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法中取利(四)

記得在剛剛上庭時,那唐仲文真是信心滿滿,只是氣勢上稍微比元絳弱那麼一點點。

這也不奇怪。

如唐仲文這些財政部官員,雖然沒有那些宰相、大將軍那般威風,但權力幾乎都是控制在他們手中的。

要經費,你就得求他。

而且唐仲文也不傻,他也分析過檢察院要去的賬目,基本上每一個字眼都透着那濃濃的赤字風味。

包括公使院的財政也是處在如履薄冰的階段。

話說回來,這現實也是如此,主要就是中央財政不好,更多希望河中府來支出西北軍費。

唐仲文所準備結案陳詞就是,麻煩你們檢察院幫我們向中央多要一點點錢。

可是夢想是豐滿的,但現實是很骨感的。

此時此刻,唐仲文坐在椅子上是面如死灰,就是一副問啥,啥不知道的表情。

自我麻木!

蘇轍並非張斐,一瞧唐仲文就這狀態了,他就沒有再多問,“我問完了。”

陳琪低聲道:“咱們今後的日子,只怕比皇庭要難過的多了。”

蘇轍都不用看,就已經察覺到一道道飽含怨恨的目光從四面八方射來,這真是踢了大家的飯碗,他頗爲無奈道:“我們已經努力嘗試過了。”

不得不說,此戰確實打出了檢察院的威風,也令那些官員突然明白過來,相對而言,檢察院更是那條毒蛇。

皇庭是不具備進攻性的,他們也只能說皇庭在最終的判決上,是具有偏袒的,但沒有人從過程中去挑毛病。

確實也挑不出。

但是檢察院不同,檢察院是極具進攻性的,他會找你的弱點去進攻,皇庭則多半不會。

但是這在許芷倩看來,卻覺得蘇轍還是太過寬容,撇了下小嘴,低聲道:“看來蘇小先生,還是留有餘地。”

她對此很不滿,都問到這份上,不如將這軍費問題問清楚,人家爲國而戰,手臂都斷了,區區三四十貫,你們拿不出來,爲一個御史踐行,卻花一千多貫。

這真是令人心寒。

不如直接搞清楚這個問題,既能爲國家省錢,又能給予士兵應有的待遇。

她的立場向來明確,就是永遠站在弱勢一邊的,也改不過來,這也是爲什麼她的律師生涯是非常短暫的。

張斐回頭瞧他一眼,笑道:“再問下去,那就是令一個案子了。”

說着,他又看向邱徵文,“法援署可有問題?”

邱徵文直搖頭道:“沒有。”

“!”

觀審的士兵門,都是氣不打一處來,你這叫什麼法援署,不如叫“沒有署”,就會說“沒有”,不會說些別得麼。

唐仲文頓時如泄氣一般,癱倒在椅子上,站起來的時候,還險些跌倒,幸得一旁的庭警攙扶住他,是喘着氣,下得庭去,哪裡還有方纔那般淡定從容。

張斐又看向蘇轍,“檢察院方面,還有證人嗎?”

蘇轍搖搖頭道:“我們沒有證人了。”

一旁的官員同時鬆了一口氣。

這故意拖欠軍餉都是板上釘釘的了,再問那就多餘了。

張斐又看向邱徵文道:“法援署有什麼要說得嗎?”

邱徵文這才站起身來,道:“我們主要針對的是轉運司方面故意剋扣陳光的軍費。根據陳光與軍營的契約。

軍營每月要支出三十升米,十五斤醬菜,兩百五十文錢,以及四季各一套衣衫。根據熙寧元年到熙寧二年的米價來說,每升米在十文錢左右,三十升米,也就是三百文錢,當時的醬菜的價格在於一斤十文錢左右,十五斤就是一百五十文錢。

四套衣衫,根據我們請專門的牙人評估,總價值大概是在一千二百錢左右,分攤到每月,大概是一百文錢,再加上一些零碎的補助,官府每月應該支付陳光妻子一千三百五十錢。

但是正如之前陳光所言,朝廷每月就只給陳光妻子一匹布帛,十斤醬菜,一套衣服。”

說到這裡,他低頭仔細看了眼文案,這都是數據,他不敢拖大,才道:“根據朝廷制度,官府是可以用布帛、錢糧折算給士兵家屬。

雖然在這條規定中,朝廷確實沒有寫明,具體的折算標準,但是我們在朝廷收稅和發放官員俸祿的規定中,找到了具體的折算標準,根據這個折算制度來看,是以物的好壞來進行具體折算。”

官員們頓時睜圓雙目,看着邱徵文。

既然沒有明寫,那就官府說了算,怎麼能夠按照別得折算規定來算,你懂不懂規矩。

張斐直接提他們問出心中疑惑,道:“這能混爲一談嗎?”

邱徵文道:“將軍與士兵所得軍費,都是出自軍資庫,且都是處於軍餉制度下,在朝廷沒有明文區分開來,理應用同一個標準來算。”

許芷倩適時遞上一份文案。

張斐看過之後,點點頭:“不錯,在軍餉制度中,確實是有明確的折算規定,有分上等布帛,下等布帛,上等米,下等米,既然是在同一制度下,又未另加說明,這折算應該同處於一個標準。你繼續吧。”

那些官員有苦難言,他們真不敢爭論標準不一樣,因爲這裡面涉及到一個收稅折算,要是爭辯這個折算問題,可能是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士兵這個折算,是支出,而這個支出,朝廷是認得,你就是如數發,也不會影響政績。

而收稅那個折算,是財政收入。

財政支出,不一定影響政績,但是這財政收入是一定影響政績的,收入減少,那政績就可以用一塌糊塗來形容。

他們只能認。

“是。”

邱徵文點了下頭,又端起一個木托盤來,“這上面是陳光妻子每月所得的布帛,方纔唐司理也承認,軍資庫卻是發出一批這樣的布帛,充當軍餉。

而我們尋找了四個牙人,五家布鋪進行詢問和調查,他們認定的結果都是相差無幾,在這些布帛中,最便宜的一匹只值七十文錢,而最貴的也就值一百文錢,我們折中算下來,平均一匹布帛也就值八十五文錢,再加上每月的十斤醬菜,雖然是快要發黴的,但我們還是以十文來算,也就是一百文錢,以及那件衣衫和逢年過節所得補助,那麼陳光妻子每月實際所得在兩百三十文錢左右,差不多隻有所約定的五分之一。

對此,我們這裡有相關的折算證據,其中還包括當年米鋪賣出米的賬簿,牙人、布鋪對於這些布帛的議價,等等。”

李敏立刻起身將一沓厚厚的文案遞給蔡京。

那些觀審的士兵一方面是咬牙切齒,他們也受過折算剝削,但他們算不明白,到底虧了多少,如今一聽五分之一,這真是人神共憤,這未免也太狠了一點吧。

另一方面,又對這法援署另眼相看,原來這法援署不是“沒有署”,查得這麼細緻。

之前這種糾紛案,就是一句話的事,哪裡還會找當年米鋪賣米的賬目來當證據。

許多官員們不禁都是大開眼界。

這就是皇庭強調的過程嗎?

果真是言出法隨啊!

那蔡京非常懂事,將拿到的文案,分給蔡卞他們,而不是遞交給張斐。

這等粗糙的活,怎能讓老師來做,老師坐在上面喝茶就行了。

張斐還真在喝茶,放下茶杯來,又向邱徵文道:“你繼續說。”

邱徵文繼續言道:“很明顯官府發給陳光妻子的酬勞,是遠低於官府與陳光所約定的。而且蘇檢察長方纔提到軍資庫撥款給公使院,並非是個例。

而我們所查,在去年軍資庫至少向公使院撥款五萬貫,以及六千五百石頭糧食,分佈在全年的十二個月,可見軍資庫的倉庫裡面,從來就不僅僅只有那些布帛,是有相當一部分在計劃之外的錢糧。

這足以說明,軍資庫就是故意以次充好,因爲根據朝廷的規定來看,這種布帛,是屬於下下等布,但是官府卻以一貫的價錢折算,這是屬於上等布的價錢,可見官府用一種折算的方式,去剋扣軍餉。

且此案是極爲特殊,因爲陳光隨軍出征,家中就只有妻兒,再無任何保障,只能憑藉這一份酬勞來勉強維持生計。

而這份保障,也是這份契約中的關鍵所在,朝廷立此規矩的初衷,也是爲了士兵們能夠安心在前線殺敵立功。如果官府無法確保陳光妻兒的生計,陳光是絕不會答應隨軍出征的。

然而,衆所周知,兩百三十文錢是完全不能維持陳光妻兒的生計,而當時陳光又不在身邊,陳光的妻兒只能賣田借錢度日,別無其他選擇。

在這期間,陳光妻子一共向鄉親們,借取十六貫錢,如今連本帶利,已經達到八十二貫錢。”

全場一陣譁然。

最多也就兩年,這已經是差不多百分之兩百的利息。

但是張斐卻很平靜,並沒有對這個利息,提出異議。

邱徵文又繼續說道:“但這一切都是因爲朝廷剋扣軍餉所造成的,故此,理應由朝廷來承擔這一切債務,以及償還這期間陳光妻子所賣出的六畝土地和已經支付的利息錢,同時,支付三十貫的撫卹金和以及部分賞金。我說完了。”

張斐又看向蘇轍。

蘇轍起身道:“我沒有太多要說的,因爲根據目前的證據,以及唐司理的供詞,足以證明,轉運司是故意拖欠軍費。

因爲在陳光那份申請撫卹名單遞交到軍資庫後,軍資庫對公使院還有三筆至五筆的支出,而且公使院向軍資庫藉助經費的公文,都是在那份撫卹名單之後。

而根據轉運使元學士所言,每年各官署所得經費是根據往年的經費分撥的,公使院財和軍資庫的財政是相對獨立的,其中軍資庫的財政就是用來支付軍費的,那麼陳光撫卹金也應該算在其內的。

但是軍資庫拖欠陳光撫卹金的理由卻是要等待朝廷撥款,同時又將倉庫裡面的錢糧撥出給公使院,顯然這是故意拖欠撫卹金。”

他只是很平靜的闡述,但是在場所有官員的心臟都直接擠到嗓子眼了。

你這不就是暗示,軍資庫將軍費挪給公使院,用於公款吃喝,然後以撫卹的名義,又向朝廷請求更多軍費支出。

整個河中府的官員都開始焦慮了。

你真是冤枉人了,軍費是真的緊張,公使院只是在這緊張上面,稍稍的錦上添花。

如果削減軍費,這真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啊!

張斐突然側目看向坐在貴賓席上的元絳,“元學士有什麼要說得嗎?”

元絳激動地張了張嘴,旋即沉默不語。

他總不能說,我們公款吃喝只是在緊張的軍費上錦上添花。

那真是不打自招。

儘量當做沒有聽明白。

哇!這演技真是爐火純青。張斐暗自一讚。

這時,蔡京又將經過審閱,且整理好的證據遞給張斐,道:“這些證據都沒有問題。”

張斐點點頭,也懶得看了,直接敲了下木槌,道:“經過本庭長審理,轉運司拖欠、剋扣陳光軍餉罪名成立,轉運司將承擔陳光妻子在陳光前往鄜州戍守期間,爲求生計,所借的一切債務,並且賠償其在這期間所賣六畝田地,以及在這期間其已經支付的相關利息,同時,在本月之內,必須支付其撫卹金三十貫給陳光,至於犒賞方面,這是軍營方面的考量,本庭暫不予理會。”

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是來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親第354章 觀者不語第641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二百三十八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章 入局(求首訂)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塌糊塗第二百一十二章 死灰復燃?第五百六十四章 外不犯警察,內不犯庭長第四百五十六章 貨幣戰(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聽君一席話第807章 最終判決第338章 滲透第三十一章 投案自首第二百四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693章 聽證會(三)第五百九十章 三法之爭(四)第七十五章 虛驚一場第265章 難兄難弟第二十七章 滄海一粟第738章 稅纔是王道第四百九十三章 吾乃司法慕容復。第75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五百三十三章 青苗之爭第657章 事業法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下熙然,皆爲利往第758章 實事求是第八十三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求追讀)第二百一十章 金錢纔是原動力第261章 我是一個珥筆第二百一十八章 以無情勝有情第四百三十一章 稅戰(五)第801章 飛龍在天第651章 立法大會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武與法(終)第四百零一章 這簡直就是在打劫第795章 這纔是第三把火第682章 公檢法頂呱呱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不退讓第四百五十二章 繼續鬧...不要停第五百六十七章 法與現實第375章 冤枉啊!第四百二十七章 稅戰(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送佛送到西第六十六章 我要復仇第281章 胡來胡有理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不退讓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四十三章 漏網之魚第一百四十一章 起風了第五百章 牛鬼蛇神第十二章 北宋雙子星第694章 聽證會(四)第二百零五章 律法不外乎人情第四百一十二章 爆警第797章 朕的錢第293章 就問你慌不慌第783章 厚積薄發(元旦快樂)第七十一章 強強聯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也許這就是生活吧第369章 絕佳機會第302章 取之於貴,用之於民第二百一十六章 道德綁架第三百九十二章 讓法先飛一會兒第五百四十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三十九章 放手去幹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錢,不要命第四百九十七章 就是開不了口讓他知道第六百零一章 商稅則例第788章 政治保護第四百二十一章 溫飽線第312章 冰與火第五百二十五章 文武與法(十)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此世上再無蘇東坡第九十五章 帶你們飛(求追讀)第二百三十二章 互相傷害第四百五十四章 脆弱的貨幣體系第一百五十六章 較真了第774章 激活第四百六十六章 新舊團結靠張三第四百一十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四百六十一章 軍事法庭第263章 進步不小第281章 胡來胡有理第317章 相愛相殺第763章 下馬威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24章 賠本賺吆喝?第二百二十九章 必須同甘共苦第八十二章 堂審(下)第760章 天下誰人不知法第745章 盡力了第349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一百六十六章 權力的籠子第808章 走向決裂第四百四十四章 稅戰(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