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文武與法(八)

有句話說得好,千萬別較真,一旦較真,就會發生這一切是多麼的可笑。

丁翔的出現,就讓之前的判決,成爲一個大笑話。

因爲當時朝廷是授意陸詵和薛向共同主持此事,陸詵是反對出兵,但薛向卻是支持的,但正是因爲薛向是支持種諤的,導致他也被貶了。

從法律層面來說,當時朝廷並未給出最終的決策,就只是讓陸詵、薛向、種諤三人來定奪此事,陸詵、薛向是謀劃者,種諤是執行者。

薛向當然是有支持的權力。

從這一點來看,這顯然就是一個政治判決。

只是鴿派取得最後的勝利。

不過從丁翔的供詞來看,薛向顯然是不想再去糾結此事,只是表達自己在當時的看法,並沒有說要去怪罪陸詵。

這也不奇怪,薛向如今正在執行新政,本就是一堆麻煩事,而這事對他而言,已經是往事,不想節外生枝,給自己添麻煩,影響自己現在的職責。

張斐對此也是心如明鏡,也未有在丁翔身上去深挖,就只是問明薛向當時的態度和動作,便讓丁翔下得庭去。

這時,許芷倩上前來,爲張斐斟上一杯茶,同時悄悄將一張小紙條放在桌面上。

張斐低頭一看,十分疑惑地看着許芷倩。

許芷倩只是微微搖頭。

“我知道了。”

張斐點點頭。

許芷倩便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張斐沉吟少許,突然瞧了眼天空,旋即敲槌,朗聲道:“這上午的審理先就到此爲止,正午過後,再繼續審。”

此話一出,所有的貴賓都是一臉愕然。

這審得正如火如荼,你這戛然而止,不是成心吊着咱們的胃口嗎。

可一看天色,確實已是午時,只不過他們身處在這山谷中,並沒有感到非常炎熱。

就算不休息,也得吃飯啊!

飯?

呵呵!

他們想多了。

只見張斐站起身來,正準備離開時,突然想起什麼似得,又回過身來,是充滿愧疚地眼道:“諸位貴賓,真是抱歉,由於我們皇庭暫時經費不足,未能給各位提供午宴,所以還請各位自便。”

言下之意,就是自行解決。

“!”

所有的貴賓都是不可思議地看着張斐。

嘿!

我們可都是河中府的扛把子,有頭有臉的人物,這頭回上你皇庭做客,那是讓你皇庭蓬蓽生輝,伱特麼連頓便飯都不給準備。

這豈是待客之道?

你們這麼幹,那會沒朋友的。

但張斐纔不管這麼多,直接起身離開了,將他們晾在那裡。

許芷倩、蔡卞等人則是憋着笑意,低頭收拾着文案,不敢貴賓們的憤怒目光觸碰。

“這個張三當了庭長,性格也真是一點沒變,還是那麼小心眼,睚眥必報。”

陳琪一邊收拾着文案,一邊向蘇轍抱怨道。

蘇轍唯有苦笑。

這時,李四突然上前來,小聲啊:“蘇檢察長,我們皇庭有爲你們檢察院和證人準備午飯。”

蘇轍愣了下,旋即點頭道:“多謝。”

果然是精準報復。

“豈有此理!”

韋應方怒不可遏道:“下回他來府衙,若給他一杯茶喝,我韋應方就不得好死。”

蔡延慶道:“你小聲一點,可別咱們下午來的時候,就只能站着聽審而來。”

韋應方一怔,心虛地左右看了眼,嘴上還是硬氣道:“他他敢。”

“這個張庭長還真是如傳言一般,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折繼祖緩緩站起身來,是怫然不悅道。

這頓午飯倒是其次,關鍵你這麼做,太侮辱人了呀!

種詁卻是笑道:“罷了!罷了!只要他能夠公正審理此案,那就足以,一頓飯而已,上哪不能吃。”

率先離開的張斐,並沒有去到後院休息,而是去到山谷側面的一間休息室。

他剛到不久,李四便請得一人入得屋來。

此人正是王韶。

“張三見過王經略。”

“張庭長有禮。”

王韶也是拱手一禮。

“王經略請坐。”

“多謝。”

二人坐下之後,張斐便問道:“冒昧問一句,王經略爲何突然決定,不想出庭作證?”

原本下一個證人,就是王韶出庭,而許芷倩突然告知王韶不願意出庭,這令張斐十分困惑,再加上當時已經到了正午,他索性就選擇退庭。

王韶稍一沉吟,卻是不答反問道:“我與此案關係不大,爲何張庭長希望我能夠出庭作證?”

張斐道:“因爲據我所知,王經略早年就遊歷整個西北地區,如今又擔任西北經略使,對於西北的情況是瞭如指掌,且與此案並無關係,王經略的看法,會更有說服力。故此我希望王經略提供一些專業意見,比如說,我國與西夏的狀態,又比如說,綏州的地理位置。”

王韶是文官出身,但又擔任總參謀長,是相對中立的,且他早年便覽西北風光,對西北風土人情,是非常清楚,於是張斐就打算讓王韶以專家的身份出庭,給予一些專業性的意見。

王韶也頭回見識到皇庭的審理方式,不是很瞭解,對於張斐的解釋,還是不太理解,又問道:“我的供詞,對於此案而言重要嗎?”

張斐遲疑少許,道:“那也不是非常重要,如果王經略沒有來,我也不會特意去勞煩王經略。”

王韶出庭的作用,純粹是爲一些理論加強說服力。

王韶道:“那我就還是不出庭作證。”

“王經略若是不願意,那我自然也不會勉強。”張斐又好奇道:“不過王經略可否告訴我,這是爲什麼嗎?”

王韶遲疑半響,很是爲難道:“因爲我與此案,是有直接的利益關係,故不方便作證。”

張斐驚訝道:“王經略與此案有利益關係?”

王韶點點頭。

張斐道:“什麼利益關係?”

這裡卻萬分疑惑,認爲這不大可能。

因爲他已經收集了很多資料,如果真有直接的利益關係,事先他就會派人去請王韶,而不是說王韶來了之後,再去請他來出庭作證。

王韶猶豫一會兒,才道:“你方纔說,打算問我,這綏州的重要性。”

張斐點點頭。

王韶又問道:“那你對綏州的問題,又知道多少?”

張斐想了一下,道:“綏州本是我中原故土,不過在唐末時期,被党項人佔據,可是由於當時党項人在名義上一直依附中原,綏州自也是算在唐朝領土,可在我朝立國初期,党項首領李繼遷叛變,綏州就被党項所據,而在之後的數十年間,也成爲我國與西夏攻防爭奪的要地。”

王韶點點頭,道:“也正是因爲如此,綏州在西夏看來,是屬於他們的領土,這也是爲何,這些年來,西夏一直在想盡各種辦法,想要回綏州,而我軍在綏州任何舉動,都會使得西夏惶恐不安,且不斷派兵騷擾,而在外事方面,也不斷施加壓力,導致綏州一直未有得到良好的建設。

如果將來西夏要出兵,綏州必然是他們的藉口,從這一點來說,鄭獬說得也不無道理,綏州恐成兵禍之源。

但是你應該也清楚,目前來說,國家財政十分困難,且王學士又在頒佈新法,我們還需要時日,不宜在此時與西夏發生衝突。

故此,我曾向官家建議,經略河湟,以河湟爲基點,形成對西夏東線和南線包夾之勢。而河湟地區一直都屬於我大宋領土,根據慶曆之約,我們雙方都有權在領土上駐軍,修建防禦工事,互相不得干涉,經略河湟,不宜引發西夏的干涉和衝突。”

張斐道:“也就是說,王經略不願意強調綏州的戰略屬性,因爲這與王經略的戰略有所衝突。”

王韶點點頭道:“可以這麼說。但其實綏州地理位置是極爲關鍵的,不管是種副使,還是郭相公他們說得都很對,但是西夏方面同樣也不願意就此放棄綏州,從大局來說,經略綏州,不管是國內的阻力和外面的阻力,其難度是要遠勝於經略河湟,而我們現在需要時日準備。”

“我明白了。”張斐點點頭道:“多謝王經略告知。”

王韶呵呵道:“這其實也不是什麼機密,郭相公他們也都知道,只是非常抱歉,我不能給張庭長提供幫助。”

“王經略千萬別這麼說。”張斐擺擺手,“基於這一層利益關係,王經略確實不太適合出庭作證。”

張斐還真沒有想到,此案的背後竟然還牽扯到,北宋針對西夏的兩個大戰略。

在熙寧元年之前,在宋朝的軍事戰略家眼裡,北線綏州一直都屬於消滅西夏的戰略要地,這一派就是以范仲淹、種世衡爲主的。

最初趙頊也是這麼認爲的,因爲這個戰略一直都在執行中。

他是非常想得到綏州的。

但也正是因爲此案,使得趙頊改變戰略,選擇王韶的河湟戰略。

原因就在於,在種諤拿下綏州後,西夏方面是糾纏不休,用盡各種手段,來干擾綏州的發展,外交也頻頻施壓,天天與宋朝交涉,拿各種要塞給宋朝交換,宋朝還上過兩回當。

這也導致綏州一直未得到發展,如果要以綏州爲基點,就必須開闢運輸線,在前線屯田,等等,如果這些都發展不起來,你就不可能以此作爲進攻西夏的大本營。

同時國內保守派對於收回綏州,是非常擔憂的,確實,這宋朝的財政是糟糕透頂,如果再爆發大戰,可能就再也恢復不過來。

在他們看來,綏州就是一個隨時爆炸的火藥桶。

是得不償失。

關鍵西夏那片領土,是重在國家安全,而無法爲宋朝的財政帶來任何補償。

就是在這個時機,王韶向上面提出《平戎策》,立刻就贏得趙頊、王安石的支持,這全都是因爲綏州鬧得趙頊頭都是大的,朝堂也不得安寧,最終他選擇河湟戰略,同時也一直都在降低綏州的關注,避免去激怒西夏,那邊慢慢開闢河湟戰線。

但是種諤、折繼世、郭逵這批武將,始終是支持北線綏州戰略。

之前王韶不知道會是這麼個審法,他當時坐在下面,那是不知所措,因爲種諤、郭逵都在強調綏州在戰略的重要性。

讓他上去,他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講,因爲他是非常清楚綏州的重要性,但他又是河湟戰略的總參謀長和制定者,以宋朝目前的財力,是不可能同時啓動這兩個大戰略的,只能分主次。

他如果去強調綏州的戰略屬性,這會對他的計劃造成影響。

故此,他臨時決定不出庭作證。

第二十六章 死馬尋醫第五百四十七章 法中取利(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784章 保險法案第二百零六章 有本事你幫壞人第366章 魚與熊掌第六百零八章 一物降一物第八十五章 詔安第六十二章 格局第736章 “爭權奪利”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367章 功成身退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戰(二十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文武與法(八)第五百七十九章 難以攻破的堡壘第五十五章 明槍易躲第318章 醜聞遮天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五百六十七章 法與現實第四百一十四章 欲讓其滅亡第263章 進步不小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第347章 二法之爭第一百四十七章 風口浪尖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戰(二十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金易到,知己難求第六百三十二章 殺豬盤第二百二十五章 束仁於法第二百零四章 珥筆俠侶第三十五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五百三十九章 放手去幹第四十六章 萬惡之源(上)第706章 都是爲了你第五百二十七章 文武與法(十二)第313章 正經人誰踢球啊!第四十三章 漏網之魚第811章 十年磨一劍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筆糊塗賬第一百五十章 僅此一次第三百九十四章 冬天的一把火第366章 魚與熊掌第五百六十九章 扮虎吃豬第五百一十章 針尖對麥芒第三百九十四章 冬天的一把火第267章 言之有界第四百五十三章 全面反撲第276章 請上牌第二十九章 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二十八章 告不贏,包賠第一百一十九章 佈局第715章 時間在我們這邊第294章 違法不是犯法的理由第795章 這纔是第三把火第一百五十七章 報復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嘴炮飛一會第三百九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九十二章 三法之爭(六)第五百四十四章 法中取利(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稅戰(十八)第263章 進步不小第711章 全都是演技派第五百零九章 鹽鈔糾紛(下)第十章 是家鄉的味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777章 再見故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稅是義務第五百四十七章 法中取利(五)第364章 民與刑第四十一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五百三十七章 穩如老狗第五百三十三章 青苗之爭第一百零四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五更!感謝“ 那又怎樣”盟主)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二合一章節)第九十七章 叫多了就習慣了第二十九章 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656章 打工人之難第660章 戰與和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斷於法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03章 光榮下崗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六百零五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752章 尚能飯否第276章 請上牌第256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六十四章 樂極生悲第804章 還得是大庭長出手第329章 慈善比賽(下)第814章 番外二第一百零九章 官與民第五百七十二章 職業走鋼絲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產資料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66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64章 民與刑第301章 恩怨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