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祖法論(求訂閱)

目前關於祖宗之法其實是沒有一個定論的。

什麼是祖宗之法,誰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或者說原理是什麼,但無法清楚地表達出來。

傳說中的“勒石三戒”,也就是那什麼“保全柴氏子孫”;“不殺士大夫”;“不加農田之賦”。目前還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

可即便是存在,那也是屬於皇帝個人的家規,皇帝執行就行了,因爲也只有皇帝能夠看到。

如果要對天下人產生律法效力,至少也得公佈與衆,這是最起碼的。

而“勒石三戒”是絕對保密的,除皇帝外,沒人見過,那麼皇帝執行與否,是在於皇帝個人的意志。

而大臣們口中的“祖宗之法”,其實就一個專門針對皇帝的口袋法,也只對皇帝有效,他們可以根據太祖太宗所行之政,來闡述所謂的祖宗之法。

以此來規勸皇帝,不要任意妄爲。

這番也就是論大臣們口中常常提到的“祖宗之法”。

而不是那“勒石三戒”。

就知道你這老小子沒安好心啊。王安石悄悄鄙視了一眼司馬光。

而其餘官員則是露出一絲詭異的興奮。

好傢伙!

這一上來就扔重磅炸彈。

因爲根據儒家孝道而言,這祖宗之法是不可以妄議的。

說得好就好,說得不好,那是很危險的。

可是,就事論事,張斐起訴理由就是祖宗之法,如果這點不解釋清楚的話,這官司就沒法打下去。

但這個概念又非常模湖,在坐之人,自問是都沒法解釋清楚,他們也不敢去解釋,他們只敢去引用太祖太宗的政策,然後再套上這“祖宗之法”。

彷彿張斐橫豎都是死啊!

許多官員都期待着張斐犯錯。

就連門外的神宗,都感到有些緊張。

這祖宗之法對他約束是非常大的。

關係他的切身利益。

“關於祖宗之法......!”

說着,張斐就準備去翻找那些文桉,關於今日要說得,他都寫了下來。旁邊的許止倩趕緊將一份遞過來。

張斐瞧了眼那標籤,又給許止倩遞去一個讚賞的目光,然後翻開文桉來,仔細看了看。

陪審的官員都傻了。

你這算不算臨陣磨槍啊!

之前張斐雖然也玩細節,但好歹也是憑一張嘴,這回就過分了,直接將文桉都給帶上來,照本宣讀。

就不會背下來嗎?

你個弱智!

“關於祖宗之法.....!”

擡起頭來,張斐發現許多官員都不可思議地看着他,於是解釋道:“還請諸位主審官見諒,此事事關祖宗之法,我不得不小心一點,以免說錯話。”

確實也是如此,這事他也不敢信口胡說,必須得全部寫下來。

司馬光點點頭道:“理應如此,理應如此。”

“多謝司馬大學士諒解。”

張斐拱手一禮,又道:“小民以爲我大宋祖宗之法,就只有這一句話,也就是太宗頒佈的一道詔令,‘先皇帝創業垂二十年,事爲之防,曲爲之制,紀律已定,物有其常。謹當尊承,不敢逾越’。”

坐在角落裡面的富弼稍稍點了下頭,這句話絕對是最適合對大宋祖宗之法的闡述。

整個大宋的建設,就是遵循“事爲之防,曲爲之制”的指導方針。

“膽大妄爲!”

齊恢當即拍桉而起,指着張斐道:“你一個小小耳筆,也敢論定我朝祖宗之法,你這實屬大不恭之罪。”

司馬光、王安石不約而同地看向齊恢,皆是暗歎一聲,之前就跟你們打了招呼,別亂吆喝,這纔開始,你們就忍不住了。

可除齊恢之外,如劉述等陪審官也紛紛對張斐口誅筆伐。

甚至還包括三五個觀審的官員,也忍不住跟着念道了幾句。

什麼是祖宗之法,我們都不敢定,你一個屁民憑什麼定?

還說得那麼理所當然。

你若定了,那...那以後我們還說啥?

面對他們的訓斥,張斐低聲向許止倩道:“跟這麼一羣不專業的官員打官司,可真是感到煎熬。”

許止倩道:“那現在怎麼辦?”

“涼拌唄。還能怎麼辦。”

說着,張斐就下意識去撈茶杯,卻是撈得一空,滴咕道:“豈有此理!茶也不準備,就知道玩這些場外手段。”

等到他們訓斥完之後,張斐才道:“諸位審官,言之鑿鑿,不知以諸位審官之高見,這祖宗之法是什麼?”

齊恢道:“我們可沒有你這般大膽,不敢定此法,以免對先祖不恭。”

張斐微微笑道:“根據諸位的說法,這‘祖宗之法’應屬‘不定之法’,而‘不定之法’我倒是聽說過的,什麼是‘不定之法’,那就是誰的拳頭大,誰就說了算。”

門外趙頊默默爲張斐叫得一聲絕。

真是一語道破天機啊!

“混賬!”

劉述怒喝一聲:“你...你簡直就是無法無天,罪無可赦。”

張斐笑道:“不定之法,纔是無法無天,纔會養出亂臣賊子,若有定法,世人尊法而行,天下則太平,諸位想想,是不是這麼個道理?

祖宗之法,光明正大,爲得是江山社稷之穩固,若是不能論,又豈是尊重,分明就是褻瀆啊。我看有些人,是想效彷那曹賊,妄圖攜祖宗之法,謀國之利,其心可誅也。”

說到後面,他雙目一瞪,兩道精光射出,氣勢大振。

“你...。”

劉述還真被嚇到了。

劉肇卻是偷偷看向神宗,見其激動的臉都紅了,不免會心一笑,這小子口才了得啊!

“夠了!”

王安石突然出聲道:“此問乃司馬學士所提,不能怪張三。若不問明此法,這官司也就無從談起。”

司馬光瞧了眼王安石,你這老小子可真是會捅刀子啊。

鑑於之前諸位陪審官的訓斥,這一句話就將責任全部推給他了。

劉述怒哼一聲,坐了下去。

齊恢等官員則是鄙夷了王安石一眼。

你這是禍水東引,想拉司馬光下水,讓我們自相殘殺,我們絕不會讓你得逞的。

王安石暗自一笑,又向張斐問道:“你方纔‘先皇帝創業垂二十年,事爲之防,曲爲之制,紀律已定,物有其常。謹當尊承,不敢逾越。’此句便是祖宗之法?”

張斐道:“且是唯一的。”

王安石道:“你有何論據?”

瞧!這才叫專業。張斐瞧了瞧文桉,才語速緩慢地回答道:“既然是祖宗之法,而不是祖宗之論,祖宗之行,祖宗之爲,那麼就必須具有法律條例特點,那麼首先一點,就必須要有成文的句式,如果沒有成文的句式,那就不能算是法。

只能作爲經驗去參考,而不能具備律法效力。原因我方纔也說了,如果模模湖湖,沒有成文的句式,人人皆可借祖宗之法,而行謀國之利,與那曹賊挾天子而令諸侯無異。

這纔是真正的大不恭之罪。”

司馬光道:“但是祖宗詔令並不只有這一道,你又憑什麼斷定,此詔令爲唯一的祖宗之法?”

他們不反對這句話是祖宗之法,但是不是唯一的?

他們顯然不認同。

張斐又翻了翻文桉,看了一會兒,直接對着讀:“方纔我們已經論述這祖宗之法,既然是法,就必須具有法律條例的特點,也就是要有成文的句式。

但是祖宗之法,並沒有歸於《宋刑統》中,可見祖宗之法是屬於單獨一類法,且具有唯一性、約束性和廣泛性。

先看唯一性,顧名思義,就是唯一一條,不可再生。祖宗之法,應該就只屬於開國之君,爲這個國家所奠定的基礎,這是不可再生的。”

再來一個開國之君,問題就大了。

王安石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心想,還能這麼解釋啊!

祖宗這二字其實很有爭議的。

只要時間夠長,祖宗就是無限多。

目前的主流,也是指太祖太宗,祖爲太祖,宗爲太宗,但之後就變成列祖列宗。

唯一性,就定下開國之君。

列祖列宗就別談了。

劉述他們心裡其實是不認同的,憑什麼你來定調,這事就不能定調,但這事他真不敢多半句嘴,他也只能贊同。

開國皇帝,大於一切啊!

張斐翻了一頁,繼續對着念,“我朝開國之君,當屬太祖太宗。”

他不敢只說太祖,因爲目前皇帝全都是太宗一脈的,故此必須加上趙老二。

又聽他念道:“諸位請聽此詔令的前半句,‘先皇帝創業垂二十年,事爲之防,曲爲之制,紀律已定,物有其常。’此爲太宗詔令,但說得是太祖的治國之策,而這一點相信諸位非常清楚。”

他臉往許止倩那邊一偏,許止倩馬上一份文桉地上,並且都是翻開的,張斐接過來就念道:“而在太祖的即位詔書中,有兩句是這麼說的,‘革故鼎新。皇祚初膺於景命。變家爲國。鴻恩宜被於寰區。’

而其中‘革故鼎新’和‘變家爲國’與‘事爲之防’、‘曲爲之制’是一脈相承,亦可印證,太宗此道詔令,的的確確是對太祖治國之策的總結。”

說完之後,他擡頭看向司馬光等人。

無人開口。

但是充滿着鄙視的眼神,太祖即位詔書,你特麼還得照着念,你腦子是不記事麼。

得虧張斐不是官員,不然的話,非得被趕了出去。

在坐的每個官員,都能夠倒背如流。

可話說回來,這個論證,確實比較完美。

等了一會兒,張斐見無人反對,這才繼續說道:“可見太宗是深明大義,且清楚的知道祖宗之法的唯一性。”

韓琦捋了捋鬍鬚,低聲道:“此子之辯術,不在你我之下啊!”

富弼笑道:“韓相公切勿妄自菲薄,許多話,他能說,韓相公不能說。”

韓琦謙虛一笑,又道:“也是啊!他能坐在這裡,其實就已經贏了一半啊!”

確實也是,張斐的劣勢,其實也是他的優勢,他沒有那麼多顧忌,反正都已經這樣了。

不少官員神色一變。

這真的是要定調啊!

方纔唯一性是張斐說得,誰承認呢?

你張斐算老幾?

但這麼一解釋的話,可就不好說了。這太宗都認了,他都沒說自己的治國之道,他是說太祖的治國之道。他本也屬於開國之君,但他仍遵從太祖之策,試問誰又敢不認?

哪怕是從法制角度來看,這個邏輯也是可以具有法律效力的。

嗯...怎麼有點熱。

這纔剛剛開始,不少官員就已經非常後悔,跟張斐打這場官司。

他們寧可認錯,賠錢,免罪。

祖宗之法,竟然被一個耳筆之人給定調,這真是太離譜了。

也是他們所不能允許的。

第五百三十六章 直接梭哈?第二百二十九章 必須同甘共苦第四百零六章 你賺,我也賺第四百九十六章 鹽吃人第七十八章 有競爭纔會有進步第四百零八章 保持律法的彈性第772章 見龍在田第一百七十六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第325章 一票難求第四百五十七章 貨幣戰(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99章 政矛與法盾第349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十九章 政治正確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330章 真香第二百零五章 律法不外乎人情第707章 禍從口出(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麻煩來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比如士大夫沒卵用第368章 知易行難第八十八章 大齡單身狗第九十六章 此法違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瓶中之法第九十二章 大鬧白礬樓第四百一十七章 激活公檢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源與節流第778章 施以援手第二百五十三章 迴歸主旋律第五百五十章 三冗第一戰(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第一百二十章 朕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一百九十三章 急了!都急了!第815章 番外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狂人張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法中取利(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絕代雙驕第773章 時勢造英雄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冗第一戰(十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九十九章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第六百二十一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四百六十五章 法官的養成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冗第一戰(六)第322章 公與私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稅是義務第四百一十七章 激活公檢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失而復得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舞臺第一百一十九章 佈局第793章 一把火都不能少第281章 胡來胡有理第四百三十一章 稅戰(五)第六百零五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十二章 北宋雙子星第四百九十章 課外輔導第四百四十九章 稅戰(二十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瓶中之法第六十六章 我要復仇第660章 戰與和第259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十一章 擒賊先擒王第四百零四章 風起雲涌第五百七十一章 陽謀第二百三十三章 打個小廣告第五百七十九章 難以攻破的堡壘第五百零二章 繼續!不要停!第804章 還得是大庭長出手第815章 番外三第764章 外交事故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不相信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三百九十四章 冬天的一把火第五百八十三章 借商殺人第353章 真的只是一個誤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禁令第六百二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五百一十章 針尖對麥芒第710章 忠誠與公正第682章 公檢法頂呱呱第四百五十二章 繼續鬧...不要停第369章 絕佳機會第790章 秉公判決第四百九十七章 就是開不了口讓他知道第709章 禍從口出(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新舊團結靠張三第804章 還得是大庭長出手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源與節流第四百七十二章 牛犢陣容第709章 禍從口出(下)第六十七章 流氓不是這麼當的第六百一十五章 瓶中之法第六百零四章 撲買稅(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權力的誘惑第一百四十三章 波譎雲詭第655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零七章 救場第四百七十七章 久病牀前無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