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難就難在這多一步

第359章 難就難在這多一步

“怎麼樣?”

一直在外憂心忡忡地許芷倩,見到張斐出來了,急急迎上前去。

看到她如此憂心,張斐真是心有愧疚,其實他是準備好的,只是他不能說出來,因爲他沒有理由說得出來,輕輕攬着許芷倩的香肩,笑道:“放心,一切都很順利。”

“真的嗎?”

許芷倩欣喜道。

張斐點點頭。

許芷倩又好奇道:“那你是怎麼做到得?”

張斐笑道:“拍他們的馬屁唄。”

“啊?”

許芷倩一愣,“拍馬屁?”

張斐點點頭:“對啊!皇帝聖明,王學士能幹,司馬學士憂民,我都往好處說,他們幹嘛還針對我,我又長得不醜。”

許芷倩眨了眨眼,問道:“那那你的法制之法呢?”

張斐笑道:“我就是拿我的法制之法去拍他們的馬屁,所以他們都覺得我的法制之法好。”

許芷倩神色一變,激動道:“你怎麼能這麼做?”

張斐錯愕道:“我做錯了嗎?”

許芷倩氣憤道:“伱的法制之法不是捍衛個人的正當權益麼?你竟然拿着大家的正當權益去拍馬屁,真是豈有此理。”

是這麼回事嗎?張斐自己都愣了愣,趕忙道:“你根本就不懂法制之法。”

許芷倩道:“我怎麼不懂。”

張斐問道:“根據法制之法的理念,官家是不是可以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王大學士是不是可以?司馬學士又是不是可以?難道大臣就不是人麼?”

許芷倩想了想,道:“他們還需要法制之法捍衛麼?”

張斐道:“如果都不能捍衛他們的個人正當權益,還能捍衛百姓的嗎?”

許芷倩都快被繞暈了,直搖頭道:“不對,我指得可非此事,我的意思是他們就不需要啊!”

張斐固執地搖搖頭:“不行,必須要讓他們需要。”

“你到底在說什麼?”

“我也不知道。”

“啊?”

“我說芷倩啊!”

張斐激動道:“我就是要應付這堂課,讓自己能夠活着出來,你竟然還要跟我講真理,真是太難爲我了。”

許芷倩想想,覺得也對,要求太高了一點,開宗立派可是比當宰相還要難,歉意一笑道:“也是,順利就好。”

張斐嘿嘿道:“非常順利。”

這話說回來,確實是非常順利啊!

順利的讓那些老夫子都猶如活在夢中一般。

我是誰?

我在哪?

我在幹什麼?

下課之後,那些老夫子們,個個都是一臉茫然,他們可是來跟張斐吵架的,結果到最終他們是一句話都沒有說。

爲什麼會這樣?

難道自己真的是來聽講的嗎?

我們都已經閒到這種地步了嗎?

文彥博對此也有類似的困惑,他今兒也是準備好要跟張斐辯論一番,因爲上課堂,張斐一句刑不上士大夫,令他很是尷尬,文人嗎,他當然也想要找回場子,但他也是一句話也沒說,認認真真在聽講。

這就很離譜啊!

出得教室,他便小聲跟富弼道:“這堂課比我想象中的要平靜的多啊!”

人多勢衆,但屁話都沒有一句。

富弼瞧了眼文彥博,是心如明鏡,呵呵笑道:“那小子圓滑的很,你們當然無話可說。”

文彥博疑惑道:“富公此話怎講?”

富弼道:“首先,他肯定官家變法的正確性。其次,又肯定王介甫變法的正確性。最後,他還肯定了反對新法的正確性。大家還有什麼可說的。”

文彥博捋了捋鬍鬚,回想一番,發現還真是如此,不禁納悶道:“他是怎麼做到的?”

官家變法正確也就罷了。

怎麼可能同時肯定革新與保守。

“爲國爲民。”

富弼呵呵笑道:“他先將大公無私放在每個人的頭上,這就使得大家的私心都難以說出口啊!”

文彥博這才幡然醒悟,其實兩派之爭,不管暗藏多少私心,但是表面上大家都是高舉爲國爲民的大旗,法制之法剛好堵住他們的嘴,不禁笑罵道:“這個臭小子。”

這時,一個宦官走來,“富公,文公,官家請你們去行宮議事。”

富弼神色一變,面色凝重地點點頭。

他們走後,那些學生則是急急圍聚在那塊木板前。

“我覺得老師說得很對,這麼做好像真的可行。王學士說民不加賦而國用饒,意在表示新法不與民爭利,但是許多人都不相信,認爲這是與民爭利,法制之法就是捍衛個人正當權益,利用法制之法,不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嗎?”

“不對不對。”

“什麼不對?”

“我們在討論均輸法時,這重點其實不在打壓那些奸商,而是認爲今日可以奪商人之利,明日就可以奪你我之利。那麼.這法制之法適不適用奸商呢?”

“當然適用,奸商也是四民之一。”

“如果以法制之法爲先的話,這均輸法就是不對的呀,奸商也能夠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

“不對不對,奸商的利益就不是正當權益。”

“咋就不是了,人家又沒有違法。”

“但違反道德。”

“這個正當到底是以德爲標準,還是以法爲標準?”

“還是老師說得對,要是真這麼幹,咱們真是一個問題都解決不了啊。”

原本大家思路被張斐捋的很清晰,但是這一討論,又變得很是迷茫。

感覺這課又是白上了。

雖然大家都是奔着吵架來的,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家都在認真聽課。

既然大家都這麼認真,怎麼也得討論討論啊!

關鍵,這堂課給了革新派保守派提供一個緩和的方案。

趙頊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作爲君主,就還是希望平衡,而非一家獨大,於是他又將這些宰相請到行宮去。

“諸位怎麼看?”

趙頊問道。

富弼點點頭道:“這堂課還算不錯,是很好的解釋清楚了上課堂所遺留下的問題,證明上課堂,張三並非是在故弄玄虛。”

呂公著、司馬光、文彥博不禁看向富弼。

有嗎?

他們都還沉浸在張斐解題的思路上。

唯有王安石點了點頭。

趙頊也有所惑地問道:“富公此話怎講?”

富弼道:“上堂課所惑,什麼是法制之法,爲何要以法家之法爲戒,儒家之法爲何優於法家之法,以及三者是何關係。”

王安石道:“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同一個,那就是法制之法。”

“介甫所言不錯。”富弼笑着點點頭。

趙頊疑惑道:“不對呀!張三說要以法家之法爲戒,其原因是不可逆,而非是法制之法。”

富弼道:“這只是欲蓋彌彰,官家可還記得他最終的解釋。”

趙頊點點頭。

富弼道:“但如果是將法家之法代入其中,就不難發現,他的這個解釋其實是不成立的。因爲法家之法爲得是君主利益,爲得是國家利益,而百姓不在其中,這也是法家爲何而亡的原因。

而法制之法是捍衛個人正當權益,以此來論,在法家之中,是不可能存在法制之法的,故此他必須要否定法家之法。”

王安石補充道:“而儒家之法是以仁政爲先,仁政就是君主寬仁待民,結合起來就是爲國爲民,唯有治國理念擁有爲民思想,法制之法才能存在。”

說到這裡,他呵了一聲:“那小子認爲儒家之法勝於法家之法,其原因就在於儒家之法是可以與法制之法並存,而法家之法是不可以的,他其實還是在誇他的法制之法。”

富弼點點頭,又道:“法制之法就是捍衛個人正當權益,但這簡單的一句話,卻能夠解釋清楚百家之利弊,唯有一門思想才能夠做到這一點,這其實就是一種全新的思想。”

大家這才恍然大悟。

法制之法是什麼?

法家之法、儒家之法、法制之法三者的關係。

爲何要否定法家之法?

又該以誰爲先?

這都是上堂課遺留下的問題。

雖然這堂課張斐並沒有針對這些問題一一解釋,但是其實全部都解釋清楚。

趙頊問道:“若依此法,可解國之弊政?”

“不可以!”

王安石非常果斷地回答道。

“爲何?”

趙頊稍稍一愣:“張三說得好像很有道理。”

王安石道:“敢問官家,何謂正當權益?”

趙頊頓時呆若木雞。

這問題真是一針見血。

王安石又道:“仁政是君主對百姓的寬仁,依據是儒學,就看君主的取捨,而法制之法,是百姓對於自身利益的捍衛,如果推崇此法,百姓可能連交稅和服役都不願意。

除非能夠將正當權益解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否則的話,用此法來解,必然是會天下大亂。

其實張三自己也清楚,故此他最後是說,若照此法,是一個問題都解決不了。雖然在理論上,聽着是可行的。”

富弼搖搖頭道:“他最後那句話的重點,並不是指若依此法,是一個問題都解決不了,而是在於要比法家多想一步,如此纔是解決之道,這一步應該就是如何解釋正當權益。司法改革中的公檢法就已經是加大百姓上訴的權力,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圍繞這一點立法。”

曾公亮好奇道:“難道宋刑統上面的律文還不夠嗎?”

富弼道:“刑統的立法初衷是在於統治,應該歸於儒家之法,而法制之法的初衷是在於捍衛個人權益,不能混爲一談。”

趙頊看向富弼笑道:“富公似乎很推崇此法?”

以前富弼說什麼,都是聖人爲先,此刻他張嘴就是法制之法,不一樣了呀!

富弼稍稍遲疑了下,如實道:“臣的確是比較推崇此法,因爲臣認爲法制之法是我朝祖宗之法的完美補充,是可以解決許多問題。”

趙頊點點頭,道:“富公可願擔此重任?”

富弼顯得有些猶豫。

王安石突然道:“官家,此舉不妥。”

趙頊一愣,“先生此話怎講?”

王安石解釋道:“正如我方纔所言,這正當權益是可多可少的,多則阻礙政令,少則從於法家,基於這一點,那麼誰掌立法,誰將手握大權。”

司馬光、文彥博登時充滿鄙視地看着王安石。

在這一衆宰相之中,這王安石與富弼對這法制之法瞭解的最爲清楚。

只不過王安石是憑藉自己的天賦,他的思想本就具有超前觀念。

而富弼則是天賦之餘,還有着變法的經驗,以及謙虛的心態。

基於法制之法的理念,那麼誰掌立法權,誰就是老大。

富弼可以直接立法,讓百姓少繳貢品,那他的均輸法是徹底玩不下去。

范仲淹、司馬光他們的理念都是要節流,節流的初衷就要是爲百姓減負。

富弼就是慶曆新政的扛把子之一,他絕對做得出這種事。

王安石的方案是理財,是開源,減稅會傷害國家利益,他是採取另外的辦法來爲百姓減負。

均輸法並沒有從法律上爲百姓減負,但是他利用方法,來減少不必要的損耗,以此來給百姓減負。

但稅收並沒有變少。

富弼卻點點頭,表示認同道:“介甫言之有理,此重任只怕任何人都難以勝任。張三所言,要比法家多想一步,這聽着是簡單,可這世上又有多少人的才能能夠勝過商鞅、韓非子。他們全都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天才,臣也自愧不如,故難以勝任。”

趙頊感慨道:“張三說得對,這聽似有理,可別說解決問題,就連該如何執行,都是一件大難事啊。”

一直沉默的司馬光突然道:“商鞅、韓非子的確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天才,單憑某一個人,恐怕是難以超越他們,但我們可以集思廣益,集天下之才,難道還不能比他們多想一步?”

趙頊忙問道:“卿有何想法?”

司馬光道:“何不將此重任交予律學館。”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大驚失色。

你這是開什麼國際玩笑?

讓一羣學生來立法?

趙頊也是驚訝道:“交給律學館?”

司馬光點點頭道:“方纔在課堂上辯論之時,那羣學生是無所顧忌,暢所欲言,所言之理,必是心中所想,且無過多私心。而法制之法的理念其實也並不難,難就難在私心上面,相比起朝中大臣,他們的私心是肯定要小許多的。”

富弼眼中一亮,“君實所言,甚是有理啊!”

王安石脫口道:“爲什麼是律學館,不是算學館?”

司馬光驚詫道:“算學館立法?”

“.?”

王安石道:“我的意思是,律學館不還是受你所控。”

司馬光呵呵道:“你在及第之前,受誰所控?”

王安石不做聲了。

他學生的時候,都開始懟天懟地,誰能控的了他。

趙頊笑了笑,又沉吟少許,突然覺得司馬光這個方案挺不錯的,原因很簡單,那些學生沒有權力,但這麼草率決定,也不合適宜,於是道:“立法乃是國家大事,交由學生來做,自是不妥,不過也可以讓律學館先討論看看。”

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四百四十五章 稅戰(十九)第812章 亢龍有悔(大結局)第714章 空城計第810章 潤物細無聲第653章 破產法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洞房花燭夜第755章 攪屎棍登場第318章 醜聞遮天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冗第一戰(十二)第380章 哥之前就坐過第四百二十六章 這一場惡戰第815章 番外三第701章 潘多拉盒?第二百二十四章 合法避稅第五百六十章 三冗第一戰(十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民是誰第十二章 北宋雙子星第五百七十七章 很矛盾...第五百九十三章 三法之爭(七)第685章 欲讓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第四百二十八章 稅戰(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先禮後兵第709章 禍從口出(下)第四百零二章 都是你的錯第一百三十章 小露一手第二百二十七章 各顯神通第795章 這纔是第三把火第五百七十九章 難以攻破的堡壘第四百二十八章 稅戰(二)第335章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第730章 版本答案第747章 現學現賣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武與法(終)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放手去幹第728章 對決第三百八十三章 德與刑、法第五百六十四章 外不犯警察,內不犯庭長第三百九十八章 洞房花燭夜第九十章 白礬樓(求追讀)第五百八十三章 借商殺人第五百六十章 三冗第一戰(十三)第640章 規則!規則!還是規則!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八章 生變第657章 事業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故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筆糊塗賬第701章 潘多拉盒?第658章 真正的金融第667章 破例不是破壞第745章 盡力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洗刷刷洗刷刷第四百三十八章 稅戰(十二)第269章 報復第五百二十四章 文武與法(九)第六十章 還變勞什子法第五百七十二章 職業走鋼絲第373章 火上澆油第三十二章 玩嚴謹是吧!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庭審(上)第640章 規則!規則!還是規則!第二十二章 爛命一條第四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303章 光榮下崗第六百二十五章 答中奪權第七十一章 強強聯手第四百八十六章 庭審(上)第六十六章 我要復仇第274章 我要做最強衙前役第746章 與我無關第五百一十章 針尖對麥芒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丘之貉第666章 謠言盛於智者第31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就是開不了口讓他知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民是誰第四百六十五章 法官的養成第731章 一清二楚第815章 番外三第272章 體驗生活第734章 元豐改制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訟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805章 戴罪羔羊?第三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374章 下獄第五百二十七章 文武與法(十二)第六百二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三百九十四章 冬天的一把火第二百一十六章 道德綁架第731章 一清二楚第五百三十八章 故技重施第六百二十二章 官威大振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武與法(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哪也得給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