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以眼還眼

不出中書。

這句話可不一般啊!

當今朝中四大宰相,唐介掌三司,趙拚掌諫院,富弼、曾公亮掌中書門下。

因爲如今三省六部已經形同虛設,真正掌行政大權的,就是中書門下。

只不過富弼、曾公亮都年事已高,不太過問朝政,這行政權力其實是掌握在參知政事手中,而王安石自己就是參知政事,這道詔令,按理來說,是不可能被攔下的。

除非宰相親自出面。

雖然他們都處於半退休狀態,但他們畢竟是宰相,是名義上的老大,再加上他的地位和威望,他們只要開口,還是頗具影響力的。

那麼攔下這道詔令的,不是富弼,就肯定是曾公亮。

但由於曾公亮在這事上面,一直都是處於隱身狀態,開會都不怎麼來,而富弼雖然沒有明言支持或者反對,但他回京之後,跟保守派來往比較多,跟王安石一直保持距離。

可見他是偏向保守的。

呂公着心裡清楚,這多半是富弼攔下來的。

這就令人很意外,因爲富弼之前都不願意回來,是神宗強行將他召回來得,可見他不想摻和此事。

沒有人想到,富弼會這個緊要關頭突然出手。

這一開始,宰相就出面了。

呂公着不禁都爲王安石捏了一把冷汗。

這玩得下去嗎?

錢顗這一鼓槌敲下去,朝中局勢,頓時是風雲變幻,波譎雲詭。

之前御史也好,諫官也罷,都是彈劾王安石玩弄權術,違反祖制,有不臣之心,之後又彈劾王安石排斥異己,結黨營私。

但問題在於,皇帝也就只是設了一司,人手都還沒有找齊。

哪怕中立派也都覺得這些保守派的反應過於激進。

可是如今整個保守派,突然調轉槍口,要求公審此桉。

張斐告得,錢顗就告不得嗎?

如果你們真的爲國爲民,沒有私心,爲何不敢上堂一辯。

當初你王安石支持張斐時又是怎麼說的?

輪到你,你就不願意了。

尤其是皇帝還悄悄下旨,讓開封府重判錢顗,這真是太無恥了,導致中立派又漸漸倒向保守派這邊。

講道理也不行嗎?

做人可不能雙標啊。

其實富弼原本還在暗中安撫大家的情緒,這皇帝決心已下,不管贊成也好,反對也罷,先讓王安石試一試。

他怕得就是朝堂分裂,又開始暗無天日的黨爭。

他是深刻地知道黨爭對國家的內耗,那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真的將錢顗直接發配邊疆,這事可能就過不去了。

因爲到時人人自危,就會抱團取暖,又開始黨爭了。

故此富弼直接出面,攔下了這道詔令。

同時趙拚也站出來爲錢顗說話。

四大宰相中,唯獨曾公亮還保持着沉默,唐介倒是想出聲,但問題是身體不允許。…不管他們有沒有實權,但他們的地位擺在這裡的,趙頊也不可能一下子將宰相都給貶了。

事情也沒有到這一步。

趙頊逼於無奈,只能開會商量此事。

垂拱殿。

“陛下,自古以來,賢明的君主,從不以言論治御史的罪,不管他們說得對與不對,這都是他們的職責所在,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如果他們都不說話了,陛下就聽不到天下百姓的聲音。如今卻逼得御史脫下官袍,去開封府告狀,此必將會讓後人恥笑,還望陛下三思而後行。”

趙拚是語重心長地向趙頊說道。

“趙相此言差矣。”

王安石立刻站出來,道:“不錯,御史乃陛下之耳目,故更應該慎重選任御史,一些包藏禍心,心術不正之人,是決不能充當此職,如錢顗這等奸佞之輩,妖言惑衆,破壞朝堂和諧,豈能留他在御史臺。”

趙拚道:“反對制置三司條例司的可不止錢顗一人,計相也反對,難道他們都是奸佞之輩嗎?還是說反對你王安石的人就是奸佞之輩。”

王安石點頭:“是的。”

司馬光、文彥博他們都傻了,你這廝是膨脹的厲害啊!

趙拚眉頭一皺:“你此話何意?”

王安石道:“陛下啓用我變法,針對的是國之弊政,爲的是勵精圖治,富國強兵。而在坐的各位,也應該知曉那三冗之禍,已經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曾也都提出改革變法之意,只不過是與我王安石的理念不一樣。

而他們卻只因不喜我王安石,就連同陛下勵精圖治之心一同給否決,這不是奸佞之輩又是什麼?他們還說我王安石蠻橫無理,可真正自私自利的是他們。”

我這新法都還沒出,你就開始反對,你們這分明就是針對人啊!

文彥博立刻反駁道:“他們反對得可不是變法,而是這國有常制,你要變法,也應由二府主持,如之前範公變法,也未另設一司,如果御史們對此聞之不語,那纔是失職之罪。”

王安石立刻就問道:“範公變法成功了嗎?”

這一句話就讓文彥博無言以對。

王安石又問道:“我若學範公,結果又會改變嗎?我正是吸取了範公的教訓,才奏請陛下另設一司。”

他這話其實是跟富弼說得,畢竟文彥博當時也沒有怎麼參與,而富弼乃是慶曆君子的中流砥柱。

富弼尷尬不語。

他們確實失敗了。

王安石是得理不饒人,“當時也不少御史彈劾範公,諸位認同那些罪名嗎?當時範公就是一再退讓,導致那些御史諫官變本加厲,最終變法失敗,不但沒有改正弊政,甚至還令江山社稷危如累卵,大廈將傾,你們現在卻讓我學範公一樣,是何道理?”

你還沒完沒了了。富弼漸漸也有些不爽了,范仲淹可是他的知己、摯友,甚至可以說是戰友,是他非常尊重的人,老是拿範公當反面教材,這真的有些過分。…他微笑地點點頭道:“你說得很有道理,範公所爲,確實不值得學習,畢竟範公失敗了。那麼我們不如就反其道而行之,二府三司,皆以制置三司條例司馬首是瞻,唯命是從,你看如何?”

王安石心頭一顫,“安石絕非此意。”

趙頊瞄了眼富弼,沒有做聲,心道,富公老而彌堅啊!

富弼露出和藹可親地微笑:“關於王學士的忠誠和品德,我富弼亦是非常尊重,王學士方纔所論,亦有道理,你輔助聖君,爲國爲民,滿朝文武理應給予你支持。”

話說至此,他突然話鋒一轉,“但是不是朝廷就只能允許有這一種聲音呢?如果開此先例,萬一下一個是王莽、李林甫之輩,那可怎麼辦,屆時御史諫官皆不敢言,誰來制止他們呢?範公正是深諳此道,故纔將新法結束於君子之爭。”

趙頊雖然沒有做聲,但卻情不自禁地稍稍點了下頭。

不得不說,這薑還是老的辣。

一番話就講到根上了。

哪怕你是對的,哪怕你是真理,朝廷也應該允許有不同的聲音,你不能保證繼任者也跟你王安石一樣,心懷天下,爲國爲民。

如果你王安石今天可以讓御史閉嘴,那麼今後誰都可以這麼做。

御史臺就廢了。

這番話其實是說給趙頊聽的。

皇帝還是要講究平衡之術。

歷朝歷代,都說御史言官討厭,但爲何歷朝歷代都有御史言官,那皇帝傻麼,不知道廢掉麼,就是因爲御史言官其實是皇帝手中的刀,不是勒皇帝的麻繩。

大宰相倒臺,不都是御史乾的嗎。

又有哪個皇帝是御史幹掉的。

王安石道:“富公言之有理,但是任由他們天天在朝中吵吵鬧鬧,難道就是長治久安之策嗎?”

富弼直點頭道:“你說得對,我也希望朝廷能一團和氣,若意見有不合,也應當君子之爭,就不如就上堂一辯。”

王安石立刻道:“這如何能行,若開此先例,那朝廷頒佈的每一個政策,都有可能會被告,這將嚴重損害的朝廷的威信,屆時國家的任何問題都無發生得以解決。”

趙拚道:“當初那張三爲狀告朝廷時,你好像是支持得。”

王安石反駁道:“那不一樣,張三是爲民伸冤,而錢顗純屬胡攪蠻纏,禍亂超綱,必須要嚴懲。”

富弼心平氣和道:“你且聽我把話說完,我也認爲錢顗再怎麼說,他也不應該去開封府告狀,開封府也絕不能受理此桉,且要嚴懲這種行爲。

但在我看來,這對於朝中局勢而言,也是一個促合的契機,上堂一辯,以理論事,以法論事,是輸是贏,大家都要認,如此也就能夠避免朝廷陷入分裂,永無止境的爭吵下去。”

他這番話倒還真不是偏向保守派,他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朝廷不要分裂,因爲他知道這是多麼可怕的事,但如王安石這種強硬的作風,就一定會令朝廷加速分裂。…要知道目前王安石的聲望,是遠不如當時的范仲淹,人家不會服的,肯定越鬧越兇。

這真的是可以預見的。

一直躲在邊上養精蓄銳的司馬光突然開口道:“王介甫,你心虛呢?”

王安石一瞅司馬光,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我心虛甚麼?”

“你若不心虛,爲何不敢上堂爭辯?”

司馬光呵呵笑道:“雖說張三那一樁官司與爲民伸冤,但是你王介甫當時說的話,用在此處,也非常合適。不敢上堂爭辯之人,定是那心虛之人,若光明正大,又怎會懼怕公平的審判。”

【講真,最近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這能是一回事嗎?”

王安石駁斥道:“你以爲我不知他們的目的?他們就想借着上堂爭辯,來攪亂朝廷變法,今日設制置三司條例司,他們告狀,明兒我頒佈新法,他們又告狀,這沒完沒了。陛下是啓用我變法,而不是讓我來與他們吵架的。”

趙頊又重重地點了下頭。

司馬光道:“如你之前所言,這上堂爭辯,再怎麼說,也是光明正大的手段,這光明正大的手段都不準人用,那不是逼着他們使一些卑鄙的手段麼。”

趙頊突然開口道:“朕以爲王大學士言之有理,今日告完,明日又換個人來告,這事就沒完沒了了。”

富弼開口道:“陛下,臣一直都反對錢顗去開封府告狀,但是臣也認爲這麼多人反對,也應該給大家一個合理的解釋。若是王大學士贏得此次爭訟,還有人繼續就此吵鬧,那就屬是無理取鬧,陛下再怎麼懲罰他們,臣也不會多言。”

王安石目光閃了閃,道:“如果我到時頒佈新法,他們又來告狀,富公可得爲我仗義執言啊。”

司馬光立刻道:“富公所言乃是指設制置三司條例司,至於你的新法麼,若有人對此告狀,那得先審視他們是否說得有理,若是他們說得有理有據,那隻能證明你做得不好,你有錯,還不讓人說嗎?”

眼看富弼將話都說到這份上,王安石也有打算畢其功於一役,咱們就打,我若贏了,你們就不能再反對了。

但他指得是整個改革變法。

大家都賭身家。

司馬光這老狐狸怎麼可能會上這當。

咱一條條的算。

王安石不禁怒瞪司馬光。

司馬光也不理他,又向趙頊道:“陛下,當初張三以祖宗之法狀告朝廷,雖然當時未有判決,但是之後陛下接納張三的推論,將太宗的那道詔令,定位祖宗之法,大家不也沒說什麼,可見上堂爭訟,是可以避免紛爭的。

再說,陛下你剛剛頒佈祖宗之法,如今有人以祖宗之法爲由告狀,若陛下不讓他們告,這也會令人產生質疑的。”

這一下就拿住了趙頊的命門。…確實!

他定調祖宗之法,雖也有反對聲,但最多也就私下滴咕幾句,沒有公然反對。

官司打輸了,咱們認。

輪到咱們要打官司了,你就不讓了。

雙標啊!

那誰還會認這個結果呢?

趙頊不禁瞧向王安石。

王安石登時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

他當初支持張斐打破祖宗之法的約束,就沒有想到,對方也會用這一招來對付他,甚至還將皇帝給拉了進來。

不答應的話,確實說不過去。

王安石掙扎半響,道:“好!我可以答應接下這樁官司,但是我也有言在先,僅此一次,我絕不會接受這種無休止的糾纏,祖宗之法乃是治國之根本,而不是用來攻擊政敵的。”

這話說得非常直白。

他也知道這祖宗之法乃是一個口袋法,什麼都可以告,我頒佈一條新法,你們就告一條,這誰受得了啊。

如果新法有問題,那咱們就事論事,就法論法,有證據,你們就拿證據出來,別再扯什麼祖宗之法。

趙頊也點了點頭。

他定調祖宗之法,也是要避免這些人拿祖宗之法來威脅他,結果對方還是要這麼幹,那就只能用一次,回回用,那他也不會答應的。

富弼、文彥博、司馬光他們也都紛紛點頭答應了下來。

而作爲祖宗之法的奠基者張斐,此時正忙於買賣之事。

倒不是說他不關心朝野裡面那些事,而是他深知,局勢只會愈發嚴峻,他不能再單兵作戰,他需要一個強大的團隊。

汴京律師事務所對於他而言,也是至關重要。

“還是不行啊!”

張斐在審視完這幾日所擬定的契約後,是直搖頭,“但好在都是籤臨時的,到時還能夠再換一份。”

範理詫異道:“我昨夜都審查了好幾遍,沒有發現什麼錯漏啊!”

張斐道:“我指得不是錯漏,而是這些契約的文筆、用詞是完全不同的,太具有個性化。”

範理訕訕道:“這就不是一個人寫得,當然會有一些詫異,但大致上還是依照你給文本去寫得。”

張斐道:“這就是問題所在,你應該還記得,我爲那房貸擔保之事,我就擔保就是那張契約,如果其中任何一個字不同,都與我無關,而我自己的事務所,卻弄得是雜七雜八,這如何能行。”

範理道:“那邊就是房貸這一門買賣,咱們所接買賣,大多數都不一樣,光那什麼版權契約,人人要求不一樣,這就不可能規範起來。”

張斐卻道:“必須一樣。”

範理納悶道:“如何一樣?”

張斐道:“如果在立契形式方面,我們都不能做主,那我們就將受制於人。”

“什麼受制於人?”

許止倩突然走了進來。

“小事。”張斐又向範理道:“你先將這些契約都給我分類好,我再想想該怎麼立契。”

這事就沒法事先做準備,因爲他也得看看,當代商人、市民對於律法服務的需求,根據他們的需求,再製定出規範、統一的契約範本。

但肯定是要規範,這樣的話,他就心裡有數,不會出現太大的亂子。

“好吧!”

範理點點頭,拿着契約就出去了。

許止倩立刻坐下前來,“你還用心思做買賣?”

張斐道:“我的心思全都在這上面。”

許止倩道:“那呂校勘都知道要確保萬無一失,你也應該爲此做準備。”

張斐嘖了一聲:“你信我,雖然這事可能很麻煩,但王大學士就不可能讓他們得逞的,真要鬧到公堂上去,那就是血虧啊。”

許止倩卻是擔憂道:“話雖如此,但朝中之事是說不準的,關鍵此事是因你而起的,要鬧起來,說不定真會將你牽連進去,我覺得你還是做好萬全準備,以便不時之需。”

“我不可能將精力花費在一個可能性極小。”

話說到此,他突然看向門口,皺了皺眉頭:“也許你你是對的。”

許止倩回頭看去,只見王安石和呂惠卿陰沉着臉走了進來。

南希北慶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不相信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錢,不要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民是誰第324章 賠本賺吆喝?第一百二十八章 謹言慎行第五百二十六章 文武與法(十一)第四十五章 熟悉的配方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數人的鬥爭第四百九十一章 麻煩來了第366章 魚與熊掌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三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冬天的一把火第697章 軟着陸(上)第697章 軟着陸(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繼續鬧...不要停第361章 言多必失第五百二十章 文武與法(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迂迴禁區第269章 報復第七十四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268章 贏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張第六百三十一章 流氓官署第四百零四章 風起雲涌第七章 翻異別勘第一百七十八章 矯枉過正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雲變幻第705章 直面皇權第二百零五章 律法不外乎人情第四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三百九十九章 豪宅第六百三十一章 流氓官署第二百一十章 金錢纔是原動力第272章 體驗生活第353章 真的只是一個誤會第六十六章 我要復仇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矯枉過正第四十七章 萬惡之源(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稅戰(十九)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第741章 輿論先行第四百零一章 這簡直就是在打劫第四百五十四章 脆弱的貨幣體系第二百四十八章 操作第642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二十七章 稅戰(一)第七十五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零二章 救人亦是救己(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冗第一戰(一)第811章 十年磨一劍第681章 謀反案(終)第776章 老爺們!捲起來吧!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348章 真正的儒法之爭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異形啦!第五百二十五章 文武與法(十)第288章 專治槓精第339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321章 不是你以爲第七十七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803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一百八十七章 潑皮與影帝第三章 尋訪第四百五十章 稅戰(二十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職業走鋼絲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二百四十八章 操作第五百六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零四章 鈔與債第五百二十九章 第三者第809章 無約一身輕第325章 一票難求第771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八十八章 庭審(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私貨時間第716章 天道與人道第四百五十八章 貨幣戰(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矯枉過正第五百七十二章 職業走鋼絲第762章 不二人選第三百八十四章 德主法輔第710章 忠誠與公正第676章 謀反案(四)第343章 排面第四百零八章 保持律法的彈性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冗第一戰(十)第656章 打工人之難第五百八十三章 借商殺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韭菜也不是這麼割的呀!第四百五十三章 全面反撲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第789章 大庭長第十九章 政治正確第一百五十七章 報復第四百七十一章 龍潭虎穴第二百二十一章 時代變了第297章 如你們所願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開封府就不要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