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0531【將軍不要衝鋒在前啊】

第535章 0530【李察哥的南北夾擊】

劉錫、劉錡兄弟,本打算分兵尾隨那些步跋子,跟楊志大軍前後夾擊將其全殲。

但很快他們就放棄計劃,因爲李察哥率先分兵了,似乎要攻打二人鎮守的京玉關。

卻是步跋子奇襲京玉關失敗,讓李察哥感覺明軍早有防備,於是第二次改變自己的打法。

他在西關堡的對岸,構築起營壘跟种師道對峙。

又讓幾千步跋子回來守住黃河渡口,分兵大搖大擺沿着黃河北岸而走,過了虎頭崖有一塊開闊地。那裡既能構築營壘,還挨着黃河渡口,可進可退立於不敗之地。

然後,強攻京玉關!

京玉關是供應楊志大軍的糧道樞紐,從蘭州運來的軍糧,先在京玉關堆積存放,再用小船轉運至前線。

就算攻不下這裡,只是用大軍圍城,也等於斷了楊志的糧道。

“嗙嗙嗙!!”

三百架旋風砲,瘋狂朝着京玉關投彈,每顆石彈皆拳頭大小。而且石彈不規則,很多就是在附近撿來的。(潑喜軍滿編三百架投石車,前面說二百架是記錯了。)

這種投石車由於體積較小,不但可以快速移動,而且可靈活改變投擲方向。

它屬於單梢構造,砲軸也是活動的——大型投石車不能這麼玩,因爲石彈太重,只能用固定軸。

每架旋風砲四個人操作,兩人負責填裝石彈,兩人負責拉繩發砲,一分鐘可以投出三到四發。

三百架旋風砲架在京玉關外,一分鐘可發射近千發石彈。

若是在野外對戰,能給宋軍重步兵造成巨大傷害。

用於攻城自然擊不跨城牆,但嚴重影響守軍的行動。拳頭大小的石彈,猶如下冰雹般墜落,守軍必須頂着盾牌或門板。

因爲射程較近,拿去攻城很危險。

偏偏京玉關的南邊是山巒,步跋子和擒生軍加起來上萬人,先去攻取那些山頭,再於山頂架起旋風砲轟擊關城。

“入他娘,僅有的牀子弩跟神臂弓,被姚古帶去打震武城了,否則哪輪到西夏的旋風砲呈威!”劉錫躲在女牆後面低聲咒罵。

“敵軍攻城了!”

第一撥來的全是撞令郎,妥妥屬於炮灰。

守軍被旋風砲壓制,只能拆了門板來防禦,一端架在箭垛矮牆上,另一端由士兵支撐。弓箭手躲在門板下面,通過箭垛口往城外射箭。

撐門板的士兵,挨不了多少下就要換人,手臂震得發麻還是小事,還有可能被震得骨折或骨裂。

不斷有撞令郎中途中箭倒下,等他們越來越接近城牆,西夏人的旋風砲終於停止。

京玉關外地形崎嶇複雜,大型正規攻城器械難以使用。而且時間太急,西夏人也沒那功夫打造,此刻全都擡着木梯來攻城。

“滾石、滾木省着用,先倒金汁下去,再煮就要煮幹了!”

“推杆!”

一鍋鍋金汁淋下,正在攻城的撞令郎,慘叫着倒在地上亂滾。

亦有攻城飛梯被推翻,梯上之敵摔倒回去。

第一撥攻勢很快被打退,李察哥立即組織第二撥,依舊是讓漢人撞令郎做炮灰。

連續兩日皆如此,撞令郎部隊死傷過千。

三十里外的种師道,並沒有發兵來救,因爲他手裡兵不多。一旦分兵救援,河對岸的西夏兵,極有可能趁機攻打西關堡。

而京玉關這裡,劉錫、劉錡兄弟,擁有本部士兵三千,另有數百原來的舊宋駐軍。

還有許多關城附近的百姓,也撤到關內保命,正好拉來一起守城。婦孺可以搬運物資,青壯幫忙投下木石滾油。

李察哥已經瘋了,攻城第三日烈度更大,當天就死傷七百多撞令郎,而且攻城時夾雜着一些擒生軍。

“殿下,河谷裡有大量漢人騎兵,只有出動鐵鷂子才能衝過去!”派去河谷打探消息的偵察騎兵,灰溜溜跑回來報信。

李察哥一邊攻打京玉關,一邊派出輕騎打探消息。

他現在很想知道,和南軍司城到底怎樣了。可李彥仙率領騎兵遮蔽戰場,前方通道就那一條河谷,西夏偵察騎兵實在難以靠近。

仔細思索之後,李察哥說道:“出動一千鐵鷂子,若遇危險立即撤退!”

一千鐵鷂子,三千西夏輕騎,就這麼一頭扎進河谷之中。 隨即又有信使前來,那是甘肅軍司發來的,他們已經從濟桑(古浪)出發。換算一下行軍路線和時間,差不多就要快到和南軍司城了。

李察哥看完信件大喜,現在的情況是:楊志大軍在河谷中段,李察哥率領六萬多兵,堵在河谷的南方入口處。而甘肅軍司的六萬多兵,從河谷的北邊正殺過去。

南北兩支西夏軍隊,加起來接近十三萬人,已經把楊志大軍給兩頭堵死。

若是和南軍司城還沒丟,就更是中心開花。

即便丟了,也能奪回來!

望着絲毫未損的京玉關,李察哥不想再浪費時間,下令全軍進入河谷地帶,就連跟种師道對峙的軍隊也轉移過來。

不要糧道?

不要退路?

呵呵,喀羅川河谷就是糧道和退路。十三萬人南北夾擊,幾萬明軍哪裡擋得住?殺了那些明軍,李察哥的退兵路線就打通了。

謹慎起見,李察哥甚至留下一萬兵,在河谷的入口處設立營壘,防備种師道、劉錫、劉錡帶兵殺他屁股。

得知李察哥率兵進入河谷,种師道立即帶兵過來匯合,還把金城關和蘭州守軍也調來,河谷外的總兵力超過一萬人。

劉錡擔憂道:“西夏主將敢放棄這裡,全軍一股腦鑽進去,恐怕河谷北邊也有西夏兵。楊將軍以寡敵衆,而且還被南北夾擊,不會出什麼狀況吧?”

种師道非常有信心,微笑道:“俺也研究過火器,歸正之後,更是多有觀摩。以和南軍司城的地形,我軍有千餘神機營,數十門各類火炮,守城自保綽綽有餘。敵軍不說十萬,便有百萬亦不怕,人數再多也不可能同時攻城。”

在守城方面,宋將出身的种師道,根本不把西夏人放在眼裡。

卻說幾十年前,當時正逢西夏內亂,宋神宗感覺時機來臨,出兵五路伐夏,戰果頗豐,拓地二千里。又命令徐禧和種鍔調兵遣將、囤積糧草,等第二年就一舉把西夏給滅掉。

宋軍在永樂築城,調集民夫二十萬,十四天就把永樂新城築好。

此城讓西夏如鯁在喉,樑太后傾全國之兵反擊,對外號稱有三十萬大軍。

徐禧害怕種鍔、沈括搶了自己功勞,把兩人給遠遠調走,自領三萬人守城。探子報告說西夏有三十萬兵,徐禧當然不信,反而覺得自己立功的機會來了。

不管有沒有三十萬,反正西夏兵鋪天蓋地而來。

徐禧竟率領三萬宋兵主動出城作戰,而且還不選擇半渡而擊,被打得狼狽逃進城內。接着水寨又被奪,只能挖井解渴。

靠着打敗仗剩下的殘兵,徐禧這文官竟也堅守了二十天,而且絲毫沒有被攻破城池的跡象。

可想而知,漢人守城有多厲害,西夏的攻城能力又有多弱。

至於此戰結果嘛,十四天築起的永樂新城,屬於他孃的豆腐渣工程,夯土的時候明顯沒有夯實。一場大雨下來,城牆被泡軟了,西夏兵居然用檑木把城牆撞倒……不但大宋守軍全軍覆沒,附近那二十萬役夫也或死或逃或被擄走。

和南軍司城,肯定不是豆腐渣!

种師道對劉氏兄弟說:“汝二人可分兵,一人留守京玉關,一人隨我在谷外設立營壘。層層堵截,不讓西夏兵出得河谷。”

於是,戰場形勢變成這幅樣子——

一條狹長的河谷,北邊是六萬多西夏兵,中間是兩萬多漢兵,南邊是六萬多西夏兵,還有一萬漢兵堵在南方河谷之外。

實在說不清楚,到底是誰包圍了誰。

不論如何,在李察哥的眼裡,谷中漢兵已經死定了。

想奪走和南軍司城,沒有那麼容易!

否則宋軍早就奪走了,哪還輪得到現在的明軍?

北邊的甘肅軍司部隊,行軍極爲緩慢,害怕漢人藏兵溝谷設伏,幾乎每遇到溝谷,都會提前派騎兵進去查看。

小股部隊他們不怕,而一旦有大股部隊設伏,必然在溝谷之中留下痕跡。

“兩邊都來人了,北邊的敵人更近。”楊志說道。

李彥仙說:“敵將謹慎,設伏難以奏效,稍有異狀他們就停滯不前。乾脆趁着南面之敵未至,主動出擊殺敗北面,殺得潰逃即可。再回過頭來,全殲南面之敵!”

李進義說:“城內也要留人駐守。”

鞏休拍着胸脯笑道:“俺已撈足軍功,率部留下來守城就是,你們一個個也去賺點功勞。”

楊志說道:“重炮給你留下,全部架設在城牆上,防止南面之敵急行軍殺來。子母兩城的缺口處,只是勉強修補好,那些紅土根本就沒夯實,你萬萬要小心敵軍撞擊城牆。如果敵人來得快,最多堅守一兩日,大軍就能回來。如果敵人來得慢,估計北邊打完了他們都沒到。”

李彥仙說:“俺可分出騎兵,去阻緩南面之敵的行軍速度。不必跟他們硬碰硬,襲擾即可。河谷中遇到再多敵騎,他們也無法展開。”

“南邊就拜託李將軍了,”楊志說道,“至於北邊,可分出五百騎隨軍,專用來乘勝追殺潰兵。”

(本章完)

第467章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528章 0523【河西大門即將敞開】第327章 0322【消息暴露】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帥】第772章 0767【俸祿 封邑調整】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164章 0159【升職加薪】第916章 0911【貝都因人和阿拉伯馬】第683章 0678【大理西夏互吹牛逼】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553章 0548【棉花樹竟有兩三米高?】第191章 0186【潑李三】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243章 0238【錢琛南行】第602章 0597【經筵大會】第271章 0266【講學洗腦】(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17章 0212【洋州有人造反?】第879章 0874【大明開國第一場農民起義】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153章 0148【殿試考“煉丹”】第619章 0614【神來之筆】第813章 0808【人心渙散】第791章 0786【金國噩耗連連】第71章 0067【大宋周亞夫】第464章 0459【郭藥師的忠誠】第782章 0777【經商奇才】第859章 0854【兒子,你想做國王嗎?】第833章 0828【岳飛撒豆成兵】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561章 0556【逃跑是專業的】第212章 0207【深深的無力感】第900章 0895【皇帝的日常生活】第866章 0861【全國人口不足九千萬】第24章 0023【白三郎】第567章 0562【軍師妙計克衢州】第768章 0763【一省大員,開會被抓】第343章 0338【城樓飄蕩的腦袋】第747章 0742【白三郎回京】(等待更新)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329章 0324【殺進東京,奪了鳥位!】第896章 0891【安南蠻兵遇上火器版鴛鴦陣】第453章 0448【毫無主見】第238章 0233【太守審案】第48章 0046【火併】第198章 0193【村騎兵】第286章 0281【發兵決議】第10章 關於語言交流問題第496章 0491【處理軍隊】第277章 0272【最後一課】第580章 0575【交易所?】第560章 0555【李寶又在發神經】第413章 0408【PUA大師朱院長】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678章 0673【回京受封】第788章 0783【聖德超越堯舜】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713章 0708【夜襲】第178章 0173【勾欄聽曲】第592章 0587【殿試也讓太子做主】第399章 0394【都來不及燒】第405章 0400【醫生知州】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448章 0443【郭藥師之叛】第430章 0425【真能得罪人】第370章 0365【大族投效與朝堂爭鬥】第476章 0471【士叩闕,民生亂,軍鬧糧】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535章 0530【李察哥的南北夾擊】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700章 0695【鍵盤俠的基操】第403章 0398【李寶閃亮登場】(爲盟主往事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900章 0895【皇帝的日常生活】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125章 0120【物理 黃裳 林靈素與薛道光】第212章 0207【深深的無力感】第692章 0687【秦檜愛種菜】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78章 0074【真假夜襲】(求首訂)第160章 0155【黑金】第361章 0356【觀政四】第251章 0246【殺民立威】第448章 0443【郭藥師之叛】第879章 0874【大明開國第一場農民起義】第167章 0162【鄉中報喜】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888章 0883【兼併問題】第466章 0461【金人撤兵】第187章 0182【進獻大補丸的蠢道士】第822章 0817【移動棱堡】第480章 0475【蔡京與高俅】第527章 0522【火器時代】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160章 0155【黑金】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644章 0639【耶律大石再度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