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

江西,廬陵。

一艘官船北上,載有士子二十餘人。

至南昌換大船,又有士子聚來,赴京趕考者竟有上百人,這還只是其中一條船而已。

江西歸順大明的當月,各府縣就開始打聽科舉情況。聽說明年是新朝的第一屆禮部試,江西士子頓時就瘋狂起來,都不問具體情況便開始急着出發。

浙江和福建,情況也差不多,全都是科舉大省。

三省新舊官員壓不住民意,只得快船加急詢問朝廷。

朱國祥和朱銘商量之後,決定同意三省舉人蔘加。但由於跟其他省份選拔方式不同,明年把三省考生歸爲一榜,限定死三省進士的名額,免得對其他省份的舉子不公平。

眼前這艘船上,還有一位特殊人物,他並非什麼考生,而是一大羣江西官員聯合舉薦的賢才。

此人名叫蕭楚,已經六十三歲,至今尚未娶妻。

他年輕時科舉落榜,之後就不再考試,一直在家鑽研學問。

術數、醫相、占卜、天文、地理、書法、繪畫、音律、方誌、劍術……無所不通,融貫百家。

宋徽宗也曾徵辟過他,但蕭楚認爲奸臣當道,自己做官也沒有屁用,前後三次拒絕朝廷徵辟。

而今,大明新朝初立,蕭楚竟然爽快應徵。

趕考士子們得知蕭楚在船上,每天輪流前來請教學問。

此時此刻,蕭楚盤腿坐於船艙,聲音低沉而緩慢:

“世人修《春秋》重傳輕經,我卻是重經而輕傳。汝等參加科考,自然經傳都該學習。但科舉是科舉,學問是學問。科舉只在一時,學問卻在萬世……”

“真正做學問之時,不要尋章摘句,而該直指經義根本。研究《春秋》,當從書法(寫作方式)入手……”

“《春秋》以魯史爲本,兼採諸國之志,應當是史書纔對,爲何卻是經書呢?”

“經,常也!提挈大道,萬世不易。”

“《春秋》的那些傳,只是緯書而已。緯書適於當時,有些東西已不合時宜。”

“只有《春秋》的本經,其大道理永遠不會變。便如人要吃飯,從古至今皆然,這就是經書。而先秦時候吃什麼,現在又吃什麼,卻是在變的,就是緯書。”

“治國亦如此。自當秉承大道不變,其治理手段卻可千變萬化!”

“《春秋》之經義大道何在?無非‘皇極王道’四字……”

從格局上來講,蕭楚對《春秋》的理解,是比胡安國更加高明的。

胡安國喜歡尋章摘句、牽強附會,暫時還停留在術的層面,而蕭楚已經直指春秋大道。

這位先生也屬於“遵王派”,倡導加強皇帝集權,輔佐聖君把王道傳播天下。所以遇到昏君,他堅決不接受徵辟,自己的才能根本無法施展,真施展開來反而還會害了百姓。

官船從江西一直駛往東京,船上的考生聽得如癡如醉。

他們能在江西考上舉人,基本功自然紮實得很。如今再聽蕭楚講大道,一個個都受益良多,以前學的經義也融會貫通了。

“先生,諸位相公,東京到了!”官船上的差役提醒道。

蕭楚緩緩站立而起,將一把寶劍繫於腰間,親傳弟子胡銓幫他背琴。

這位胡銓又是誰?

趙構稱帝之後的第一屆殿試,胡銓的策論寫了一萬多字,諷刺趙構出題只問天道不問百姓。

胡銓做八品官的時候,因反對與金國議和,上疏大罵趙構沒資格賣國,痛斥趙構連三尺孩童都不如。

文天祥一輩子都把胡銓視爲偶像!

“三十年不來東京,卻不知是否風物如故,”蕭楚下船登岸,對那些趕考士子說,“各自散去找住處吧。”

考生們在岸邊作揖拜別,皆執以弟子禮。

身邊只剩下胡銓,蕭楚寵溺笑道:“隨我去太平興國寺,拜訪一下友人再說。”

蕭楚一生不娶,無兒無女,已把弟子胡銓當成親兒子。

北風呼嘯,胡銓害怕老師生病,急忙去租賃驢車。

“不必,”蕭楚擺手說,“衣裳穿得夠厚了,吾非弱不禁風之人,一路步行還能觀賞汴梁景色。”

蕭楚也是練過武功的,曾仗劍遊覽半個大宋,而且嫉惡如仇經常打抱不平。

師徒倆先在城外轉了轉,胡銓問道:“相比三十年前,此時的東京如何?”

蕭楚說道:“城郭之民,沒以前那麼多,恐是經歷戰亂還未恢復。但看不到遍地乞丐,販夫走卒也頗有精神,當今天子把東京治理得不錯。”

兩人進城走了一陣,胡銓忽地肚子咕咕叫,蕭楚笑了笑便領他來到食肆。

夥計見胡銓揹着書箱,又見他們沒帶任何隨從,認定是進京趕考的貧寒士子,便主動推薦一些相對便宜的食物。

蕭楚害怕弟子營養不夠,又特地加了一盤葷菜。

師徒倆剛剛開吃,就有士子踏進來問:“你這裡可有皇崧?” 掌櫃笑答:“鄙店太小,哪裡能買到皇崧?客官過兩年再來,這菜定然是有的。”

那士子的僕從怒道:“你這店家怎說話的?我家郎君今科必中,過兩年絕對不會再來!”

掌櫃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連忙賠禮道歉:“誤會,誤會,兩位若在本店用餐,今日免費贈送一份肉湯。”

“尋了十幾家都沒皇崧,便在你這裡吃吧。”那士子頗爲失望。

掌櫃離開櫃檯,親自招呼主僕二人。

那士子見空位不多,胡銓身邊又放着書箱,便走過來問:“在下揚州李易,可否拼湊一桌?”

“請便。”胡銓微笑回答。

李易打扮得頗爲瀟灑,是一副翩翩佳公子模樣,朝蕭楚抱拳說:“還未敢問老先生尊姓大名。”

蕭楚說道:“廬陵蕭楚。”

胡銓也說:“在下廬陵胡銓,字邦衡。”

“揚州李易,字順之,”李易說着一屁股坐下,“邦衡兄是來趕考的?”

胡銓點頭:“不錯。”

李易又說:“在下治《易經》,不知兄臺所治何經?”

胡銓回答:“《春秋》。”

“《春秋》微言大義,卻是艱澀難讀,”李易說道,“不過更難的是數學和物理,我在揚州連書都買不到,到了京城才知要考這些。”

胡銓一怔:“那還怎麼考?”

李易笑道:“聽說剛把書印出來,京城各大書鋪有售。禮部衙門還貼了告示,這次只考一點點,不會太影響科舉。便如那數學,不懂天子創立的數字也可,用以前算術的老法子依舊能解。”

“陛下懂得循序漸進,此賢明之舉。”胡銓順口拍皇帝馬屁。

李易幸災樂禍道:“三年後的舉子,恐怕就沒這麼容易了。”

胡銓問道:“對了,剛纔兄臺所言皇崧是何物?”

李易說道:“一種菘菜,當今天子培育的,城外勸農司種了不少,俗名叫做大白菜。發了一些給大臣,又賣了許多給食肆。聽那些吃過皇崧的人說,此乃冬日菜蔬之聖品。可惜我一連問了十幾家食鋪,要麼說賣完了,要麼就是沒有。”

胡銓皺眉道:“天子重稼牆,這自然是極好的。可如果耽於此事,會不會誤了國事?”

蕭楚說道:“那也要看耽於何事,舊宋昏君喜歡奇花異木,又讓各地進獻以供玩賞,這自然是對治國大不利。當今天子耽於農事,總不會勒令各州府送菜進京吧?”

“哈哈哈哈!”李易被逗得大笑。

胡銓莞爾說:“也對。”

蕭楚問道:“足下可知,太平興國寺的智泉法師可還健在?”

李易搖頭:“卻是不知。不過太平興國寺的殿宇已拆了,改建成一些店鋪。僧舍也改爲官舍,住了許多外地小官進去。”

聽聞自己老朋友的寺廟被拆,蕭楚竟然高興起來:“天子果然聖明,東京城內外的寺廟確實太多了。”

三人邊吃邊聊,還喝了些米酒,從趣事一直聊到學問。

酒足飯飽,李易熱情的帶他們去尋客店。

“噹噹噹當……”

忽聽附近幾聲鐘響。

李易興奮道:“剛纔忘了與二位說,東京城內有兩座巨大的四面鐘。不用人力和水力,可自己走動,很遠就能看到時辰!”

師徒倆沒聽明白,李易就帶他們前行,轉過街角便看到鐘面。

李易說道:“鐘面上的時針會走動,現在指着二,便是午時正。”

蕭楚看着那座大鐘,立即走不動路了,很想拆開來瞧瞧裡面。他連奇門遁甲都研究,對於這種精巧機器自然沒抵抗力。

幾人走到鐘樓下方,這裡聚集了不少士子,都是近幾日纔到東京的考生。

考生們仰望大鐘,不時指指點點,臉上頗有興奮之色。

而東京市民早習以爲常,昂首挺胸從那裡走過,把外地士子都當成鄉下土包子。

什麼揚州、杭州,只要出了汴梁,再繁華也屬於鄉下!

蕭楚感慨道:“南昌書商的活字印刷術,聽聞就是當今太子所改進。想來這座大鐘也是,太子殿下天縱奇才也。太子提兵定江山,自不會玩物喪志,我大明開國便有兩位聖君。”

這位老先生是遵王派,或者說皇道派,終極理想便是輔佐聖君開創盛世。

只要不過於昏庸,不是聖君他也要輔佐成聖君,即把皇帝變成自己的形狀!

這種改變,並非規勸皇帝仁慈節儉,那在蕭楚看來屬於無關緊要的東西,只有死讀書的腐儒纔會抓住不放。

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859章 0854【兒子,你想做國王嗎?】第792章 0787【成吉思汗他四大爺】第464章 0459【郭藥師的忠誠】第23章 0022【釣魚佬】第555章 0550【耶律大石的人】第710章 0705【什麼時代了還單挑?】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749章 0744【四川鐵錢問題】第213章 0208【觀星師朱院長】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327章 0322【消息暴露】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316章 0311【孟子錯了】第564章 0559【趙佶參加農民軍】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71章 0067【大宋周亞夫】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534章 0529【雜牌騎兵全體換裝】第715章 0710【金國真想議和?】第303章 0298【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114章 0109【把西遊記獻給宋徽宗?】第292章 0287【大獲全勝】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553章 0548【棉花樹竟有兩三米高?】第681章 0676【讓呂家查呂家】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612章 0607【結營不出】第853章 0848【寶馬進京】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465章 0460【怨軍果然怨】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309章 0304【宣德門前有正氣】第183章 0178【當衆表揚】第104章 0099【汴梁風月李師師】第271章 0266【講學洗腦】(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522章 0517【西夏要歲幣?】第235章 0230【桃色冤案】請假條第436章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04章 0399【鐘相建國大楚】第405章 0400【醫生知州】第250章 0245【道君皇帝和天父地母】第312章 0307【盡是失意者】第139章 0134【道中講學】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874章 0869【菩薩蠻入京】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796章 0791【皇位交接】第810章 0805【少年鞍馬適相宜】第400章 0395【未戰先撤】(爲盟主孤獨症貓第215章 0210【幻方】第271章 0266【講學洗腦】(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79章 0075【大明村】第843章 0838【陰險得很】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329章 0324【殺進東京,奪了鳥位!】第459章 0454【火槍 火炮與護駕軍】第301章 0296【薛道光訪日】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641章 0636【高麗國王】第487章 0482【東京之亂】第799章 0794【我住長江頭】第230章 0225【蘇元老】第326章 0321【鐘相楊幺】第391章 0386【長腿高太尉】第754章 0749【朱皇帝要煉丹】第376章 0371【你立功的機會來了】(爲盟主第254章 0249【趙逢吉】第753章 0748【冊妃?】第448章 0443【郭藥師之叛】第217章 0212【洋州有人造反?】第294章 0289【苴猛出兵】第239章 0234【各種拿捏】第506章 0501【李邦彥的新路線】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263章 0258【準備鑄炮】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439章 0434【可憐夜半虛前席】第28章 0027【茶藝】第333章 0328【被迫下水】第347章 0342【討獨夫趙佶檄】第720章 0715【誰是獵物?】第415章 0410【師旅團營】第170章 0165【就差三年的萬年靈芝】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283章 0278【兩林蠻求助】第536章 0531【將軍不要衝鋒在前啊】第239章 0234【各種拿捏】第772章 0767【俸祿 封邑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