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德與刑、法

啥?

法制之法下的綱常倫理?

你...。

這一句話頓時惹得在場不少人想要噴粗口。

真是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富弼也被張斐的智商給逗樂了。

還能這麼玩嗎?

他之前提出的那個問題,也是在場所人期待的內容。

但凡有點認知的人,也知道這法制之法的理念與綱常倫理是存在根本性矛盾的。

三綱就是森嚴的等級制度。

而法制之法強調的是個人利益,法的兩端必然是趨向於平等的。

故此,妻告夫這條律例,在法制之法下,就必然會存在問題。

這無關對錯,不是講道理,而是要講三六九等,這是制定好的。

關鍵這是爲皇權服務的。

董仲舒弄這一套體制出來,不就是爲了幫助漢武帝達成集權統治。

課前之時,富弼、王安石都很好奇,張斐會怎麼解釋這個問題。

解釋不好,他真的可能會再進去的。

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張斐將其中矛盾,解釋爲法制之法和法家之法的矛盾,然後拋出法制之法下的綱常倫理。

這可真的是絕了。

還是你小子會玩啊!

嚴復一眼就看穿張斐的把戲,你就是想借機改造綱常倫理,當即反駁道:“什麼法制之法的綱常倫理,綱常倫理乃是儒家思想,與你法制之法有何關係,簡直豈有此理,你休在此妖言惑衆。”

不少士大夫也紛紛抨擊張斐這個說法。

什麼法家之法的綱常倫理,法制之法的綱常倫理。

我儒家也忒沒面子了,任由你們給搓圓捏扁。

你在這湖弄誰呢。

富弼、王安石聽着他們的反駁之論,也面露疑惑之色,你這一招雖然巧妙,但人家也不傻,不可能接受你改造出來的綱常倫理。

這種事就沒法講道理。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直接否定綱常倫理。

張斐並未與之爭論,等到他們噴完之後,他才緩緩向學生們說道:“雖然有不少人反對,但是我相信在坐的所有人,也應該都承認一個事實,就是我們在第一堂課所提到的問題。

在秦國時,法家是徹底驅逐儒家,唯法獨尊,只有一位大儒荀子入秦宣道,但也以失敗告終。可即便是漢武帝獨尊儒術時,法家思想依然在各朝律法中存活下來。從《唐律疏議》和我們的《宋刑統》都能夠找到秦國留下來的律例。

記得當時有人就說,儒家海納百川,吸收了法家的優點,這我也非常認同,但不管怎麼說,不管是《唐律疏議》,還是我們的《宋刑統》,都體現出儒家與法家的結合。

對此,可有人有異議?”

學生們都搖搖頭,表示沒有異議。

這個儒家一直以來也都承認。

張斐又問道:“你們可知道二者是如何結合的?”

“大德小刑。”

“前德後刑。”

“貴德賤刑。”

......

學生們紛紛答道。

“回答的非常不錯,總結起來就是.......!”

張斐在木板上寫上“德主刑輔”四個大字,又問道:“德主刑輔,這麼寫沒錯吧?”

學生們紛紛點頭。

張斐又回到講臺邊,道:“蔡卞,你來說說這四個字的意思?”

蔡卞受寵若驚地站起身來,稍稍組織了一下語言,才道:“秦國之時,遵行‘事皆決於法’,用嚴刑峻法去治理國家,以至於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二世而亡。

自後漢初遵循黃老之學,奉行‘治道貴清淨而民自定’,便有了之後的文景之治。

在漢武帝時,董仲舒就提出,‘奉天法古,興教化,抑豪強,貴德賤刑,官不與民爭利,養士辦學’,自此便有了老師寫得德主刑輔。

意在用德治教化百姓,使百姓遵守禮儀,以求‘不令而行,不禁而止,從上之意,不待使之,若自然矣’。

用刑罰去懲治少數的那些冥頑不化的人。這便是德主刑輔。”

“說得很詳細,非常不錯。”

張斐點點頭,又問道:“你們認爲這有沒有道理?”

大家紛紛點頭。

“我也覺得很有道理。”

張斐道:“但是道理是在於德,而非是刑,以德治教化百姓,確實能夠減少違法行爲,事實也證明這一點,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一般都不會輕易違法,因爲他有是非對錯的觀念。

這就是儒家和法家最大的區別所在,但是有一點我很納悶,要根據儒家思想走的話,就必須大興教育,人人都讀書人,如今才能夠達到德主刑輔最高境界,但也不知道爲什麼,儒家中人始終沒有將教育普及到全國,讓人人都讀上書。”

葉祖恰道:“人人都讀書,這得辦多少學院,國家哪有這麼多錢。”

張斐笑道:“談錢就俗了,咱儒家先說義,再說錢。”

王安石聽得呵呵直笑,真不愧是自己人。

“但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談得主題。”

張斐回到木板前,在“德主”二字上畫上一個圈圈,“這是關鍵所在,是不能替代的,德治要沒了,那就成法家了,事實又證明法家是不可行的。

那麼‘刑輔’呢,這是不是不可取代的?”

大家兀自搖頭。

“不能嗎?”

張斐問道。

蔡京立刻反應過來,道:“可以以法制之法取代。”

張斐問道:“可不可以?”

大家又紛紛點頭。

張斐問道:“爲什麼?”

葉祖恰回答道:“因爲法制之法中亦有刑罰。”

張斐又問道:“那法制之法能夠取代德主?”

“不能。”

“爲何?”

“重複了。”

“不錯。”

張斐道:“這在前面幾堂課,我們也都有提到過,法家之法中是不可能法制之法的,二者必然是取代關係,不可能共存,但儒家之法中是可有的。”

說着,他又在“德主刑輔”的下面,寫上“德主法輔”,“現在我們來看看,三綱五常是屬於德、刑,還是法?”

“德。”

“與法家之法和法制之法有沒有關係?”

“......!”

衆人都顯得有些遲疑。

張斐笑道:“這還不容易回答嗎?法家之法中有沒有三綱倫理的思想?”

“沒有。”

“法制之法呢?”

“呃...也沒有。”

“對啊!這還用思考嗎。”

張斐搖搖頭道:“三綱五常的思想,只是屬於儒家之法,法家之法和法制之法都沒有這個思想。這個大家都能夠理解吧?”

大家點點頭。

“沒有異議吧?”

大家又搖搖頭。

這當然不會有異議,要真說起來,法家思想與三綱五常是完全對立的。

法制之法也沒有。

這本來就是儒家的,是根據禮制演化而來的。

張斐立刻用炭筆在圈在“德主”的圈圈上,畫出一條斜線,寫上“綱常”二字,“綱常是完全屬於德。”

說着他指着“德主刑輔”和“德主法輔”,“這兩個詞,什麼沒有變?”

“德主。”

學生們異口同聲道。

張斐笑着點點頭道:“不錯,德主沒有變,既然綱常又是完完全全屬於德主,那麼綱常變了沒有?”

學生們彷彿被打通任督二脈,激動地直搖頭道:“沒有。”

張斐笑道:“這是不是可以回答方纔大家的質疑,不管我用法制之法,還是法家之法,綱常倫理是沒有變的,只是說捍衛這一思想的方式給改變了,不是說沒了法家,儒家的綱常倫理也隨之沒了,那三綱五常不成法家思想了嗎?大家能不能理解?”

學生們是頻頻點頭。

這一目瞭然,再加上方纔的推論,是再清晰不過了。

方纔站出來的嚴復等人,此時個個都是目瞪口呆,方纔發生了什麼,怎麼就到了這一步。

曹太后稍顯得意地點點頭:“老身也都聽明白了,哎幼,這木板可真是神奇,看着一下就明白了,都不用去想。就是這字寫得着實太醜了。”

說到後面,她又惋惜地搖搖頭。

趙頊只是笑了笑,沒有做聲,如今誰也不在乎張斐的字寫得有多醜。

“原來如此。”

富弼笑着點點頭,誇讚道:“他的這種教育方式,是值得國子監學習的。”

文彥博也點點頭道:“確實,簡單透徹,一目瞭然。”

王安石也在尋思着,下回得讓算學館的老師也來聽聽課,這種教育方式太神奇了。

原本他們都認爲,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聽着都覺得迷惑。

結果幾筆幾劃,解釋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弄得他們都覺得自己錯過了什麼,沒有簡單吧。

綱常屬於什麼?

儒家思想,即是德。

德不變,刑變法,綱常當然也沒有變。

你要質疑他,就要證明綱常跟法家有關係,刑不能變。

但二者在思想是敵對的,這是人盡皆知之事。

其實張斐是運用數學公式方式,來說明這個問題的。

“好了!解釋清楚這個問題後,我們現在就來探討一下德主刑輔和德主法輔的區別。這其中德是不變的,所以區別就在於法家之法和法制之法,但是二法之論,我們也已經討論過了,現在我們要討論的二者是如何去捍衛德治。”

曹太后一聽,便急急向趙頊問道:“官家,這法家之法和法制之法有何區別?”

她現在也着迷了,但上堂課沒來,是嚴重缺課啊!

趙頊愣了愣,腦子裡面頓時冒出一堆話來,但又不知從何說起,於是道:“大娘娘,這說來就話長了。”

曹太后點點頭,“那就先聽聽他怎麼講。”

司馬光臉上的神情漸漸放鬆下來。

他之前一直糾結於禮治與法治的矛盾,但如今一聽,二者都是要捍衛德治,那就不存在矛盾了。

他內心也不糾結了。

可是其他老夫子們,以及蔣之奇等御史們總覺得哪裡不對,但要看那塊木板,說得好像很有道理,一點毛病都挑不出。

而且也都是要去捍衛德治,等於是捍衛儒家思想,要說不對,那不是反對儒家正統嗎?

但感覺就是怪怪的。

第四百零九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第五百六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完)第325章 一票難求第749章 又一次請客吃飯第308章 富豪的慈善第340章 畢業證第736章 “爭權奪利”第四百九十一章 麻煩來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稅戰(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殺豬盤第六章 又免所因之罪第684章 籠子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730章 版本答案第一百一十章 平起平坐(三更!感謝“財叔寧”盟主)第六百一十六章 掌舵人第322章 公與私第762章 不二人選第769章 八議制度第815章 番外三第八十六章 這簡直就是打劫(求追讀)第331章 利益輸送第797章 朕的錢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冗第一戰(二)第356章 不可逆第677章 謀反案(五)第639章 杯茶釋鄉法第366章 魚與熊掌第六百二十八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取所需第四百三十一章 稅戰(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三法之爭(九)第四百九十章 課外輔導第三百九十章 開宗立派,左右護法第四百零九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第653章 破產法案第六十九章 舌戰開封府第723章 各行其是第351章 課後感第348章 真正的儒法之爭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801章 飛龍在天第五百四十三章 法中取利(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教育第三十八章 他又贏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三法之爭(七)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709章 禍從口出(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鴿與鷹之間第349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一百八十五章 迂迴禁區第二十九章 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八十五章 詔安第364章 民與刑第一百八十一章 復仇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次交鋒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武與法(一)第640章 規則!規則!還是規則!第647章 形勢比人強第五百六十三章 藏不住了第三章 尋訪第302章 取之於貴,用之於民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四百一十四章 欲讓其滅亡第四十三章 漏網之魚第三百八十四章 德主法輔第二百四十章 談判桌纔是主戰場第二十五章 創業不易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38章 滲透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金易到,知己難求第358章 都是屁話第三百九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666章 謠言盛於智者第六十八章 法內狂徒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375章 冤枉啊!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冗第一戰(十一)第七十一章 強強聯手第306章 互助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價索賠第31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稅戰(十九)第五百零六章 他們竟然還敢要利息?第一百二十六章 盜版可恥第279章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第一百二十三章 公檢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703章 社稷安全法第一百零四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五更!感謝“ 那又怎樣”盟主)第二百四十三章 稅與善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也別想逃第七十章 千萬不要讓遊戲停第803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373章 火上澆油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冗第一戰(二)第三章 尋訪第641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五百零六章 他們竟然還敢要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