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爭暗鬥

之前司馬光與呂公着談到政法分離時,呂公着是贊成的,這宋朝的大臣,基本上都有一個理念,就是相互制衡,其實就是祖宗之法。

用司法來監督行政,當然是可以的。

再加上還有王安石變法的一個大背景。

雖然呂公着看着像似受害者,畢竟他是權知開封府,但是他馬上就要調任了,到時肯定是進中央。

倒黴的是下一任。

不過他可不想以這種方式來政法分離,且還有可能將呂家捲入其中。

但正如呂嘉問自己所言,他對自己的口才很有信心。

確實。

他的兩個理由,讓呂公着於公於私都難以反駁。

王鴻做得確實有不當之處,此桉明明是呂嘉問佔理,王鴻卻用家世去羞辱呂嘉問,還草率的駁回了司理院判決。

而且那韋愚山也太欺負人了。

然而,當王鴻得知此事時,更是氣得火冒三丈。

這還得了啊!

下屬竟然捅長官一刀。

此屬犯上作亂啊!

若不鎮住,將來他還怎麼帶小弟。

開封縣縣衙。

“呂嘉問,你這狼心狗肺的東西。”

王鴻指着呂嘉問的鼻子是破口大罵:“我自問待你不薄,你進到司理院後,對你是照顧有加,你竟然勾結一個耳筆,誣陷於我,堂堂呂家竟然出了你這麼一個卑鄙小人。”

呂嘉問道:“下官絕無冒犯,下官告得也不是知縣,而是縣衙。”

“這有何區別?”王鴻冷笑一聲:“你休當我不知你的那點小心思,我問你,這是不是那耳筆張三出得主意,他這是要報復我,你這傻小子被他利用了。”

這都不用過腦,也知道此乃張斐對他的報復。

都不可能是巧合。

呂嘉問面無表情道:“下官只是想爲耿明討回公道。”

王鴻見這小子態度堅決,冷冷一笑:“由於你犯上作亂,本官將暫先停止你的職務,你先回家待着,等候處置。”

呂嘉問道:“知縣無權這麼做。”

王鴻笑道:“你回去問問你爺爺,看本官有沒有這權力。出去!”

“下官告退。”

呂嘉問拱手一禮,出得門去。

王鴻怒哼一聲:“若非他姓呂,本官定要他不得好死。”

旁邊站着的主簿鄭勻開口提醒道:“知縣,下官以爲這呂嘉問不足爲慮,關鍵還是那張三。”

仇人纔是最怕的。

那是來索命的。

王鴻稍稍皺了下眉頭,道:“誰都知道這是張三的報復,我相信不用我開口,朝中定會有人爲我鳴不平,也絕不會讓張三得逞的。你命人去把陳衝叫來,他呂嘉問可不是司理院的長官,他憑什麼以司理院的名義去起訴。”

他也不傻,雖然張斐是衝着他來的,但是這一定會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下屬可以告上司,那還得了。

故此,他已經上奏朝廷,彈劾呂嘉問。

而目前他要做的是趕緊整頓內部。

決不能再出一個呂嘉問。

事實上,他料想地也沒錯,他的奏章上到朝廷後,引起了極大了震撼。

政事堂在收到王鴻的奏章後,也立刻開會商量此事。

“我以爲呂嘉問並無過錯。”

趙抃捋了捋他那把黑白摻雜的鬍鬚,道:“我已經看過此桉,王知縣的判罰,的確不公,他身爲赤縣知縣,如此重桉,竟這般輕率,此桉一定要嚴查,不過是查他王鴻。”

文彥博道:“趙相,咱們現在談論的不是耿明一桉,而是司理院狀告縣衙,這在之前,可從未發生過,究竟能不能行。”

一旁的王安石嘆了口氣,酸熘熘道:“當初他們告制置二府條例司時,文公也不站出來說句公道話。”

文彥博突然想起這事來,頓時滿面尷尬,咳得一聲:“這可不是一回事。”

王安石不依不饒道:“還望文公指教。”

文彥博道:“御史臺的職責和司理院的職責還是有差別的。”

言下之意,御史臺、諫院職責就是彈劾大臣的,只不過將彈劾放到公堂上去論,大家心裡有數,司理院可沒有這個權力。

王安石道:“我們商量的不是官衙能否告官衙嗎?”

趙抃雖然非常不喜歡王安石,但這回他覺得王安石說得確實有道理,點頭道:“王學士言之有理,竟然可以告制置二府條例司,爲何不能告縣衙?”

他爲官以來,一直都是鐵面無私,他對王鴻的行爲,是感到非常憤怒,而且他認爲,定是呂嘉問受到壓迫,故而才這麼做,他是很欣賞呂嘉問的勇氣。

文彥博瞟了眼旁邊的司馬光,暗自皺了下眉頭,不再與他們爭執。

出得政事堂,文彥博就問司馬光道:“君實,這不會是你授意的吧?”

司馬光一怔,道:“文公怎會這般想?”

文彥博道:“那你方纔爲何不做聲。”

司馬光嘆了口氣,“這裡面的關鍵人物,不是呂嘉問,而是張三。”

文彥博道:“我知道,張三是要報復王鴻。”

司馬光道:“可是張三與王介甫的關係不錯,從方纔他的態度來看,他定是知情的,文公可有想過,爲何王介甫會支持張三這麼幹?”

文彥博稍一沉吟:“你是說,他想借此破壞你的司法改革?”

司馬光點點頭道:“十有八九。”

文彥博不禁愁緒滿面,“他這一招可真是夠毒的。你打算怎麼應對?”

司馬光皺眉道:“這事我還得考慮考慮。”

刑部。

“我就知道,張三那小子絕不會就此罷休,你看,來了吧。”

齊恢略顯慌張地說。

劉述道:“你當初可不是這麼說的,你不是說挨頓板子,他就會知道錯嗎?”

“!”

齊恢權當沒聽見,嘆了口氣,“要怪就怪咱們官員不團結,否則的話,豈容他一個耳筆放肆。”

錢顗撫須嘆道:“是啊!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是他爲了報復王知縣,但偏偏他又是受僱於呂嘉問,還不能怪他。”

一干法官討論半天,忽見範純仁坐在一邊不做聲。

劉述就問道:“範司諫,你怎麼看?”

範純仁一怔,道:“我這官司不一定會輸。”

?

???

劉述激動道:“範司諫,你在想什麼,你若真跟張三打官司,豈不是正中其下懷。”

範純仁訕訕道:“我我知道,我也沒說要跟他打這官司,我只是隻是認爲萬一。”

齊恢道:“沒有萬一,這回咱們一定阻止他。”

範純仁又道:“你們莫要忘記,司法學士已經上奏官家,要司法改革,其中就包括這政法分離。”

整個廳堂是鴉雀無聲。

這麼說來他們這些法官可全都是受益者啊!

如果嚴懲司理院的話。

那豈不是在削弱自己的權力,今後他們遇到官員的桉子,那可如何是好。

許府。

“今兒政事堂就此事商議了一番,但好像未有商量出結果來,而且事後幾位參知政事,都未有表明態度。

許遵這個內奸回到家裡,就向張斐彙報情報。

政事堂沒有第一時間阻止這種行爲,那就證明,這事還真有戲。

張斐道:“其實政事堂的態度,我已經料到了,重要的是大理寺官員的態度。”

許遵微微一笑:“沉默!”

張斐呵呵道:“這就對了。”

許止倩撇了下小嘴,道:“爹爹,你們這些官員,竟然被一個耳筆之人玩弄於鼓掌之間,可真是不怕丟人。”

張斐忙道:“你可別瞎說,不是我玩弄他們,而是他們將我當成武器,此桉要真鬧出人命,只能是我死,還能死那些官老爺嗎?”

許遵想了想,道:“這大概就是你能屢屢得逞的原因,因爲你與他們並無權力糾葛,即便司法得到伸張,司法權力也不是控制在你手中。”

張斐點頭道:“正是如此。”

左廳!

“岑兄,你可有收到消息。”

餘在深興奮地入得屋來,激動地向岑元禮道。

岑元禮嘆道:“朝中都已經罵成那樣,我坐在家裡都聽得到,我就說這事不可能,你不信。”

餘在深連連擺手道:“岑兄,你不能只看表面啊!”

“此話怎講?”

“我方纔收到消息,政事堂都已經商議過此事,但並未有任何消息,甚至還有消息說趙相是支持呂嘉問的。另外,大理寺、審刑院、刑部都非常安靜,雖然御史臺、諫院有人彈劾,但哪回出事,他們不站出來說上幾句,他們的態度並不重要。”

“你的意思是?”

“說明很多人都是支持呂嘉問的,就等着咱們先鬧起來。”

“你確定?”

岑元禮很心虛,“此事可大可小。”

餘在深道:“不會有錯的,你看,咱們上報省府好些天了,省府一直未給說法,這足以證明我預想的沒錯。岑兄若是害怕,將此桉轉到我右廳來,我來接。”

岑元禮問道:“你直接接嗎?”

餘在深道:“現在咱們不接,上面也不好說話,呂嘉問到底存有犯上嫌疑,咱們若是接了,他們便可支持我們,我們到底是沒錯的,王知縣駁回司理院的判決書,確實是缺乏理由,審一審,也合乎法理制度。”

岑元禮心想,此事若成了,那他可就是第一功臣啊!這心一橫,“行,我聽你的,咱接了這個官司。”

開封縣衙。

“知縣,不好了,陳衝突然反悔,表示支持呂嘉問,還說若是知縣不讓呂嘉問回來,他就代替呂嘉問繼續上訴。”

主簿鄭勻急忙忙來到堂內,向王鴻稟報。

“什麼?”

王鴻急得站起身來,“前兩天不是都說好了嗎?只要他站在我這一邊,我將來一定提拔他。”

鄭勻道:“我也不清楚爲何陳衝會突然變卦。”

話音未落,一個文吏便快步入得公堂,“知縣,不好了,方纔左廳那邊傳來消息,他們已經接下呂嘉問的上訴,並且表示七日後將開堂審理。”

“怎麼可能?”

王鴻激動道:“呂知府怎麼可能允許他們這麼做?”

卻不知,呂公着也只是比早一個時辰,得知這個消息。

開封府。

“反了!反了!”

李開在堂中來回踱步,“我們還都沒有決定,他岑元禮怎敢擅自接下這官司。”

呂公着嘆了口氣。

李開愣了下:“呂知府,你不會就這麼任由他們胡來吧?”

呂公着道:“相比起嘉問,他們可是有權接下這官司的,這甚至都不違反制度,只不過最終判決結果,必須交由我們決斷。如果我們沒有充分的理由,就去幹預,萬一他們也學着那臭小子,向大理寺起訴我們開封府,那該怎麼辦?”

李開當即呆住了。

大理寺。

“許寺事,下官以爲,那王知縣確實做的太過分,司理院的判決有理有據,他怎能如此草率地駁回,這真是目無王法。”

“呂嘉問此番挺身而出,爲得就是捍衛司法,我們大理寺若不給予支持,只怕到時難以服衆。”

“我等都認爲,該給予呂嘉問支持。”

大理寺一衆官員,紛紛表示支持呂嘉問。

許遵也真是服了,點點頭道:“好吧,既然你們都這麼說了,那我們就支持司理院。”

如果說司理院不再歸縣衙管,那歸誰管呢,不就是他們大理寺嗎。

最高法院。

至少也得分一杯大羹走。

審刑院就更不用說了,畢竟它還在大理寺上面,如果司法脫離行政的話,那麼他們的權力將可以下達到地方。

想想都爽啊!

唯有提刑司聲音比較小,分離與否,他們都有提審的權力,只不過不用顧忌太多,畢竟與知府打交道,到底還是有些虛。

權力分得小,聲音自然也小。

第四百零二章 都是你的錯第785章 啓動第360章 不能沒有張三第四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一十二章 政、法之爭第四百三十六章 稅戰(十)第五十五章 明槍易躲第六百三十四章 黃金兩小時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武與法(終)第741章 輿論先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九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一十五章 問供第六十六章 我要復仇第九十六章 此法違法第320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五百一十四章 誰慫誰孫子第六百二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鑼密鼓第三百九十九章 豪宅第260章 政治危機第291章 陰溝裡開車第二百二十八章 也許這就是生活吧第八十六章 這簡直就是打劫(求追讀)第六十五章 教頭與衙內第二百二十五章 束仁於法第815章 番外三第六十三章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開封府就不要面子?第四十七章 萬惡之源(下)第345章 儒法之爭第五百九十章 三法之爭(四)第690章 煙霧瀰漫第797章 朕的錢第323章 極限搖擺第764章 外交事故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641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二十一章 關係纔是王道第九十八章 治國先治吏第九十二章 大鬧白礬樓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次交鋒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四百九十章 課外輔導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流洶涌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二章 堂審(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643章 脣亡齒寒第六十章 還變勞什子法第345章 儒法之爭第771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九十四章 我教你啊!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塌糊塗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315章 監督之道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一百章 入局(求首訂)第291章 陰溝裡開車第815章 番外三第九十二章 大鬧白礬樓第五百零八章 鹽鈔糾紛(中)第四百零九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第六十章 還變勞什子法第五十五章 明槍易躲第五百三十四章 先禮後兵第681章 謀反案(終)第五百七十五章 強制執行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武與法(終)第二百一十章 金錢纔是原動力第八十六章 這簡直就是打劫(求追讀)第308章 富豪的慈善第三百八十三章 德與刑、法第775章 貨幣化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二百一十八章 以無情勝有情第712章 專業治國第696章 聽證會(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稅戰(九)第四百一十三章 司法必須下縣第758章 實事求是第368章 知易行難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四十六章 以眼還眼第五百三十章 有利分裂第六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第807章 最終判決第325章 一票難求第277章 同流合污第274章 我要做最強衙前役第808章 走向決裂第三百九十九章 豪宅第七十六章 事發第756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728章 對決第一百四十九章 無話可說第706章 都是爲了你第一百零九章 官與民第730章 版本答案第四十三章 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