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應對之策

當然,目前還只有商人在唉聲嘆氣,因爲商人對於貨幣的變化,肯定是最爲敏感的,這是母庸置疑的。

連續幾日,客戶逐漸減少,他們就馬上能夠感受到恐慌和危機。

尋常百姓還得過些時候才能夠感覺得到。

話又說回來,這也是得益於宗室和恩蔭一事,暫時先告一段落,導致許多人的目光開始投放到坊間。

一看這形勢,許多人也開始有意識的縮減貨幣消費,而他們這些人本就是京城的貨幣消費主力。

他們開始收緊,商人立刻就能夠得到回饋。

除商人外,王安石、韓絳也都離開感受到,因爲其它州縣,剛剛開始徵收這免役稅,已經有人在抱怨,這手中沒有多少銅錢,能否讓其它貨物替代。

所以王安石今兒倒是沒空上張斐這來道賀,其實若無要事跟張斐商量,他也沒有打算來,搬家可不是什麼人生大事,他和司馬光都非常不喜歡這種場合。

此時王安石正在宮中與皇帝趙頊單獨議事。

王安石首先將這個情況告知趙頊。

趙頊已經知曉,也正準備找王安石商議,如今王安石主動提及,他也就裝作不知,“這是怎麼回事?”

王安石立刻道:“臣以爲這十有八九是朝中那些權貴心有不服,故而又出此招,妄圖激起民怨,以此來反對免役稅。

可想而知,一旦在徵繳秋稅時,百姓必須要用糧食兌換錢幣,而如果那時錢幣價格相對較高,這必然會使得百姓心生怨氣。”

趙頊當即怒道:“真是豈有此理,官司打輸了,他們又出此下策,還有完沒完。”

王安石卻是以一種非常輕鬆的語氣笑道:“區區一場官司,又豈能讓他們心甘情願交這麼多稅,而且,他們肯定還會擔心,到時秋稅會怎麼算,故此他們纔會趁着秋稅之前,開始反擊,讓官家和臣有所忌憚。”

這種麻煩,都在他的預期之中,他非常不希望趙頊爲此感到心煩意亂,使得趙頊的決心受到動搖。

沒事的!

這都是預計之中。

趙頊就問道:“先生可有解決之策?”

王安石道:“在臣看來,以他們的財力,還不至於說在短短數日之內,就能夠掀起這股風浪,這主要還是因爲市場上錢幣本就不足,以至於他們稍有動作,便出現錢荒的現象。

臣也一直在關注我朝的錢幣,而錢幣的缺乏,也使得我朝財富難以得到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朝廷增鑄一百萬錢幣,所獲得的收益,是能夠達到數百萬之多。”

趙頊問道:“數百萬?”

王安石解釋道:“好比說,一些客戶想要購買田地自己當主戶,但是由於他手中缺乏錢幣,只有糧食,得先將糧食買了,換得錢幣,才能夠去購買土地,可結果好不容易將糧食賣了,所看中的田地也讓人買走了。

再者說,商人之間做買賣,由於缺乏錢幣,使得他們只能以貨易貨,這難度可想而知,在江南地區,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的。

但如果有足夠錢幣,不管是朝廷,還是百姓,財富都將會得到增長,這就是臣所言的民不加賦而國用饒。”

趙頊點點頭,“故此先生的意思是,增鑄錢幣,來緩解這番危機。”

“即便不出這事,朝廷應該增加鑄幣,以此來改善財政。”王安石又道:“但是增鑄貨幣需要時日,不能解燃眉之急,臣建議由朝廷先下令,撥銅鑄幣,然後以交子的形式先投放到坊間,到時錢幣鑄完後,可以交子兌幣。

其實以交子購買貨物,要比錢幣更爲方便,更能夠促使民間交易,同時中間還可多增發一成。另外,司農寺收上來的錢幣,也得及時放出去,不能囤積在倉庫裡面。”

趙頊稍加考量後,便點頭道:“好吧,就依先生所言。”

正如王安石自己所言,這並非他的應對之策,而是他早就打算好的,他要玩理財,首先一點,就是百姓手中錢幣,這樣才能去理財。

都是貨物的話,這就沒法理。

另外,王安石是來自江南地區,不是北方人,江南是普遍缺乏錢幣,這給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且他也看到其中原因,如果用充足的貨幣,將會有益於江南財政,而江南財政乃是朝廷財政的重中之重。

司馬光懟他那什麼民不加賦而國用饒,他都沒有想過用這一點去反駁,其實這個纔是最有力反駁。

其實只要玩好貨幣,以北宋制度的基礎,商業必然會變得繁榮。

既然允許土地交易,就必須要用足夠的貨幣,去支撐這個交易。

王安石早就打算好增發貨幣,而且也早就想到用紙幣,因爲他認爲,北宋的銅也比較貴乏,難以支撐他整個改革體系。

故此這事發生之後,王安石是一點也不慌,他早就看到錢幣缺乏的事實,只不過你們將這現象給加劇了,這反而給他提供增發貨幣的理由。

.......

然而,這經濟的不景氣,也衝澹不少張斐搬家的喜悅氛圍。

來的人是不少,但人人都聚在一起,談論這錢幣緊缺的事,這錢幣缺乏,商人是最苦的。

整個新宅子裡面是一片愁雲慘澹。

好在張斐都已經習慣了,他每回搬家,總會遇到一點事,只要不受到皮肉之苦,他就非常滿意了。

律師不怕被逼逼,就怕直接上手。

當對方不講法律時,律師就是一個廢材。

此時張斐正與前來道賀的李豹在後院的沙發上交談。

李豹當然也沒有帶來什麼好消息,反而是告訴他,對方現在更加瘋狂的用糧食吸走百姓手中的錢幣。

“更嚴重的是,這坊間的銅器也在急劇變少,如無意外,他們應該想化銅鑄幣,等到秋收時,百姓手中錢幣嚴重貴乏,他們可能會用劣幣再將百姓手中的糧食收走,到時徵繳免役稅時,可能會收到很多劣幣。”

“他們有鑄幣的權力嗎?”張斐問道。

“當然沒有權力,京城也很少發生這種事,但是在地方上,許多大戶人家都常有鑄幣,如果百姓都非常缺乏錢幣,這時候鑄幣可以發大財。”

“嗯。”

張斐雙手枕頭,背靠在沙發,翹着二郎腿,在這裡,他終於可以回到自己熟悉的姿勢,思索半響,他突然問道:“聽說鹽價也在上漲?”

李豹稍稍一愣,旋即回答道:“雖然目前來說,鹽價上漲的比較厲害,但估計也就是一陣子的事,畢竟朝廷其實並不缺鹽,只是由於私鹽突然停滯,使得開封府暫時缺鹽,而那些合法鹽商看準時機,擡高鹽價。”

說到這裡,他又補充道:“但也有可能,有人會藉機生事,故意哄擡鹽價,給予朝廷壓力,畢竟這事起因,就是因爲上回那場官司。”

張斐問道:“稅務司手中目前有多少私鹽販的消息?”

李豹想了下,道:“好像是兩個。”

“才兩個?”

張斐微微皺眉。

李豹低聲道:“咱們當時也只是要嚇唬人,故此我們也只是各方面都調查一兩個,以備不時之需。”

張斐點點頭,“那你能不能在短時日內,給我拿到所有私鹽販的消息。”

李豹道:“其實這些私鹽販大抵都相互認識,我們可以借那兩個,查到其他的私鹽販,但是要查到他們的罪證,可就非常不容易辦到。”

張斐道:“不要罪證,我只要找到他們的人,最好是能夠查到他們手中有多少鹽。”

李豹點頭道:“這應該沒有問題。”

對於稅務司而言,這人倒是好找,難度在於證據,畢竟公檢法下,證據纔是關鍵。

這也是人家懼怕稅務司的原因。

就不知道稅務司的證據都是上哪查到的。

......

與李豹交談過後,張斐又來到前院,此時賓客早已經散去,畢竟如今是多事之秋,他們店裡也都很忙,不可能在這裡待上一整日,相互倒到苦水,比比誰更慘,然後就回家去了。

偌大的庭院裡面,就只見一人坐在桌旁,吃着張家秘製的火鍋,身後站着三五閒漢,流着口水,看着他吃。

能有如此氣勢的,唯有曹棟棟。

張斐走上前去,坐了一旁,瞅着曹棟棟面無表情,專注吃肉,似也不太開心的樣子,不禁問道:“衙內,你怎麼也悶悶不樂,是被那些商人傳染了?還是說,小馬不在這裡?”

曹棟棟瞥他一眼,將杯中酒飲盡,嘆道:“有啥開心的,如今人人都畏懼稅務司,可沒有人再將我們皇家警察放在眼裡。”

原來這小子是在怪事務所搶走了他的風頭。張斐這才反應過來,笑道:“這稅務司就是收稅的,在收稅時期,要不談論稅務司,那談論什麼。”

曹棟棟哼道:“難道抓陳小二,也是稅務司的責任?”

張斐笑道:“那怎麼辦?你也去抓一個通緝犯回來。”

曹棟棟又喝的一杯,委屈道:“咱可不是抓不到,咱也有手段,可是...可是咱偏偏有個爹,這做啥都得瞻前顧後,可真是太沒勁了。”

說着,他又向瞟向張斐,“聽聞最近有人舉薦你去西北建設公檢法?”

張斐錯愕道:“你都知道了。”

曹棟棟道:“你能否帶着咱一塊去?”

張斐一臉問號道:“你想去西北。”

“想啊!”

曹棟棟道:“在這裡老是被我爹看着,出個什麼事,一幫叔叔伯伯就上我家來了,好幾回都是讓我跪着說話,我這一身手段都沒出使,這要是去了西北,那可就咱說了算,這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況是爹命,咱到時也將稅務司的活給幹了。”

你這傢伙真是閒得蛋疼。張斐突然靈機一動,道:“目前也只是說說,你還當真了。再者說,警署給稅務司的職責並不重合,警署其實有很多事可以忙的,只是你不去幹而已。”

“啥事?”

曹棟棟急急問道。

張斐道:“就比說這私鹽,又比如說侵佔官田、民田,這可都是警署的職責,這屬於侵佔他人利益,屬於違法行爲,而不是稅務司的職責,你應該知道,這些罪名都還是檢察院主動去調查的,而不是稅務司提供的。

如今這事鬧得這麼大,你們警署可以給點部署,去查查這些鹽店,查查鹽販,稅務司到底也只是要錢,而你們是可以直接要命,人家也會怕你。”

“對啊!這我怎麼沒有想到,我就光顧着想着去捉拿通緝犯。”曹棟棟聽得眼中一亮,立刻站起身來,“不與你說了,我現在就回去部署。”

“喂,現在都快放衙了,陪我喝幾杯再走啊!”

“改日再喝。”

曹棟棟的聲音,已經是從門外傳來。

“這臭小子!”

張斐笑罵一句,旋即又給自己倒上一杯酒,端着酒杯,暗自思忖着。

“張三。張三。”

“啊?”

張斐回頭看去,只見許止倩走了過來。

“怎麼就你一個人,衙內呢?他方纔還在這裡。”

“剛剛回去。”

張斐道:“你來的正好,陪我喝上幾杯。”

“好啊!”許止倩坐了下來,又問道:“對了,你在想什麼,想得這般入神。”

“沒...!”

剛說一個字,張斐突然轉口道:“止倩,如果官家真的派我去西北,你贊不贊成?”

許止倩一愣,道:“那得看你,若是你有把握的話,那我當然是贊成的,但你若是沒有把握,那你就還是別去,西北要是出亂子,那可不是小事。”

張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許止倩又問道:“你之前不是說肯定不會去的嗎?怎麼?官家還是希望你去?”

“不是!”

張斐搖搖頭,道:“只是如今這情況出現一點變化。”

許止倩道:“是關於錢幣的事嗎?”

張斐點點頭。

許止倩好奇道:“可這錢幣與西北有何關係?”

張斐想了想,道:“暫時我也說不定,看看再說吧。可萬一我真的要去,你們可能就會跟着我吃苦了。”

許止倩立刻道:“這苦我到時不怕,我可還想着去外地。”

“真的假的?”

“真的。”

許止倩道:“我之前就一直跟着我爹爹到處走,原本當初我也要跟我爹爹去登州的,是爹爹見我年紀大了,要嫁人了,就不讓我去了,待着京城有時候真的很無聊。”

張斐笑着搖搖頭:“你們這些官宦子女,可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第五百四十六章 法中取利(四)第726章 帝王之術第五百七十五章 強制執行第700章 反其道而行第四百零一章 這簡直就是在打劫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六百三十六章 分贓與爭功第705章 直面皇權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不退讓第258章 扼殺於搖籃第二百一十五章 比如士大夫沒卵用第380章 哥之前就坐過第五百六十五章 危第四百一十九章 司法新貴第二百二十八章 也許這就是生活吧第267章 言之有界第二百三十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九十六章 鹽吃人第310章 來了!來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是騾子是馬也得遛一遛第五百九十五章 三法之爭(九)第六十七章 流氓不是這麼當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改過自新第283章 搖起來第293章 就問你慌不慌第一百五十四章 慶曆二君第一百七十六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第727章 死局?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準丟人第705章 直面皇權第684章 籠子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操作第四百一十三章 司法必須下縣第五十章 黑吃黑第767章 “義薄雲天”第六百三十六章 分贓與爭功第339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一百一十九章 佈局第五百六十章 三冗第一戰(十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金易到,知己難求第二百零九章 法律援助第774章 激活第一百九十章 現學現賣第六百二十四章 問答會第752章 尚能飯否第一百四十五章 鼓聲震京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死灰復燃?第692章 聽證會(二)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次交鋒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77章 只有魔法能夠打敗魔法第四百零三章 左右逢源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渡陳倉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270章 送羊入虎口第678章 謀反案(六)第811章 十年磨一劍第四百六十四章 鴿與鷹之間第六百零二章 種稅得稅第714章 空城計第二百零四章 珥筆俠侶第六百三十六章 分贓與爭功第四十八章 一抱還一抱第784章 保險法案第五百七十一章 陽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還沒結束......!第738章 稅纔是王道第六十七章 流氓不是這麼當的第二百三十二章 互相傷害第五百四十四章 法中取利(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三冗第一戰(九)第691章 聽證會(一)第九十二章 大鬧白礬樓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產階級的復興第四百九十章 課外輔導第646章 比爛大法第714章 空城計第三百八十四章 德主法輔第四百六十一章 軍事法庭第310章 來了!來了!第四百零八章 保持律法的彈性第五百八十章 看誰先犯錯第764章 外交事故第四百一十四章 欲讓其滅亡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丘之貉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產階級的復興第773章 時勢造英雄第一百章 入局(求首訂)第二百一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91章 聽證會(一)第六百零三章 撲買稅第二百二十五章 束仁於法第693章 聽證會(三)第七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773章 時勢造英雄第四百九十一章 麻煩來了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五百六十四章 外不犯警察,內不犯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