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禁令

雖然這拗相公絕非是浪得虛名。

但是王安石拗的是自己主張,也就是他的理財政策。

他認爲唯有理財,纔可挽救現在大宋,因爲范仲淹已經嘗試過節流。

但不是說他就認爲自己的新法條例是完美無缺,要知道他在制置二府條例司設相度利害官,就是專門負責監察新法在各地執行情況。

而在歷史上,他也在根據具體情況,不斷地調整新法條例。

若是讓他撤回青苗法,那是絕無可能的,但是做出相應調整,只要你說得有道理,他也不會固執己見的。

而如今河中府的現狀,令他覺得,張斐的計劃無疑是最妥當的。

......

皇宮。

“陛下,就在今兒早上,王學士派出一匹快馬,看路線,應該去河中府的。”

內侍田貴來到書房,向趙頊稟報道。

趙頊稍稍點頭,“先生這麼快就派人回信,應該也是採納了張三的建議。”

說罷,他卻是長長嘆了口氣。

內侍田貴不禁道:“陛下一夜未眠,不就是在等王學士的迴應麼,如今王學士已經派人送信去河中府,陛下何故還嘆氣?”

趙頊瞧他一眼,問道:“田貴,你何時入得宮?”

田貴忙道:“回稟陛下,奴婢十歲入得宮。”

趙頊又問道:“也是因家境貧寒嗎?”

田貴木訥地點點頭:“是的。”

趙頊繼續問道:“若當時有人借錢給你家,就只收一分利息,你家可度過難關?”

田貴思索片刻,“估計也是不能,這無風無雨,咱家都過不下去,哪還得上利息。”

“是啊!”

趙頊點點頭:“如此簡單的道理,朕竟然沒有想到。唉...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想要幫助百姓的同時,又從百姓身上賺得錢物,改善國家財政,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難怪之前張三對新法總是避而不談,其實他早已看出新法之弊。”

張斐寫給王安石和趙頊的信,當然是不一樣的,他跟王安石談得主要是應對政策,對於青苗法弊端,並未多談。

但是在給趙頊的信中,不但交代應對之策,同時還將青苗法的弊端如數告知。

這令趙頊一宿未眠。

就這一道非常簡單的數學題,令他無可迴避。

田貴道:“那也不是,百姓得到幫助,生活過得好,不就可以幫助國家改善財政。”

趙頊笑道:“那朕方纔問你,你又說不行。”

田貴道:“咱家不一樣,借錢給咱家,也只能度過一時難關,來年還是還不上前。”

趙頊嘆道:“可天下百姓,十有八九,皆如你家。”

田貴也湖塗了,不禁道:“那...那可如何是好?”

趙頊沉吟良久,嘴裡緩緩說出四個字,“潛龍勿用。”

......

而目前河中府的局勢,變得是異常詭異,明明就是暗流洶涌,且人人自危,彷彿已經到了暴風雨的前夜,但表面上又都還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尤其是在裁軍方面,那邊鬥得是不可開交,但是裁軍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並未受到太多幹擾,也沒有造成什麼混亂。

其實有很多人對此不滿,但是介於目前的複雜局勢,大家也都不敢輕舉妄動,生怕自己去引爆了火藥桶,那不得粉身碎骨。

似乎這回輪到王韶和郭逵悶聲發大財,二人也異常低調,成天裝出一副很忙的樣子,對於外面爭鬥,是不聞不問。

“今兒天氣不錯,我們要不先走走。”

從軍營出來的王韶瞧了眼天,又向郭逵道。

郭逵道:“請。”

二人沿着小道往城內的方向行去。

“想不到此番裁軍會如此順利。”郭逵輕鬆地笑道。

王韶卻道:“暫不可大意啊!”

忽聞一陣銅鈴聲從遠處傳來。

二人舉目看去,但見遠處的山道上,行來一支糧隊。

王韶瞧着押糧的人是身着制服的衙差,不禁道:“這些應該都是那些大地主交上來的稅糧。”

郭逵呵呵笑道:“看來今年的稅錢比之去年,是隻多不少啊!”

以前哪裡看得到這場面。

王韶嘆道:“要是那些大地主年年如此,又何愁財政不善。”

郭逵道:“但是明年河中府肯定要輕鬆許多,如果裁軍能夠達到預期,能夠裁去近一半,再加上稅糧充足,這一進一出,日子可是要好過的很啊!”

王韶愁容滿面道:“你別看目前一切都非常順利,但其實是危機四伏,你想想看,如今河中府得有多少事,這轉運司與大地主之爭,宗法與律法之爭,警署與官衙之爭,這稍不留神,咱們今日所做一切,可能都會付諸東流啊!”

郭逵卻是大咧咧道:“想這麼多又有甚麼用,咱們做好分內的事就行。是成是敗,也非你我可掌控的。”

別看他是武將出身,但心裡清楚的很,說到底這還是新舊之爭,他們難以左右這場爭鬥的走向。

王韶瞧他一眼,沉吟少許,點頭笑道:“你說得很對,這多想無益,咱們應該集中精力,穩住軍中,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的爭鬥,影響到裁軍。”

三冗之害,纔是問題根本所在。

而裁軍就是對症下藥,就事論事,這比新政要更爲重要,更能夠立刻改善國家財政。

......

今日皇庭的發展,也與河中府的詭異局勢,是極爲相似,這表面上欣欣向榮,隨着四小金剛漸漸站穩腳跟,民事皇庭幾乎是天天開審,成爲一個日常機構,也成爲賣菜大媽大叔的日常休閒娛樂。

外面也是一棟棟建築物得以完工,那大狗的酒館終於從大棚搬到屋內。

法援署,各書鋪,以及法學院也都建設起來,在寒冬到來之前,應該都可以交付。

但實則也是危機四伏。

其中就包括一直在建設的法學院,之前張斐一番威風過後,不少年輕書生滿懷憧憬地報名法學院。

但跟前方訴訟浪潮一樣,這來得快,去得也快。

“走了多少人?”

張斐面色鬱悶地向蔡京問道。

蔡京卻道:“就只剩下八人。”

張斐皺眉道:“他們就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嗎?”

蔡京道:“學生以爲這與他們的影響力倒是沒有太多關係,只是這人人都盼望着將來可以落葉歸根。故此他們借宗祠暗中威脅,那些書生自然不敢來法學院報名。這僅剩的八人,全都是商人之子,而且沒有一個是河中府本土人士。”

這北宋可是以孝爲先,誰敢冒着被去除宗籍的風險去讀書。

可見那些鄉紳雖然表面上是在於青苗法鬥爭,暗地裡還是在全方面圍剿這公檢法,而且他們的影響力是無處不在。

這倒是令張斐有些頭疼,畢竟他不可能在河中府一直待下去,而且公檢法也得向着整個陝西路擴張,這法學院直接關乎公檢法現在的擴張,以及將來能否在河中府持續發展。

但他對此也沒有辦法,道:“既然只剩下八人,那你們四個就先各自挑選兩個做自己的助手,讓他們先熟悉皇庭的公務,等法學院建成再說吧。”

“學生知道了。”

蔡京點點頭,又道:“對了,學生聽警署那邊說,警署在鄉村門前的分署,近日來,也受到鄉里一些潑皮的騷擾,好似希望能夠挑起與警署的事端。”

張斐眼中閃過一抹怒火,“看來他們都已經是窮圖匕見,都用上了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不過暫時還得忍一忍,不能與他們發生爭執,他們這種團結是不可長久的。你去警署跑一趟,告訴符主簿,要是實在不行,就先調回來休整一段時日,萬不可與他們發生矛盾。”

蔡京沉吟道:“既然要撤,那我們不妨將計就計。”

張斐瞧他一眼,“怎麼說?”

蔡京猶豫了片刻,道:“根據我對鄉里那些差役瞭解,他們多半都是在混日子,並非是在盡力維護鄉里的治安,如果皇家警察撤離後,這鄉里賊盜等事件越來越多,那鄉民必然會倒戈。”

張斐道:“我們是司法官員。”

蔡京愣了下,忙道:“是,學生知道錯了。”

“這也不怪你。”

張斐語氣輕鬆道:“是他們咄咄逼人。不過你得明白一點,這是他們的地盤,玩這種招數,咱們不見得能夠玩得過他們。”

蔡京見張斐也沒有怪他,稍稍鬆得一口氣,“老師的教誨,學生定當銘記於心。”

張斐笑着點點頭。

他並不會介意,蔡京玩些歪門邪道,因爲他讓蔡京主管外事,就是要發揮他這方面的才能。

......

韋府!

“何鹽監,你最近一直都跟在元學士身邊,他到底是怎麼打算的,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

韋應方略顯焦急地向何春林問道。

元絳得狠話早就放了出去,而對方也是毫不留情面的拒絕,結果過去數日,元絳都不做聲了。

這......。

何春林嘆道:“我問了,元學士是說,得想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否則的話,不能讓人信服。”

韋應方激動道:“他們擺明就是針對青苗法,這個理由還不夠正當麼。”

何春林不太確定道:“或許是因爲對方也沒有明說吧。”

就在這時,一個刀筆吏來到屋內,在韋應方耳邊滴咕了幾句。

“當真?”

韋應方喜道。

那刀筆吏點點頭。

曹奕急忙問道:“韋通判,什麼事?”

韋應方呵呵道:“這大魚可算是上鉤了,方纔元學士去找過蔡知府,決定以宗法無權規定利息爲由,禁止他們低息放貸。”

曹奕激動地問道:“確定了嗎?”

韋應方點點頭道:“蔡知府已經答應了,並且派人在擬定相關政令,相信過得一會兒,就會找我過去商量。”

何春林長長鬆得一口氣,哆嗦着嘴脣,“打起來了!可算是打起來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私貨時間第四十章 火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百三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786章 嚇死你們第751章 內憂外喜第800章 火器時代第311章 娛樂興邦第一百四十七章 風口浪尖第四十五章 熟悉的配方第713章 最賺錢的生意第八十二章 堂審(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死而不僵第692章 聽證會(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以眼還眼第二十六章 死馬尋醫第一百零九章 官與民第三百九十一章 張漁翁第一百二十一章 潛龍勿用第一百一十四章 撤!第四百一十七章 激活公檢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嘴炮飛一會第十章 是家鄉的味道!第二百三十八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四百七十二章 牛犢陣容第四百八十九章 陪審制度第711章 全都是演技派第665章 禮法與司法第二百四十七章 慈善不是這麼玩滴第773章 時勢造英雄第五百六十一章 三冗第一戰(十四)第一百零九章 官與民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筆糊塗賬第708章 禍從口出(中)第677章 謀反案(五)第266章 見招拆招第770章 起風了第771章 勢不可擋第279章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第十六章 無懈可擊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嘴炮飛一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源與節流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丘之貉第801章 飛龍在天第727章 死局?第四百三十四章 稅戰(八)第308章 富豪的慈善第650章 內喜外憂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四百九十章 課外輔導第五百六十章 三冗第一戰(十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八面玲瓏第五百八十一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產資料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產階級的復興第一章 狂囚張三(上)第656章 打工人之難第736章 “爭權奪利”第326章 爭風吃醋第306章 互助第一百四十七章 風口浪尖第677章 謀反案(五)第337章 改革競賽第二百零八章 知易行難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取所需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五百四十四章 法中取利(二)第四百七十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一百八十一章 復仇第三十五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276章 請上牌第七十七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五百二十六章 文武與法(十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86章 爭權奪利第364章 民與刑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第二百五十三章 迴歸主旋律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冗第一戰(十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錢,不要命第四百二十六章 這一場惡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稅戰(九)第二百零四章 珥筆俠侶第698章 軟着陸(下)第283章 搖起來第七十五章 虛驚一場第668章 註定的悲劇第五百三十二章 兵之殤第五百二十三章 文武與法(八)第707章 禍從口出(上)第370章 立法權第687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稅是義務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799章 大庭長何故謀反?第368章 知易行難第731章 一清二楚第二百零六章 有本事你幫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