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

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

用鍛壓機制造銀幣和銅幣,這自然是改革幣制的最佳方式。

但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我手裡既沒有蛋也沒有飯,請問我怎麼烹飪蛋炒飯?

四川確實有個銅山縣產銅,也確實部分地區產銀。但就那點銀銅產量,發行出來瞬間失蹤。錢幣鍛壓得越精美,消失速度就越快,全被富戶藏進地窖裡去了。

北宋初年,全國都有鐵錢流通,一步步改爲發行銅錢。

四川這邊就是改不過來,因爲鑄錢監的銅錢,都是在產銅區就近發行,全部跨地區調運的成本太高了。

結果四川及周邊的鑄錢監,無論發行多少銅錢,因爲數量相對市場太少,一發出去就石沉大海,連一丁點水花都看不見。那些銅錢,只要進了大戶的口袋,根本別想再拿出來用。

甚至是質量上乘的鐵錢,富戶都屯在家裡,專門用那些爛鐵錢。

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字面意思。

北宋中後期,由於出現錢荒,鐵錢使用區不斷擴大。

最開始是給西軍發鐵錢,朝廷用鐵錢在陝西採購軍用物資,繼而漸漸擴大到南襄盆地。等到了南宋,兩淮也開始使用鐵錢。

蔡京既然對鐵錢下手,自然不會放過紙幣。

交子就是在蔡京手裡徹底廢除的,改爲使用錢引。這也是一種紙幣,而且在全國發行,只京畿、兩浙、荊湖、兩廣、福建例外,就連江東和江西也是紙幣區。

然後就炸了根本沒多少準備金。

而南宋產銅區被金國佔領,趙構只能用鐵錢和紙幣支撐財政。不但讓鐵錢在兩淮流通,而且全國範圍內發行紙幣,南宋的紙幣叫做會子。一直使用到宋朝滅亡,再被元朝、明朝撿起來繼承。

在中國古代,紙幣的有效使用時間,至少在三百年以上!

“不一定要用蜀錦,絹更普遍,也是硬通貨,”朱銘建議道,“鹽也可以用來做背書,川鹽是重要經濟保障。”

朱國祥說:“還有金子。洋州、金州產金,房州也產金,以黃金、糧食、絹布、川鹽做儲備金,足夠保證紙幣的信譽度。還有就是防僞問題,得采用特殊紙張、特殊圖案、特殊油墨來印刷,最好再發明出套版彩印技術。”

房州的黃金產量,在全國都排得上號,遠遠大於洋州和金州。

“荊湖和江西得儘早拿下,都是重要的銅銀產地,”朱銘說道,“佔領這兩個地方,就可以鍛壓銅幣和銀幣,到時候與紙幣並行流通。能打下雲南更好,雲南的銅礦足夠多。”

朱國祥搖頭:“難。”

此時整個貴州,都在蠻夷手中,川南也有大量蠻夷,雲南等於被蠻夷給包圍起來。

大理國的漢化程度極高,但也只是在主要城市,其國內也遍地蠻夷存在。

打下來或許容易,治理難度極大,行政成本太高,只能使用土司制來過度。冊封土司的同時,遷徙軍隊和百姓去屯墾,讓漢人佔據關鍵地區,並朝着周邊蠻夷輻射影響力。

移民屯墾這種事,在宋初非常困難,主要是瘴氣導致死亡率高。

現在漸漸摸索出經驗,官員們已經知道怎麼防瘴氣,許多湯劑也被醫生探索總結出來。

可即便要移民屯墾,也是優先考慮湖南、湖北,那裡尚且地廣人稀呢?若有人口和錢糧搞移民,當然得先發展核心區域,川南、貴州、雲南這些地方還得靠後。

父子倆開始討論這個,朱國祥說:“先在川南逐步漢化,特別是產鹽區。就連宜賓、瀘州都遍地蠻夷,還扯什麼貴州、雲南?我打算在這些地方開辦學校,讓蠻夷頭領送子女來讀書,既是作爲人質,也能傳播漢文化。所有蠻夷頭領和熟蠻,必須改漢姓、取漢名。特別是離得近的熟蠻,須得全部編戶齊民。”

朱銘說:“可能會激起叛亂,川南地區只有三個軍,不知道軍隊夠不夠用。”

朱國祥說:“激起叛亂就鎮壓,川東還有軍隊,隨時可以調過去。你治理過的黎州,五部落蠻率先編戶。他們都是熟羌,不但會說漢話,且早就取消首領世襲制,很多五部蠻子弟還在當兵,只要給予一定賦稅減免,編戶齊民工作還是相對輕鬆的。讓騰驤軍的五部蠻士兵,全都給家裡寫信。”

朱銘在黎州的時候,已經讓五部蠻編戶齊民了。

但那只是做樣子大量隱瞞人口土地。

這次卻是動真格的,人口土地不得瞞報。但畢竟這些部落率先投靠,也不能做得太過分,賦稅必須相應減免,而且要給他們留一些自治權。

朱國祥說:“我今年打算組建勸農司,培養專門的農政官員。優先在山區推廣玉米紅薯,那些蠻夷多在山區,等把核心區域推廣開了,便派農官去蠻夷聚居地。對待蠻夷不能一味強硬,特別是熟蠻,他們被宋代官員壓迫得很慘。給他們好處,讓他們能吃飽,肯定有一部分蠻夷會感恩。有這份恩情存在,再去拉攏分化,打擊頑固死硬分子。”

朱銘的思維極其跳躍,剛剛還在說蠻夷,突然想到別的地方:“給我弄點馬來,要西北好馬。”

朱國祥笑道:“這得結交姚古,還要結交新上任的提舉都大茶馬司。”

就是跟朝廷的茶馬司合作,用川茶換取西北戰馬,一路走私過來。

茶馬司油水很足,最近幾任提舉都大茶馬司,全都是宰相的心腹擔任。他們爲了撈錢,多半願意合作,到時候互市買馬,肯定把好馬賣給四川,再把劣馬交給大宋軍隊。

這種操作太正常了,像明代的那些軍閥,悄悄把健壯官馬賣掉,對外宣稱養死養壞了,不斷哀求朝廷撥款買馬。然後再跟蒙古、後金合作,先把劣馬賣給蒙古、後金,再用朝廷的銀子買劣馬吃回扣。

反正一個比一個玩得騷,到最後都懶得複雜操作,省去各種中間環節,直接索要銀子買馬貪錢。

朱銘說道:“南襄盆地那邊地廣人稀,好多地方都荒蕪長草了。除了把土地分給士兵和流民,我還打算暫時留些做牧場。騰驤軍調過去,有大片牧場供他們撒歡。但這只是輕騎兵,我還想搞些重騎兵,所以需要大量的西北戰馬。組建精銳騎兵,並非一朝一夕之事,現在就得提上日程。什麼牧草最好?”

朱國祥說:“全國遍地都有苜蓿,這東西本來就是當做牧草引進的。”

“那就安排一些流民做養馬戶,讓他們大量種植苜蓿,”朱銘又問,“軍械工廠搞得怎樣了?”

朱國祥說:“即將正式組建軍械司,錢琛就不錯,讓他來主管軍械司。你能放心,我也放心。各州府縣,我打算設置七個軍械所,發給私人採礦和冶煉牌照,爲他們提供先進的冶煉技術。私人煉好的生鐵和熟鐵,必須拿出一半賣給官府。官府這邊只需採購生熟鐵,再讓軍械所打造兵甲,既能提高效率,又能減少財政開支。而且頒發冶煉牌照時,還能獎勵和控制本地富戶,讓他們配合清查人口和土地。”

北宋也想着鹽鐵國營,事實證明,效率奇差,貪腐橫行。

每次整頓之後,最多十幾年又壞掉了。

最後只能改爲鹽鐵專營,給商人發放經營牌照,朝廷只控制關鍵流程,立即就能讓鹽鐵產量大增。

就連宋徽宗的御茶園,現在都搞得一塌糊塗,大量採購私茶當做御茶進貢。

因爲御茶園的茶葉,質量遠遠不如私茶。

即便許多新品茶葉,其實是御茶園開發的,但新品開發兩三年之後,私人茶園就能完成學習、仿製和反超。

父子倆聊了幾個小時,最後的談話內容是攤丁入畝。

朱國祥已經有了計劃,等完成土地清查之後,就立即全面實行攤丁入畝。

這是在變相增加田賦,但能減少攤派,對地主來說有利有弊。

如果官府能確保不胡亂攤派,地主是極爲願意且支持的,可惜古代王朝做不到。最終的結果,是既要攤丁入畝,攤派也會漸漸恢復,導致地主需要交兩份錢。這纔是地主反對攤丁入畝的根本原因。

各種軍政措施,父子倆交流了好幾天。

互相確認之後,再各搞各的,同時又有一定合作。

如今,地盤內的兵甲製作工廠,暫時停止打造軍械,正在瘋狂打造農具。

還有大量耕牛,每個縣根據富庶程度,提供十頭到五十頭不等,全部要跟農具一起運往南襄盆地。有些耕牛和農具已經快運到了,大量流民正等着春耕。

京西南路籍貫的俘虜,已經全部放歸家鄉。

本地流民也獲得安置每天都有京西北路的農民,從朝廷的地盤,成羣結隊往朱賊的地盤逃難。

特別說明一下,京西南路的地主,對朱賊的忠誠度極高。

只因朱國祥下令,不再有西城所那種玩意兒,直接讓許多地主的賦稅減半。

得到實惠的地主,紛紛把子弟送往漢中,一來表達忠心,二來謀求官職。

(本章完)

第537章 0532【刀劈鐵炮】第637章 0632【壓榨民力】第105章 0100【傳到皇帝耳朵裡了?】第807章 0802【退田還湖】第417章 0412【故友迴歸】第458章 0453【太上皇的助攻】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學】第507章 0502【拆大戶了】第204章 0199【激將借勢】第831章 0826【固守與奔襲】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927章 0922【演武】第891章 0886【花開洛陽】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766章 0761【畏罪自殺】第849章 0844【奇葩年號】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學】第575章 0570【辛興宗要海外建國?】第96章 0091【豐收】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650章 0645【火炮版卻月陣】第896章 0891【安南蠻兵遇上火器版鴛鴦陣】第940章 0935【花癡太后】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181章 0176【活字印刷】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383章 0378【戰爭債券】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學】第57章 0054【威猛小老六】第134章 0129【鹿鳴宴與煮玉米】第478章 0473【賣糧亂敵】第355章 0350【直取中軍】第198章 0193【村騎兵】第900章 0895【皇帝的日常生活】第658章 0653【諸般抗金義士】第291章 0286【關勝的首戰】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896章 0891【安南蠻兵遇上火器版鴛鴦陣】第827章 0822【最後的衝鋒】第706章 0701【兄長,你想做中國人嗎?】第543章 0538【露布報捷】第466章 0461【金人撤兵】第944章 0939【岳飛韓世忠合兵出征】第928章 0923【軍事交流】第238章 0233【太守審案】第837章 0832【魂都打沒了】第36章 0035【控水旱育秧】第356章 0351【入主成都】第494章 0489【該定都哪裡?】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239章 0234【各種拿捏】第323章 0318【宋江招安】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539章 0534【李察哥想跑】第596章 0591【合同工李清照】第525章 0520【党項人也是炎黃子孫】第420章 0415【具裝騎兵】第325章 0320【方七佛復起】第327章 0322【消息暴露】第112章 0107【物理大道】第754章 0749【朱皇帝要煉丹】第945章 0940【兩將之威】第303章 0298【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第58章 0055【八行士子】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906章 0901【三佛齊】第940章 0935【花癡太后】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612章 0607【結營不出】第691章 0686【有人要做教育家】第735章 0730【等着抓俘虜做礦工】第419章 0414【小李廣花榮】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316章 0311【孟子錯了】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248章 0243【移風易俗】第408章 0403【宣和六年春】第589章 0584【各有所圖】第334章 0329【兵指興元府】(爲企鵝大佬加第662章 0657【投名狀】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372章 0367【“收復”燕京】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882章 0877【經略西南】第138章 0133【知行合一】第881章 0876【清田總督和王命旗牌】第97章 0092【欺負老實人】第143章 0138【林沖是楊志的小弟?】第518章 0513【洪武元年】第213章 0208【觀星師朱院長】第511章 0506【財政確權】第361章 0356【觀政四】第295章 0290【騎戰初體驗】第454章 0449【郭藥師敗陣】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第337章 0332【鼎革】(爲盟主鐵血旗隊長加第92章 0087【朱天王】第279章 0274【入蜀】第612章 0607【結營不出】