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翻異別勘

這不僅是張斐在北宋的第一場官司,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場官司。

他沒有什麼上庭經驗,在實習崗位上他也是幹一些跑腿的活,以及財物計算。

但是這反而給他來優勢。

因爲他還沒有形成一種程序正義的固定思維。

而他在研讀古代律法時,知道古代法制思想,追求的是結果正義,而不是程序正義。

什麼結果正義?

簡單來說,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故此在堂上,他花了更多的篇幅將方大田塑造成一個惡人,而在韋阿大這邊,則是大打同情牌。

而不是從司法程序上找漏洞。

從圍觀羣衆的反應來看,顯然,他是非常成功的。

後世法官可以判一個人人唾罵的結果。

但是當今官員,尤其是那些正直的官員,可是不敢這麼判。

因爲他們更多是追求結果正義。

當然,一切也必須基於律法條例,只不過打官司的側重點不一樣。

“多謝張三哥,多謝張三哥!”

“張三哥對俺們兄弟的大恩大德,俺們兄弟一定記在心中,將來張三哥若需幫助,俺們絕不二話。”

.

出得府衙,韋家兄弟便是痛哭流涕的感謝張斐爲他們討回公道。

張斐卻是一本正經地問道:“此話當真?”

韋氏兄弟先是一愣,那韋阿二突然拍着胸脯道:“張三哥儘管吩咐。”

張斐遲疑少許,道:“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只不過我需要二位再幫我做一回證人,我還有一個官司要打。”

韋阿二道:“啥官司?”

“就是關於阿雲的官司。”

張斐道:“我與你們說過,阿雲對我有救命之恩,我必須要報答她。”

韋阿二不免看向大哥,這令他有些糾結,畢竟那女人也是仇人啊!

韋阿大愣得半響,默默地點了下頭,答應了下來。

經過方纔那場論辯,他倒也不是非常記恨阿雲。

正當這時,那劉海突然走了過來,道:“張三,我們知州有事找你。”

張斐笑道:“真是巧了,我也有事要與知州談。”

他又向韋氏兄弟道:“你們先回旅舍,待我回來,我們再詳談。”

言罷,他便與劉海返回官衙。

.

“小民張三,見過知州。”

“張三,你可知本官這番找你來是爲何事嗎?”

許遵面無表情地問道。

張斐稍一沉吟,又瞄了眼許遵,搖搖頭道:“小民不知。”

許遵哼道:“你難道忘記你還欠本官的錢嗎?”

催債?哇你這也忒摳門了吧!張斐哪裡還有方纔那般意氣風發,訕訕道:“是,小民還欠知州兩貫錢,但是但是小民如今沒有錢,還望知州放寬幾日。”

“沒錢。”

許遵審視了張斐一番,道:“你爲韋氏兄弟贏得五十畝田地,難道就沒有索要報酬?”

張斐眨了眨眼:“什什麼?這做好事還能拿報酬嗎?”

一旁的徐元氣不打一處來,道:“你這廝還在這裝傻充愣,你方纔算的那筆賬,可真是令我都刮目相看,我審案多年,就沒有見過這麼詳細的賬目,你會不知道索要報酬?”

張斐道:“小民只是一心爲韋氏兄弟尋求合理的賠償,並未向他們索要分毫報酬。”

許遵問道:“當真?”

張斐道:“小民怎敢欺瞞知州,小民也不敢賴知州的賬,若是有錢,豈敢不還。”

許遵審視他一番後,點點頭道:“好吧!那本官就再寬限你幾日。”

“多謝知州。”

張斐拱手一禮,突然道:“正好,小民有一狀紙要呈於知州。”

此話一出,徐元、劉海等人當即就傻眼。

你家是批發狀紙的吧。

唯獨許遵並不感到意外,但他皺着眉頭,故作不滿道:“你這狀告得是沒完沒了了呀!”

張斐解釋道:“倒不是新案,而是關於阿雲謀殺一案。”

許遵哦了一聲:“又是免所因之罪?”

張斐忙搖搖頭道:“不是的,只是基於方大田傷人一案,小民認爲已經有足夠理由重新審視阿雲的動機,以及她是否真有害人之心,若無害人之心,自無謀殺之意。”

許遵暗自一喜。

徐元也明白過來,當即駁斥道:“就算阿雲是被迫所爲,她謀殺之罪也無可爭辯。”

張斐立刻道:“可是小民認爲阿雲其實並未謀殺之心,她前去傷害韋阿大,實乃一番好意,只不過用錯了方法,同時此案有出現的證人。”

“新得證人?”徐元問道:“什麼證人?”

此案涉及的人很少,怎麼可能還有新得證人。

張斐回答道:“就是此案的受害者韋阿大。”

“韋阿大?”徐元一驚,“你說韋阿大要爲阿雲作證?”

“是的。”

徐元、許遵相視一眼。

如果韋阿大要爲阿雲作證,那他絕對是新證人。

但這有些離譜啊!

張斐道:“由於韋阿大將會提供新得證詞,故此小民認爲阿雲最多隻能判防衛過當之罪。”

“防衛過當?”

徐元認爲這張三已瘋,之前提到的免所因之罪,還是有理可循的,只不過他是在鑽律法的空子,但他估計大理寺、刑部那邊是不可能答應的。

如今他卻要做防衛過當辯護。

這怎麼可能。

防衛到跑到別人家去殺人?

簡直就是無理取鬧。

面對徐元的不解,張斐卻是一本正經道:“是的,阿雲絕對是無辜的,她也是受害者之一,官府應該還其公道。”

許遵心中暗喜,嘴上卻道:“你先將狀紙呈上。”

“是。”

徐元豈不知許遵在想什麼,他甚至認爲,這二人早有勾結,但是他不贊成許遵糾纏此案,可是韋阿大如果成爲新的證人,那就有足夠翻案的理由,突然,他靈機一動,道:“且慢!知州,此乃翻案,知州若要受理此案,也應避嫌,另擇官員來審。”

許遵聽得眉頭一皺。

宋朝對於翻案有着明文規定,名爲“翻異別勘”。

簡單來說,如果罪犯要推翻口供,或者不服判決,且情節嚴重者,那麼就必須換其它官員來審理此案。

此案人命關天,肯定屬於情節嚴重。

雖然許遵也不服大理寺的判決,但那屬於司法部門內部的爭執,但如果張斐上訴,那絕對屬於“翻異別勘”。

其實徐元這麼說,還是爲了保護許遵,因爲許遵不過是京官掛職登州,過不了多久,就得回京城,犯不着爲此案,而令自己的前途不明。

“換人審理?”

張斐心下一驚。

這古代判案,人才是關鍵,法只是其次,他爲什麼這麼囂張,那完全就是許遵縱容出來的結果。

換個人的話,估計還沒有審,就先抓着他一頓板子。

動不動就告狀,絕逼是刁民。

許遵瞄了眼張斐,點頭道:“不錯,根據我朝制度而言,你若要翻案,就必須換人來審,你還告嗎?”

這眼神中還透着一絲挑釁。

都已經到了這一步,這不進行下去,如何能行。張斐笑道:“天日昭昭,小民無懼。不過小民有一個要求。”

許遵問道:“什麼要求?”

張斐道:“就是如今日一樣,公開審理。”

許遵沉吟半響,只道:“你先退下吧。”

“小民告退。”

張斐退下之後,許遵又仔細審視了一番狀紙,突然道:“劉海。”

“知州有何吩咐?”劉海急忙忙站出來。

許遵道:“你去請曹提刑過府一趟。”

劉海是極其不願地點點頭,“是,下官這就去請。”

這登州府衙就已經是州府最高行政加司法部門,不可能再轉交給縣一級,故此也只能轉交給刑獄司。

而且刑獄司職責也就是掌管各路刑獄,並且擁有督查、提審的權力。

在州府、縣衙判決之後,刑獄司若覺得不妥,可以重新再審,要知道刑獄司可是直接對皇帝負責得。

恰好這東京路提刑官曹彥近日正在登州一代巡察。

過得半月,終於將曹彥給請來了,這一聽要給阿雲翻案,那桌上的美味佳餚頓時就不香了,筷子一放,不禁納悶道:“許知州,此案證據確鑿,且阿雲也已經伏法認罪,還有何可辯的?”

許遵立刻將方大田傷人一案的判決交給曹彥,道:“此案乃前幾日本官所判,還請曹提刑過目。”

待曹彥看過之後,許遵就問道:“不知曹提刑以爲本官這番判決是否公允?”

曹彥稍稍點頭道:“確實。守孝期間,不得婚娶,此有違孝道,也不是律法所允許的,方大田這麼做,的確要受到懲罰,只不過這索賠的是否過多?”

許遵呵呵道:“不瞞曹提刑,其實本官也覺得這番索賠過多,但是但是韋阿大的索賠理由,也令本官無從反駁啊!”

說罷,他便讓劉海將那份極爲新穎的索賠單交給曹彥。

曹彥看完之後,無話可說,捫心自問,他可是寫不出這麼有理有據的索賠單,他甚至連想都想不出,問道:“這是何人所寫?”

許遵如實告知:“此乃一個名爲張三的珥筆之人所寫,而且也正是這個人要爲阿雲翻案。”

“哦?”

曹彥又問道:“他是阿雲的什麼人?”

許遵笑道:“曹提刑莫不是忘了,阿雲在行兇之後,曾救下一名溺水之人。”

曹彥猛然想起來,阿雲一案自然是經過刑獄司之手,道:“我想起來了,阿雲救得那人,好像就是叫做張三。”

許遵道:“張三爲阿雲翻案,多半是有報恩之心。”

曹彥稍稍點頭道:“報恩之心,故值得勉勵,但這法令如山,可不是報恩之理啊。”

許遵點點頭道:“但是之前我們判決阿雲一案時,似乎忽略了方大田等人在其中的責任,如今經此案審理之後,發現方大田他們對於此番慘案,是責無旁貸,張三認爲此案足以令官府重新審視阿雲是否有謀殺的動機。並且張三還說有一個新得證人,可以證明阿雲絕無謀殺之心。”

曹彥問道:“什麼證人。”

許遵道:“就是受害者韋阿大。”

這纔是翻案的關鍵點。

曹彥皺眉道:“會不會是張三幫韋阿大索賠田地,從而令韋阿大改變供詞,以此來報答阿雲的救命之恩?”

許遵道:“曹提刑所言,倒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我相信張三不會做出此等糊塗之事。”

韋阿大是受害者,乃是此案最重要的證人,如果他要爲阿雲做供,就已經構成翻案的理由。

曹彥突然瞧了眼許遵,道:“我聽聞許知州不服大理寺對此案的判決?”

許遵避重就輕道:“大理寺那邊忽略了一些細節,本官給予補充。”

曹彥又道:“如果由我判決之後,許知州又有不服,那這豈不是白費功夫。”

這許遵可不是普通的知州,他是大理寺官員在此掛職,簡單來說,就是朝廷見他幹得不錯,讓他來此鍍金,前途是不可限量,而刑獄司最終的判決,還是交由大理寺審查,許遵可是在朝中有人啊。

到時許遵又抗辯,曹彥覺得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做嗎。

許遵稍稍遲疑了下,然後言道:“我之所以不服大理寺的判決,乃是因爲大理寺的判罰有錯漏,只要是秉公判決,我爲何不服?”

曹彥點點頭道:“好吧!我就接下此案。”

對於他而言,這樁案子沒有任何疑點,即便不是十惡之罪,那也是謀殺之罪,不可能打成防衛過當,這都是許遵的同情心在作祟,他要糾纏,大家就都得陪着他,索性就給予他一個死心的理由。

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一百七十六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第五十五章 明槍易躲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705章 直面皇權第六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販賣公正第一百五十六章 較真了第二章 狂囚張三(下)第814章 番外二第277章 同流合污第723章 各行其是第319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五章 開年大戲(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 開年大戲(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一章 文豪時代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張第九十一章 撲賣大會(求追讀)第378章 重見天日第319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戰(二十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三法之爭(七)第一百九十五章 好人不長命第683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689章 算無遺漏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取所需第671章 誰行誰上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二十九章 文字獄之源第356章 不可逆第六百二十四章 問答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三十一章 投案自首第四百四十四章 稅戰(十八)第705章 直面皇權第五百六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完)第四百一十二章 爆警第六百一十二章 堂下何人,爲何狀告本庭長第666章 謠言盛於智者第768章 清者自清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四百零三章 左右逢源第五百六十一章 三冗第一戰(十四)第一百九十章 現學現賣第二十七章 滄海一粟第76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百六十六章 新舊團結靠張三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六百二十九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五百四十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三十八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四百四十六章 稅戰(二十)第五十二章 蝴蝶效應第667章 破例不是破壞第五百五十章 三冗第一戰(三)第326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656章 打工人之難第三十五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四百五十八章 貨幣戰(下)第645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筆糊塗賬第774章 激活第809章 無約一身輕第一百五十七章 報復第31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不相信第五百七十五章 強制執行第360章 不能沒有張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誰慫誰孫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文字獄之源第755章 攪屎棍登場第三十三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七十七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四十章 火了第653章 破產法案第287章 公檢法誕生時第801章 飛龍在天第一百九十九章 死而不僵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張第340章 畢業證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金易到,知己難求第705章 直面皇權第九十章 白礬樓(求追讀)第771章 勢不可擋第684章 籠子來了第802章 戰爭動員法第260章 政治危機第282章 全是套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文武與法(十)第720章 反其道而行第三百九十六章 聽君一席話第五十章 黑吃黑第664章 赴任第一案第一百零一章 我爲刀俎,誰爲魚肉?(求訂閱)第264章 探索未知第775章 貨幣化第648章 直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