亂兵第五十七章八珍坊中,清流的不屑第一百六十七章 蔡京的陰謀,曹斌公器私用第一百七十一章曹斌大義凜然,揭發小報!第十四章 紅傘傘,白杆杆,吃完躺闆闆第一百二十五章鐵血相 霸王力 狄漢臣(修改)第三百四十三章 龐妃的冒險行爲,談判人選第六十五章同流合污與分道揚鑣第一百一十七章山東之事了結,大軍返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勝!皇帝的賞賜第二百零五章蔡霄帶頭造反?曹俊才盡在掌握第四十七章小侯爺的奇葩考試第二十一章呼家將要謀反,玩呢?第一百六十三章 曹斌的面子,委屈的嵬名瑋哥第二章狗頭鍘伺候第一百八十四章曹斌施恩,瓊英的挫敗第三百三十九章 潘仁美的蠱惑,朝堂將亂第二百三十三章 皇帝的偏愛,曹某所欲第一百四十三章曹斌脫身,沒移氏來投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斌計謀公主 捏腳論英雄第一百零七章楊家女將勇武,水寨被襲第六十五章同流合污與分道揚鑣第二百零七章十娘有孕,蔡京斷尾求生第三百零九章 盧俊義很驚喜,祝家莊獻計第二百五十章 耶律宗幹,常卿憐現身第三百零二章 不講武德該死,疑兵奏效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廷的震驚,計劃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昭明的敵意 大赦天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小婿有禮,白玉堂之死第二百五十三章 這個系統有點賤,章惇之請第三百五十三章 包拯鐵面無私 雷霆之勢第五十二章老子有靠山,所以主動出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潘仁美,皇帝施恩第二百六十七章 無定河之戰,大勝,曹斌設伏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陣破高遷,曹斌孤身被圍第三百三十一章 侯府危機 曹斌的破門之法第三百七十三章微服 上虞縣令之悲喜第八十一章大敗!決死之局第二章狗頭鍘伺候第二百五十九章 駙馬爺公堂對質,曹斌絕絕子第八十四章豁的出去曹俊才,沙場鬥將第一百零三章楊家的忌諱,再抵山東第一百六十章 趙佶的挫敗感第三百三十三章 閒落棋子 兗王的不甘第三百二十八章 帝妃的依靠 京中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