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三法之爭(四)

在官府應訴後,整個河中府是徹底轟動了。

因爲在這場官司中,幾乎牽扯到每個人的利益,是無一例外。

高息、低息這與百姓是息息相關。

而範鎮與元絳又分別是保守派和革新派的代表。

關鍵這裡面還暗藏着司法改革和新法的對決,當皇庭判決之後,能否得以執行,這也是一個未解之謎。

假設範鎮贏得官司,允許低息,青苗法就等於是徹底廢了,王安石是肯定不會答應的,其中必然會有一番博弈。

這甚至是不少宰相都相當期待的。

因爲目前來說,富弼、司馬光、文彥博他們都擋不住新法。

正好如今已經到了秋末,這百姓的農活都已經忙得差不多了,大街小巷,城裡鄉里,人人皆在議論這個官司。

甚至還催生了一定的經濟效應,酒館、茶肆的買賣,較之去年,可是要好不少啊!

轉運司。

元絳瞧了眼邊上的李敏,問道:“關於這場官司,你怎麼看?”

李敏沉吟少許,道:“小民已經是去皇庭打聽過了,小民認爲對方只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表面上只是針對官府的禁令,但在庭上,他們可能會藉此禁令去攻擊青苗法,這纔是他們主要目的。”

元絳不露聲色,繼續問道:“那你可有把握,破壞他們的意圖?”

李敏立刻道:“元學士請放心,小民保證不會讓他們得逞的。”

元絳這才微笑地點點頭,“老夫果真沒有選錯人啊!”

正當這時,門吏在外道:“啓稟元學士,韋通判、何鹽監求見。”

“請他們進來吧。”

元絳又向李敏道:“你先回去準備,若有需要,你可以隨時來找我。”

“是,小民告辭。”

李敏剛剛出門,正好見到韋應方和何春林二人入得屋來。

這一照面,韋應方他們臉上閃過一抹疑惑。

入得堂來,二人先是向元絳行得一禮,韋應方便問道:“難道元學士真的打算請這小耳筆代表官府爭訟?”

元絳點點頭,“正是。”

何春林忙道:“元學士,對方可是請了範學士。”

元絳呵呵道:“我來此之前,便與範景仁在翰林院共事,他雖學識淵博,才智過人,但這與爭訟是毫無關係的,你看那張三,連一篇文章都寫不順暢,但是他卻能將範純仁、蘇軾、蘇轍這些才華橫溢的官員給比下去。爭訟靠得是經驗、手段,學識只是次要的。”

二人面面相覷。

是這樣嗎?

說實在是的,他們從來不相信耳筆,之前他們打官司,從來不清耳筆,因爲在官員看來,耳筆就是那些連參加考試資格都沒有的讀書人,豈能跟進士相提並論,請耳筆辯訴,還不如官員自辯。

對方請了範鎮,那是在情理之中。

翰林院大學士,絕對是天才中的天才。

故此,他們對於元絳僱傭李敏應訴,是大吃一驚啊!

李敏VS範鎮。

這優劣過於明顯。

其實他們是希望官府輸的,只是元絳突然來這一出,令他們有些摸不着頭腦,故此想來打探一番,看看這葫蘆裡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以便於通風報信。

......

皇庭。

經過上回高文茵那麼一說,張斐最近都是儘量在家吃早餐。

只不過由於天氣轉涼,張斐只能暫時將他非常鐘意露天餐廳搬到廊道上去。

今兒早上,張斐摟着高文茵一邊低聲絮叨着,惹得嬌妻咯咯輕笑,一邊慢悠悠地向餐桌這邊行來。

早就在此等候的許止倩,是直翻白眼,她倒不是因爲吃醋,而且因爲他覺得張斐愈發不務正業,這都什麼時候了,他纔剛剛起來。

“止倩早!”

“還早?”

許止倩當即瞪他一眼,“如今官府那邊已經應訴,你怎還在養精蓄銳。”

之前張斐放鬆自己,養精蓄銳,說得過去,如今官司已經定下,應該恢復到她期待已久的加班狀態。

“沒養。”

張斐坐了下來,委屈道:“這幾日一直都在輸出啊!”

“什麼輸出?”

許止倩疑惑地瞧了眼張斐,也懶得猜這啞謎,又問道:“你打算什麼時候開庭?”

張斐道:“最早七天,最晚半個月後,看他們準備的怎麼樣?”

許止倩急急問道:“那你準備的怎麼樣?”

張斐呵呵笑道:“止倩,咱們現在不是耳筆,而是庭長和主簿,既然他們雙方都已經請了耳筆,那咱們還用準備什麼,看他們準備的怎麼樣,我們是被動的,他們誰能打動我,那就是誰贏。”

許止倩微一沉吟,“那你自個就沒有主見麼?”

張斐道:“若有主見,那怎還說公平。我們的工作是在他們打完之後,之前我們不需要準備太多東西,因爲我們也不知道他們會怎麼打,也沒法去準備。”

許止倩稍稍點頭,“也是如此。”

他們當耳筆時候,是有很明確的目標,他們可以朝着這個目標去努力,但如今要還有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徇私枉法啊!

許止倩又問道:“那你認爲他們誰會贏?”

正當這時,李四和小桃走了過來,將早餐呈上。

李四順手遞了一本書給張斐,“三哥,這是你要的書。”

“多謝!”

張斐接了過來,“你們吃了沒有?”

李四忙道:“俺們早就吃了,要是沒啥事,俺就去忙了。”

“你去吧。”

等到李四走後,許止倩問道:“什麼書?”

張斐道:“禮記。”

“......?”

許止倩目瞪口呆地看着張斐,“你看禮記?”

“對啊!”

張斐納悶道:“我不能看麼?”

許止倩道:“可你平時從來不看這些書的。”

張斐嘆道:“我只是想了解一下這宗法到底是怎麼回事。”

許止倩不禁莞爾道:“禮記只能告訴你宗法的起源和起因,而無法解釋當下的宗法體制。”

“是嗎?”

張斐將書本放下,問道:“那你倒是說說看。”

許止倩道:“禮記上所記載的宗法制度,早就秦漢之後就已經不復存在,如今已經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宗法制度,只有士紳,他們往往是憑藉名望、財富來管理鄉村。

就如同範公,他致仕之後,在家鄉所創的義莊制度,最近在全國各鄉就非常受人追捧,紛紛都建立起這種義莊來。平時叫人讀書,遇到天災時,接濟一下鄉民,以此來獲取鄉民的支持。

此外,這種義莊,也漸漸受到朝廷的支持,遇到災荒,官府有時候準備不足,就需要靠義莊先接濟,但隨後朝廷也會給予義莊支持的。

然後他們又從教育中,去建立和維護鄉村的秩序。官府哪有這麼多人去管理,雖說如今有皇家警察,但一些偏僻的鄉村,也是管理不到的,這就需要士紳。”

張斐稍稍點頭,突然看向正在幫他盛美食的高文茵,“夫人,你好像就是出身鄉紳家庭。”

高文茵愣了下,“我爹爹只是一個教書的,在鄉里也只是小有名望,但家裡田地不多,也難以去接濟百姓。”

張斐道:“也就是必須得名望加財富,纔有資格管理鄉村。”

許止倩和高文茵同時點點頭。

張斐道:“那司馬學士將來回鄉,豈不是都無法管理鄉村,聽說他至今在鄉里是一畝地都沒有。”

許止倩忙道:“司馬學士不一樣,他就算致仕,他在朝中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力,鄉里一些富戶、大地主,甚至於當地官員,多半也會聽從他的建議。

其實鄉村管理,並沒有一套非常具體規則,往往就是自然形成,而且一般都是鄉里大族做主,這種人多半都是朝中有人,家裡有田。”

張斐點點頭。

正當這時,李四又走了過來,“三哥,徵文來了。”

“這麼早,他來幹什麼?”張斐愣了下。

許止倩沒好氣道:“現在已經不早了。”

“咳咳!”張斐權當沒聽見,向李四道:“讓他過來吧。”

過得片刻,邱徵文便走了過來,向三人行得一禮。

“什麼事?”

“三哥,那李敏已經接了下官府的官司,還打算請我、陸邦興等人過去幫忙。”

“你是什麼打算?”張斐問道。

邱徵文訕訕道:“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過去幫幫忙。”

張斐笑問道:“因爲對方是翰林院學士?”

邱徵文嘿嘿一笑。

張斐呵呵道:“你若想去就去,但一定好好表現,可不要丟咱們耳筆的臉,最好是給他們這些翰林院學士一點教訓。”

“哎!”

邱徵文激動地點點頭。

這邱徵文走後,高文茵好奇道:“徵文他們能贏得過翰林院學士?”

張斐道:“夫人啊!實在是司馬學士、王學士不敢下場,嚴重影響了我的戰績,目前最高戰績就只是擊敗一個小小諫官範純仁,雖然是多次擊敗,但也不好意思說出口。”

高文茵抿脣一笑,“是是是,誰人都比不上你。”

“這是事實。”

張斐得意一笑。

許止倩道:“可你還沒有說,這番官司誰能贏?”

張斐道:“皇庭啊。無論誰贏,我們都是最大的贏家。”

“.......?”

許止倩稍稍一翻白眼,道:“我問的是他們兩方。”

張斐搖搖頭道:“那我是真不知道,這個官司其實雙方都有得打,即便我下場,也不敢說穩贏,因爲這裡面牽扯到太多問題,哪怕就是從正邪來論,也是說不清楚的,就看他們誰發揮的更好。”

.......

吃過早餐之後,張斐便讓蔡京去詢問雙方,是七天以後開庭,還是半個月後,亦或者一個月後,這都是可以的。

但雙方似乎都信心滿滿,均表示七天之後開庭。

在之前的官司中,幾乎都是庭長和檢察院主導,雙方都不信任耳筆,但這一回,就不是耳筆這麼簡單,而是耳筆團。

那邊範鎮自不用多說,十幾個智囊幫他分析。

這邊李敏也邀請京城來的所有耳筆,來打這個官司。

也沒別的意思,就是要幹這羣老夫子,踩着他們上位。

因爲李敏他們也心裡也清楚,爲什麼河中府的百姓,不大願意請耳筆,就是因爲他們認爲耳筆不如官。

如果能夠幹掉翰林院大學士與致仕士大夫組成的天團,那大家都會來請耳筆的。

要知道明年他們的書鋪就會陸續開張,此戰他們是非常看重的,也是全力以赴。

這也真是太有噱頭了。

別說百姓,這期間申請庭內觀審的官員,也是多如牛毛。

蔡京就非常喜歡這種時刻,怎麼安排,可是展現他能力的時候了。

七日,眨眼即過。

今日便是開審之日,尤其天氣已經轉涼,開庭時間是安排在辰時三刻,但不到辰時,皇庭內外就已經是人山人海。

那些二十八鄉的鄉紳都得站在外面觀審。

而當範鎮出現時,不少官員,士大夫都圍了過來。

“殺雞焉用牛刀,小小耳筆,怎勞得景仁兄出手。”

“不敢!不敢!”

範鎮連連搖頭,“諸位有所不知,這些耳筆都不是好惹的,就說這大庭長張三,便是耳筆出身。”

“耳筆就只會投機取巧,在真才實學面前,自會原形畢露。”

面對大家的不屑一顧,範鎮也不知說些什麼好,悄悄四顧,打量着皇庭的佈局,忽見左上角一排位子都是空的,不禁道:“今兒還有什麼貴客要來嗎?”

“不知道,景仁兄爲何這麼問?”

“你們看,那邊座位,是一個人都沒有。”

衆人偏頭看去,一人驚呼道:“助審團?”

第31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八十一章 堂審(中)第650章 內喜外憂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五百二十七章 文武與法(十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急了!都急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法中取利(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我教你啊!第二百四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272章 體驗生活第760章 天下誰人不知法第四百二十六章 這一場惡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源與節流第790章 秉公判決第十七章 必須正確第76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26章 爭風吃醋第五百六十四章 外不犯警察,內不犯庭長第762章 不二人選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取所需第256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367章 功成身退第697章 軟着陸(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慈善不是這麼玩滴第二十一章 關係纔是王道第一百五十章 僅此一次第十七章 必須正確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冗第一戰(七)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五百二十七章 文武與法(十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庭審(下)第四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六百一十八章 制度競賽第十一章 擒賊先擒王第782章 文武並行第四百零九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第一百二十三章 公檢法第七十一章 強強聯手第278章 夢幻聯動第728章 對決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塌糊塗第六百一十六章 掌舵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義之財第八十章 堂審(上)第706章 都是爲了你第三十八章 他又贏了第四十六章 萬惡之源(上)第792章 根本停不下來第十三章 精準打擊第751章 內憂外喜第四十六章 萬惡之源(上)第744章 勸你善良第316章 波譎雲詭第764章 外交事故第四百五十四章 脆弱的貨幣體系第二十四章 一拍即散第二百四十章 談判桌纔是主戰場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武與法(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幹!第七章 翻異別勘第343章 排面第六百二十一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哪也得給坐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例破律第746章 與我無關第二百四十七章 慈善不是這麼玩滴第365章 欠債還錢第680章 謀反案(八)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庭長說了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公檢法第716章 天道與人道第五百七十八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四百零四章 風起雲涌第五百零九章 鹽鈔糾紛(下)第四百零八章 保持律法的彈性第四百九十九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770章 起風了第657章 事業法第346章 此法非法第三百九十六章 聽君一席話第798章 法定權力第四百七十九章 先燒一把小火第五百七十八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68章 知易行難第355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345章 儒法之爭第五百七十二章 職業走鋼絲第780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313章 正經人誰踢球啊!第五百三十二章 兵之殤第一百四十一章 起風了第781章 激勵法第六百三十六章 分贓與爭功第732章 有鬥爭纔有進步第一百零二章 救人亦是救己(求訂閱)第686章 真正考驗來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權衙第785章 啓動第312章 冰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