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三法之爭(九)

當陸曉生站起身時,範鎮是立刻投以歉意的目光,陸曉生卻是羞愧地瞧他一眼,嘆了口氣,緩緩下得庭去。

這陸曉生乃是範鎮的知己好友,爲人非常正直,一生高風亮節,故此範鎮才第一個傳他上來作證,意圖借他展現他們鄉紳的風範,扭轉上午造成的惡劣影響。

可哪裡知道還是被對方找到破綻,還連累了老友受罪。

這在鄉紳們看來,可真是很傷士氣。

不過範鎮還是一副胸有成竹,運籌帷幄的神態,絲毫不慌。

接下來又輪到辯方傳召證人,而這回則是由陸邦興來負責,他直接傳召對方一位名叫徐慶年的鄉紳,也就是上午那位以身體抱恙,拒絕出庭作證的鄉紳。

不過在中午的時候,經過範鎮的一番勸說,他才答應出庭。

畢竟他是屬於原告之一,身爲原告,要都不願意出庭作證,這也太沒說服力了。

這老頭上的庭來,完全沒有方纔樑友義那般囂張,是規規矩矩地坐着,那委屈的眼神,宛如一隻待宰的羔羊。

這些鄉紳也有今日?陸邦興差點笑出聲來,站起身來,就直接問道:“聽聞徐老先生在城裡開了一家解庫鋪,專門從事放貸。”

徐慶年點點頭道:“是的。”

陸邦興又問道:“不知徐老先生的解庫鋪一般都是收多少利息?”

“有高有低。”

說罷,徐慶年立刻補充道:“我承認其中有些利息是比較高的,如果以皇庭的折算方法,也有超過一倍的。”

我全都承認,你別問了。

陸邦興微微一笑,又道:“不知此次宗法所約定的利息,是否約束徐老先生的解庫鋪?”

徐慶年搖搖頭道:“並不約束,因爲那規定只是針對我槐樹鄉的鄉親,解庫鋪在城裡,這兩邊是毫無關係的。”

陸邦興道:“也就是說,徐老先生不會將解庫鋪的利息調到一分五。”

徐慶年道:“不會。”

陸邦興又問道:“如此說來,徐老先生並非是真心實意地支持那一分五的利息?”

徐慶年道:“那也不是,爲鄉民做一點事,我是很樂意的,而我在城裡的解庫鋪,就只是買賣,不違法就行。”

陸邦興低頭瞧了眼文案,道:“可是據我所查,你們徐家在約莫五年前的災荒時期,也就是鄉民最困難的時期,曾向鄉民們借出高達兩倍,甚至於三倍的利息,並且兼併了數十戶百姓的土地。那時候徐老先生似乎沒有想到爲百姓做點事?”

徐慶年瞧他一眼,我都已經這麼老實,你還要這麼做,真是殺人誅心,當即是生無可戀地回答道:“當時許多人都這麼幹。”

平時他可不是這麼說話的,也是跟樑友義一樣,滿口仁義道德,但是他知道在這裡說些,只會讓自己更加難堪,索性就捨棄儒家的外衣,直接講利益。

院外頓時噓聲四起。

“肅靜!肅靜!”

張斐立刻敲了敲木槌,好像這就是他唯一的工作。

等到院外的百姓安靜下來後,陸邦興又繼續問道:“聽聞此次約定利息的草約,正是徐老先生擬定的。”

“是是的。”

徐慶年稍稍點頭。

陸邦興問道:“爲何找徐老先生來擬定?”

徐慶年道:“因爲我家開解庫鋪的,對此比較瞭解。”

陸邦興又問道:“我聽說在草約中規定,誰若違反此規定,則將其革除鄉籍?”

徐慶年愣了下,猶豫片刻後,才答道:“在最初的草約中,是這麼擬定的,但後來將這一條給刪除了。”

陸邦興道:“爲何?”

徐慶年道:“這是因爲官府下令禁止,我們擔心這麼寫,會觸犯到律法。”

陸邦興問道:“可是據我所查,你們槐樹鄉宗法中規定女子若未婚先孕,將會被革除鄉籍。不知是否?”

徐慶年皺了下眉頭,點點頭:“是的。”

陸邦興問道:“如今可有刪除?”

徐慶年搖搖頭道:“那倒是沒有。”

陸邦興問道:“所以徐老先生就不怕違反律法嗎?”

徐慶年訕訕不語。

陸邦興等了片刻,便道:“會不會因爲此條規定,所約束都是你們這些大地主、鄉紳,故而只定下規定,卻不定懲罰。”

徐慶年忙道:“那當然不是。”

陸邦興問道:“那爲何不定懲罰?”

徐慶年思索片刻,才道:“那是因爲這事最終還未定下來,等打完這場官司,我們自會考慮懲罰問題的。”

陸邦興聽罷,又問道:“也就是說這條規定,是可以進行修改的。”

徐慶年眼中閃過一抹後悔,心裡也納悶,這些珥筆腦子都轉得這麼快嗎?堵住一個洞,又來一個洞,沒完沒了,只能是無奈地點點頭。

陸邦興又問道:“利息也是能夠修改的?”

“這這我不大清楚。”徐慶年訕訕道。

陸邦興不依不饒地問道:“宗法中可有規定不能修改利息?”

徐慶年搖搖頭道:“那倒是沒有。”

“也就是可以。”

“是是的。”

陸邦興道:“不知你們如果修改這條規定,需要徵求所有鄉民的同意嗎?”

徐慶年如實道:“這不需要,一般來說鄉里的規矩,都是鄉里的長老來做決定。”

陸邦興道:“也就是說,只要鄉里的幾位長老點頭,就可以隨意將這利息改了。”

徐慶年訕訕道:“鄉里的長老,也會考慮到鄉民的態度。”

陸邦興問道:“怎麼考慮?”

“呃。”

徐慶年道:“鄉里的長老還是會爲鄉民着想的。”

陸邦興道:“就僅此而已,沒有監管嗎?”

徐慶年搖搖頭。

陸邦興道:“如果我說,在半年或者一年以後,鄉里的長老都認爲這利息不妥,便可直接修改,是也不是?”

徐慶年糾結片刻,最終還是點點頭。

“我問完了。”

陸邦興直接坐了下去。

徐慶年不由得稍稍鬆得一口氣。

這真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啊!

範鎮緩緩站起身來,問道:“徐先生,在這條規定中,可有約束鄉民只能向鄉里借貸,而不能找外人借貸?”

徐慶年搖頭道:“沒有。我們只約定在鄉民在鄉里放貸,利息不能高於一分五。”

範鎮點點頭,又道:“適才徐先生說自己在城裡開了一家解庫鋪,用於放貸。不知你們店裡的利息是多少?”

徐慶年道:“這是不一定的,有一分的利息,也有五分的利息,甚至更高,這是根據客人的抵押物和借貸時長來定的。”

範鎮問道:“如今鄉里定一分五的利息,會不會影響到你店裡的生意?”

徐慶年搖搖頭道:“不會的,因爲一分五的利息,也不是最低的,如果你有很貴重的抵押物,一分的利息也是借的到錢,但如果你什麼都沒有,又無人爲你擔保,你在鄉里也不一定能夠借的到。”

範鎮道:“所以即便鄉里定下一分五的利息,也無法做到壟斷。”

徐慶年搖搖頭道:“不可能。我也從未見過有哪個商人可以以低息壟斷這一行,除非是朝廷。”

範鎮問道:“此話怎講?”

徐慶年道:“就拿那交子來說,當年交子就是由我們解庫鋪來發行,但是之後有些解庫鋪因經營不善,濫發交子,害得一些百姓血本無歸,於是朝廷就專設交子務,用於發行交子,同時禁止民間解庫鋪發行交子,很快交子就被朝廷壟斷。”

範鎮道:“這是好事。”

徐慶年道:“但朝廷發的更多,以至於最近百姓又用回銅幣和鐵幣。”

院外的百姓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徐慶年沒有說謊,交子在陝西短暫的發行後,便是一落千丈,而原因就是朝廷大量用交子去支付軍餉,是遠遠超出官府的準備金,結果就是交子立刻貶值。

商人也有濫發的現象,但範圍有限,不可能造成這麼惡劣的影響。

原因就在於,商人濫發,百姓立刻就會找上門鬧事,很快就能夠控制住,官府也會出手的,但朝廷要濫發,百姓只能儘量不用,別無他法。

“多謝!”

範鎮點點頭,又向張斐道:“我問完了,我的證人也已經全部出庭。”

言下之意,我現在就可以開始結案陳詞。

這令不少人略感驚訝,因爲場面上好像還是五五開。

唯獨張斐輕輕點了下頭,表示理解。

李敏詫異道:“難道他認爲已經分出勝負?”

邱徵文問道:“那咱們還問不問?”

李敏思索片刻,又瞧了眼文案,道:“其實我們要問的,也已經問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幾個證人,也是可問可不問。”

陸邦興道:“那就還是別問了,如果就咱們一方問,又問不出什麼新問題,那可是會得罪很多人的。”

他們到底只是珥筆,求得也是財,如果是互相傷害,大家又各爲其主,那就無所謂,但如今對方已經放棄提問,他們還一個勁的往死裡爆料,繼續揭露鄉紳醜陋的一面,那會引發很多人不爽的。

李敏稍稍點頭。

這時,張斐又向他們問道:“辯方可還有證人出庭?”

李敏立刻回答道:“沒有了。”

他一開口,在場所有官員、鄉紳同時鬆得一口氣,可算是結束了。

可真是要命啊!

張斐點點頭,道:“既然如此,你們雙方準備一下,待會進行結案陳詞。”

過得好一會兒,來到了結案陳詞的階段。

範鎮先站起身來,道:“關於官府對於鄉間以宗法約定利息一事的一切指責,其實都是毫無根據的,他們唯一的理由,就是青苗法的兩分息在先,而宗法的一分五息在後,就僅此而已,但這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因爲之前一分五的利息,就比比皆是,並非是鄉紳們突然想出來的。

至於對方言之鑿鑿的壟斷之術,那更是可笑至極,因爲以宗法約定利息,是不可能達到壟斷,事實已經證明,就沒有哪個商人或者地主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反倒是官府可以通過禁令達到壟斷。

而他們之所以要禁止以宗法約定利息,目的也就是爲求壟斷,讓更多人去借貸青苗錢,此無關惠民,只關乎利益。

更爲重要的是,這二十八鄉的所作所爲,並不違法,無論他們的初衷是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皇庭判定官府勝訴,這將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後果,因爲到時官府可以爲求錢財,可以禁止更多民間的約定俗成,壟斷一切生財之道,即便這些行爲統統合法,此外,這更不符合法制之法原則。我說完了。”

不少人聽得是頻頻點頭,也都面露擔憂之色。

張斐只是面無表情地點點頭,然後又看向李敏,“辯方可以開始結案陳詞。”

“多謝。”

李敏站起身來,“首先,我要說明的一點,官府是絕對有權禁止鄉紳以宗法約定低息,方纔對方也不敢對此提出任何質疑。”

範鎮沒有做聲。

是不敢!

在法理上,是爭不過的,如今是皇帝集權制度,官府當然有權這麼幹。

他告得也是官員擅弄職權,非法賦斂,聚斂財富,可沒有說官府無權這麼幹。

李敏又繼續言道:“但是,官府也並非粗暴的禁止他們,而是事先不斷派人去跟他們溝通,在溝通無果的情況,才被迫下令禁止,而禁止的原因也並非爲求聚斂財富,而是爲民着想,非與民爭利。

朝廷之所以頒佈青苗法,完全是因爲民間高利貸氾濫,使得百姓苦不堪言。而民間的高利貸多半就是出自他們這些鄉紳和大地主們。他們憑藉高利貸肆意兼併百姓土地,剝削百姓,甚至迫使百姓離開家鄉,顛沛流離,或沿途乞討,或落草爲寇,給國家安定造成極壞的影響,而最終站出來彌補這一切的卻是朝廷。

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如果他們真的是爲民着想,之前他們又在做什麼?也正是因爲朝廷對他們的耐心漸漸散失,才決心頒佈青苗法,以此來扼制他們的所作所爲。

他們顯然也清楚青苗法將會延緩他們兼併土地的意圖,故此想出此策,來破壞青苗法,故此我懇請大庭長判我方勝訴。”

又有不少人聽得是頻頻點頭,覺得李敏說得也很有道理。

到底是因爲高利貸氾濫,朝廷才頒佈青苗法的,不是平白無故,如果朝廷不做些什麼,那也是不行的呀!

霎時間,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張斐身上。

官司打到這裡,在場沒有幾個人,看得出場面上誰更佔優勢,反正都不是什麼好人,同時兩方說得又都有道理,好像不管判誰贏,都是不對的,也都是對的。

張斐點點頭,低頭瞧了眼文案,才道:“適才雙方的辯論,都是圍繞着高利貸對國家、百姓所造成的傷害,也都是希望百姓能夠過得更好,且都說得非常有道理,故此本庭長認爲在此事上面,百姓是更有發言權。”

說到這裡,他看向助審席,只見那二十個助審員,也跟外面的百姓一樣,都顯得是無比沮喪,但他還是詢問道:“諸位助審員,如今心中可有答案?”

只見他們一會兒點頭,一會兒又搖頭,臉上都是很迷茫。

都是壞人,我特麼選誰啊!

張斐見罷,於是又道:“此案關乎到河中府每個百姓的利益,本庭長也希望你們能夠慎重考慮,所以本庭長再給你們一些時辰思考。”

“多多謝大庭長。”

此時的助審員彷彿已經沒了最初的激動和興奮,有得只有無限的壓力。

張斐端起一杯茶,輕輕呷了一口,身子突然往前探,小聲道:“你們四個認爲誰會勝訴?”

蔡卞道:“學生認爲官府這邊說得更在理,畢竟官府是爲大局着想,而那些鄉紳只是爲一己私利。”

上官均道:“皇庭是看證據,不是大局的,顯然他們這麼做,並不違法。”

張斐搖頭嘆了口氣,“你們呀!可真是一點也不專業,事到如今,竟然還無法給出準確的判斷。”

四人不禁是面面相覷。

難道勝負已分?

不會吧!

張斐似乎都懶得再搭理他們,身子往後一靠,又拿起看他們方纔遞上來的一些證據,審視了起來。

又過得好半響,張斐擡起頭來,再度向助審席那邊問道:“你們可有思考清楚?”

二十名助審員同時點點頭,但是臉上還是顯得有一些猶豫。

張斐便道:“認爲二十八鄉應該勝訴的請舉手。”

那屠夫是第一個舉手,又有人舉起手來,三個,四個,五個!

最終全部舉手。

這一幕可真是令不少人大跌眼鏡啊。

因爲在他們看來,場面上就是五五開,雙方黑料都不少,百姓也都是兩邊噓,可不曾想這一表決,竟然全部倒向原告。

這?

他們是被收買了嗎?

饒是知情的元絳,此時都有些彷徨,他沒有想到,在這種情況下,百姓竟然會義無反顧的選擇相信鄉紳,而非是官府。

鄉紳們則是倍感欣慰,到底百姓還是更相信他們。

李敏、邱徵文、陸邦興差點將自己的眼珠子給瞪了出來,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你們要這麼對我?他們這麼壞,你們竟然還選他們,你們是了瘋了嗎?

唯有範鎮、蘇轍他們露出微笑,彷彿一切都在預計之中。

張斐也問道:“你們可說說原因嗎?”

一個大娘鼓起勇氣道:“俺也不想支持那啥原告,但俺更怕將來只能上官府借錢。”

真是一言以蔽之。

院外多數百姓也都紛紛點頭。

欠地主的錢到底是可以拖下去的,最多也就是捱上一頓板子,大家還是可以談的,之前皇庭處理那麼多高利貸案,最終雙方達成和解。

你欠官府的錢你試試看?

一定就是傾家蕩產。

也不是說官員要特意整死百姓,而是因爲這錢也不是官員的,是朝廷的,這錢要是少了,他們就沒法交差,肯定得自己補上,那自然是一分也不能少啊!

衙前役不就是血一般的教訓,衙前役稍有疏漏,損耗公家之物,立刻就罰得傾家蕩產,反正只多不少。

有道是,這兩害相權取其輕。

百姓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哪種方法更痛,他們比誰都清楚。

就利益而言,多個一分五的息,也不是壞事啊!

“原來如此。”

張斐微笑地點點頭,又低聲向四人道:“你們羞不羞愧,百姓都比你們看得明白。”

四小金剛低頭專注證據,權當沒有聽見。

張斐又環目四顧,朗聲道:“適才助審員已經給出自己的判決,本庭長再從司法層面,來對此次訴訟進行審理。

首先,鄉里以宗法約定利息,這個利息是遠低於法律所規定的最高利息,且不存在強迫行爲,所以這裡面是不存在任何違法的行爲。

其次,控方拿出的證據,是足以證明禁止宗法約定利息,官府將直接從中受益,甚至於達到壟斷的效果。而辯方並沒有提供有力的證據,證明他們這麼做是意圖破壞青苗法。

雖然辯方拿出許多證據,證明原告中有不少人表裡不一,證明他們之前從高利貸中獲益,證明他們都是道貌岸然的僞君子,但是在司法中,人品是連佐證都算不上,而且以合法利息去獲益,無論他們的目的是什麼,這都將得到司法保障的。

辯方花費大量的精力,試圖去證明對方全都是壞人,但是就司法而言,壞人不代表有罪。”

壞人不代表有罪?

蔡卞他們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敏他們則是又尷尬,又迷茫地看着張斐,覺得這話有道理,但又覺得怪怪的。

又見張斐繼續說道:“其中本庭長最看重的,就是辯方所提到的壟斷之術,因爲真宗皇帝、仁宗皇帝,都曾下達禁止類似行爲的敕令。

這種行爲的確會對國家、百姓造成傷害,但辯方並沒有拿出足夠證明來證明這一點,反倒是控方拿出了有力的證明,證明想要以一分五的利息達到壟斷,並且操縱利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爲別說一分五,就是一分的利息,這都是可以賺到不少錢的,且人人都可以借錢出去,是沒有門檻的,所以這是不可能達到壟斷。退一步說,哪怕他們真的是爲針對青苗法,那也只是一種合理的競爭,而不是一種破壞行爲。”

大家聽得是頻頻點頭。

陸邦興道:“難道這壟斷之術纔是我們取勝的關鍵?”

邱徵文道:“那法制之法的最高原則,不就是國家和君主利益麼?”

李敏鬱悶道:“你早不說。”

“我。”

邱徵文尷尬一笑。

又聽張斐繼續說道:“至於官府所憂,認爲鄉紳會以宗法來盤剝百姓,其實也沒有必要過於擔憂,因爲鄉民的利益若在宗法中受到傷害,他們是可以來皇庭進行上訴的,鄉里的宗法只是一種約定,而不是一種政令或者法令,約定的兩方是平等關係,而不是服從關係。

最後,本庭長對官府也給予充分的諒解,因爲官府放貸與民間不一樣,利益不能隨意規定,得通過不斷商議才能夠決定,但是這在商業競爭中,是處於不利的位子。故此官府認爲鄉間所約定的利息,會破壞青苗法的執行,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官府做法顯然是不合理的,官府應該優化自己的青苗法,使得青苗法變得更具競爭力,而不應該去禁止他人的合法競爭行爲,以求讓自己的買賣變得更好做,這顯然不是一個正常的行爲,而且引發的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之前的鹽政就已經充分說明這一點,官府壟斷一切後,情況只是變得更加糟糕,最終還是要施行通商法。

這將不利於我國商業發展,也勢必會使得商稅減少,損害到國家利益,同時也違反了祖宗之法,事爲之防,曲爲之制,本庭長並沒有在這條禁令中,看到任何深思熟慮。

基於這一切,本庭長在此判定官府的禁令無效。”

“好!”

“判得好!”

“大庭長說得太對了。”

院外頓時響起陣陣喝彩聲,漸漸地,竟然變得有些歇斯底里。

這也是此次官司中,百姓唯一喝彩。

之前他們都已經聽得快抑鬱了,甚至於絕望!

這導致他們不由自主地將希望都寄託在皇庭,而張斐的這番話,不但充分考慮百姓的權益,關鍵他還是非常認同助審團的建議,要知道助審團代表的可就是他們,這令他們有一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

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六百二十二章 官威大振第五百二十七章 文武與法(十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訟第二百零三章 打...打劫第二百一十六章 道德綁架第310章 來了!來了!第312章 冰與火第659章 東西兩開花第一百三十章 小露一手第四百七十二章 牛犢陣容第五百二十章 文武與法(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76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戰(二十二)第四十七章 萬惡之源(下)第359章 難就難在這多一步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不相信第814章 番外二第319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二章 疏議論(二更 求訂閱)第八十章 堂審(上)第751章 內憂外喜第四百一十七章 激活公檢法第一百八十章 都是狠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冗第一戰(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四百七十六章 哭聲第一百一十二章 疏議論(二更 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 開年大戲(求訂閱)第四百零七章 快去請張三第287章 公檢法誕生時第344章 請叫我張老師第720章 反其道而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法中取利(二)第336章 獎學金制度第四百六十一章 軍事法庭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力之爭第五百九十八章 不破不立第三十二章 玩嚴謹是吧!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爭暗鬥第741章 輿論先行第341章 入仕第354章 觀者不語第一百四十九章 無話可說第五百三十一章 抱歉!吾乃締造者!第六百二十五章 答中奪權第721章 敵友難辨第二百二十九章 必須同甘共苦第四百五十二章 繼續鬧...不要停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稅是義務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數人的鬥爭第一章 狂囚張三(上)第811章 十年磨一劍第76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87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60章 戰與和第二百二十一章 時代變了第706章 都是爲了你第721章 敵友難辨第369章 絕佳機會第四百九十六章 鹽吃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稅戰(十)第一百四十一章 起風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稅戰(三)第二十五章 創業不易第五百九十一章 三法之爭(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全面反撲第六百零一章 商稅則例第75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二百一十五章 比如士大夫沒卵用第277章 同流合污第一十四章 我姓張,囂張的張第363章 權威與權益第四百一十二章 爆警第五百六十章 三冗第一戰(十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官場如戲,全憑演技第727章 死局?第三十二章 玩嚴謹是吧!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下熙然,皆爲利往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上澆油第76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62章 以進爲退第五百一十二章 水火不容第一百九十六章 民是誰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一百七十九章 左右逢源第五百零三章 直擊心臟第698章 軟着陸(下)第二百零二章 親鄰法第708章 禍從口出(中)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真是高手第二百三十二章 互相傷害第273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375章 冤枉啊!第一百五十六章 較真了第四十四章 青面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