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起風了

雖說關於整個稅幣法案,是張斐最先提出來的,但是薛向對於整個計劃都非常推崇,這其實也是非常難得,當今這個年代,能夠認同這一套金融法案的人,真心不多,如司馬光、文彥博,就是再怎麼跟他們解釋,他們始終都會抱有疑慮的。

但是薛向非常認同,他在西北的財政政策,也是通過發行鹽鈔,通過計算鹽鈔的貶值,來進行宏觀調控的。

包括他在發運司時,也做的是非常不錯,裡面多多少少都涉及到貨幣政策。

真的比較起來,薛向其實是更偏向於張斐的財政理念,而不是王安石。

而且,薛向也是早有打算。

因爲他剛剛上任之初,就遇上趙頊的官制改革,差點就廢除三司,讓他成爲最後一任三司使。

薛向心裡也清楚,根據三省六部制,這財政大權遲早是要歸於戶部,但他一直都沒有出聲,看着是有些高風亮節。

但其實不是,正是因爲稅幣法案的成功,他就想到讓三司來掌控貨幣權,這還真不是張斐教的,他本就擅長貨幣的調控,而河中府更是讓他見識到,貨幣的威力,他甘願放出財政大權,沒有做出任何反抗,其目的就是奪取貨幣權。

在存有公檢法的制度下,薛向這種人可謂是如魚得水,以前那種注重於官員道德的制度,他是格格不入,在那個體制下,就是很難張口錢,閉口利,往往都是他講財政,對方講道德,就沒法交流。

“想不到會這麼順利。”

從垂拱殿出來後,薛向整個人都顯得非常亢奮,覺得不可思議。

王安石卻是笑道:“因爲他們唯一懂得,就是紙幣濫發,但這被他們自己支持的公檢法給堵住,至於其餘方面,他們自己都弄不明白,又如何能夠反駁得了。”

薛向道:“其實只要紙幣發行得當,且有一個回收制度,那將會解決財政方面很多方面的問題,甚至.。”

王安石聽他話說一半,不禁偏頭看去,“甚至什麼?”

“甚至.。”薛向忽然道:“甚至可以.可以用來對付契丹人和党項人。”

王安石問道:“此話怎講?”

“呃。”

薛向思索片刻,才道:“因爲.因爲他們離不開與我大宋的貿易,如果我們都用這種紙幣,他們可能也會跟着用,那麼我們就可以紙幣去打擊他們的.他們的財政。”

王安石聽罷,不禁笑道:“這估計不大可能,紙幣他們自己也能製作,犯得着用我們的嗎?”

說罷,他突然眉頭一皺,“是呀!如果他們也用紙幣,但他們又沒有公檢法在旁監督,那一定是會出大問題的。”

薛向忙不迭地點頭道:“我就是這意思,當年管仲能夠利用齊國鹽鐵之利,打擊敵國的財政,使得齊桓公稱霸春秋,我們也可以效仿。”

其實他本是想說,紙幣要是玩得好,甚至比新政都管用,幸虧止住了,不然的話,必然是友盡啊!

王安石若有所思道:“不過我們自己得用得好,他們纔會學着幹。”

薛向道:“相公請放心,這我一定不會令相公失望的。”

王安石點點頭,問道:“那你打算怎麼做?”

薛向道:“我打算通過發放薪俸,將紙幣給發放出去。”

王安石搖搖頭。

薛向疑惑地看着他,“不知相公有何高見?”

王安石笑道:“下一步當然是想辦法宣傳,這纔是至關重要的。”

那邊文彥博偷偷瞄了眼王安石和薛向,見他們二人談笑風生,不禁向司馬光打趣道:“你這司法改革,不像似在制衡王介甫的新政,反倒是像在爲他保駕護航啊!”

要沒有公檢法,他們不至於只能無奈地表達自己的擔憂。

司馬光哼道:“都怪張三那臭小子。”

這也能怪張三?文彥博不禁好奇地問道:“這話從何說起。”

司馬光道:“就王介甫那剛愎自用的性格,是絕不可能拿着我的法子去爲自己推行新政,但他向來就非常信任張三,願意聽從張三的建議,他從不認爲,這是在向我妥協,而拿着張三做幌子,說自己是兼聽則明。”

文彥博笑問道:“是這樣嗎?”

“千真萬確。”

司馬光恨不得拍着胸脯道。

文彥博呵呵笑道:“難怪現在朝中的爭吵是少了不少啊!”

黨爭黨爭,不就是你贊成我反對。

結果王安石天天仗着公檢法來推行自己政策,這還怎麼鬥得起來,革新派現在都有些偃旗息鼓,分崩離析。

原因就在於,很多革新派都是想要對付公檢法,但現在看來,公檢法已經是大勢所趨,他們現在也很迷茫,不知何去何從。

然而,《臨時法》的頒佈,令他們更加覺得刺撓,坐立不安,他們愈發發現,這部《臨時法》所改變的絕不僅僅是什麼八議制度,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小的改變。

這比大家想象中的要多,似乎每一頁都有議論的價值。

這熱度甚至漸漸超過大家對於錢荒的議論,因爲錢荒到的是一時的,但是臨時法是方方面面的。

汴京律師事務所。

“各位,我聽老範說,你們急着找我?”

張斐坐了下來,瞧着樊顒、陳懋遷、黃燦、周建等大富商,又問道:“是因爲錢荒的問題嗎?”

陳懋遷忙道:“那倒不是。”

張斐詫異道:“那是因爲什麼?”

“三郎,這遺傳稅到底是什麼意思?”陳懋遷很是好奇地問道。

張斐嘖了一聲:“《臨時法》上面寫得不是很清楚嗎?你們不認字?”

樊顒哎呦一聲:“認字就能懂法嗎?可不見得,要是三郎不跟我們解釋一番,我們這心裡總感覺有些慌。”

其餘大富商也紛紛點頭。

如今大家對這“稅”是非常敏感,因爲稅務司真能收上去,只要定下,那就逃不了掉的。

張斐笑道:“這遺產稅就是根據絕戶制設計的,但各位莫要擔心,各位皆是子孫滿堂,不在其列。”

樊顒立刻道:“我就一個兒子。”

“呃。”

“三郎,你就仔細與我們說說吧。”周建突然開口道。

“好吧!”

張斐點點頭,突然看向範理,“老範,考考你,將以前的戶絕法給他們普及一下。”

範理捋了捋鬍鬚,道:“關於我朝關於絕戶制度,條例繁雜,但是根據天聖四年頒佈的《戶絕條貫》法,在沒有子嗣繼承的情況下,室女、歸宗女、立繼子。命繼子是爲第一順位的繼承人,第二順位繼承人爲出嫁女,不過繼承財產只限於資產、莊寨和物色。

第三順位繼承人包括出嫁親姑、姊妹、侄和同居營業三年以上的親屬、入舍婿、義男、隨母男等。

如果被繼承人沒有以上各類繼承人,財產則全部給同居之人。如果被繼承人沒有同居者或同居時間未達到三年,則財產全部沒官。

到天聖五年,如果被繼承人是富豪戶且沒有留遺囑,這遺產部分歸於同居之人,其餘全部納入官府。

而在熙寧年間,之前的制置二府條例司又頒佈政策,如果戶主死亡,身後並無男丁,即使戶主生前具有立繼條件,只給女戶五百貫後,其財產全部沒官。”

陳懋遷小聲嘀咕道:“前幾年頒佈的這項政策,可真是與搶錢無異。”

不錯,這個政令就是王安石頒佈的,目的就是要充實國庫。

張斐笑道:“這就不用我來解釋,相信大家也都見識過,許多百姓被官府戶絕。”

衆人齊齊點頭。

官老爺說你戶絕,你就是沒有絕,也必須絕。

那些官田有超過六成就是來自於戶絕法。

張斐道:“而法制之法是爲了捍衛個人正當權益,爲求保障百姓們的利益,故而將所有戶絕條例全部整合在遺產稅法中。

根據遺產稅法,能夠保證遵循《戶絕條貫》的繼承順位,只不過是用稅來劃分,而且順序稍微有些變化,但不大。

首先,子嗣是第一繼承人,父母、妻女是在其次。而繼子的話,就比較特殊,根據遺產法規定,無論是否有血緣關係,都必須同居贍養超過三年,纔有資格與父母、妻女分家財,否則的話,最多就只能得到一成。”

樊顒問道:“這是爲何?”

張斐道:“當然是因爲孝道,沒有盡孝,就無法得到遺產。在疏議中解釋的非常清楚,富戶可以通過宗族、法援署自立遺囑,將遺產給外人,即便他有子嗣。

還有,子嗣若與父母同居一地,但未有盡到照顧的責任,鄰居若無償照顧超過兩年,都將自動獲得三成的遺產。”

陳懋遷點點頭道:“這倒是可行,有些逆子,就不應該得到遺產。”

張斐道:“而遺產稅就是根據財富和繼承人來制定的,所繼承的家財要超過一千貫,才需要繳納遺產稅。

其中子嗣、父母繼承,是不用繳納任何稅的,妻女和繼子繼承都是百分之十,出嫁女是百分之二十,贈予外人的話,最高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

但是你們要記住,這都是最低標準,根據遺產的多寡和對象,稅率是不同的,這個你們自己去看,上面寫得很清楚。

我能告訴你們的是,遺產稅是確保,財富不會輕易的流入官府。只有在最極端的情況下,纔會沒官。”

黃燦道:“這遺傳稅不還是允許官府將一部分財富收走麼。”

陳懋遷道:“你就知足吧。以前都是全部沒收,而且都是不講道理的,尤其是對咱們商人而言。”

樊顒他們是頻頻點頭。

大地主的財富,其實是很難沒收的,因爲他們一般都有強大的宗族在邊上,但是商人的話,要是沒有子嗣,就經常被全部沒收。

張斐笑道:“而且,收遺傳稅初衷,也是爲了尊老愛幼,這些錢將全部用於安濟坊、居養院,專門用來照顧無人贍養的老人,是不能挪做他用的。”

樊顒道:“但是這個贍養,怎麼判定的,我兒子如今一直在河中府,怎麼也不可能盡孝道。”

張斐道:“關於這一點,上面也寫得很清楚,比如官員、商人、士兵,這些需要出門工作的職業,都有着非常明確的解釋,這個完全不用擔心。”

這個遺產稅當然是張斐提出來的,但那也是因爲,富弼先詢問他關於絕戶制的意見,這絕戶制太過凌亂,也是需要整合的。

但是順序全都是富弼他們定的,跟張斐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因爲古代的關係和現代的關係不太一樣,如果是張斐來定,子嗣免遺產稅,妻女也得免,但是富弼他們要考慮到男尊女卑,妻女是必須要繳納一定數額的遺產稅。

而且,他們充分考慮到孝道,子嗣不承擔贍養的責任,也就別想拿到遺產,至少拿不到全額。

“這麼熱鬧啊!” 忽然,王安石和薛向走了進來。

陳懋遷他們見罷,趕緊起身告辭。

等到他們走後,王安石笑問道:“你們這是在談論什麼大買賣?”

張斐笑道:“如果只是買賣上的事,可不需要我親自出面,是關於《臨時法》的,他們有一些不懂,我跟他們解釋一下。”

薛向道:“這《臨時法》確實有着許多改變,好壞姑且不論,但寫得是非常清晰,看上去是沒有什麼模糊的地方。”

王安石道:“這也是基於公檢法,以前的話,寫得這麼詳細,官府也是做不到的。”

“王學士言之有理。”

張斐笑着點點頭,又問道:“二位前來,不會也是因爲這《臨時法》吧。”

薛向道:“那倒不是。”

王安石笑道:“《臨時法》上面寫得非常清楚,還用問你嗎?我今日是來找你商量發行稅幣的宣傳。”

張斐道:“官家已經批准了嗎?”

王安石點點頭。

薛向立刻將他的打算告知張斐。

張斐道:“三司使打算將稅幣的發行,用於給官員、士兵們的薪俸?”

薛向點點頭道:“因爲我打算藉此,將國庫徹底改造爲金庫。”

“金庫?”

張斐好奇道。

薛向道:“以前朝廷發放俸祿,就只是發行少量的錢幣,多半都是發放糧食、絹布、蠟燭、食鹽來代替薪俸。

除此之外,官府所需,多半是來自於行會的上貢,這一點張檢控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之前商人想要賣任何貨物,尤其涉及到官府日常所需,都必須先繳納部分給官府,上回稅法改革,就有不少商人對此提出控訴。”

張斐點點頭。

關於行會、官牙都是剛剛廢除,商人不再需要向官府上貢,以前商人想要賣蠟燭,必須拿出其中的兩三成送給官府,算作朝廷對於官府的補貼。這是因爲當時收商稅不方便,只能這麼幹,這就引發許多貪腐行爲,官府經常對商人敲詐勒索,導致許多工匠、商販只能偷偷摸摸地賣。

薛向又道:“總體來說,國家倉庫裡面大多數是實物,而非是錢幣,但是實物來來往往,着實不便,而且損耗是非常大的。”

張斐道:“所以三司使就希望將倉庫的實物,全部轉變爲錢幣。”

薛向點點頭道:“正是如此。”

張斐心想,這廝野心可真大,竟然將國庫徹底金融化。

王安石笑道:“這不都是跟你學得嗎?”

張斐微微一怔,忙道:“我可沒有這麼幹過。”

王安石道:“但是河中府的轉運司已經在慢慢錢幣化,只不過西北轉運司還得兼顧邊防,故而還需要囤積不少糧草。”

“王相公所言不錯,我正是參考了河中府的改革。”

薛向道:“河中府的商業爲何會如此繁榮,尤其是在最初階段,就是因爲當時的鹽鈔改革,就是將鹽鈔發給士兵們,士兵們拿着鹽鈔,去市場買東西,這就需要更多的貨物,需要更多的商人。

後來那些官員也漸漸習慣於使用鹽鈔,其實對於普通官員而言,他們領到實物,還得拿去市集換自己所需,實爲不便,發鹽鈔的話,他們可以買自己所需。

商人增多,商稅也將增多,而且國家能夠減少七成的損耗。

而且如今有了倉庫稅和糧食署,就可以做得非常徹底,朝廷可以隨時用錢幣購買自己所需。”

張斐點點頭道:“我非常贊成三司使想法,但是這還得循序漸進,到底商人不一定跟上朝廷所需。”

王安石笑道:“關於新城區全都已經規劃好,商人的生產很快就能夠跟上來。”

張斐道:“這出門一趟,我都快忘記這新城區。”

王安石突然道:“但是你信我信,那是沒有用,還得百姓相信,這得進行宣傳。”

張斐瞧了眼王安石,呵呵笑道:“如這種好事,王學士不會便宜我正版書鋪吧?那《臨時法》可都賣出天價,蘇檢察長是恨不得起訴王學士。”

王安石沒好氣道:“你蘇子瞻就會動嘴皮子,他也不想想事業署面臨多大的負擔,能賺一點是一點。再者說,需要購買者,就不差這點錢,不需要的,也沒有錢買,這個價格就非常合適。”

張斐笑道:“但如果這價錢再高一些的話,又或者大家提及集體訴訟,邸報院可能會輸掉這場官司的。”

王安石道:“真的嗎?”

張斐點點頭道:“在臨時法中,有一條規定,就是妨礙知法權,如果是王學士個人作品,就是定一千貫,那沒人管得着。但是這本書涉及到國家法律的,又是邸報院壟斷的,如果價格過高,就會涉及到妨礙知法權,倘若很多人發起集體訴訟,輸的可能性就很大。”

王安石微微皺眉道:“如今剛開始,那雕版成本也不小,買貴一點,那也是應該的,以後再降。”

張斐笑道:“我也只是提醒一下,目前這個價錢,還是在大家的接受範圍內。”

王安石點點頭,道:“先談正事,此事該如何宣傳?”

張斐稍一沉吟,道:“套路依舊,我們先需要發表文章,表達對錢荒的不滿,再發表文章,表示原因出在何處,然後將責任推給地主,最後再暗示百姓應該支持朝廷急需發行稅幣,抵制地主囤積錢幣。”

王安石點點頭道:“我明白了,到時我寫幾篇,給你看看,不合適,我再修改。”

張斐點點頭。

一旁薛向聽得目瞪口呆,王安石文章,那可是非常有名的,能勝過他的沒幾個,而張斐的文筆,那也是有名的糟糕,可是王安石竟然讓張斐來給自己把關。

這.。

殊不知,在宣傳方面,王安石早已經放下尊嚴,張斐的眼光就是獨到。

李家書鋪。

“這租賃制度就是以前的佃戶制度,差別不是很大,因爲當初就已經規範,朝廷只是根據地契徵稅,在田稅方面,朝廷與佃戶是沒有任何關係的,佃戶現在是跟酒保一樣,都是根據收入交稅。”

李國忠向左右兩邊的大地主說道。

大地主陳湘又問道:“家奴方面呢?”

李國忠道:“其實我朝律法早就刪除部曲、客女、奴婢等稱呼,這佃戶、部曲名義上也都是良民,但之前就只是表面上,而現在是必須要尊法,其實在《臨時法》中沒有明確反對家奴契約,但是根據契約法的解釋,裡面是有等價原則。

就說以前的那種家奴契約,若遵循等價原則,主人是必須要承擔贍養家奴的責任,也就是說不能再輕易趕他們走。

裡面是有具體的解釋,他們既然是終身爲你服務,你也必須一直對他負責,包括下葬所需費用。

至於懲罰家奴,規定是僅限於皮肉,如果導致傷殘或者死亡,賠償是肯定的,可能還會面臨刑罰。”

劉屏道:“以前規定若要處死家奴,是可以向官府申請的,現在怎麼辦?”

李國忠道:“現在就必須通過訴訟來解決,但是根據律法規定,下人犯上,是要罪加一等的。”

又有一個大地主問道:“不知李行首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建議。”

李國忠道:“雖然臨時法中有明確說明,之前所簽訂的家奴契約,都是合法的。

但我建議各位還是更換僱傭契約,明確雙方的責任和關係,否則的話,以後會遇到很多麻煩事,因爲以前的契約,寫得非常模糊,這對於各位是非常不利的,除非契約上面寫得非常清楚,否則的話,公檢法就會遵循契約法去判定的。”

一干地主面面相覷,真是一個頭,兩個大啊!

根據法律原則,你修改律法,那你的原因,就不能追溯以前的事。但如果你契約上沒有寫清楚,出現糾紛的話,那就是你的問題。

如果契約寫明,你可以隨時趕他走,臨時法雖然不允許,但也管不着,因爲這是以前簽訂的。

但如果契約上只寫明,他終生爲你服務,其它方面都沒有寫,那他的待遇,也將是到死爲止。

今兒蘇軾與好友來到白礬樓,準備搓一頓,結果剛剛進門,就被一圈人給圍住。

“子瞻,這戶婚律是你修得嗎?”

“戶婚律,我倒是沒有提什麼意見,怎麼?你們覺得有問題嗎?”蘇軾好奇道。

“當然有問題。”

一個公子便道:“以前戶婚律,只是說夫妻離異,妻子只能帶走嫁妝,如今還得分一部分家財,這是何道理啊!”

蘇軾笑道:“這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男子想要休妻,且又找不到‘七出’的理由,故而可以以分家財的條件去休妻。”

那公子問道:“爲何要這麼改?”

蘇軾回答道:“這是因爲有諸多案例,證明有些丈夫想要休妻,但又找不到妻子七出的理由,就只能虐待妻子,逼迫其與自己和離。

基於這一點,立法會就考慮,允許丈夫在妻子未有發生‘七出’的情況下,單方面提出休妻,但是要支付三成的家財,以及每月給予一定的贍養費,確保妻子能夠生存下去。同時,妻子也有資格要求丈夫刊登文章,說明是他主動提出的,並非是自己不收婦道,保留自己的名聲。

但是,在‘三不去’的情況下,其中只有一種情況改爲允許休妻,就是前貧賤後富貴,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丈夫要休妻,是必須支付一半的家財,其餘兩種情況,丈夫還是不允許休妻的。”

這七出,就是“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多言,竊盜”,妻子犯了任何一條,丈夫都可以休妻。

而三不去,就是有所娶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後富貴,原本在這三種情況下,是不允許休妻的。

但是現在最後一種,改爲是被允許的。

就是因爲有很多案例,丈夫通過折磨妻子,逼着她跟自己離婚,人性就是如此醜陋,法律就只能改爲,你實在要休也是可以的,可以通過分家財,支付贍養費來休。

理由當然是妻子的生存能力不如男人。

這決定權還是在丈夫手裡的。

妻子沒有太多休夫的理由,這跟以前沒有多少區別,一般都是丈夫犯了什麼姦淫罪,妻子就可以提出離婚,還有就是遭受虐待。

因被虐待,而離婚,這在之前也是法律允許的,有很多判例,但是臨時法還規定,在這種情況,妻子是可以要求分更多的家財,索要更多的贍養費,這就不是丈夫能夠決定的。

大家點點頭,表示也能夠理解,並不覺得太過分。

因爲這裡是有一個前提條件的,就是妻子沒有犯七不出之罪,那就是賢良淑德,你還要離婚,那當然是你的不對。

蘇軾又道:“不過我還要提醒你們兩點,其一,就是士兵之妻,是法律重點保護的。與士兵之妻有染,那可是非常嚴重的罪,最嚴重者是可判死刑。雖然也可以通過錢財去和解,但最終的決定權是在士兵手裡。”

大家一聽,當即怒火中燒,你蘇子瞻什麼意思,我們是那種人嗎?

蘇軾打了個哈哈道:“我就是說說,各位切莫在意。”

又有人問道:“那第二點是什麼?”

蘇軾道:“其二,就是將來的婚契也必須與警署蓋章,才能生效,因爲如今戶婚律涉及到很多財產分割,對於婚期也必須規範。”

第八十二章 堂審(下)第349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368章 知易行難第300章 奇蹟(六千字大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必須同甘共苦第七十八章 有競爭纔會有進步第263章 進步不小第三百七十四章 離京赴任第一百八十八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672章 我是無辜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波譎雲詭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笨的方法第六百三十章 收網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筆糊塗賬第295章 太細了一點第五十三章 綿裡藏針第287章 公檢法誕生時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舞臺第272章 體驗生活第331章 利益輸送第657章 事業法第九十五章 帶你們飛(求追讀)第十二章 北宋雙子星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丘之貉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魚第一百六十一章 教育第一百七十八章 矯枉過正第一百四十一章 起風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獨佔熱榜第九十八章 治國先治吏第662章 以進爲退第六十五章 教頭與衙內第六百零五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稅戰(十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筆糊塗賬第655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二十一章 溫飽線第三百九十四章 冬天的一把火第一百四十一章 起風了第369章 絕佳機會第一百一十九章 佈局第332章 大展拳腳第751章 內憂外喜第十章 是家鄉的味道!第一百九十章 現學現賣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下熙然,皆爲利往第642章 矛盾激化第十六章 無懈可擊第二百三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一十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報紅第787章 殺人不見血第746章 與我無關第337章 改革競賽第五百七十五章 強制執行第四百四十二章 稅戰(十六)第二百零四章 珥筆俠侶第五百七十八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五十七章 報復第五百四十五章 法中取利(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真是高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流洶涌第674章 謀反案(二)第379章 還欠一課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冗第一戰(七)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金易到,知己難求第二百一十五章 比如士大夫沒卵用第653章 破產法案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上澆油第293章 就問你慌不慌第六百一十一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第七十一章 強強聯手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二合一章節)第七章 翻異別勘第四百九十六章 鹽吃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文武與法(十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法中取利(五)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一百三十一章 獨佔熱榜第四百一十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三十八章 他又贏了第三十一章 投案自首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價索賠第776章 老爺們!捲起來吧!第四十三章 漏網之魚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準丟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貨幣戰(中)第五百九十章 三法之爭(四)第四百七十二章 牛犢陣容第758章 實事求是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力之爭第六百零五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洞房花燭夜第四十七章 萬惡之源(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644章 珠玉在前第五百八十八章 三法之爭(二)第350章 抱歉!哥不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