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

睦州神泉監的鑄錢量,在全國僅排中等偏下。

它正經鑄錢的時候,每年只能產出十萬貫。而太子妃張錦屏的老家,那裡的鑄錢監每年可產出三十萬貫。

但是,神泉監又顯得極爲重要,因爲它是江浙地區最大的鑄錢機構。

早在十多年前,蔡京就開始濫發貨幣。年產十萬貫的神泉監,變得年產銅錢三十萬貫、鐵錢二百萬貫!

方臘把這裡搶了一遭,但銅礦又不能帶走。

宋徽宗建立東南小朝廷之後,神泉監的產量再度提升,在“當十錢”的基礎上,竟然搞出一種“當二十錢”。

爲了保護睦州鑄幣廠,宋徽宗親自挑選人選,任命宗室趙子偁爲睦州太守。

趙子偁以前在太學讀書,甚至還做過朱銘的學生。

只不過趙子偁入學的時候,朱銘忙着改進活字印刷術,很快又升遷做了濮州知州,二人並沒有什麼交情可言。

趙子偁太學畢業,先做嘉興縣丞,很快升爲京官,正好躲過方臘造反。因受不得東京官場氣氛,趙子偁又申請外放嘉興,因爲他在那裡有很多朋友。

“太守,婺州(金華)已被亂民圍困,桐廬縣也換了明字旗,睦州還是早做打算爲妙。”通判韓駒勸道。

趙子偁立即訓斥:“子蒼何出此言?官家信任你我二人,才讓咱們牧守睦州。而今官家生死不明,這種時候萬萬不可失了大義。”

韓駒的語氣裡帶着憤懣:“哪還有什麼大義?儒家講仁義,仁之不存,義將何在?本以爲他到了杭州,能痛定思痛勵精圖治,卻沒想到竟然變本加厲。早知如此,我就不該答應他來做官!”

“爾爲官家近臣出身,怎能說出這等忤逆之言?”趙子偁生氣道。

韓駒早已憋了一肚子怨氣,此時索性全都發泄出來:“吾自幼讀聖賢之書,存的是經世濟民之志。可這些年都在做什麼?給那昏君寫大晟詞,爲他的新詞譜樂曲。東坡先生乃吾之恩師也,他趙佶難道不清楚嗎?竟因小人誣告什麼蘇黨餘孽,他就不念君臣之誼,把我貶去提舉道觀!”

趙子偁說:“官家南渡之後,畢竟重新提拔,讓你做了睦州通判。”

“他是沒有心腹可用了,纔想起我這個昔日近臣。”韓駒越說越氣憤。

“算了,不想再與你爭執。”趙子偁覺得很沒意思。

韓駒也不想扯這些廢話,收起怒火,耐心勸說:“天子失蹤,羣龍無首,李寶又已攻破江防。兩淮之兵,不日便可渡江南下,到時候太守如何阻擋?如今東南各州縣,要麼自己改旗易幟,要麼就是被亂民攻陷。太守還在爲大宋盡忠,可想過睦州城內十萬百姓?亂民亂兵一旦殺到,不知有多少人死於兵災!”

趙子偁其實也想改旗易幟,但他是宗室啊。

他的兒子,歷史上甚至做了南宋皇帝!

心情糾結之下,趙子偁煩躁道:“容我再想想。”

韓駒拱手告辭,退出府衙黃堂。

剛剛出去,就有幾個官員圍上來:“太守怎說的?”

韓駒沒好氣道:“瞻前顧後,優柔寡斷,他還沒有想好。”

衆官員互相使眼色,決定把趙子偁給綁了。

韓駒哪還不知道他們的心思?但他跟趙子偁交情不錯,實在不忍心親自動手,只扔下一句話離開:“伱們自便吧,莫要害他性命。”

屬官們立即召集屬吏,一羣人衝進黃堂,發現趙子偁不在,於是又衝向府衙後宅,將趙子偁的全家給綁了。

很快,城頭掛起“明”字旗。

這種屬於最和平的方式,因爲都是既得利益者,他們會主動維持舊有秩序。頂多趁機把府庫搬空分贓,然後窩在城裡等待新朝接收,甚至都不敢去郊外追繳苛捐雜稅。

之前兩淮山東的混亂,主要是由於局勢不明,渾水摸魚、趁機作亂的太多。而地方官員,也多選擇棄城逃跑,導致大量州縣處於無政府狀態。

而今情況已經很明朗,朱皇帝肯定要坐天下,東南地區反而沒那麼亂了。

各地官員爭相歸順,主動負責維持安定,想要在新舊更替之間平穩過渡。

趙子偁全家被軟禁之後,韓駒以通判的身份主政,下令嚴格盤查進城之人,防止有農民軍的奸細混進來。

雖然附近暫時沒人造反,但保不準已經在醞釀了。

仔細想想,韓駒又派出大量差役,給轄內各縣以及四里八鄉發公文,聲稱免去以往所有的逋賦(欠稅),並承諾今年不再徵收任何雜稅。

這個做法,可讓許多農民打消造反的念頭。

除了野心之輩,能活下去誰還玩命?

站在城樓之上,視線越過富春江,遙望遠山壯闊景色,韓駒心頭竟有些興奮。

他是四川仁壽人,曾得蘇軾親手指導,蘇軾甚至把他比作儲光羲。

此君並非科舉出身,而是通過父親之友(太監)獻上道詩,由此獲宋徽宗賞識直接授官。

這種屬於典型的倖進之輩,宋徽宗想讓他做大晟詞人,偏偏他的志向是治理國家。

在參與創作五十多首樂曲之後,宋徽宗終於答應讓他做中書舍人。結果,只是負責寫普通詔書,大部分時候在編修國史。

這雖是非常清貴的官職,但韓駒不滿意,於是請求辭職。

宋徽宗不放他走,韓駒難免有怨言。結果遭到爭寵者的舉報,彈劾他非議聖君,而且還是蘇黨餘孽,被宋徽宗扔去提舉道觀。

如今自己有獻城大功,還維持了地方安定,應該能在新朝做治民官吧?

對了,還要趕緊安撫銅官山的礦工!

…… 睦州城外。

宋徽宗望着那面“明”字大旗,失神佇立良久,彷彿渾身失去力氣,一屁股坐在江邊發愣。

趙子偁怎也背叛大宋了?

之前連日逃命,宋徽宗一直在苦撐,此刻終於有了窮途末路之感。

他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此刻孤身一人,盤纏又所剩無幾。如何去得了江西找權邦彥,如何去得了福建找童貫?

後悔嗎?

宋徽宗當然後悔,但以他那性格,就算再來一次,依舊會重蹈覆轍。

因爲從頭到尾,他都知道自己錯在哪兒,但就是沒法痛改前非。即便他自己想改,身邊一羣奸臣,也會裹挾着他亂搞。

把奸臣全部趕走?

別扯淡了,趕走奸臣該用誰?他一個都信不過!

“噠噠噠……”

東北邊山區,幾人騎馬狂奔而來,從宋徽宗附近掠過。

宋徽宗猛地一喜,因爲他認出來了,爲首之人是他的親信,是他派去提舉神泉監的官員!

正待出聲呼喊,宋徽宗又覺有危險,一時不知該如何選擇。

卻見這些人奔過護城河,朝着正在搜檢百姓的門卒喊道:“銅官山的礦工、燒炭工作亂,快快關閉城門!”

宋徽宗連忙回頭看向山區,咋遍地都有人造反啊。

城門口已經亂作一團,大量百姓往城內擁擠,守城門卒根本攔不住。

韓駒親自過來指揮,放了少數百姓進城,餘者全被亂槍給捅回去,然後緊急關閉城門準備死守。

附郭而居的城外百姓,見自己無法進城,又害怕被起義軍所殺,於是帶着浮財扶老攜幼而逃。

宋徽宗正不知該去哪裡藏身,見狀立即加入逃難隊伍,混在一羣百姓當中,躲進州城西北方的虎頭山。

第二日,起義軍殺來了。

以礦工和燒炭工爲主,還有神泉監附近的山民,甚至有負責鑄幣的泥範工、冶煉工……竟聚集了近兩萬人!

鋪天蓋地的起義軍,看得韓駒頭皮發麻。

韓駒質問道:“你在神泉監都做了什麼惡事?”

神泉監提舉嶽子卿哭喪着臉:“我哪裡有作惡?平時多半都在州城,連宅子都買在城裡,神泉監自有官差負責打理。”

“那你離開州城去山裡作甚?”韓駒問道。

嶽子卿支支吾吾難以回答,難道他還能說,自己近水樓臺先得月,暗中貪污了許多錢財。但又不敢明目張膽運進城,於是在山裡修宅子挖地窖,這次是帶着親隨去山裡取錢的?

二人說話之間,起義軍派來使者喊話,勒令太守立即交出嶽子卿,同時給他們提供一千石糧食,起義軍就可以不來攻打州城。

嶽子卿聽得明白,連忙說道:“子蒼兄,莫要聽信此言,賊寇就算得了糧草,也必定會繼續圍攻城池!”

韓駒說道:“這些亂賊不處理,不但睦州百姓難安,我在新朝也沒了功勞。於公於私,都要借君人頭一用。”

嶽子卿大駭:“子蒼兄,你我皆爲大晟詞人出身,看在往日的交情上面,還請放過我一條性命!”

“你我有何交情?我心繫天下蒼生,你卻只知逢迎昏君,道不同不相爲謀!”韓駒拔劍出鞘,一劍捅到嶽子卿肚子上。

一劍沒捅死,又補了兩劍。

韓駒帶着嶽子卿的頭顱,竟然孤身懸筐出城,前去跟城外的起義軍談判。

“你是州里的大官?”義軍領袖是個礦工,名叫程昌和。

韓駒說道:“我是睦州通判韓駒,太守不肯歸附大明新朝,昨日已被我捆了。”他舉起首級說,“神泉監提舉已被我所殺,此人依附昏君欺壓百姓,合該身首異處!敢問將軍尊姓大名?”

程昌和笑道:“你卻是個有膽氣的,竟敢一個人出城。就不怕我把你殺了,趁着城中大亂攻進去?”

韓駒指着城頭的明字旗說:“我已獻城歸附新朝,而且使得全城安定。將軍率軍起事,殺了貪官污吏自是有功。但如果把我殺了,搞得全城大亂,就算新朝不予追究,恐怕今後也不得重用。何不你我共治睦州,保得一方平安,等待新朝派人接收?”

程昌和覺得此言有理,問道:“怎樣共治睦州?”

韓駒說道:“將軍挑選一些青壯,駐紮城外拱衛州城,我會爲將軍供應糧草。其餘士卒,讓他們原路回去,該種地的種地,該做工的做工。讓他們自己推選官吏,今後也不怕受人盤剝欺辱。神泉監的鑄錢,也可分了賞給將士,他們得利自然願意聽話。”

程昌和不再說話,而是仔細思考利弊。

韓駒繼續說道:“婺州也有人起兵,或許會殺過來。到時候兩股義軍相遇,究竟該以誰爲首?恐怕難免火併。將軍若與我共治睦州,就佔據守土大義,依託州城自能將婺州兵擊退。如此,將軍既有保衛桑梓的美名,又爲大明新朝立有功勳。”

“你這官倒是會說話,莫要誆騙於我。”程昌和已被說服了。

這場亂子很快平息,韓駒負責城內民政,程昌和揀選青壯駐紮城外,其餘士卒回神泉監領賞錢解散。

逃進虎頭山的附郭百姓,得到消息陸續回家,衆人皆贊韓駒是個有能力的好官。

宋徽宗混在這些百姓當中,總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韓駒此人,趙佶太熟悉了啊,做了十年大晟詞人。詞填得好,曲也不錯,詔書也擬得漂亮,但除此之外還能有啥能力?

居然敢孤身出城收服亂賊,這未免也太扯淡了!

第408章 0403【宣和六年春】第263章 0258【準備鑄炮】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685章 0680【天闕獻俘】第316章 0311【孟子錯了】第405章 0400【醫生知州】第117章 1112【炒茶是奢侈品】第908章 0903【不對稱海戰】第501章 0496【新朝問題】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865章 0860【交趾獻麒麟】第498章 0493【河北山東】第422章 0417【重騎兵變重步兵】第29章 0028【論史】第143章 0138【林沖是楊志的小弟?】第318章 0313【不法之徒朱院長】第473章 0468【兵指洛陽】第552章 0547【王者無外】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487章 0482【東京之亂】第48章 0046【火併】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669章 0664【大勝!】第434章 0429【月餅的故事】第648章 0643【完顏婁室來了】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904章 0899【縫紉機?】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439章 0434【可憐夜半虛前席】第643章 0638【西夏橫跳】第182章 0177【園丁也可封侯】第233章 0228【捐官別駕】第221章 0216【今非昔比】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387章 0382【軍中之戲】第33章 0032【聚寶盆】第276章 0271【安排金州後事】第897章 0892【西狩西狩】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142章 0137【秦檜】第129章 0124【金丹要修,物理也要學】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669章 0664【大勝!】第124章 0119【未來可期】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215章 0210【幻方】第229章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第322章 0317【韓世忠與梁紅玉】第136章 0131【古代也有硬筆】第342章 0337【被出賣的英雄】(爲企鵝大佬第922章 0917【西夏之困】第815章 0810【第一夜就有驚喜】第926章 0921【天子將行田獵】第293章 0288【張都頭寸兵不損】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488章 0483【鄆王】第888章 0883【兼併問題】第616章 0611【辰陽之戰】第406章 0401【虛張聲勢,裡應外合】第89章 0084【兒咂,你今天太急了】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70章 0066【思想工作】第427章 0422【休戰】第764章 0759【樸實無華的犯罪】第600章 0595【亮出爪子】第151章 0146【倒數第一,也是第一】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421章 0416【老韓獻計】(爲盟主壓蓋加更中秋快樂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907章 0902【斯里蘭卡和南印度】第822章 0817【移動棱堡】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920章 0915【醜狀元】第250章 0245【道君皇帝和天父地母】第89章 0084【兒咂,你今天太急了】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436章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第316章 0311【孟子錯了】第8章 0008【張五】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655章 0650【衝就完事兒】第170章 0165【就差三年的萬年靈芝】第858章 0853【西南諸蠻】第891章 0886【花開洛陽】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802章 0797【調糧堆兵】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814章 0809【金國頭號謀士叛金】第305章 0300【不能戴枷】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