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武與法(四)

這郭逵在西北的名望,可真是不一般,要知道他可是接連受到范仲淹、韓琦兩代大宰相的提拔。

這是要拉他下水的節奏嗎?

因爲如這種案件,可就怕這種事啊!

而面對大家的目光,郭逵只是微笑以對,畢竟人家是見過大場面的,官場裡面的血雨腥風,可也見識過不少。

“陸知府請放心,郭相公也是今日的證人之一,待會我自會詢問他相關事宜。”

張斐笑着點點頭,又低頭翻閱起文案來。

而此時坐在這裡的賓客,多數還都是第一次見到皇庭審案,見張斐恁地磨蹭,問兩個問題,就翻看一下文案,不禁也是直搖頭。

這就是所謂的憑能力上位。

你到底有沒有準備?

在這臨時抱佛腳。

如包拯、范仲淹他們審案,都是之前就將所有證據,背的滾瓜爛熟,如此才能夠應對庭上的意外事件。

不能在爭辯的時候,跑去翻書,這在文人看來,是非常尷尬的。

在認真審閱一番文案後,張斐擡起頭來,看向陸詵道:“在治平四年初,西夏部落酋長令希望歸附我朝,而當時主管此事的,好像也是陸知府。”

陸詵微微一愣,旋即點點頭。

不少文官內心揪起。

他們中不少人也知道此事,但這與綏州一戰,其實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張斐突然提到這件事,顯然是要抓陸詵的軟肋。

果然!

這小子是偏向種諤的。

反之,種諤那邊的武將,則是暗自竊喜。

張斐問道:“不知當時陸知府是如何抉擇的?”

陸詵道:“起初我是拒絕的。”

張斐問道:“爲何?”

陸詵道:“因爲我擔心會引發兩國交戰。”

我要是個珥筆,他若這麼回答,那他就完了,唉可惜我是一個庭長。張斐安耐住內心的騷動,點點頭,“之後呢?”

陸詵道:“之後種子正勸說我接納其歸降,而我也答應了。記得沒過多久,西夏方面就來要人,也是種子正給我出得主意,讓西夏方面用景詢來交換,對方沒有答應,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在此案中,他從不否認種諤的軍事才能和遠見,但他也認爲種諤爲人傲慢自大,不聽軍令。

張斐問道:“這景詢是何人?”

陸詵道:“景詢本是延州將領,後來因犯事,而逃亡西夏,對於我們延州地勢非常清楚。”

張斐點點頭,“在面對敵將歸降時,陸知府似乎表現的都是異常謹慎,陸知府可否解釋一下,自己對外事的主張嗎?”

陸詵道:“我對外一直主張和談,而非是戰爭。因爲事實已經證明,在和平時期,我大宋將會獲得長遠的優勢,此乃我國之長處,也正是因爲如此,對方總是希望挑起禍事,打斷我國的繁榮,同時穩定對方國內的不安局勢。而我大宋每次發動戰爭,無論勝敗,百姓必將是生靈塗炭,哀鴻遍野。”

說到這裡,他稍稍停頓了下,看向張斐道:“張庭長可有見識過戰後的景象?”

張斐愣了下,搖搖頭道:“沒有。”

陸詵道:“換子而食,食草啃樹,方圓百里是寸草不生,不是天災,而是飢餓所至,你就會知道爲何我希望極力避免對外的戰爭。”

不少官員是神色動容,頻頻點頭。

在西北的官員,都知道陸詵所言非虛。

但也有一部分官員,是嗤之以鼻,嘴裡嘀嘀咕咕絮叨着,彷彿想要上去與陸詵爭辯。

張斐點點頭道:“雖然我沒有見識過陸知府口中的生靈塗炭,我也希望有生之年都不要見到。而且我看過陸知府在邕州的政績,在面對當地部族的騷擾,陸知府是選擇整治當地吏治,加強軍備,以武功威懾,不戰而屈人之兵,最終也迫使南交遣使入貢,使得兩地百姓得以安寧。”

陸詵不禁愣了愣,似乎有些不太習慣,在他心裡,張斐就是敵對方,但這一番話,顯然是有利於他的。

這是捧殺戰術嗎?

兩邊賓客也是一臉懵逼。

你到底是向着那邊的。

陸詵在邕州的政績確實是可以證明,他在延州的主張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他的主張是一貫的,他在延州也是整頓吏治,建築要塞,加強軍備,迫使對方不敢來進攻,他只是不主張發動戰爭。

他就是一個標準的鴿派,鴿派可不是投降派,鴿派只是認爲,戰爭是無法達到政治目的,結果就只是兩敗俱傷,反而平和對己方是有利的。

其實一個成熟的政治制度,必然是要有鴿派和鷹派,因爲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如果只有鷹派的話,結果就是必須打,不管這國家內部已經出現什麼問題,即便這場戰爭不能帶來一絲好處,都要打到底,而統治階層也會被架在上面,下不了臺,打着打着,這國家就沒了。

如果只有鴿派,那就是人有板磚,我有臉,拿着天靈蓋去接狼牙棒,那就更加糟糕,至少鷹派還會還手。

只有兩派都存在的時候,統治階層才能夠根據當下的情況,去選擇重用鴿派,還是鷹派。

比如說現在,趙頊現在就開始陸續重用鷹派,但他沒有捨棄朝中的鴿派,萬一打不過,就還得轉回來。

這外事必須要靈活,該勇的時候勇,該慫的時候必須慫,但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會慫得非常漂亮,至少表面上不能讓人看出來。

但不靈活的外交,肯定是死路一條。

然而,陸詵自己都沒有想到,拿自己在邕州證據來給自己的主張提供支持。

陰謀!

這裡面一定有陰謀!

肯定會有轉折。

而正當大家打起精神,期待轉折時,張斐卻道:“本庭長暫時沒有問題了,陸知府可先下去歇息一下”

這就沒了?

陸詵一臉錯愕。

這是什麼審法。

兩邊賓客,也都是面面相覷。

也沒問出個結果來。

這一連串問題下來,是無人看出,張斐到底是傾向哪邊的。

要知道這裡在坐的,全都是官場老司機,察言觀色的功夫,那可都是當下一流的,畢竟他們每天遇到的人和事,都是非常複雜的。

愣神間,一個庭警已經上前來。

陸詵站起身來,突然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就還想繼續聊下去。

因爲這種半公開式的,直來直去的聊天,在官場可是極爲罕見的,沒有那些虛僞的恭維和陰狠的算計。

反正張斐是直接問,他也是如實答,大家都不避諱。

下來之後,他才覺得這皇庭還真是不太一般。

張斐趁機喝了一杯茶,然後敲槌道:“傳種諤種副使。”

種諤是很自覺地上得庭來,但是相比起陸詵的泰然自若,他的神情就有些複雜,其實他坐在下面時,是躍躍欲試,恨不得當庭與陸詵爭辯,但真到他出庭,又是忐忑不安,如坐鍼氈。

等到種諤坐下之後,張斐便是問道:“種副使,方纔陸知府的供詞,你也應該聽見了。”

種諤點點頭。

張斐低頭瞧了眼文案,又擡頭言道:“根據我們所得的證據,在你當初上報給朝廷的內容中,是明確表示,已經成功誘降嵬名山。

但是陸知府方纔說,你只是爲求朝廷允許你出兵,故而謊報軍情,對此你有何解釋?”

種諤突然神情激動道:“我沒有謊報,我只是據實已報。”

原來方纔這一句話就一直憋在他心裡的。

張斐好奇道:“但是有士兵見到當時嵬名山提槍上馬,準備與我軍爭鬥,不知這是否屬實?”

種諤猶豫片刻,道:“這這也是事實,但我也是事後才知道,嵬名山並沒有答應歸降。”

張斐問道:“事後才知道?”

種諤道:“因爲我是通過已經歸降的嵬名夷山去勸降其兄嵬名山,並非是我直接與嵬名山接觸。而嵬名夷山又是通過嵬名山身邊的親信李文喜去勸降,可誰能想到那李文喜會從中作梗,爲貪取錢財,謊稱嵬名山已經答應歸降。

如果我真的只是想要貪功冒進,那我根本也無須花錢去誘降,這也是有可能會失敗的。”

張斐點點頭,又問道:“那你當時是如何去接納嵬名山的歸降?”

種諤沉吟片刻,道:“正如陸知府所言,我是全軍出擊,以突襲的方式,包圍了嵬名山的族賬。但這在戰場上是非常正常的。”

張斐問道:“是嗎?”

種諤點點頭道:“首先,即便嵬名山答應歸降,但也有可能其中有詐,我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無論對方是否真實歸降,我都會選擇這種方式,如此才能夠確保萬一。

我也是向朝廷據實上報,未有篤定其中就不會意外。故此在後來朝廷下達的詔令中,也是命令讓陸知府和當時的薛轉運使來謀劃此事,由我來與對方接洽,可見朝廷也沒有認爲我軍已經拿下綏州,只是支持我軍誘降對方。

其次,在過往的誘降的事例中,不少部族首領答應歸降,但其下屬卻不願意歸降,導致我軍接納他們歸降時,其部下臨陣倒戈,導致整個計劃失敗,我不能給對方這個機會。

這也是爲何我未等朝廷的詔令,便直接出兵,因爲這種事,一旦走漏風聲,多半是會功虧一簣,當時是千鈞一髮。”

張斐道:“所以種副使當時考慮到各種可能發生的意外,也是經過周密的部署。”

種諤點點頭道:“在出兵之前,我是非常清楚的知道對方主力在何處,以及其兵馬的數量和部署,故此當時即便嵬名山沒有歸降之意,但我軍才能做到不費一兵一卒,俘獲其酋長首領三百人,百姓一萬五千戶,兵士一萬人。”

張斐道:“但是種副使有沒有考慮到,這會使得我國與西夏發生大戰,而當時官家纔剛剛即位,我方並未做好與西夏開戰的準備。”

種諤道:“我從未認爲當時我大宋與西夏是和平共處的,西北邊境的戰事從未停歇過,那綏州乃是我中原故土,卻還被西夏佔着,這和平又從何談起。”

第十章 是家鄉的味道!第四百一十三章 司法必須下縣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哪也得給坐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好人不長命第808章 走向決裂第774章 激活第二百三十三章 打個小廣告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七章 平平無奇張三郎第329章 慈善比賽(下)第九十一章 撲賣大會(求追讀)第三百零七章 救場第782章 文武並行第四百一十三章 司法必須下縣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66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21章 不是你以爲第779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71章 勢不可擋第652章 獠牙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第五百一十四章 誰慫誰孫子第791章 第二把火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庭長說了算第364章 民與刑第六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第八十九章 是非之地第312章 冰與火第289章 各位,那只是預熱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274章 我要做最強衙前役第四十八章 一抱還一抱第五百六十章 三冗第一戰(十三)第334章 滲透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四十一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六十一章 軍事法庭第642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二十一章 溫飽線第326章 爭風吃醋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錢,不要命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六百二十二章 官威大振第338章 滲透第一百二十七章 你個假粉第四百零七章 快去請張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三百八十二章 本質還是二法之爭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異形啦!第272章 體驗生活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數人的鬥爭第五百七十章 收穫的季節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696章 聽證會(六)第八章 生變第766章 “青樓特使”第八十八章 大齡單身狗第一百六十一章 教育第一百三十一章 獨佔熱榜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錢,不要命第六百二十八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359章 難就難在這多一步第五百二十三章 文武與法(八)第六百章 撥亂反正第五百五十章 三冗第一戰(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這一場惡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三冗第一戰(十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貨幣戰(上)第二百四十章 談判桌纔是主戰場第745章 盡力了第744章 勸你善良第264章 探索未知第二百三十一章 都是當事人第四百八十章 留給他們的時辰不多了第八十二章 堂審(下)第805章 戴罪羔羊?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五百四十七章 法中取利(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先禮後兵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349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第657章 事業法第四十三章 漏網之魚第682章 公檢法頂呱呱第四百二十六章 這一場惡戰第652章 獠牙第四百八十一章 靜待花開終有時第281章 胡來胡有理第328章 慈善比賽(中)第四十八章 一抱還一抱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776章 老爺們!捲起來吧!第二十三章 給他!都給他!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塌糊塗第五百二十六章 文武與法(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